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上杉軍平定陸奧一國後,八條景定就馬不停蹄的派伊達輝宗、相馬盛胤等將陳兵於三戶郡與鹿角郡的境目地帶,並與駐守在二戶郡的太田資正、比內郡的長尾實元等人遙相呼應,準備從東、西、南三個方向大舉攻入鹿角郡。

而且,在八條景定的嚴令之下,上杉軍各部在所到之處秋毫無犯,使得陸奧一國的北郡、三戶郡等地原本隸屬於一揆眾的城池兵砦皆望風而降。

鹿角郡的一揆眾在三個方向上杉軍的強大壓力下,大里備中守、柴內相模守、圓子帶刀等人自知不敵,只好放棄抵抗。

他們便帶著家眷、馬廻眾逃到十和田湖南岸,準備乘船逃至津輕。

但最後被尾隨而來的上杉軍追上。

身處絕望之中的大里備中守、柴內相模守、圓子帶刀等人或是切腹自盡或是被上杉軍討取。

而他們的家眷也不願被俘受辱,紛紛選擇了自盡。

伊達輝宗、相馬盛胤等人在割下大里備中守、柴內相模守、圓子帶刀等一揆眾有力武將的首級後,就分兵進佔鹿角郡的重鎮要地毛馬內城、大里城、長牛城、當麻城、鹿倉城等地,以防一揆眾再度將這些重鎮要地奪取。

至此,奧羽兩州之中只剩下據守原湊安東家本據湊城以及附近幾個鄉的原湊安東家重臣豐島重村了。

在所向披靡的上杉軍面前,這尚未降服的一揆眾還能苟活多久?答案可想而知。

永祿八年,五月,豐島重村為了避免被上杉軍徹底合圍,便命刈右京、川尻中務少輔等人突襲戶澤領,結果刈右京、川尻中務少輔等被戶澤道盛聯合長尾實元、安東愛季等將擊敗,刈右京、川尻中務少輔等人皆被討取,一揆眾更是傷亡慘重,被討取者多達上千人。

而山田城城主山田喜六、馬場目城城主馬場目勝宗等人見奧羽兩州的形勢對一揆眾愈發不利後,為了保全自己的家名存續以及能夠獲得本領安堵,他們可不願像九戶一族那樣舉族被滅,便紛紛選擇了向上杉軍投降。

最終,豐島重村在湊城被圍困一個月後憂懼而亡,長尾為重、長尾藤景、安東愛季、小野寺輝道、大寶寺義增、戶澤道盛、六鄉晴泰等將便對湊城發起了猛攻。

而湊城的一揆眾又累又餓,幾乎堅持不下去了。

上杉軍則是如狼似虎,都想著與一揆眾在交戰中立下戰功。

而一揆眾以飢疲之師繼續抵抗,但終究不敵,湊城被上杉軍攻落。

不過,這一路的上杉軍諸將並沒有就此寬恕協助一揆眾一同籠城固守的當地百姓,反而放縱麾下軍勢在湊城以及鄰近村落大肆濫妨狼藉。

整個湊城周邊頓時變成了屍山血海,已經投降的一揆眾、當地百姓、守軍家眷、浪人等數千人遇害。

不僅如此,上杉軍就連已經死亡的豐島重村都沒有放過,將其首級斬下後送往江戶城,交由上杉謙信進行首實檢。

隨著湊城被上杉軍攻落,南秋田郡的國人一揆宣告平定。

最終在強大的武力前,奧羽兩州各地一揆眾和不服從的勢力先後被上杉家攻滅,奧羽仕置也最終得以實現。

為了表彰安東愛季的堅守以及牽制了秋田郡一揆眾,景定就將原湊安東家舊領湊城、豐島城等地盡數賜予了安東愛季。

其餘參陣的奧羽兩州諸將則是被景定賞賜永樂錢、砂金、白銀等。

而二戶郡、九戶郡兩郡三萬石則是被加封給了石橋廣繁;最上義守加封稗貫郡一郡三萬三千石知行地;葛西義定加封和賀郡一郡三萬五千石知行地;向井政重從伊豆長浜城轉封至陸奧北郡田名部城,領四千石知行地,負責陸奧與蝦夷地之間航路的安全;小野茶右衛門賜名小野氏定,受封陸奧北郡野地邊城三千石知行地,負責維持陸奧灣一帶的航路安全;一慄放牛從陸前一慄城轉封至陸奧三戶城,領兩萬石知行地,同時擔任三戶郡郡代一職;伊達輝宗迎娶最上義守幼女嚴姬為正室,並給予上杉家一門格;相馬盛胤加封陸前淺井城三千石知行地······正所謂有功必賞,有過必罰。

原巖出山城城主氏家直繼、原淺井城城主黑川藤八郎等人因為在奧羽兩州檢地過程中處置不當,造成極大民憤,使得奧羽兩州各地爆發大規模的國人一揆。

念在其出兵參陣有功,故而功過相抵進行改易,並免除死罪,舉族流放至陸奧北郡。

在達成奧羽兩州再仕置、有功諸將的賞賜、收繳原九戶家、七戶家、四戶家、櫛引家、久慈家等國人領主府庫囤積的糧草輜重、金銀後,景定才率軍返回關東。

也就這景定率兩萬餘大軍班師返回關東的同時,遙遠的京畿一帶卻發生了一件前所未有、聞所未聞的大事——擔任著從三位徵夷大將軍兼任左近衛中將和參議、武家棟樑、足利將軍家家督等職的足利義輝於二條御所被三好義繼、三好三人眾、松永久通等人於光天化日之下暗殺,史稱永祿大逆。

永祿八年,五月十九日。

三好家家督三好義繼與三好三人眾、松永久通等人在朝廷方面屢次拒絕任命足利義榮為新任徵夷大將軍的提議後,盛怒之下就率一萬餘軍勢,以參拜清水寺以及向足利義輝提出訴訟為由,浩浩蕩蕩向二條御所進發。

足利義輝在聽聞三好家沒有提前告知就派出大軍兵鋒直指二條御所後,就下令召集還在京都一帶奉公的奉公眾盡數前來二條御所參陣,同時令守衛二條御所的奉公眾做好與三好軍交戰的準備。

此時的足利義輝發覺自己可能無法活著離開二條御所了,便從容的與近臣們喝了一杯酒,而後就率三十餘名奉公眾嚴陣以待。

而三好義繼這邊卻並沒有立即對二條御所發起攻擊,見足利義輝緊閉二條御所的大門後,就先派人告知足利義輝,自己此次率軍前來只是為了讓足利義輝交出足利將軍家的‘佞臣’進士晴舍以及小侍從(進士晴舍之女,足利義輝側室)或者是交出二人的首級。

只要足利義輝滿足自己的條件,那麼自己就會立即解除對二條御所的包圍。

雖然三好義繼的開價是“交出進士晴舍及小侍從”,但這件事還是有得談的。

當務之急是足利義輝需要在最短的時間內找人替下正擔任三好家取次的進士晴舍,與三好軍建立起新的對話通道。

然而,關鍵人物進士晴舍卻沒有給任何人思考的時間。

在得知三好軍的訴求後,進士晴舍直接憤懣之下跑到了足利義輝的面前切腹自盡······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長歌當宋

我欲乘風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