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友宗麟原先的設想是,先以自身實力擊敗割據南九州三國的島津家,而後再回過頭來收拾已經佔據肥前一國,並向肥後、筑後、筑前等國延伸勢力的龍造寺家。

如此一來,大友家就能迫使上杉將軍家認可大友家割據九州九國,並將九州探題的役職正式授予大友家。

在這種情況下,作為上杉將軍家大老的八條景定就以上杉將軍家的名義,向大友宗麟、島津義久、龍造寺隆信等九州諸大名正式釋出了停戰命令。

這份命令首先強調了這是現任徵夷大將軍上杉謙信之意:“從山陰、山陽兩道至蝦夷地,均已遵從左府山內入道公方殿之號令,歸於太平。

可九州至今仍有戰亂,此絕非善事。

有關州、郡分界之爭,都由山內入道公方殿在聽取雙方意見之後再進行裁決。

九州諸侯應即刻停戰,因為這是山內入道公方殿之命。

如有違背,必將受到嚴懲!”

景定把話直接說得非常明白,引發戰事的源頭——領地之爭,已經交給上杉謙信來進行裁決,所有人都要立即停戰。

在此之前,上杉將軍家一直是用武力消滅或征服敵對勢力,奪取其領地,與其他戰國大名一樣。

但是這一次,景定並沒有直接選擇使用武力,而是表示天下六十六州的裁定權都在上杉謙信的手中,所以九州諸大名都應該聽命於上杉將軍家。

這正是上杉謙信所擔任徵夷大將軍的意義所在。

另外,總無事令不僅僅否定了所有戰國大名的交戰權,同時還否定了農民、町人、商人使用武力的權利(喧譁停止),其內容覆蓋的範圍非常廣。

如此一來,就將天下世人從中世以來只能透過武力解決問題、自己拯救自己(自力救濟)的悲慘境況中拯救了出來。

與大友家仇恨最深的秋月種實立刻接受了上杉將軍家下達的總無事令。

因為此時的秋月家正受大友家的威脅,其實力也因立花道雪的多次打擊下逐漸處於弱勢,為了保全秋月家的家名存續,他自然是願意接受的。

其中,最為出人意料的是,連續兩次擊退大友家侵攻,並將勢力延伸至筑前、筑後、肥後等國的龍造寺隆信也在其親信家臣鍋島直茂(龍造寺隆信義兄弟)的勸諫下,也順勢接受了總無事令。

因為,在鍋島直茂看來,如今的大友家依然實力強勁,龍造寺隆信也只是自稱為“五州二島”(五州指肥前國、肥後國、豐前國、筑前國、筑後國;二島指對馬島、壹岐島)太守,就連肥前一國的有馬家、松浦家等國人領主也是因與龍造寺家交鋒中屢戰屢敗才臣從於龍造寺家的軍門之下,並非真心實意降服。

為了讓龍造寺家能在肥前、北肥後、西筑前、壹岐等地的統治穩固,以及獲得領有這些地區的大義名分,鍋島直茂就向龍造寺隆信舉出了島津義久、長宗我部元親等上杉將軍家旗下大名的例子。

這些大名都是在主動臣從上杉將軍家後,不僅從上杉將軍家處獲得了一國或數國的守護職,甚至還獲得了來自上杉將軍家的有力支援。

眼下,大友家再度出兵日向也只是時間問題。

正所謂唇亡齒寒,一旦島津家被大友家擊敗,那麼大友家下一個攻擊目標毫無疑問的就是龍造寺家。

對此,龍造寺隆信也非常認同鍋島直茂的看法。

他就是為了能在大友家與龍造寺家之間建立起一道緩衝地帶,這才對鄰近的原田家、秋月家、宗象家、筑紫家等北九州國人領主大力拉攏,並支援他們舉兵反抗大友家的統治。

更何況,自己又不是第一次向強大勢力低頭臣從。

先前就已經向大內家、大友家等大大名主動臣從過,如今再向上杉將軍家臣從也沒什麼大不了的。

而大友宗麟為了避免自己大舉出兵南下日向之時,龍造寺家會趁機攻打筑前一國,就向立花道雪贈送了三門從南蠻舶來的佛郎機炮以及大量火藥,來增強立花道雪的戰力。

佛郎機炮不僅僅是在九州,更是在整個扶桑都是相當罕見的火器。

由此可見大友宗麟對大友家大後方筑前一國的重視,以及對立花道雪的信賴。

然而,大友宗麟出兵日向的口號卻是建立一個“天主之國”,並非是恢復伊東家的舊領。

這就讓敵視天主教的大多數大友家重臣完全不願為此賣命,對此紛紛表示強烈反對。

但大友宗麟也不是沒有支持者——田原親賢(跟隨大友宗麟出家,法號“紹忍”)就是為數不多的支援大友宗麟的重臣之一。

田原親賢出自奈多氏,是大友宗麟正室奈多夫人的親哥哥。

田原親賢本人固然有一定的才能,也立過一些戰功,但更多還是靠裙帶關係起家,因此能夠在人才濟濟的大友家脫穎而出,不到三十歲就能出任大友家“加判眾”,與比其年長二十多歲的吉岡長增、臼杵鑑速等老臣平起平坐。

在大友宗麟因天主教問題與奈多夫人鬧翻後,田原親賢作為大友宗麟“大舅子”的地位有所動搖,為了挽回大友宗麟的椒房之寵,田原親賢採取了大力支援大友宗麟出兵日向建立“天主之國”的立場。

大友宗麟對田原親賢的表現感到非常滿意,他乾綱獨斷、力排眾議,決意再度發兵日向。

很自然地,此次出兵日向的總大將之任,也就落到了田原親賢的頭上。

元龜二年,十月末。

大友宗麟調集豐前、豐後、肥後、北日向等地之兵,對外號稱十萬大軍,兵分三路,大舉攻向日向一國腹地。

第一路是主力,以田原親賢為總大將,率三萬五千餘軍勢,經由松尾城,渡過耳川,攻打島津家家臣山田有信所鎮守的高城;第二路是大友宗麟親自率領的本隊一萬三千餘軍勢,在傳教士卡布拉爾等人陪同下,乘船經海路,於日向的務志賀一帶進行登陸,並以此為橋頭堡開始著手建立“天主之國”;第三路是偏師,由志賀親教、朽綱宗歷等豐後有力國人領主率領的三萬餘軍勢,進駐肥後國南部的大畑城,威脅島津家治下的薩摩、大隅兩國;家督大友義統則留守臼杵城(大友宗麟隱居後的居城),負責防備毛利家、西園寺家、長宗我部家等上杉將軍家旗下大名。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盛唐模擬器

八月鎏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