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佐竹義昭將自己的嫡男佐竹德壽丸送至小田原城後,也就象徵著佐竹家正式臣從於八條家。

身在小田城的江戶忠通見八條家仍然在大舉修建江戶城,並沒有進一步出兵常陸的舉動後,隨即發兵攻打小田領的谷田部城。

谷田部城城主谷田部刑部少輔(小田家一門六家之一)自知不敵,不敢迎戰氣勢洶洶的江戶軍,直接選擇了棄城而逃。

江戶忠通在率軍奪取谷田部城以後,就以其弟江戶通胤為谷田部城城主,負責拱衛小田城的南方。

至於小田城,江戶忠通則是以江戶家庶流的春秋通式為城代,輔佐小田治光鎮守小田城。

在配置完一門親族留守小田領各處重鎮要地後,江戶忠通這才放心的率軍返回本領。

因為,接下來他準備做好再一次大舉攻入佐竹領的準備。

而景定在綜合常陸以及周邊諸國的形勢後就看出,經略常陸並非不可,但是不能過激。

常陸一國的平原地帶居多,易攻難守。

而且在常陸西部、南部沒能完全站穩腳跟之前不宜孤軍深入,若是沿途的各地重鎮要地沒有留下足夠的守軍駐守的話,極有可能被敵方切斷糧道和退路,陷入極為不利的境地。

當然,八條軍戍守在久野城、龍之崎城、牛久城、海老島城、北條城等地的守軍加起來也不過兩千五百人,這就相當於一把胡椒麵撒到了一頭烤全牛身上。

江戶忠通之所以不主動攻打有八條軍戍守的城池兵砦,是因為聽聞過八條軍那極為恐怖的戰力,在消除佐竹家這個心腹大患之前,他是無論如何都不會輕易去挑戰八條家的。

此刻的江戶崎土岐家僅剩下江戶崎城周邊不到兩萬石的狹小領地,只能被迫選擇與江戶家停戰和解,並交出自己已經出家為僧的三男大念寺天巖為人質。

天文二十二年,五月。

八條家在完成東駿河、伊豆、武藏、相模等地的大規模檢地後,景定便正式任命宇佐美定勝兼任駿河守護代。

明面上景定是為了提防武田家從甲斐南下入侵東駿河的富士郡和駿東郡,實際上則是讓宇佐美定勝負責經營東駿河兩郡,為之後八條家侵攻甲信兩國、東海道等國做好充足的準備。

之後,景定便以八條房繁、八條宗信、內山滿久等一門重臣為檢地奉行,對下野、下總兩國進行大規模檢地。

同時,還讓廄橋城城主上杉景信、平井城城主甘糟景持、荒砥城城主上野家成等人在上野進行大規模檢地。

與之前相同,景定依舊派遣家中常備軍勢左控鶴軍、驍武軍四千軍勢協助各級奉公人進行檢地。

這一次的檢地就與之前的檢地有一些不同。

之前景定是對自己治下的領國進行檢地,而這一次他直接越過了上杉政虎,以關東管領代的身份向上杉景信、甘糟景持、上野家成等人下令進行檢地,並讓他們製作御前賬(進獻給貴人賬簿之意),還表示要將御前賬上交給政虎。

同時,景定也為之後的出兵常陸做準備,兩者可以說是密不可分,目的自然不僅僅是確立石高制和知行制,更是為了寸土不落地瞭解上杉家治下所有領國的土地肥沃和產出的情況。

當然,御前賬並不是以大名、國人領主所領領地為單位,而是以郡為基本單位,統計並記載上野、下野、下總等國範圍內所有的田地、宅地的面積、石高,以及所需要承擔的軍役、勞役等人員數量。

