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如今的毛利家陷入了多線作戰的不利境地,但毛利元就仍然不願放棄曾經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奪得的出雲國。

為此,毛利元就就想出了向上杉將軍家示弱的辦法,打算以此來迷惑住上杉將軍家的高層,從而達成上杉將軍家高層的注意力轉向別處,使自己能夠再度靜謐山陰、山陽兩道諸國的目的。

但毛利元就所不知道的是,他這麼做也只是他自己的一廂情願罷了,作為上杉將軍家的大老八條景定必然不會讓山陰、山陰兩道出現一個強力大名割據的局面。

也就在毛利元就在領內四處救火的同時,綾姬與上杉氏虎已經統轄十三萬餘大軍返回了關東,並將朝廷下發的將軍宣下、準三宮宣下等綸旨交給留守在江戶城的上杉謙信。

“輝虎,很抱歉足利羽林將軍(左近衛中將唐名)於洛陽本國寺遇害一事,之後我們在沒事先與你商議就擅自接受了朝廷的任命.”

綾姬在與上杉氏虎走進江戶城本丸的寢殿後,就主動向謙信坦白了足利義昭在本國寺遇害以及擅自接受朝廷任命之事。

“事已至此,我還能有什麼可說的?”

謙信苦笑著說道,她雖然早已知曉了此事,但從自己的姐姐口中說出還是感到有些不悅。

畢竟足利義昭是上杉家、織田家、淺井家、朝倉家等各方有力大名共同承認的徵夷大將軍,比三好家所擁立的足利義榮不知道要強多少倍。

可現在倒好,足利義昭屍骨未寒之際,上杉家就直接來了個取而代之,成為新一任天下人,使得足利將軍家成了前朝。

原本,謙信是打算當一世的足利將軍家家臣,並不想做出不臣行為。

可她千算萬算卻沒有算到,朝廷方面竟然會在足利義昭身亡後如此之快給自己下達將軍宣下。

“如今七郎他仍留守在洛陽,負責與朝廷、各方諸侯進行溝通聯絡,這是他草擬轉封譜代、一門親族眾至四國、近畿諸州的名單.”

綾姬說完就示意身旁的上杉氏虎將名單遞給謙信。

“記得明國有句俗語,‘肥水不流外人田’大概指的就是這個吧.”

謙信在看到名單上今川氏定和四條虎定二人分別排在第一和第二後就搖了搖頭。

“關於此事,我已經斥責過了,那是否需要修改一番?”

綾姬其實早就覺得八條景定的安排有些不太妥當,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在任人唯親,而不是在任人唯賢。

“義兄他不是之前就為上杉家嫡流可能會絕嗣而擔憂嗎?不必修改了,那就以八條家、四條家、今川家三家為上杉將軍家的御三家吧.”

謙信在稍微思考了一下後並不打算做出修改,畢竟心生的上杉將軍家還需要親藩大名作為有力的屏障和助力。

若是不妥善經營近畿諸國的話,謙信先前所結交的近衛家、三條西家等公卿必然會對心生的上杉將軍家感到失望,更有可能會轉而支援別家大名上洛。

一旦上杉將軍家丟失了京都以及失去了公卿的支援,那麼就極有可能與三好家這個前車之鑑一樣,最終走向敗亡,再也不可能翻盤了。

“這······”綾姬聽完謙信的話後用著難以置信的眼光看著她,她完全沒有想到謙信會完全贊同景定的轉封方案,甚至還在獲得將軍宣下、準三宮宣下後出奇的沒有大發雷霆。

“怎麼了?”

謙信疑惑的看著綾姬和上杉氏虎二人。

“既然你這個持節徵夷大將軍都認可了,那就畫押蓋下印章吧,近畿諸州可不是很太平,毛利陸奧守雖然退隱,但仍掌握毛利家的大權,頻繁與近畿諸州的淺井家、一色家、赤松家、織田家、朝倉家等有力大名進行暗中聯絡,意圖發兵上洛.”

綾姬見謙信不打算做任何修改後就打算讓謙信儘快頒佈下去,省得景定在京都勢單力薄。

“恩,待譜代家臣、一門親族轉封至近畿諸州之後,我會親自上洛,我倒要看看有哪些宵小之輩敢進犯洛陽!”

謙信在江戶城中留守了將近一年的時間,期間她既不能出去鷹狩,又要以八條景定正室綾御前的身份與家臣、旗下大名的家眷們召開茶會、花會、觀賞能樂等,早就憋壞了。

“確實要儘早上洛.”

綾姬瞬間想到了葛西義定、四條虎定、今川氏定三人給景定送上的大禮——四國第一美女岡本小少將,她就怕景定如今被岡本小少將迷得連路都走不動。

“姐姐,是發生了什麼事嗎?”

謙信隨即看出綾姬正在擔憂著什麼。

“哎,還是平三讓人省心,你看看隨我們一同上洛的太郎、新六郎、四郎三個,竟然搶了叛臣之一筱原右京進的正室岡本小少將送到七郎的寢殿裡.”

綾姬在長嘆一口氣後,就將其中實情告知謙信。

“什麼?!還有此等事發生?按理說叛臣的家眷不應該流放至佐州、奧羽兩州、蝦夷地、八丈島等偏遠地區嗎?怎麼能擅自扣留?!”

謙信聽完綾姬的話後感到非常震驚。

“更可氣的是,七郎還收下了······”綾姬一想到這個就不由得開始傷心起來,深感自己年歲已長,留不住景定的心了。

“姐姐不要傷心了······”謙信見綾姬傷心落淚後一時之間也不知道該如何安慰她,在她的記憶中,綾姬是非常堅強的,極少在人前有落淚之舉。

“母親大人、‘義父’大人,你們就不要怪罪父親大人了,他也是有難言之隱,岡本小少將畢竟與阿州細川家、阿州三好家、讃州十河家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在,若是與其餘叛臣的家眷一同處理的話對當家統治四國之地會產生不利的,父親大人也在再經過再三思慮後才留下了岡本小少將此人,還望‘義父’大人能對此進行寬大處置.”

上杉氏虎見本丸寢殿裡的氣氛開始緊張起來後,趕緊上前為景定說些好話。

“那看在義兄長期為上杉家四處奔波、竭力奉公的份上,此事我暫時不做追究,但是四條家、今川家轉封后的領國石高要相應的減少一些,以儆效尤.”

謙信最終還是改了一下轉封后的石高。

原先,景定是打算讓四條虎定從上總一國二十五萬石轉封至四國,領有阿波、讃岐兩國。

共計為三十六萬兩千石的知行地;今川氏定從西駿河、遠江兩地二十四萬石轉封至京畿道,領有和泉、河內兩國,共計為四十五萬一千石知行地。

結果,被謙信提筆一改,成了四條虎定領有阿波、讃岐兩國的三十萬知行地;今川氏定領有和泉、河內兩國的四十萬知行地。

至於他們二人被謙信削去的十一萬三千石知行地則是變成了上杉將軍家的直領。

對於景定,謙信則是明面上要加封給他上總一國三十七萬九千石知行地,以表彰他穩定京畿諸州局勢以及拉攏赤井家、波多野家、長宗我部家、山名家等有力大名至上杉將軍家旗下。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狗熊嶺戰國史

千古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