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家現世後,諸子百家圓滿。

天道有感,天花亂墜,地湧金蓮,無量玄黃功德之氣從天而降,給稷下學宮染上一層金光。

緊接著,這些功德之氣分為大大小小近百份,最大的那份約有一成左右,最小的那份卻連萬分之一都不到。

隨後,這些功德穿過重重虛空,無視一切阻礙,朝著天地各處落去。

王明臻暗自觀察到,其中最大的三份功德,分別落向天庭兜率宮、曲阜孔家以及墨家機關城。

一團五分左右的功德,落在王明臻體內,融入創世紀之中。

頓時,創世紀第一頁中,原本虛幻的世界瞬息間凝實三分,顯得更加神異。

王明臻隱隱間有種預感,此時他能夠召喚書中的人物,甚至是將書中寶物具現而出。

不過,他並沒有立即嘗試的想法,召喚動靜太大,一著不慎,他辛辛苦苦建成的稷下學宮將毀於一旦。

此時的稷下學宮,人道靈光充斥在學宮的每一處角落,更有諸子百家道韻流轉,神聖而莊嚴。

在稷下學宮之中,不論是讀書明理,還是修行悟道,都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可以說,這稷下學宮隱隱有洞天靈寶的雛形,只要用心祭煉,千百年後,便能獲得一件強大的洞天靈寶。

這等寶物,誰願意捨棄?反正王明臻是捨不得的。

他已經決定,功成身退之時,便會將稷下學宮也一同帶走。

當然,學宮內的那些士子,王明臻也會給他一次選擇的機會,是跟他一起離開,還是繼續留在紅塵之中。

就在這時,管夷吾推開王明臻院子的大門,看著神威浩瀚,好似上古神皇降臨的王明臻,眼神十分複雜,道:“恭喜道兄成道!”

王明臻臉上露出一絲笑意,淡淡道:“同喜!法家如今可謂是人才輩出,又有天地功德鎮壓氣運,前途不可限量啊!”

寒暄過後,管夷吾輕聲問道:“道兄,可是準備離開稷下學宮?”

王明臻點了點頭,笑道:“不錯!如今功德圓滿,正是功成身退之時!”

管夷吾沉默片刻,懇求道:“道兄,你離開後,稷下學宮形同虛設,齊國的聲勢必然盛極而衰!”

說完,管夷吾不由無奈的嘆了一口氣。

他輔佐齊桓公成為天下霸主,讓齊國前所未有的鼎盛,但為人君者,幾乎都是冷血薄情之輩,他後來是備受猜忌!特別是齊國成為天下霸主後,齊桓公愈發志得意滿,漸漸開始恣意放縱,不再像往常那般能夠納諫。

或許齊桓公依舊相信他的忠誠,可心中的猜忌更甚。

若非他識趣的“假死”,遁入稷下學宮避世,恐怕早有禍事降臨!王明臻沉吟半晌,緩緩道:“管兄,齊桓公的本性,你早已看清,否則也不會假死遁世。

既然如此,又何必繼續為齊國謀劃!”

管夷吾神色複雜的看著王明臻,久久不語。

良久,他語氣凝重道:“我畢竟是齊國人!”

聽見管夷吾此言,王明臻沉吟片刻,緩緩道:“人道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

齊國興衰,自有人道之理,你只能救一時,無法救一世!”

管夷吾聞言,不由無奈的嘆了一口氣,而後就緩緩離開,身影看上去無比寂寥。

王明臻見狀,忍不住微微張了張口,但終究沒有繼續勸說。

這是管夷吾的選擇,他只能尊重,更何況他也懂何謂家國情懷!他與管夷吾相交數十年,自然知道管夷吾為齊國興盛付出多少心血,那種感情豈能輕易捨棄!然而,無論是天道大勢,還是人道革鼎,都不是他們能夠改變的。

滔滔大勢之勢,一切阻擋者都將被輾壓成渣。

目送管夷吾離開之後,王明臻便將學宮諸學派祭酒俱都請來講經殿。

王明臻的目光自道、儒、墨、法、名、陰陽、縱橫、雜、農、兵、醫等學派祭酒身上一掃而過,眼中露出滿意的神色。

雖然百家諸子已經帶領門人弟子離開稷下學宮,但是繼任者都是各學派的後期之秀。

比如道家莊周,儒家孟軻,墨家公輸班,法家韓非,雜家呂不韋等等,都是驚才絕豔之輩,甚至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諸子能夠成道,不僅是天道大勢推動,還是人道氣數使然,更是這些後起之秀的智慧共同成就。

