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賞一百貫找書稿?你還真是想得出來!”

大殿中的李弘聽完張縱的解釋後也是一笑道。

“沒辦法,那些書稿是公主拿走的,雖然現在不見了,但我還是擔心會有人拿它們搞事,所以乾脆先發制人,宣稱那些書稿被人偷了,免得有什麼後患.”

張縱微笑著再次解釋道。

“你做事一向都是滴水不漏,連這種小問題都考慮到了,也真是難為你了!”

李弘說到這裡頓了一下,隨即又有些感慨的道,“說起來太平實在太嬌縱了,父皇捨不得管她,我平時又沒有時間管她,導致她有時真的是無法無天,眼看著她都快到嫁人的年紀了,想想也真是讓人頭疼!”

張縱聽到李弘提到太平,當即閉上嘴巴不再開口,這次他已經徹底的認清了太平,對於太平來說,不能簡單的用好壞來形容,只不過她極度的以自我為中心,而且做事也不知輕重,很容易就會讓身邊的人倒黴,所以日後無論如何也要離她遠一點。

不過李弘身為大哥,對太平這個妹妹還是十分關心的,接下來他也嘮叨了好一會兒,可惜他雖然能管住太平,但平時實在太忙了,根本不能分心照顧她,而且太平大部分時間都呆在宮裡,他也更不可能天天去皇宮管教她。

感慨過太平的事後,李弘這才想起找張縱來的原因,於是當即將手頭的一封書信遞給他道:“你快看看,這是朔州那邊剛送來的喜訊!”

張縱接過書信開啟看了一遍,結果也是喜上眉梢,因為這是李弘派去尋找煤礦的人傳回的訊息,據信上所說,他們在朔州以北發現了一座巨大的煤礦,埋藏的很淺,往下挖不到一丈就能見到煤層。

“太好了,這應該就是我提到的露天煤礦,只要把表層的土挖開,就可以直接開採了!”

張縱興奮的拍著書通道。

自從咸陽的煤礦開始開採後,大唐也動員多方力量尋找煤礦,這一年來還真的發現不少的煤礦,不過之前張縱提到的露天煤礦卻一直沒有訊息,現在總算是找到了。

“不錯,另外還有一個好訊息,能夠煉焦的煤礦也找到了,而且第一爐用焦炭煉出一的鋼鐵也已經出爐,據說品質不比木炭煉出的鋼鐵差,而且這還只是試驗,如果日後工匠們技藝熟練後,肯定能把鋼鐵的品質進一步提高!”

李弘再次告訴了張縱一個好訊息道。

並不是所有的煤都能煉焦,事實上大唐的煤儲量雖然很高,但能用於煉焦的煤卻並不多,這種能煉焦的煤被稱為焦煤,如果使用其它的煤來煉焦,再用這種焦冶鐵的話,會大大降低鋼鐵的品質,明清時期的鋼鐵產量雖大,但質量卻大幅度下滑,主要就是使用了不合格的焦炭冶煉的緣故。

張縱聽到上面的這個訊息也再次露出高興的神色,早在煤礦剛開採時,他就想到了用煤煉焦,不過很可惜,咸陽那邊的煤並不適合煉焦,後來每發現一座煤礦,朝廷就會派出工匠去試驗煉焦,而煉焦的方法張縱也早就給李弘了,現在總算是找到了合適的焦煤。

焦炭相比木炭的優勢很大,一來它燃燒時的發熱量大,溫度也更高,可以增加冶鐵的效率,提高鋼鐵的品質,最重要的是減少了對木炭的依賴,要知道大唐正是中原水土流失的一個關鍵時期,黃河也正是從這個時期開始越來越黃,水患也越來越嚴重。

“那這個煤礦的位置在哪,朝廷打算怎麼利用?”

張縱也急切的追問道。

“這個煤礦離太原不是很遠,我已經上書父皇,打算在擴建太原那邊的冶煉行業,增加鋼鐵的產量.”

李弘這時也十分高興的道,太原是大唐的陪都之一,而且那邊本來就有多礦,冶鐵等行業十分的發達,現在要進一步擴大冶鐵的規模,肯定會讓大唐的鋼鐵產量再上一個臺階。

“太原是個好地方,雖然土地不如黃河以南肥沃,但卻遍地都是各種礦藏,發展採礦與冶煉等行業正合適!”

張縱聽後也點了點頭十分贊同的道。

就在張縱的話音剛落,忽然只見一個內侍匆匆來到殿內稟報道:“啟稟殿下,郇王求見!”

李素節來了!張縱聽到這裡也是一愣,不過隨即他就想到,之前李素節向他請教京城的局勢,而他也勸對方親近李弘而遠離朝堂,最近聽說他倒是經常來李弘這裡,而且平時也極少與朝堂上的大臣接觸,看來他倒是真把話聽進去了。

“快快請進!”

李弘對自己的這位兄長倒是十分熱情,當即開口吩咐道。

不一會的功夫,就見李素節快步來到殿內,看到李弘也立刻上前行禮,而李弘也親切的上前扶住對方,隨後兄弟二人聊了幾句,看起來倒是一副兄友弟恭的模樣,不過至於他們心中是怎麼想的,恐怕也只有他們自己知道了。

李素節也很快注意到旁邊的張縱,當即也抽空和他打了個招呼,隨後這才再次向李弘開口道:“太子,昨天我遇到六弟,他正在與人一同修注《後漢書》,而我對漢史也有一些研究,所以六弟就想邀請我一同前去,只是我不知道該不該去?”

李賢在皇子中排行第六,他最近的確是在修注《後漢書》,說起來唐朝的皇子很喜歡修書,一方面可以表現自己的才華,另一方面也能為自己積累名氣與人望,同時還能招攬一批博學之士為自己所用,可謂是一舉多得。

“原來是這件事!四哥你不必有什麼顧慮,其實之前六弟就和我提過修書的事,而且還是我主動向六弟提出四哥你現在閒來無事,不如就與六弟一同修書,也算是有點事情做.”

李弘卻是毫不介意的開口道。

李素節聽到這裡也是鬆了口氣,他回到京城後也是處處小心,對李賢請他一同修書這件事也十分謹慎,現在聽到李弘這麼說,他也總算可以放下心了。

不過旁邊的張縱聽到李弘的話卻是暗自皺眉,其實他早就發現了,李弘對李賢的態度有些奇怪,甚至可以說是縱容,這點讓他無論如何也想不明白。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越明朝我是木工皇帝

微光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