大石定久在上杉家攻滅北條家之後就恢復了先前被北條家侵佔的舊領,也奪回了家中的主導權。

然而,他卻對此並未感到滿足。

除了對更高的地位和權力仍然還有強烈的渴望之外,在他的身上還有一點與已經在相模諸郡中舉兵的北條家舊臣們如出一轍,那就是靈魂深處的不安分。

這種不安分也許並不完全是一種出人頭地的功利慾望,或者說不完全是一種“理智的計算”。

如果對於北條家的大部分舊臣們來說,此次舉兵更多的是為了擺脫流浪各地、奪回在出仕北條家時期擁有的領地。

對於大石定久來說,他就不僅僅是像北條家舊臣那樣,為了那一畝三分地而舉兵了,而是爭取更為廣闊的生存空間。

由此可見,促使他們向上杉家舉起反旗的原因除了現實利益的計算之外,或許還有一種不斷打破現狀、努力尋求改變的“生命的衝動”。

用我們今天的話說,它是某種意義上的自我實現。

當然,這種所謂的自我實現對他們本人來講可能是模糊的、不自覺的,更多的只是表現為一種躁動不安的生命能量,但這卻是一種推動他們不斷往前走的強大能量。

不管是不願當農民,還是不甘當領主,這種靈魂深處的不安分是這群人身上共有的標誌,也是他們最根本的生命動能。

換句話說,他們不願意讓自己的人生價值在某個點上凝固下來,更願意讓自己的生命在不斷突破現狀的過程中一刻不停地燃燒。

這是一種永遠“在路上”的狀態。

對他們而言,過程本身也許遠比結果更富有意義。

所以,當北條家的舊臣們於相模諸郡舉兵之後,大石定久那內心深處不安分的火焰就立即被點燃了。

身在津久井城的北條氏友、垪和康忠等人在獲知大石定久向上杉家舉起反旗之後,立即摒棄前嫌——大石一族曾獻上北條氏照的首級投降上杉軍。

便派人聯絡大石定久,並授予他武藏守護代、多摩郡郡司、入間郡郡司、高麗郡郡司等職,許可他自由切取武藏國的多摩郡、入間郡、高麗郡等地。

而大石定久也樂於接受北條家的役職,因為他已然發覺上杉家在關東八國的根基並不穩固,只要自己奪取武藏中心位置的河越城,那麼大石家號令整個武藏便輕而易舉了。

之後,僅僅一個月的功夫。

武藏、相模兩國諸將無人能擋北條家之兵鋒。

武藏有力國人領主藤田重利(藤田康邦)、松山城城主上田朝直、忍城城主成田長泰等人以新任關東管領上杉政虎‘分封不公’的為由,紛紛重回北條家的旗下,並且發兵攻打仍然站在上杉家一方的深谷上杉家、橫瀨家、足利長尾家、巖付太田家、廣田家等周邊勢力。

這就使得關東八國才穩定沒多久的局勢再次開始紛亂起來。

天文二十年,正月五日。

如今東國的形勢讓八條景定喜憂參半——憂的是北條家在關東西部死灰復燃,喜的是上野、下野、上總、安房等國諸將仍然站在上杉家一方,目前來說沒有倒向北條家的跡象。

由於眼下關東八國的形勢愈發惡化,景定甚至還終止了家臣們的新年登城祝賀。

並且還下令轉封至武藏的八條房繁、八條能重二人嚴守八條領,待至春耕之後,自己便會調集大軍南下與他們合流,在此期間不得擅自出戰。

由於武藏、相模兩國突發國人一揆,難免讓景定有捉襟見肘的感覺。

另一方面,江戶城城主太田康資的招降並沒有起到任何作用。

北條氏友、垪和康忠等人自持有著今川家和武田家撐腰,便直接拒絕了八條家的提議,並且聚集更多的兵力圍攻小田原城,意圖光復北條家曾經的本據。

為了支援北條家的這一行動,今川義元和武田晴信派出了曾經逃入他們領內的那波宗元、赤井照景(赤井文六)、小幡憲重等失去領地的原上野國人領主,讓他們潛回舊領,召集舊部,發動一揆,使上杉家首尾不能兼顧。

而遠山綱景次男遠山政景也沒有閒著,他一直在等待為父兄報仇的機會。

很快,遠山政景就找到了這個機會——大石定久聯合北條家一同發兵三千,攻打江戶太田家領有的世田谷城,太田康資為了不讓江戶城的門戶失守,只好親自率軍五百餘人前去迎戰。

就在風雪交加的時候,兩軍於豪德寺一帶相遇。

起初風向對江戶太田軍有利,於是驍勇善戰的太田康資率先發起攻擊,衝入敵軍陣中,進展非常順利,一時間有著兵力優勢的北條·大石聯軍無人能擋。

就在北條·大石聯軍即將處於崩潰的邊緣時,風向卻突然轉變了,猛地刮向了江戶太田軍,使得江戶太田軍一時之間根本睜不開雙眼,於是大石定久趁機率軍向江戶太田軍發起了猛攻。

儘管太田康資在戰場能力敵三十人,但還是寡不敵眾,江戶太田軍大敗,太田康資本人也身中兩箭,不得不率殘部向江戶城撤退。

然而就在這時,早就埋伏在戰場周邊的遠山政景率一門親族之中的遠山景次、遠山直次(遠山綱景之弟)等十餘人向著江戶太田軍的潰軍發起了突襲。

太田康資在措不及防以及身負重傷的情況下,根本無力抵禦。

僅僅三個回合不到,就被遠山政景一條挑落馬下,首級也很快被遠山景次割下。

“太田大和守康資已被我遠山丹波守政景討取了!”

遠山政景隨即挑起太田康資的首級向著江戶太田軍的潰軍大吼了一聲。

隨著太田康資的陣亡,江戶太田軍徹底喪失了戰意,四散而逃。

留守在江戶城的太田資行(太田康資之弟)和太田左衛門尉(太田康資之侄)得知太田康資兵敗陣亡之後,江戶城的守軍四散而逃,他們根本無力制止。

萬般無奈之下,他們就只好趕緊帶著太田資綱(太田重正,太田康資次男,長男太田駒千代被北條家所害)和英姬(太田康資之女)逃出江戶城。

在小機城城主八條能重的安排下,他們乘船至磐城,前往若松城避難。

也就在江戶太田一族棄城而逃的同時,遠山政景、遠山景次、遠山直次等遠山一族之人順利佔據了空無一人的江戶城,並且派人與津久井城的北條氏友、垪和康忠等人聯絡。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明:從抄家開始無敵!

不習慣冷漠

大秦,從嬴家逆子開局

天生反骨

大明劉公:吾乃大明司馬懿

松友小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