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舟雙手捧著黃石天書天書朝前一送,“哈哈,南公,書已瞧完。

你瞧,敖清素來說話算話,說瞧一瞧,便真的只瞧兩眼.”

“只是這天書,也沒有什麼奇異之處,你老人家是不是拿錯了?”

楚南公接過黃石天書,麻溜的將它揣進懷裡,速度之快,只留下一陣殘影。

他笑罵道:“放屁,我老人家還沒老糊塗,又豈會拿錯!這就是那傳說中的聖物,你瞧不出來,只能說明你非那有緣之人.”

景舟搖搖頭,略有失望道:“唉,南公話傷人心啊,有緣人來了,我便不打攪南公與那有緣人授道了.”

景舟告了一聲別,人已然進了紫蘭軒。

街西頭,韓信拎著一隻鞋子走了過來。

“這小子~”楚南公搖搖頭,坐在地上,喃喃道:“他只瞧了兩眼,即便是有著過目不忘的本事,也決計難以將這天書看完。

莫非天機變動不是因他?怪事!也不知這天下最後又會變得如何.”

楚南公沉思了一會,韓信已經到了他跟前。

“老伯,你的鞋.”

“謝謝你啊年輕人,這世上總歸是有好人的嘛~”

說完,楚南公從他寬大的衣袍下,又掏出一卷古籍。

紫蘭軒頂樓一處雅間

景舟取出胸前殘玉,仔細端詳了幾遍,那玉倒是沒有半分變化,不禁叫他有一種自己眼花的錯覺。

“這玉佩按理說吸收了那股清光該有變化才是.”

景舟思量一番,百思不得其解。

這殘玉,以往便跟大爺一樣,任他水淹還是火燒,哪怕是連日光月華都試了個遍,卻不曾有半分變化。

“黃石天書中的那縷清光又是何物?”

“莫非這黃石天就是仙界之物,所以才叫這殘玉有所反應?”

“那縷清氣,莫非是仙氣?”

景舟自言自語幾句,又將那殘玉舉起,迎著燭火細看。

這世界只有一本黃石天書傳自仙界,也無其他仙物,叫他試驗一番。

“噫~”

“竟然是變成了這樣!”

景舟精神投在在殘玉上面,只見玉中多了一三尺見方的空間。

這一份變化叫景舟始料未及。

“哈哈哈”

“好機緣,好寶貝.”

景舟暢笑兩句,伸手一抓,從一旁取來一茶杯,意念所動,茶杯一閃不見,落在殘玉的空間中。

意念再一轉,那茶杯又落回景舟手中。

“這才是神物嘛~”

景舟試了幾番,滿意不已。

發現了這空間的妙用,景舟玩的樂乎不已,不知不覺,日已西垂,守在紫蘭軒門前的無雙鬼,此時消失不見,不知去了何處。

隨著盞盞燈籠亮起,整條街道被染成了紅色,若是有心人去細數一下,一條街上的大紅燈籠,竟然不下百個。

便是街旁的河水,此時都泛著紅光。

原本空蕩蕩的街道漸漸喧囂起來,吆喝聲一聲響過一聲,紫蘭軒門前,已經換成了兩個身著輕紗,身材妙曼的姑娘。

“王公子今日來聽什麼曲兒?”

“原來是張大人,大人可是好久沒來了呢~~~”

“公子,裡面請~~”

紅粉朱樓,春意闌珊,好似洞房花燭夜,叫人流連忘返。

“子慕,我等偷偷出小聖賢莊,若是被師尊發現,少不得一頓重罰.”

“你怕什麼,瞧瞧你那點膽子,之前是誰說想要下來,瞧一瞧這紫蘭軒?”

“我……我只不過是說說而已,哪裡想得到,你們會真下來?”

“哼,你要是害怕,自己一個人回去便是,別妨礙我們的興致!”

“就是就是,你要是害怕,自己回去罷,別掃了大家的雅興!”

在人群中,只見幾個大半小子東瞧西望,除了其中一人略有拘束,其他幾人皆是面帶喜色。

為首一人是個小胖子,著一身的青衫,神色倨傲。

這幾個人便是桑海城外小聖賢莊的儒家弟子,前些日子幾人聽年歲稍長一點的師兄說紫蘭軒中不可描述的美景,便動了來此處瞧瞧的心思。

子慕晃了晃胖乎乎的腦袋,剛欲感概兩句,頓時感覺後面被人推了一把,右腳一歪,整個人朝前滾了出去。

“哎吆”

“哎吆,是哪個不長眼的,撞到了小爺,哎呀,別……別踩我手啊,我的腰啊……”

“子慕你沒事吧.”

後面幾個儒家弟子聽見子慕慘叫,趕緊跑上前,將他從地上扶了起來。

子慕一把推開左右的儒家弟子,扭了扭脖子,“我能有什麼事?哼,這群不長眼的人,若是叫我發現是誰撞得我”

只聽“咔嚓咔嚓”,子慕的雙拳捏的吱吱作響。

子慕頭一扭,見幾人盯著自己,疑惑道:“喂!你們幾個在看什麼?”

