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沃德新能源汽車的新員工打完雞血,李羽還有很多事情要做,其中第一件事就是把妹妹李小穎叫到公司。

因為李羽追加了投資,李小穎的腳踏車租賃公司已經在合淝三家高校鋪開。

形勢一片大好,此時的李小穎躊躇滿志,也正準備找老哥再要一點投資,等春節後開學大展拳腳,吃下整個合淝的所有高校市場……“追加投資的事情先不急,我先和你討論一下腳踏車租賃的未來.”

李羽打斷了李小穎要追加投資的話,表情很認真的說道。

“額,腳踏車租賃的未來?老哥,你這是什麼意思啊?”

從李羽的話裡,李小穎明顯感覺到了他對自己腳踏車租賃公司的態度發生了轉變。

以前李羽還是蠻看好這一塊市場的,現在明明發展的很順利,老哥怎麼突然就變心了?李羽知道妹妹現在一心撲在自己的腳踏車租賃事業上,人一旦身在局中,就很難看清現實,直接說她的事業沒有未來,正常人都會接受不了。

想了想,李羽決定換個思路和說法。

“我不是說你做的腳踏車租賃不行,而是公司有了一個新計劃,你知道我最近投資了一家新能源汽車公司,這家公司不止做汽車,還做電池研發.”

“你做的腳踏車租賃公司,給了我們一個啟發,公司準備自建電動車生產基地,然後推出電動車租賃業務,嗯,我們給這個專案起的名字叫共享電動車……”李羽詳細描繪了共享電動車未來的實現方式,劃區域停放+gps定位,app掃碼自助使用和歸還,完全做到無人員接觸式分時租賃,直接顛覆了李小穎對出行工具租賃這個行業的認識!如果說李小穎現在的腳踏車租賃模式是現實版本,那麼李羽描繪的電動車租賃就是未來科幻版本了……租賃,還能這麼玩?最關鍵的是,李羽描繪的場景還不是虛無縹緲的,因為不管是app技術還是gps定位,都不是什麼太難的東西,以摸魚集團的技術水平,想要實現並不難。

如果李羽真的生產出成千上萬的共享電動車投放到大學門口,可以預想,學生們肯定更願意拿著手機去掃碼使用電動車,而不是去租賃點找自己公司租腳踏車……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兩邊一對比,李小穎就感覺自己現在乾的事情簡直弱爆了!不過,李小穎還是有一點懷疑的地方。

“老哥,如果按照你說的,大規模投放電動車,成本會不會太高了啊?一輛電瓶車的成本怎麼著也要三四千,一萬輛就要三四千萬,十萬輛就要三四億,如果想要達到你想要的效果,最起碼也要百萬輛,那就是三四十億了……”“而且這還只是裝置採購,後面的運營成本也不少,沒有50億根本不現實.”

她知道自己老哥有錢,但是也肯定拿不出那麼多錢。

特別是李羽才砸了十幾億進新能源汽車,現在哪有那麼多錢投資共享電動車?至於從剛開始就拉投資,能不能拉到投資先不說,這也不是李羽的風格啊!如果從剛開始就拉投資,最後的結果就是李羽的股權佔比會非常低,以李羽做事不喜歡別人干預的性格,根本就不可能……李小穎的問題,算是一刀切中要害了。

共享電動車這個專案,攔在李羽面前的,不是技術,不是運營,恰恰是他一直都不缺的東西:錢!李羽現在正如李小穎所想的,他不想從一開始就拉投資,公司又沒有那麼多錢投資。

其實摸魚集團也不是完全拿不出來錢,沒有那麼多現金,但是可以貸款啊。

集團手裡還有新皖銀行價值25億的股份,還有一部分固定資產,完全可以抵押貸出來30億。

但是這筆錢李羽現在不能動,因為新能源汽車公司的協議裡面,李羽要在2年內拉到70億投資。

這筆投資不是小數目,李羽做了兩手準備,如果真的拉不到這麼多投資,他就算貸款也要追加進去,要不然就要無償劃轉新能源汽車公司30%股份給另外兩家股東。

這麼苛刻的條件,也是李羽能順利拿到新能源汽車公司絕對主導權的關鍵。

不能動用銀行貸款,又不想在剛開始的時候融資,剩下的,貌似只有一條途徑了……出售摸魚集團子公司的部分股份,換取資金投入到共享電動車。

但是這樣到底劃不划算,李羽現在也很糾結。

難得看到李羽也有犯難的事情,李小穎頓時嘻嘻笑了起來。

“沒想到也有老哥你搞不定的事情啊?”

“也是你的要求太高了,上來就要做大規模搶佔市場,又不想分散股權,而且還要自己生產採購統一樣式的電動車.”