這就是開創一道的優勢,能夠融匯所有後來者的智慧領悟,助創道者擴寬大道,乃至開闢前路。

也就是說,大道傳播越廣,有這條大道的修士越多,創道者的收穫便越發。

這也是那些大神通熱衷於講道的原因,也是那些大能喜歡建立教派、開闢宗門的原因。

王明臻眼神幽幽,淡淡道:“本君已成道,即將帶領稷下學宮遁世。

諸位是去是留,遵循本心即可!”

眾人聞言,不由一陣沉默。

稷下學宮的氛圍極好,有諸多智慧通達之輩相互切磋,學問增進更快。

而且學宮還提供各種修煉資源,再加上獨特的環境,道行修為時刻都在增加。

離開學宮後,便沒有這些優勢加持,只能自行苦修,在天地間尋找機緣,苦苦追尋大道,但卻會更加自由。

莊周率先打破沉默,淡然道:“天地之大,吾還沒有好好看看,豈能就此遠遁紅塵!大祭酒,莊周先行告辭!”

話落,莊周便化作一隻蝴蝶,翅膀輕扇,夢幻般的氣息瀰漫,融入重重虛空,翩然而去。

“生,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

孟軻輕聲吟誦一句,最終選擇留在稷下學宮,繼續他未竟的事業。

畢竟,儒門有孔丘存在,孟軻再怎麼努力,都只能屈居其後。

還不如留在學宮之內,繼續傳播儒道,培養更多儒道士子。

“大祭酒,吾選擇留下.”

公輸班沒有絲毫猶豫,斬釘截鐵道。

稷下學宮資源豐富,能夠滿足他發明創造的所有條件。

“大祭酒,吾所學乃是法家之道,若不經歷實踐,便如鏡花水月,最終只是虛幻而已!”

韓非說話結巴,但眼中滿是堅毅的神色。

他已經下定決心,絕對不會進行更改。

“大祭酒,吾願意留下!”