不僅如此,還要製作以郡為單位的地圖,在上面標註出海洋、山脈、河流、道路、村落、寺院神社、田數等重要資訊,與賬簿一同上交。

景定深知僅憑石高制並不能全面掌握山脈河流以至所有的空間,以及在其中生產、生活的所有的人,都必須接受上杉家的統治。

這些舉措就是為了讓上杉家治下領國中所有人產生這種意識而採取的必要的手續和手段。

得益於先前在東駿河、伊豆、相模、武藏等地的工作經驗,在兩個月之內,上野、下野、下總三國的大規模檢地就完成了。

與景定之前的猜想一樣,指出檢地的問題實在是太多。

上野指出檢地為三十六萬八千兩百石,進行檢地後為四十九萬六千石,石高差異為十二萬七千八百石;下總指出檢地為三十萬兩千七百石,進行檢地後為三十九萬三千石,石高差異為九萬三百石;下野指出檢地為三十三萬三千一百石,進行檢地後為三十七萬四千石,石高差異為四萬零九百石。

畢竟上野一國的國人領主較多,不少都擁有守護不入的特權在,故而所隱藏的石高是三國之中最多的。

而石高差異僅次於上野的下總,則是因為北下總有不少是原古河公方家的御料所,之前八條家並沒有對古河公方家的御料所進行徹底的檢地,甚至連指出檢地也是馬馬虎虎,敷衍了事。

在上野一國完成檢地後,身在越後府中的政虎倒是默許了景定的檢地行為,很快就著手轉封一批家臣進入上野:大川城城主大川忠秀(揚北眾之一)轉封至南上野境城,領一萬石知行地;加地城城主加地春綱(長尾為景女婿,揚北眾之一,一門親族眾)轉封至東上野金山城,領一萬五千石知行地;大葉澤城城主鯰川清長(原巖舟本莊家庶流,揚北眾之一)轉封至南上野寶泉城,領一萬石知行地;缽盛城城主千坂景親(越後上杉家庶流千坂家家督)轉封至南上野仙石城,領一萬石知行地;旗本眾桐澤具繁受封西上野鐮原城,領八千石知行地;大崎城城主大崎泰繼(旗本眾)轉封至南上野田部井城,領八千一百石知行地;大井田城城主大井田氏景(原上田眾)轉封至南上野江田城,領一萬石知行地。

如此一來,上田眾的最後一名有力武將大井田氏景被轉封出越後,徹底消除了上田長尾家在越後一國的影響力。

而揚北眾中實力較弱的鯰川清長、加地春綱、大川忠秀也被政虎大都加封數千石的領地轉封出越後,以此來減少在越後擁有守護不入特權的國人領主。

與此同時,齋藤義龍在沒有了飛驒諸將的牽制後順利整合了家中原齋藤道三的支持者,將齋藤道三的鐵桿支持者明智一族流放出美濃,其餘追隨者則是減少一部分領地得到寬恕。

之後,齋藤義龍見織田彈正忠家正與今川家於東尾張一帶展開拉鋸戰,就認為暫時沒有後顧之憂,便放棄攻打尾張,而是集中兵力意圖奪回被武田家佔據的東美濃惠那郡。

他可不願武田家的勢力進一步延伸至美濃中部,不然的話自己國主的位置可就坐不穩了。

武田晴信在得知齋藤家大舉進犯惠那郡的訊息後,當即派遣飛腳致信南信濃的木曾義昌、下條信氏等人,讓他們先行出兵進入巖村城,協助秋山信友抵禦齋藤家的侵攻。

另一方面,武田晴信則是迅速派遣其弟武田信繁作為自己的影武者前往諏訪郡坐鎮,以防上杉家趁機出兵南下攻打中信濃一帶。

他自己則是在甲斐、南信濃等地徵召軍勢,準備出陣東美濃惠那郡。

武田晴信的設想是,若是此次能成功擊退齋藤義龍的侵攻,那麼自己說不準還有餘力去奪取東美濃的土岐郡、加茂郡,將武田家的影響力延伸至美濃中部。

到了那時,再對飛驒一國展開侵攻就不會像上次那樣狼狽敗退了。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唐朝好駙馬

羅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