“要是你的要求低一點,就像我現在這樣,找別人家存量閒置的電瓶車改造一下其實也勉強能用的,關鍵是成本還低……”李羽被妹妹說的哭笑不得,她在學校裡小打小鬧租學生的腳踏車沒問題,自己要做的可是大專案,租別人五花八門的電動車像什麼話?我李羽也是要臉的好吧……不管是公司品牌形象也好,自己的臉面也罷,總之李羽是絕對不能接受李小穎的餿主意。

租別人電動車是不可能的,這輩子都不可能……心裡正吐槽著,忽然,李羽愣住了。

就在剛剛,念頭冒出來的一剎那,他忽然想到了一個問題。

租別人五花八門的電動車不可能,但是,如果別人願意出錢由自己統一採購電動車,然後租給自己統一運營……嘶!如果是這樣,貌似,好像,租別人的車好像也不是不能接受啊……別人出錢買車,租給自己做共享電車,知道規模上去了,共享電車的估值就上去了,反正網際網路公司估值主要也不看固定資產。

估值上去了,融資就不會太分散股權。

有了融資,不管是兌現買車人投資收益,還是繼續擴大規模,都可以實現了……這叫什麼?借雞生蛋啊!李羽從來就不是一個墨守成規的人,就像他敢用108g的小影片從棒子國富豪手裡“募捐”20億一樣。

只要膽子大,貞子放產假!直接找老百姓借錢那叫非法集資,但是他們出錢,自己統一給他們買電動車,電動車產權是他們的,自己的公司只是代為運營而已,法律上毫無瑕疵,唯一需要解決的只有兩個問題。

第一,信用問題。

讓別人出錢,別人也要信你才行啊。

不過這一點李羽到不是很擔心,以他在網上的超級富豪人設,千把塊錢的投資,別人還能不放心?第二,吸引力問題。

別人敢投資你,不代表別人就會投資你,如果沒有足夠吸引力的收益,別人為什麼要投資?共享電動車畢竟是個新鮮玩意兒,誰也不知道未來的收益怎麼樣,而且以網際網路行業的尿性來看,前期虧錢的機率更大。

所以……這些問題暫時忽略。

李羽沒想到自己只是準備給妹妹做思想工作,居然還有如此大的收穫,他的心情頓時變的輕鬆愉快起來。

“這些事情你就不要擔心了,我自然有辦法.”

“今天把你叫過來,就是問問你的想法,你是要繼續做腳踏車租賃業務,還是加入共享電動車專案……”“其實腳踏車租賃也是有一定市場的,不過那是在我的共享電動車未鋪開的情況下,一旦兩者競爭撞到一起,腳踏車是沒有市場的.”

這是李羽基於對人性的瞭解,得出的結論。

李小穎此時也很糾結,一邊是自己發起的專案,一邊是老哥即將啟動的大專案。

自己發起的專案雖然也有一定前景,但是在瞭解到共享電動車業務模式之後,他頓時就感覺自己的腳踏車不香了……只是有個問題。

做自己的專案,自己說了算。

如果去電動車專案,她最多隻能做個普通管理層……做雞頭,還是做鳳尾,這是一個永恆的困難抉擇。

李小穎想了很久,李羽也沒打擾她,妹妹已經成年了,她的人生李羽可以建議,但是不會干預。

許久,李小穎終於還是下定了決心。

她的眼神堅定,看向李羽說道:“共享電動車有公司管理層負責,有我沒我都不影響,我還是繼續做腳踏車租賃專案吧……”“嗯.”

李羽點點頭,沒有多說什麼。

其實他也覺得李小穎繼續做腳踏車專案好一點,畢竟是獨立負責一個全新的專案,不管最終成功與否,對她個人的成長都是有幫助的。

見李羽沒有反對,李小穎心裡鬆了一口氣,不過緊接著,她又產生了一種危機感。

李羽的共享電動車計劃給她開啟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門,讓她的眼界從學校裡面擴充套件到全社會,也讓她見識到了全新的業務模式。

但同時,她也知道,她的腳踏車租賃專案將不再是獨角戲,未來將要面對的有老哥的共享電動車,肯定還會有其他公司進入腳踏車租賃公司或者共享電動車領域……面對這種降維打擊,想要不被橫掃出局,就要有自己的特色和創新。

李小穎認真思考了一番之後,又說道:“不過,老哥你剛剛說的共享電動車模式對我啟發很大,我在想,是不是可以把腳踏車租賃也做成共享模式……”“腳踏車雖然無法做到電動車那麼智慧化,但是也可以適當引入一些技術創新,只要能解決使用者自助用車和還車就行.”

“而且腳踏車的成本優勢非常明顯,一輛電動車的成本都可以生產十輛腳踏車,從產品和使用者結構上看,腳踏車和共享電動車還是有一定互補性的.”