呂不韋深諳雜家之道,明白奇貨可居的道理。

在他看來,與另謀出路相比,留下來的好處更多。

根據眾人的選擇,十一位學派祭酒,有六位選擇留在稷下學宮,剩餘的五位則選擇離開。

王明臻並沒有挽留,好聚好散而已。

畢竟,他麾下有太多諸夏曆史上的人傑,這些人都是可有可無的存在,自然不會太過執著。

訊息傳來之後,整個稷下學宮一片沸騰。

有計程車子直接留下,有計程車子毅然離開,但更多士子則陷入兩難抉擇之中。

王明臻沒有理會這些士子的想法,對於他而言,這些人都是可有可無的存在。

留下,固然可喜;離開,也無所謂。

三天後,在臨淄百姓詫異的眼神之中,稷下學宮四周忽然生出一片白茫茫的霧氣,將整個學宮籠罩在內。

不一會兒,那莊嚴肅穆的稷下學宮,便完全消失在霧氣之中。

當霧氣漸漸散去,眾多臨淄百姓愕然發現,稷下學宮已經沒有往日那種神聖之感。

所有選擇離開,亦或是搖擺不定的學宮士子,他們一覺醒來,就發現學宮已經大變樣。

不僅沒有諸子百家的道韻,還沒有那無處不在的人道靈光,更沒有那些功能神奇的建築,變得極為普通。

這些士子明白,這稷下學宮還是稷下學宮,卻不是原來的稷下學宮,而是全新的稷下學宮。

當管夷吾聽到這個訊息時,還是忍不住感到一陣淒涼,他知道,齊國之衰便始於今日。

隨後,管夷吾進入新稷下學宮之中,擔任大祭酒,努力維持稷下學宮的局勢。

然而,面對人才不斷流逝的局勢,就算管夷吾智慧通達,也無法挽回稷下學宮的頹勢。

在王明臻的操縱下,真正的稷下學宮拔地而起,朝著蜀地豐都縣城飛去。

但是除了孟軻、公輸班、呂不韋等寥寥數人之外,其他選擇留下的學宮士子卻恍然未覺。

直到稷下學宮在城隍法域安家落戶後,這些學宮士子方才如夢初醒,眼中滿是震撼。

當學宮內的諸多士子,看見那莊嚴恢宏的城隍神廟後,心中震驚之餘,這才明白他們已經離開齊都臨淄城。

孟軻、公輸班、呂不韋等人對視一眼,彼此眼中都閃過一絲難以察覺得興奮。

這些年來,城隍體系發展十分迅速,遍佈南贍部洲諸多國度所有城池。

可以說,幾乎每一座城池,都有一位城隍神鎮守。

這些城隍大多由當地賢者擔任,有著天然的信任基礎。

香火信仰發展極快,很快就得到當地百姓的虔誠信仰。

各國各地雖然風俗不同,但是逢年過節,都會在城隍廟舉行廟會,神人之間,和平共處。

因此,他們自然明白城隍體系的實力何等強大,底蘊又是何等渾厚!越是瞭解城隍體系,便越發佩服王明臻的智慧手段。

開創出城隍體系,並保住城隍權柄,實力之強可想而知!將社稷學宮的諸多雜事,交給諸葛亮處理後,王明臻便急忙閉關消化這次收穫。

海量的功德氣數加身,不僅成功化解信仰之門的天道封印,還讓他徹底煉化了那滴后土祖巫精血。

祖巫精血的霸道超出王明臻的意料之外,不斷同化他的血脈,強行令他朝著巫族蛻變。

哪怕他全力壓制,也無法逆轉血脈蛻變的過程,蛻變成巫族似乎只是時間問題。

這時,王明臻方才意識到,那些大神通者佈局何等可怕,赤裸裸的陽謀,讓人不得不踏入局中。

當初,為了避免被祖巫精血影響,他選擇運轉神力緩慢煉化精血,並不斷剔除精血中的祖巫烙印,避免被祖巫精血同化自身血脈。

哪曾想,他這般小心謹慎,依然沒有躲過後土娘娘的算計。

那滴精血中蘊含大量天地功德,只有天地功德才能將其煉化。

王明臻的周身竅穴,還有無數血肉粒子都在不斷吸收祖巫精血的力量,一枚枚先天符文衍生而出,血脈中隱隱有股蒼茫浩瀚的氣息誕生。

每個竅穴都在共鳴,恐怖的血氣精氣沖霄而起,整個城隍法域劇烈震盪,似乎無法承受這股血脈的力量。

王明臻的城隍法體在飛速壯大,霸道無比的鯨吞著城隍法域中的天地靈氣。

海量的天地靈氣都被強行吞噬煉化,城隍法域那龐大的體量,在那股吞噬之力面前,也顯得黯然失色。

片刻後,王明臻的神體已經高達百丈,好似頂天立地的巨神一般,周身瀰漫著一股原始古樸的神光,恢弘而偉岸!同時,整個城隍法域的天地靈氣幾乎被吞噬一空,法域震盪,隱隱有崩潰的趨勢。

王明臻見狀,連忙停止吸收天地靈氣,反而不斷煉化天道小果,補充神體蛻變所需。

就在這時,崑崙天經陡然運轉開來,勢如破竹的衝破重重關卡,功法境界以不可思議的速度提升。

崑崙天經第一重入門、小成、大成、圓滿;崑崙天經第二重入門、小成、大成、圓滿;崑崙天經第三重入門、小成、大成、圓滿;崑崙天經第四重入門、小成、大成、圓滿;崑崙天經第五重入門、小成、大成、圓滿。

僅僅只用了一年時間,王明臻便將崑崙天經修煉到第五重圓滿境界,周身道道神光變化,恢弘道韻瀰漫整個城隍法域,磅礴而浩瀚。

隨著崑崙天經的不斷突破,血脈蛻變的速度越來越慢,甚至開始反過來煉化祖巫精血。

在王明臻下意識的操控下,以崑崙天經為根基,吸收煉化祖巫精血的神華。

隨著神華洗禮,體內一枚枚的先天真文逐一綻放神光,同天地交感,滋生出一縷縷先天道韻,洗禮著他全身的每一顆血肉粒子。

王明臻後天生靈的本質,在先天真文的力量下,悉數逆轉,一縷先天神魔的力量從源頭滋生。

這就是祖巫精血的偉力,輕易間便能讓人逆反先天,踏入先天神魔的門檻。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尋長生而悟道兮天地之始

天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