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越中一向一揆眾與神保長住、神保慶明等人聯合蜂起的同時,加賀一向一揆眾也在蠢蠢欲動。

在武田晴信的不斷唆使和慫恿之下,加賀一向一揆眾首領之一的杉浦玄任率加賀石川郡、河北郡兩郡的兩萬五千餘門徒眾,大張旗鼓地進入越中礪波郡,與瑞泉寺證心、勝興寺顯榮等人合流。

很快,一向一揆眾的總兵力就膨脹至五萬餘人,兵鋒直指高岡城、守山城、古國府城等上杉家一方的城池兵砦。

為了切斷神保長職、神保氏張與上杉家諸將的聯絡,杉浦玄任迅速派遣若林長門守、黑瀨掃部允等人率軍一萬包圍了菅名重國所鎮守的高岡城。

高岡城在遭到加賀一向一揆眾一萬軍勢的重重包圍,這讓菅名重國驚懼不已,急忙派遣其子菅名源三偷偷潛出城去,向富山城城主柿崎景家、增山城城主安田景元、小島城城主小島職鎮、小出城城主唐人兵庫正、火宮城城主神保覺廣等人求援。

鑑於一向一揆眾兵鋒正盛,己方兵力寡少,柿崎景家經過再三權衡後並沒有貿然出兵救援,而是將加賀一向一揆眾進入越中的訊息趕緊送至越後府中,希望上杉政虎能派遣援軍前來。

同時,為了加強防禦,柿崎景家、安田景元、莊田定賢等人還聯名上書給上杉家重臣本莊實乃、直江景綱、山吉豐守等人,希望能夠獲得足夠的鐵炮彈丸補給。

政虎在得知此事後,立即下令不動山城城主山本寺定長與越後水軍眾的平田善次郎、須田右京、須田監物等將從海路前往越中增援己方諸將。

高岡城畢竟是兵家必爭之地,原先景定下令在此築城就是為了防範一向一揆眾聯合神保家進入越中腹地。

只要上杉家還控制著高岡城,那麼就能透過高岡城,直搗西越中一向一揆眾的重要據點——勝興寺(安養寺)。

反之亦然,若是一向一揆眾或者神保家控制了高岡城,也就相當於在鄰近放生津城、富山城、火宮城等地埋下了一根肉中之刺。

在完成越中攻略後的五年中,菅名重國自從轉封至高岡城之後,就開始對高岡城的城防設施不斷地打補丁升級。

使得高岡城外不僅有著深兩間,寬三間的水堀,就連城牆上還設定了大量的鐵炮狹間(呈三角形)。

不僅如此,菅名重國還是所有鎮守在越中的上杉家家臣中最先裝備鐵炮的家臣。

在政虎結束上洛返回越後之前還特意將一百挺鐵炮和三百張弓留在了高岡城中,讓菅名重國以備不時之需。

回到當下,在半個月的時間裡,若林長門守、黑瀨掃部允等人絞盡腦汁,使出各種招數,驅使一向宗門徒眾晝夜不停地攻城。

但是讓若林長門守、黑瀨掃部允等人慾哭無淚的是,縱然加賀一向一揆眾上下揮汗如雨,順便把固守在高岡城內的菅名重國祖宗幾十代都“問候”了幾萬遍,可這高岡城就是巍然不動。

攻城本就不是一向一揆眾的強項,在面對堅如鐵壁一般的城防,若林長門守、黑瀨掃部允等人無法實現速戰速決,只能望城興嘆,改用穩妥的方法——圍城。

杉浦玄任在得知若林長門守、黑瀨掃部允等人久攻不下高岡城後,只好令他們繼續圍困高岡城,自己則是率一萬五千餘軍勢迅速西進,兵鋒直指增山城。

在杉浦玄任看來,只要己方能攻落增山城,那麼越中半國之地就能傳檄而定,根本犯不著一城一池的去攻打。

天文二十年,十二月二十五日。

杉浦玄任率一萬五千餘軍勢進抵增山城外,自恃己方兵力佔優,縱兵直攻增山城。

一向一揆軍如潮水一般蔓延,遍地鋪開,快到增山城下時,他們驚訝地發現,想象中增山城旌旗飄揚、雉堞整齊、矢注劍拔的場面並沒有出現,增山城的幾座城門大開,城上偃旗息鼓,根本不是準備守城的樣子。

難道是上杉軍不敢交戰,已棄城而逃?可就在一向一揆軍還在疑惑之際,突然城中人喊馬嘶,一隊隊武士、足輕從城中迅速殺出。

其中,增山城城主安田景元帶著其子安田景廣(長子)、安田能元(次子)身先士卒攻入敵軍陣中。

在戰場上早已不分家中地位高低,安田家的武士們在他們的帶動下無不以一當百,浴血奮戰。

此時,安田景廣也在奮力廝殺,他非常擔心自己父親的安危,於是就衝到安田景元的身旁說道:“敵軍的聲勢到此為止,即將被我軍擊潰,希望父親大人按轡不動,在此處安心看我等破敵!”

安田景廣說完就率數名騎馬武士再一次衝入了敵陣,從橫馳騁。

一向一揆軍在遭到增山城內的上杉軍突襲後,猝不及防被打得潰不成軍,一向一揆軍的左翼瞬間崩潰,不論坊官們如何制止,可門徒眾們根本不聽他們的號令,為了保住自己的小命四散而逃。

而杉浦玄任對此並不在意,因為他手上可是握有一萬五千餘的大軍,左翼不過兩千五百餘人,而且還都是信徒為主,其士氣還不高昂,根本就不能指望他們能衝陣破敵。

此時,杉浦玄任得知了安田景元之子安田景廣已率軍衝至陣前,高興得都快合不攏嘴。

只要能討取增山城城主安田景元的長子,那麼此戰就必勝無疑了。

他當即下令加賀一向一揆眾的猛將宇津呂丹波守率軍出戰安田景廣。

可就在這關鍵時刻,宇津呂丹波守的戰馬因冬季嚴寒而導致體力不支,突然跌倒,他本人也隨之摔落在地。

安田景廣眼疾手快,一個手起刀落,就將這名杉浦玄任麾下的猛將當場討取。

然而,宇津呂丹波守麾下的武士們這時才反應過來,紛紛從四面趕來,意圖奪回宇津呂丹波守的首級。

可在經過一番血戰之後,他們僅僅奪回了宇津呂丹波守的無頭屍身。

此刻,宇津呂丹波守被討取的負面連鎖效應已經無法挽回了,一向一揆軍計程車氣如同洪水洩閘一般流失。

與此同時,南風颳得更加猛烈了,上杉軍順風如虎添翼,而一向一揆軍則兵敗如山倒。

杉浦玄任這時在意識到自己大勢已去,在驚慌失措之下引軍後退。

即便杉浦玄任下令撤兵,但無法阻止一向一揆軍的潰敗,大規模的踩踏事故到處上演。

而駐守在莊川西岸的若林長門守、黑瀨掃部允等人更是全程看完了這場大戲,出於對上杉軍的畏懼,他們不敢繼續對高岡城進行圍城,直接對杉浦玄任不告而別,撤至礪波郡進行休整。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黑還是白

陽光下的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