“撲哧”

其中一人笑了一聲,然後急忙道:“子慕,你剛才說的太有氣勢了,就像師尊一樣.”

其他幾人點頭附和道:“是是是,子游說的是,子慕你剛才,真像大丈夫!”

“三師公上課時也說過,叫君子,君子什麼來?反正子慕你方才,便如同三師公說的君子一般.”

子慕挺了挺碩大的身子,冷哼一聲道:“難道平時我就不像大丈夫?不像君子?”

其他幾個儒家弟子忙附和道:“像像像!”

“哼”,子慕一甩衣袖,又朝前走去。

這桑海城他子慕以前也來過幾次,只是最近半年,小聖賢莊多了一個三師公,一眾儒家子弟的課業又繁重了幾分,他倒是沒有機會溜下山來。

恍然聽幾位師兄說此地多了一個紫蘭軒,豈有不動心之理?

“只是嘛,這桑海城,人倒是比以往多了不少.”

幾人說話間,便已經來到了紫蘭軒門前,子慕一馬當先,朝裡面走去。

驀地門前那兩姑娘格格一笑,叫子慕摸不著頭腦,他朝二人疑惑看去,只聽左邊那青衣姑娘笑道:“咯咯咯,少俠卓爾不群,好英姿,與常人截然不同~”

另一個姑娘亦是跟在後面掩嘴笑道:“少俠是儒家弟子吧,一身君子氣,叫人看的好生心動.”

子慕大笑幾聲,暗道這兩人兒有眼力,一眼便看出他子慕的不凡之處。

子慕瞥了一眼門前倆姑娘,搖頭晃走了進去,嘴裡卻是道著:“這天下的女人啊,一看到英姿勃勃之人,便難免心猿意馬.”

兩姑娘對視一眼,笑的連嘴都合不攏,原來子慕額頭至左臉,印著一道鞋拔子印,可不是映襯的他不同凡響。

幾個儒家弟子倒是沒有子慕那般灑脫,被門前兩個姑娘恭維了幾句,便扭扭捏捏,羞羞澀澀,跟新婚之夜的小媳婦似的,一張臉紅到耳根子,最後還是排在後面的人看不下去,朝前踹了一腳,幾個儒家弟子才進了紫蘭軒的大門。

一進樓內,與外面一比,又是別有洞天,卻是與幾個儒家弟子所想不同,入眼處非但沒有那衣衫半解的妙人兒,而且還掛著兩幅橫聯。

恰巧,這上書文字,一半是出自儒家祖師,幾人往日沒少誦讀,正是那:君子食色性也,淑女窈窕好逑。

自二樓之上,一陣絲竹之音傳來,伴著這妙音的,還有一首曲風別樣的曲子。

這曲子新奇至極,落在幾人二中,既有一種怪怪的感覺,又有一種說不出得好聽。

唯子慕,素來不喜這些咿咿呀呀,聽著頭暈腦漲的玩意,一雙眸子四處亂轉。

驀地他身子一顫,如同往日漫漫長夜,難以入睡時,雙手急動,只為了那一刻酸爽一般。

卻是在三樓之上,子慕看到了一道熟悉的身影。

“三……三師公,他,他怎麼來了?”

“這,這……他,三師公竟然是一個這樣的人!”

子慕右手指著張良進入的那間房子,嘴巴大張,彷彿發現了一個驚天秘密。

他可是看見,同三師公一起進去的,還有一個紫發姑娘,那姑娘穿的不可描述,絕對不是良家女。

紫蘭軒三樓的雅間

張良凝望著窗邊的一盆香草,整個人好似一塊雕像,只是身上卻散發出一股深邃的滄桑與悲涼。

這雅間的一草一木,一桌一椅,皆同往日在韓國一樣,沒有半分變化。

物是人非,景雖未變,人卻少了。

良久,張良才長嘆一口氣,“讓紫女姑娘見笑了.”

紫女搖搖頭。

張良毫無顏色的唇邊掠過一抹淡淡的笑,“誰知韓兄一去秦國,便成了永訣,若是韓兄當初留在新鄭,此時多半,多半他也在紫蘭軒中。

韓國,也不會就此亡國.”

說到此處,張良閉上了眼睛,似要忘卻這傷心之事,只是眼角處已經微紅。

有逆鱗傍身,再加之嬴政對韓非欣賞至極,張良雖猜到韓非出使秦國會有不順,卻是未曾想到韓非會身死在牢獄之中。

紫女幽幽嘆道:“他的性子你又不是不知道,他決定的事,誰又攔得住?他要去秦國,必然有他的緣由。

韓國已是風雨飄搖,不破不立。

他有些事,也是不得已而為之。

明知不可為,卻也要賭一把.”

張良默然半晌,方才睜開雙眸,歉意道:“是良之過,又提這些傷心往事,攪了紫女姑娘的興致。

朋友見面,本該說些開心的事才是.”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君行記

拾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