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條內府殿何必推辭?統一環宇,存亡寂滅,拯救社稷安危於倒懸之急,力挽狂瀾於傾頹之時。

擁兵而平定亂世,結束自應仁之亂始的戰亂之苦,使天下六十餘州重歸靜謐。

此等功業,可遇而不可求也,夫復何言!”

近衛前久深知,若不是有八條景定的鼎力支援,上杉一族絕不可能迅速崛起,更不可能掃清六合、席捲八荒,最終一統天下六十餘州。

“前久公言重了,此全賴當家上下同心同欲,任事不避險難,勞作不畏艱辛,奮發惕厲而著意創新,質樸求實以能事為榮,孜孜不倦以公事為本,民風更是之清新之淳厚。

絕非在下一人之功.”

景定緩緩說道。

雖然景定表面上是這麼說,但實際上他也清楚,若不是曾經的越後上杉家長期實行“兩殿”體制,恐怕無法迅速壯大,更無法接連攻滅武田家、後北條家、今川家、三好家、織田家、大友家等諸多雄踞一方的強敵。

“可八條內府殿,你維持近畿諸州的穩定,以及重修東大寺、延歷寺等寺院之事,天下世人何人不知,何人不曉?再加上擊退南蠻人、破卻南蠻寺、禁止南蠻人傳教等事朝廷也是有目共睹的.”

近衛前久仍然不願放棄勸說。

“前久公,在下是武家出身,需要遵守武家法度,此事還是需要返回東都以後,徵求山內入道公方殿之許可才行,決不能擅自接受朝廷任命,還望見諒.”

景定深知關白之位可不能輕易接受任命,因為關白可是象徵著公家之首,與武家之首的徵夷大將軍幾乎是地位持平。

一旦景定此時接受了關白宣下,那麼對上杉將軍家整體來說極有可能會造成一些不穩定因素。

“八條內府殿,這可是聖斷,不是餘個人請求.”

近衛前久見自己說服不了景定後,便將內幕告知景定。

“前久公,就算是聖斷,那在下更要獲得山內入道公方殿的許可了,在下是山內入道公方殿的家臣。

難道前久公忘了九郎判官義經公之故事?”

景定可不打算當源義經第二,畢竟這天下好不容易才重歸靜謐,若是再起戰事,本就有些財政吃緊,急需休養生息的上杉將軍家將會是雪上加霜。

“那麼······陛下那邊······”近衛前久為此感到非常為難。

“前久公放心,在下會如實上奏陛下,將緣由說明,在下不在洛陽的這段時間裡,還需前久公在朝廷多多斡旋.”

景定可不打算這時接下一個燙手的山芋。

“好吧······”近衛前久無奈的嘆了一口氣道。

對於扶桑朝廷上下,常年需要看各地武家、寺院神社的臉度日,這樣才能確保本就所剩無幾的御料所不被侵佔。

朝廷方面自從有了上杉將軍家的大力獻金以及多次劃分御料所,瞬間生活條件與曾經相比,那就像坐著火箭一般直線上升,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樣靠著賣官售爵、贈予佛經、天杯等來換得各地武家、寺院神社的施捨來度日。

隨著自身的經濟條件好轉後,不論是皇室還是公卿,都能有條件經常舉辦宴會、連歌會、蹴鞠、賞花等娛樂活動,甚至還能將自家宅邸翻修一新。

再加上上杉將軍家開幕以及佔據京都之後,京都周邊的治安環境也是煥然一新,甚至發展到了路不拾遺的地步。

故而,朝廷方面這才打算與上杉將軍家的關係更進一步,即拉攏上杉將軍家最有權勢的大老八條景定,對其進行關白宣下。

雖然朝廷單方面準備對景定進行關白宣下、藤原長者宣下,但仍然無法改變景定要啟程返回東都的決心。

不過,景定倒是在之後想出了一個較為折中的方案,即上奏朝廷,為前任關白近衛前久申請一座宣下、內覽如元。

一座代表著近衛前久將成為當朝的第一公卿,就算不再擔任關白的官職,也仍然是公卿之首。

就這樣,景定才得以啟程離開京都。

不過,景定並沒有選擇直接走海路返回東都,而是選擇了繞道美濃,再經東海道的海路返回東都。

之所以綾姬會授意齋木尚重上洛催促景定趕緊返回東都,就是因為奧羽兩州的局勢有些不太穩定。

其中,作為上杉將軍家譜代家臣、被授予親藩大名的長尾藤景對先前的領地分配上心生不滿,對上杉將軍家更是頗有怨言。

長尾藤景本是出自下田長尾家,與府中長尾家的血脈本就疏遠,再加上其曾經做出擅殺降將的行為,招致上杉謙信的厭惡,最終導致長期不被重用,以及被迅速排除越後上杉家的決策層。

在上杉將軍家開幕以後,長尾藤景雖然獲得了親藩大名的地位,但僅僅侷限於地位尊貴卻。

他一沒有繼承上杉將軍家分家庶流的資格;二不能參與幕政,更不能進入上杉將軍家的決策層。

長尾藤景原先就在羽前最上郡領有兩萬石知行地,如今天下重歸靜謐後就只增加了六千石的知行地,而且自己作為越後出身的元從家臣沒擔任守護、守護代、年寄、大目付、老中等重要役職也就算了,還不能參與幕政,這就讓他對此難以接受,甚至是越想越氣,對上杉將軍家的高層心生不滿。

於是,長尾藤景就逐步開始自暴自棄起來。

先是懈怠理政,而後又是在領內把所有能做的壞事都做了一邊,就差直接舉兵造反了~無故鞭笞小姓、侍女、家臣等;招納安置有罪之人於麾下;掠奪領內寺院神社錢糧;對領內進行橫徵暴斂;掠殺無辜之人等等。

正所謂上行下效,長尾藤景的一門眾長尾景治(長尾藤景之弟)、長尾興裡(長尾藤景姐夫,一說為妹夫)等人更是有學有樣、變本加厲,使得清水藩的領民們是苦不堪言,紛紛外逃。

時任羽前守護山吉豐守、羽前守護代大寶寺義增對此自然是不能坐視不管的,多次致信長尾藤景,希望他能及時浪子回頭,在上杉將軍家介入清水藩藩政之前停止諸多不法事,以免下田長尾家的家名斷絕。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隆慶大帝

休息的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