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運來的歌聲中,老賀拿著面罩,罩在小石頭的口鼻位置。

呼吸之間,小石頭在藥物的作用下沉沉睡去。

“鄭老闆,這孩子挺懂事。”老賀看著沉睡的小石頭說道。

“嗯。”鄭仁點了點頭,“麻醉,準備擺體位。”

小石頭的手術體位已經預演了很多次,鄭仁要在介入配合下做頸部腫瘤的切除手術,和普通手術不同。

高少傑和林淵開始忙起來,而鄭仁也沒叫其他人,整臺外科手術準備自己和蘇雲完成。

對於巔峰級別的他來講,助手的存在是有意義的,可是需要蘇雲那個級別的助手。而且要經過橈動脈進行造影、區域性打顯影劑,手術檯上實在站不下更多人。

老賀在忙碌著,插管、調整呼吸機的數值、給藥。

謝伊人在和巡迴護士輕點器械數,最開始的這段時間,器械護士和巡迴護士很抗拒別人的打擾。數數一旦忘記,就要重頭再來。

碰到個脾氣火爆的巡迴護士,當時就會暴走,指著鼻子罵人。

鄭仁靜靜的站在閱片器前,抱著膀最後一次看片子。

12′22″後,蘇雲的聲音傳來:“老闆,別相面了,刷手上臺。”

“嗯。”鄭仁點頭,轉身去刷手。

體位擺好,鄭仁去穿鉛衣、刷手,回來穩穩的站在一旁,沒有在第一時間站到手術檯邊。

氣密鉛門關閉,高少傑已經完成了穿刺,林淵當助手配合下開始踩線,進行超選。

他要做的是區域性血管注入吲哚菁綠。

2009年東洋學者Ishizawa發現肝腫瘤患者術前靜脈注射吲哚菁綠,術中用近紅外顯像技術可檢測到腫瘤組織呈現熒光,使術中腫瘤病灶的實時視覺化成為可能。

最開始吲哚菁綠用於肝臟分段以及其他肝臟疾病的診斷性治療。

隨著時間推移,術者們發現可以用紅外顯像技術檢查到腫瘤組織的範圍。

於是隨後幾年,特製的腔鏡下用吲哚菁綠標記的胃癌、食管癌等癌症手術治療方式迅速在臨床展開。

只是因為分子靶向熒光鏡技術沒有得力的人推廣,而且很多臨床醫生覺得根本沒有必要,再加上還要改變手術習慣、應用新的儀器,所以這項技術的推進才很緩慢。

吲哚菁綠已作為目前唯一一個被批准用於臨床的NIR熒光已在肝癌顯影和前哨淋巴結顯影等應用上已初見成效。但由於吲哚菁綠本身並不具有腫瘤靶向性,自此,具有靶向性的熒光分子探針開始進入人們的視野。

鄭仁這次應用的就是這種技術,精準的對腫瘤定位。

而且他走的要比所有人更遠!

正常的分子靶向熒光鏡技術是要在術前外周靜脈給藥,藥物隨著血液迴圈分佈到腫瘤組織上。

藉助紅外熒光攝像機把有腫瘤組織的部分呈現在螢幕上,讓術者對患者的病情有更深的瞭解。

可是小石頭的病情更重,身體更弱,外周靜脈全身給藥沒什麼意義,怎麼都要加重肝臟負擔。

所以鄭仁直接決定介入下在頸外動脈處給藥,直接作用於術區的腫瘤,使之顯影。

這麼做的話,給的藥物劑量更少。而且對於有些並不敏感的顯影位置,可以重複給藥、造影檢查。相對靜脈給藥的精準度與可重複性,都要高了很多。

一臺手術橫跨三個外科科室,還要用介入手段參與,也只有帶著介入治療組的鄭老闆才能這麼做。

他不用協調科室之間的聯絡,只要一句話,拉著高少傑上臺就夠了。

介入手術開始,鄭仁眯著眼睛看螢幕。

術者對面是介入的螢幕,而另外一個紅外線顯影的螢幕則在小石頭的腿側上方懸掛著。

這樣的話,不管是鄭仁還是作為助手的蘇雲都能清楚的看到熒光顯影的腫瘤組織。

整個手術檯周圍幾乎遍佈各種機器,呼吸機、監護儀、微量泵、介入顯影螢幕、熒光紅外顯影螢幕。

鄭仁和蘇雲的頭頂戴著顯微鏡。

再加上謝伊人面前擺放著的查爾斯博士送給鄭仁的手術箱,一切的一切都讓這臺手術看起來具有一種全金屬的質感。

這裡不再是912的手術室,倒像是一間來自未來的術間。

鄭仁默默的看著高少傑做造影、用高壓注射器給少量的顯影劑。

這種“簡單”的操作根本不用鄭仁親自上手。

等高少傑完成操作,鄭仁便走到手術檯前。

他先調整了一下外面罩著一層無菌塑膠薄膜的攝像機的角度和無影燈的角度,隨後深深吸了一口氣,輕輕伸手。

柳葉刀的刀柄隨即拍在鄭仁的手心裡。

巨大的“S”型切口隨著柳葉刀的蜿蜒而出現在術區位置,曲線完美無瑕。切開後,鄭仁把柳葉刀拍在小石頭的腿側。伸手,無菌紗布和止血鉗子拍在手心裡。

蘇雲手裡拿著電燒和止血鉗,協助鄭仁止血。

切開面板後,紅外線攝影機呈現在螢幕的影像就顯示出來在紅外線下看是綠色的腫瘤組織與輕微變色的前哨淋巴結。

老賀看著數不清的機器環繞下的鄭老闆,心中生出一股子惘然的情緒。

這種場面太過於黑科技了,不是老賀熟悉的術者平時做手術的情景。

有些陌生,但陌生中又帶著點點的熟悉。

切開皮緣後的出血、蘇雲手裡的止血鉗子和電燒、鄭老闆手裡的鈍剪刀和止血紗布。

這些都讓冰冷的機械感覺被沖淡了少許,看上去略真實一些。

老賀深吸了一口氣,鼓腮,讓自己不去被這種重金屬狂潮般的科技感籠罩。

自己只要負責好自己的這一塊也就夠了,絕對不能出錯!

他把助手攆到一邊,認真的環視著屬於自己的領地——呼吸機、監護儀、微量泵等等。

自己只是醫療組的一個零件,自我保養好,不耽誤整臺機器的執行也就夠了,這是老賀給自己的定位。

至於中控裝置是鄭老闆,他要怎麼做自己只需要儘量配合。至於手術怎麼做,術後效果怎麼樣,那都是鄭老闆該考慮的。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四合院:攤牌了,我就是拱火天尊

一眼人間

村色:莊稼地裡的吶喊!

江煮

被大小姐盯上以後

韭黃炒蛋

人家冷兵器,你拿狙擊槍

街道的洪諾留二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