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龜三年,六月末。

阿蘇家雖說一度擊退了來自相良家的侵攻,但攝津守護上杉景滿已率五千餘軍勢進駐球磨郡,並擊敗了舉兵的相良賴貞、東以伯等人,隨時都能聯合相良家、島津家等上杉將軍家旗下大名、國人領主再度北上攻入阿蘇領。

而大友家此刻又無力派出援軍對阿蘇家進行任何有效的支援,若是再這樣硬扛下去,傳承了上千年的阿蘇神宮大宮司家恐怕就要遭到滅頂之災。

阿蘇大社大宮司阿蘇惟將迫於壓力,只能將阿蘇家家督、阿蘇大社大宮司等職盡數傳給了其弟阿蘇惟種。

不久後,阿蘇惟種便主動向上杉將軍家降服,並與筆頭家老甲斐親英一同前往北日向高城,向八條景定請求赦免以及保留阿蘇家家名。

再加上島津義久之弟島津家久也與阿蘇家交好,曾與甲斐宗運暗中有所往來。

島津家高層也不希望上杉將軍家將阿蘇家斷絕家名。

雖然豐後、肥後兩國不僅相鄰,而且有著很長的邊境線。

但實際上,豐後、肥後兩國的境目地帶是巍峨連綿的阿蘇山脈,阿蘇山脈平均海拔將近一千六百米,高聳入雲,終年積雪,人跡罕至。

除了阿蘇神宮的神職人員和入山修行的山伏,很少會有人從山上通行。

因此,大友家就算想要派出援軍對阿蘇家進行支援也無法從豐後直接進入肥後阿蘇領,而是要繞行至豐後南面接壤的日向國西北部,從肥後、日向兩國境目地帶進入肥後。

而肥後、日向兩國境目地帶的西北角,就是高知尾鄉。

可原高知尾鄉地頭、中山城城主三田井親好早在高城之戰中就與一眾伊東家舊臣被島津軍討取,高知尾鄉也被島津家收入囊中。

更何況,景定所統轄的軍勢中,四條虎定所率的讃岐、阿波兩國之兵一萬九千餘眾就駐紮在北日向的松尾城、門川城、山陰城等地,一旦發生突發狀況,就可以迅速進入高知尾鄉。

為何景定會特意將四條虎定所部留在北日向駐守,就是因為北日向一帶的局勢犬牙交錯,魚龍混雜。

原原高知尾鄉地頭三田井親好雖然兵敗身亡,但其一族大都選擇了繼續追隨大友家。

湛光風車、加藤段藏等景定麾下擅長諜報的家臣皆已探明,三田井一族在大友家的支援下已暗中潛回舊領,伺機發起一揆,意圖切斷位於南豐後的四萬五千餘上杉軍的退路以及糧道。

景定對此可絲毫不敢大意,再加上他還不清楚阿蘇家上下是否真心實意願意向上杉將軍家降服。

可就在阿蘇惟種與甲斐親英離開領國,前往北日向高城之際,阿蘇家內部卻突然發生了一場類似於下克上的事件。

說起來,阿蘇家其實是一個政教合一的神道教神社政權。

所謂政教合一,是從整個政權的性質來說的,因為阿蘇家家督既是阿蘇大社的大宮司,又是阿蘇山一帶領地的領主。

但是,就具體的事務來說,阿蘇家中的宗教事務和世俗行政事務,是分別由不同的家臣來進行負責的。

阿蘇家領地的政治、軍事、財政、稅收、司法等事務,由世代擔任家老的甲斐家等家族負責,阿蘇神宮的宗教管理、祭祀、禮儀、香火錢收入等事務,則由一群“神宮役人”負責。

此時,“神宮役人”中的筆頭,是神官大江惟高。

大江惟高早就看不慣甲斐一族的獨斷專行,架空主君。

更不願意看到整個阿蘇家被甲斐家裹挾著走上與叛離大友家的‘不歸路’。

不過,大江惟高畢竟只是個神宮役人,根本無權干預阿蘇家家中的軍事、外交等事務,只能徒喚奈何。

當然,不僅僅是大江惟高一人是這麼想的,就連矢崎城城主中村惟冬、綱田城城主中村二大夫(中村惟冬之弟)、南鄉城城主長野惟久(阿蘇家次席家老、南鄉大宮司)、高森城城主高森惟直(南鄉七家筆頭)等諸多阿蘇家重臣也對阿蘇惟種、甲斐親英二人的主動投降之舉感到萬分厭惡。

大江惟高趁著新任家督阿蘇惟種與筆頭家老甲斐親英不在領國之際,當即聯合了中村惟冬、長野惟久、高森惟直等人,擁立才讓出阿蘇家家督之位不久的阿蘇惟將執掌阿蘇家大權,意圖堅決抵抗上杉將軍家。

竹迫城城主合志親為、隈府城城主赤星統家、城村城城主城親賢、內村城城主內控閒鎮資、田中城城主和仁彈正、鹿子木城城主鹿子木親俊、猿返城城主隈部親永等諸多北肥後國人領主雖然明面上透過龍造寺家倒向上杉將軍家一方,但暗中還是對發起下克上之舉的阿蘇家眾人提供糧草輜重的支援。

因為,合志親為、赤星統家、城親賢、內控閒鎮資、和仁彈正等人都很清楚向上杉將軍家降服後雖然能獲得本領安堵,但其代價則是要對自己的領地進行較為徹底的檢地,再也不可能擁有原先那樣高度的自治權,就連曾經所擁有的守護不入等特權也將不復存在,從此成為歷史。

石櫃城城主下城惟隆、道上城城代木山惟久等阿蘇家家臣雖然也收到了大江惟高邀請加入一揆的書狀,但他們卻並不打算加入其中。

若是阿蘇家因此遭到上杉將軍家的嚴懲,那麼肥後武家名門阿蘇家就毀在了這些人的手中。

下城惟隆、木山惟久等人是看在眼裡,急在心裡,自然不能對此坐視不管。

他們隨後就火速派人向正在前往北日向高城途中的阿蘇惟種、甲斐親英二人彙報此事。

很快,阿蘇家中發生突變之事就傳入了高城之中。

鑑於大友家尚未降服、葡萄牙人動向不明,景定便下令相良家出兵兩千、島津家出兵三千,以上杉景滿為總大將,北上攻入阿蘇領,前去彈壓阿蘇家中所爆發的國人一揆。

因島津家久、新納忠元等人本就在葦北郡進行檢地,故而島津勢三千軍勢是最快進入八代郡與上杉景滿所部進行合流的。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貞觀:我乃最強寒門梟士

白銀長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