聽著李小穎的分析,李羽也覺得有一定道理。

因為成本低,所以腳踏車的滲透性更強,確實能和共享電動車互補。

但是成本低,也就是意味著技術含量低。

李小穎想要實現腳踏車自助使用和歸還,就需要在上面加裝gps、通訊晶片、感測器、電池等。

這一堆東西,成本可能比腳踏車本身還高!“科技便捷性”和“成本低”本身就是一組永恆的矛盾,想要解決這個矛盾,難比登天!但是,如果這個問題能解決,可以自助使用且成本低廉的共享腳踏車一旦推出,和摸魚集團的網際網路產業無縫連線,那帶來的引流效果……賺不賺錢不重要,重要的給摸魚集團帶來的使用者和流量!李羽發現自己好像又摸到了一個金礦,只不過這個金礦的開採難度有點大,比共享電動車的難度還大!本來是兄妹兩人的談心,結果越談話題越深入,最終演變成公司級的戰略會議。

會議的經過略過,最終的結果是摸魚集團成立一家共享出行子公司。

共享出行公司下設三家孫公司,分別是(我的)共享單車,(我的)共享電車,(我的)共享汽車。

這是一個目標宏大的計劃,一旦真的做起來,整個摸魚集團的網際網路產業就真正實現了線上線下互聯,坐擁幾億使用者。

屆時,摸魚集團不敢說超越bat,最起碼也是僅次於bat的第四巨頭,成為影響華國人生活方式的國民級公司!會議結束後,李小穎非常的興奮,因為這次會議徹底開啟了她的眼界,原來做生意真的可以不以賺錢為目的!會議的基調非常明確,共享單車幾乎不需要考慮盈利問題,只要能給摸魚集團網際網路產業公司貢獻使用者和流量,就算虧錢也值!事實上,不只是共享單車,共享電車和共享汽車想要真正實現自給自足的贏利,也幾乎不可能,他們真正的核心價值其實只有使用者和高頻使用……摸魚集團不是老邁的國企,也沒到生大企業病的時候,公司高層會議之後,立刻就拉起了三支團隊。

一支是共享汽車團隊,主要做市場調研、業務模式規劃研究和軟體系統研發。

這支團隊的任務是在年底之前,也就是沃德新能源汽車公司產品出來之前完全共享汽車業務前期準備工作,確保新能源汽車第一代產品下線後立刻投入運營。

第二支團隊是共享電車團隊,他們不但要完成業務模式規劃,還有實現落地,包括共享電車設計、軟硬體研發和生產、產品運營等。

李羽給他們的事情很短,4月份完成第一批產品投放運營,6月份完成10萬輛投放,12月底完成200萬輛投放。

之所以這麼急,就是要打一個時間差。

共享電車這個東西,技術含量有限,複製難度小,摸魚集團如果不能在其他大資本進入之前先一步搶佔市場,後面的競爭成本就太大了。

至於共享單車,李羽反倒是最不急的。

因為共享單車需要重點研發出一個能實現客戶自助用車和還車,又成本可控的智慧鎖裝置,這裡麵包括硬體、軟體、通訊等,技術含量相當高。

這種技術不是一時半會能研發出來的,在沒有這個技術之前,貿然進入這個行業也只能被撞得頭破血流。

上面這三種出行新模式,都涉及到通訊和gps定位技術,摸魚集團一方面招聘相關專業技術人才,一方面找到華為尋求研發合作。

在國內通訊領域,也只有華為才有技術實力在短期內攻克通訊方面的技術難題。

對於摸魚集團上門合作,華為公司也很重視,他們倒不是看上那千把萬的研發經費,而是希望和摸魚集團建立全方位的合作。

這件事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小半年前。

華為公司這幾年不斷加大在消費終端領域的投入和業務拓展,具體來說就是手機業務。

華為的榮耀手機從2013年開始持續發力,在競爭激烈的手機市場殺出了一絲生機,不過面對國內國外一眾老牌手機的擠壓,華為手機的發展還是很艱難的。

小半年前,摸魚商城組織的膝上型電腦和手機校園團購專案,華為就想要成為摸魚商城的合作伙伴,可惜還是被聯想給擠下去了。

最終,聯想在這次活動中賣出了十幾萬臺手機。

這個數量在聯想手機看來可能還不算什麼,但是對於才起步的華為手機來說,絕對是一個讓他們眼饞的數字!現在半年過去了,華為的榮耀手機也準備在年後推出新機型。

而摸魚商城那邊,有了前一次校園團購的經驗,這次肯定也不會錯過機會。

失敗了一次的華為手機業務團隊沒有放棄,他們原本就準備在年前去摸魚商城公關一下,沒想到摸魚集團這邊居然主動上門找合作了……雖然來找合作的是一個沒聽說過名字的公司,而且還是談技術研發合作,不過這並不妨礙雙方坐下來好好聊聊。

在這個背景下,前往華為談合作的出行公司負責人楊磊,很意外的受到了華為通訊研發部ceo和華為消費板塊ceo的聯合接待。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股海聖手傳

姬家二公子

風流俏寡婦:仙君別太愛!

歲歲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