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城,隨著李治夫婦的離開,長安城似乎並沒有受到任何的影響,大街上依然繁華,不過這也很正常,畢竟這幾年李治已經放權給李弘,除了一些重要的政務外,他基本不怎麼參與國家的管理。

說句不好聽的,就算李治忽然死了,對國家的影響也不大,當然了,他要真的死了,對某些人的影響可就太大了。

張縱這段時間也一直在擔心吐蕃那邊的情況,據之前得到的訊息,吐蕃內部已經打起來了,而且論欽陵一方處於劣勢,很可能會被吐蕃王族的聯軍打垮。

然而在這種情況下,之前已經回吐蕃的弓仁卻還是沒有任何的訊息,這讓張縱也有些擔心,萬一弓仁在說服論欽陵歸順之前,他們的大軍就被王族聯軍給擊潰了,恐怕他們父子都要面臨極大的危險。

另外從大唐的角度來看,一個儲存著一定實力的論欽陵家族,遠比一個被擊潰的論欽陵家族有用的多,畢竟大唐之所以想要招納論欽陵,主要就是看中了他們家族的實力,如果他們歸順,不但可以分裂吐蕃,而且還能讓論欽陵家族成為大唐攻打吐蕃的先鋒。

所以如果論欽陵戰敗,哪怕他們父子能逃出來,對大唐的重要性也會大大降低,到時大唐之前答應的那些條件,恐怕會大打折扣,這是國家意志的體現,絕不會因私人感情而改變。

想到這些事情,張縱也不禁嘆了口氣,隨後又抬頭看向窗外,太平與婉兒正在窗外的空地上放風箏,而且今天太平還約了寧兒來府中,只是現在寧兒還沒有到,不知道她會不會來?想到寧兒,張縱也倍感頭疼,最近這段時間,太平又安排了幾次他和寧兒見面的機會,雖然張縱感覺這樣對寧兒不好,但卻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而隨著他和寧兒的見面,他也感覺自己越發的離不開寧兒了。

不過也有好的一面,就是每次見過寧兒後,張縱就會感覺有些對不起太平,在這種愧疚之下,他也想要對太平做一些補償,所以現在他和太平的關係也越發的改善。

但這也讓張縱十分的矛盾,難道自己真的要接受太平的安排,讓她們兩女侍一夫嗎?雖然寧兒也並不排斥,但他總感覺有些怪怪的。

“寧兒你來了,怎麼這麼晚!”

正在這時,忽然只聽窗外傳來太平驚喜的叫聲,這讓張縱也扭頭看去,果然看到寧兒從外面走了進來。

“母親最近看的有些緊,所以耽誤了些時間.”

只見寧兒說到這裡扭頭看了房間中的張縱一眼,同時也對他露出一個燦爛的笑容,她和張縱幽會的事城陽長公主並不知道,但卻也感覺到一些異常,所以最近對寧兒看管的有些嚴。

“姑母的疑心太大,前兩天她還向我打聽咱們出去的情況.”

太平這時也有些擔心的開口道,她和寧兒合夥瞞著城陽長公主,不過這種隱瞞還能持續多久,她們都沒有任何的把握。

“不說這些了,我也好久沒有放風箏了,咱們今天比一比,看誰放的更高!”

寧兒今天的興致卻很高,當下笑著對太平道。

太平聽到這裡當然也點頭應戰,然後讓人送上風箏,她們兩個加上婉兒,三人在草地上直接開始了放風箏比賽,張縱也停下思考,站在窗前靜靜的看著三個女孩,如果不出意外,她們三人可能是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女人了,當然如果日後她有女兒的話,可能會增加一些。

寧兒在府中玩了一上午,中午時張縱親手做了飯,然後陪著她們一起吃了飯,雖然在太平面前,張縱和寧兒不好表現的太過親暱,但是在吃過飯後,寧兒也悄悄的和張縱說,她已經好久沒有吃過張縱做的菜了,這讓張縱一下子想起當初自由自在的那些日子。

下午的時候,張縱本想單獨陪寧兒一會,但是沒想到卻忽然接到李弘的召見,這讓他也只能無奈的與寧兒和太平告別,然後乘著馬車再次來到芙蓉苑。

距離上次接到吐蕃內戰的訊息已經過去快半個月了,所以張縱估計這次李弘召見自己,很可能還是和吐蕃有關。

果然,就在張縱剛來到大殿,只見李弘立刻將一份情報遞給他道:“張縱你快來看,吐蕃那邊剛送來的情報,裡面倒是一則奇聞!”

“奇聞?”

張縱聽到這裡也露出驚訝的神色,當即快步上前接過情報,然後開啟看了一遍,結果越看也是越驚訝。

之前張縱已經知道,吐蕃王族聯合各個貴族向論欽陵家族發難,而且論欽陵節節敗退,家族的大軍不得已駐守在赤嶺關,然而今天的這個情報則十分有趣。

據情報上說,吐蕃王族忽然推出一個假贊普,以此來動搖論欽陵的軍心,卻沒想到論欽陵竟然以毒攻毒,也趁勢推出一個假贊普,而且這個假贊普比對方的假贊普更像死去的芒松芒贊,結果一時間所有人都分不清誰真誰假?“有趣,這個論欽陵倒是個多智之人,竟然用這種辦法化解了對方的陽謀.”

張縱看完情報上的內容也不由得大為讚歎道,他早就聽說論欽陵的大名,現在看來果然名不虛傳。

“更有趣的在這裡,你絕不會想到這個假贊普的真正身份!”

只見李弘這時再次一笑,隨後又拿起一封信遞給張縱。

張縱接過書信也不由得愣了一下,因為他感覺信上的筆跡十分熟悉,似乎是弓仁的,因為當初他和弓仁經常討論算學,所以對他的筆跡也頗為熟悉。

當下張縱接過書信,開啟後仔細觀看,結果發現這封信的確是弓仁所寫,信上主要是告訴李弘一些他到達吐蕃後的一些情況,而更讓張縱沒想到的是,信上還特意寫了假贊普的身份,他竟然是被俘的鄯州總管王孝傑。

“想不到吧,王孝傑竟然與芒松芒贊長的極像,而且還幫了論欽陵的大忙,只不過現在論欽陵還在猶豫,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下定決定歸順我大唐?”

李弘等到張縱把信看完這才再次開口道。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宋歌行

墨香閣大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