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上杉虎千代正式拜天室光育為師以後不久,朝廷改元弘治(出自於《北齊書》祇承寶命,志弘治體)的訊息也傳到了相模,八條景定也只好讓家臣們對相關文書進行更改,將天文二十四年全部改為弘治元年。

與此同時,武田信玄的側室諏訪由布姬病逝,僅為武田信玄留下諏訪勝賴一子。

對於武田信玄來說,他此刻根本來不及為諏訪由布姬的逝去而感到悲傷。

因為已經返回越後府中的上杉輝虎正在開始佈置春耕之後對武田領的大舉侵攻了。

之前的三次川中島之戰,輝虎都因武田軍北上侵攻而被迫出兵進行迎擊,從未主動攻入武田領腹地。

這都是因為輝虎恪守大義,並無兼併信濃一國的野心,只是為了救援小笠原家、村上家、高梨家等信濃諸將,這才一次又一次的出兵南下為信濃諸將抵禦武田軍的侵攻。

然而,此時東國的局勢已經有了根本的轉變,上杉家大義的旗幟張揚的更高更大,武田信玄雖然用不正當的手段獲得補任信濃守護一職,但是輝虎已經補任關東管領數年,再加上關東管領所轄十國之地,武田信玄所任的甲斐、信濃兩國守護就在關東管領的管轄範圍之內,除非武田信玄肯主動放棄甲斐、信濃兩國守護職,否則的話是完全無法迴避來自領國北方毗沙門天的制裁。

不僅如此,輝虎先前上洛就已經獲得了朝廷頒下的綸旨,可以任意討伐周邊鄰國的野心之輩,大義名分早已具備,完全可以主動出擊,佔得先機。

而且景定手中還握有關東公方足利賴純,屆時只需讓足利賴純對外宣佈武田信玄為“禦敵”,那麼整個東國就沒有一家大名、國人領主敢光明正大的站在武田家一方。

武田信玄在處理完由布姬的後事後,就返回了躑躇崎館,並召見了武田信繁、武田信廉、河漥信實、松尾信是、一條信龍、山本勘助等一門親族、親信家臣進行商議對策。

“兄長大人,如此一來的話,上杉輝虎必然會在來年春季主動對當家發起侵攻,只是當家才經歷了旱災、蝗災,若不是有一向宗寺院、今川家、齋藤家等鄰近勢力接濟,恐怕當家的存糧早就見底了.”

武田信繁對武田家的未來感到擔憂。

“典廄,葛尾城、砥石城等地是否增築完成,能否調略一些北信州國人領主、地頭武士至我方?”

武田信玄此刻意識到單憑武田家一己之力是無法與上杉家相抗衡的。

“回兄長大人,葛尾城、砥石城等地已經增築完成,光是砥石城一城就配備了三百挺鐵炮以及大量單丸,固守半年至一年的時間應不成問題.”

武田信繁對葛尾城、砥石城等地的防禦設施感到非常自信。

“恩,那就只能依託堅城來迫使上杉輝虎分兵圍城,等到其進入信州腹地之時,我軍就能一舉將其合圍並殲滅.”

武田信玄如今只能想到誘敵深入這一個辦法。

“御館大人,只是上杉軍並不會從一個方向出兵,就怕那位八條令公從東駿州、武州、相州三個方向攻入甲州,如今新府城尚未竣工,加上上州方面還得提防上杉兵部侍郎所統轄的上州眾,當家如今的兵力可以說有些捉襟見肘.”

山本勘助一針見血的分析道。

“本家在境目地帶配置的足輕眾足矣牽制部分八條軍,加上今川禮部侍郎並不會對本家見死不救的,若是武田家被上杉家攻滅的話,下一個肯定就輪到他今川家了!”

武田信玄冷笑了一下後說道。

在他看來,武田家與今川家的關係就是唇亡齒寒,缺一不可,若是沒了武田家,今川家還能繼續獨存在東海道?“御館大人,甲州一州一地在經過旱災、蝗災過後領民大量逃亡,反觀上杉家卻接連奪取能州、加州大片領地,還迫使石山本願寺簽訂停戰和約,前不久還攻滅了加州一向一揆眾在加州中部的最後一支殘部,如今的上杉家再也無後顧之憂了.”

山本勘助非常擔心上杉家在春耕過後會調集能登、飛驒、越中、越後、南出羽、巖代、磐城、上野、武藏等十六國的兵力大舉攻打武田領。

“勘助,坂東八州之地還有大名或國人領主能調略嗎?”

武田信玄在聽了山本勘助的話後先是沉默了一會兒,而後開口問道。

“前不久山內屋形在武州鷹狩之時誅殺了對領地分配感到不滿的上杉藏人,又透過那位八條令公將巖付太田家轉封至巖州,如今的坂東八州之地已成為上杉家的庭院一般,難以撬動絲毫.”

山本勘助先是搖了搖頭後說出了自己的看法。

“難道我甲州源氏滴流武田一族的武運就到此為止了嗎?!”

武田信玄心有不甘的說道。

“兄長大人,大戰未起,勝負不明,尚不能說出此等洩氣的話來!”

武田信繁作為家中主戰派之首,趕緊站出來為武田信玄打氣。

“御館大人,武田、上杉兩家國力相差甚大,若想保全甲州源氏滴流武田一族,只有儘早降服於上杉家的軍門之下,常州的佐竹家就是前車之鑑.”

山本勘助倒是並不贊同武田信繁的話,口號喊得響並沒有任何實際作用,上杉家如今可以輕輕鬆鬆徵召出十萬大軍,而武田家一戶一兵的極限徵召能弄出一萬大軍也是吃力的不得了。

“勘助,若是別人勸本家降服就算了,為何連你都開始勸本家降服?當初你出仕的時候可是說過要將四割菱大旗遍佈京都的每一處角落,怎麼如今打算食言了?”

武田信玄疑惑的看著山本勘助。

“御館大人,今非昔比。

臣才疏學淺,不及山內屋形麾下親族眾筆頭八條令公的萬分之一。

既不能為御館大人衝鋒陷陣,又不能為御館大人治理一方。

若是武田、上杉兩家再起戰事的話,臣甘願率部為先陣,突入敵軍陣中!”

山本勘助當然不是自己怕死才勸武田信玄投降的,只是鑑於自己實在是沒有更好的計策來破局。

“本家身為甲州源氏滴流,誓死不降!”

武田信玄到現在還是不願認輸。

“兄長大人所言極是!臣弟願追隨兄長大人!”

武田信繁、武田信廉、河漥信實、松尾信是、一條信龍等武田信玄的弟弟們隨即紛紛附和起來。

山本勘助見狀就不再發言,直到走出了大廣間後望著遠處的信濃群山不禁發出感嘆道:“自從由布姬公主逝去後,武田家上下都瘋了,再也沒有了理智.”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女帝逼我娶公主,我造反不過分吧

筱南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