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廣話音剛落,虞世南虞世基兩兄弟立馬便拿來了筆墨紙硯,不愧是親兄弟,心意相通,配合的那叫一個天衣無縫,虞世南開啟宣紙的一頭,虞世基立馬拿住宣紙的另一頭,隨手用硯臺壓住了宣紙的邊角,並輕手撫平,虞世基把紙鋪好,這邊虞世南的研墨也剛好完成,一通操作行雲流水,讓人歎為觀止!“王爺,請!”

二人說完,便退到了一旁,把位置留給了楊廣。

楊廣來到案几旁,抬頭略一沉思,眼光正好看到天上的明月,心中一動,便說道:“本王便以這江邊的明月為題,作詩一首吧!”

言罷,楊廣提起毛筆,飽蘸墨汁,在一張雪白的宣紙上書寫起來。

心裝唐詩三百首,下筆如有神,龍飛鳳舞,一揮而就,一氣呵成,片刻間一首五言律詩躍然於紙上。

《望月懷遠》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周圍之人立馬圍了過來,爭先恐後的低頭看著紙上的詩句。

“嘶——”眾人倒吸了一口涼氣,不愧是大隋第一詩人,這詩,寫的真好哇!“王爺真奇才也!吾輩不及萬一!”

裴仁基讚歎道。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好有意境的詩句,讓人讀之如飲一杯瓊漿玉液,美不勝收,妙不可言!”

虞世南迷醉道。

“王爺此詩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

巧奪天工,渾然天成。

思之無限,如有神助,王爺此詩無論是意境上還是意象方面都極為出色,必將流傳千古,萬人傳唱……”王頍不吝讚美道。

“王爺詩好字更好,墨跡淋漓,鐵劃銀鉤,字型挺拔勁峭,用筆凌利勁健,點畫頓挫規整,骨力內含,法度森嚴,有疏朗開闊的神情和方整清新的神采……”虞世南不愧是書法大家,別人賞詩的時候,他卻目光灼灼的盯著宣紙上的字跡。

楊廣所用的字型乃是大名鼎鼎的仿宋體,楊廣為什麼要用仿宋體呢?不是因為他只會仿宋體,也不是他最喜歡仿宋體,而是因為仿宋體是最適合印刷的字型,楊廣想讓自己的字型成為以後書籍中的標準字型。

其實最適合印刷的字型是宋體字,而非仿宋體,宋體字的特點便是橫平豎直,撇如葉,捺如刀,方方正正,中規中矩。

正因為宋體字橫平豎直,端端正正,中規中矩,因而缺少美感,少不了被文人墨客所詬病,貶低宋體字為“匠體字”、“膚廓字”,於是有人便結合宋體字的優點和楷書的韻味,創作出了“仿宋體”。

相傳仿宋體為宋人秦檜所創,說的這裡有人就會納悶?既然是秦檜所創的字型那為什麼不叫“秦體”而叫“宋體”呢?像楷書四大家中歐陽詢的“歐體”、顏真卿的“顏體”、柳公權的“柳體”、趙孟頫的“趙體”不都是以姓命名的嗎?主要原因還是因為秦檜人品太差,在抗金斗爭中,是投降派的代表人物,曾以莫須有的罪名殺害了民族英雄岳飛父子,成為千古罪人,所以人們痛恨他,雖然應用他創立的字型,可是卻把字型命名為宋體。

其實宋體字並不是在宋朝呈現的,而是到了明朝才呈現的。

由於宋朝文化鼎盛,宋刻本精巧大氣,具有很高的珍藏價值,明朝文人特別是書籍的珍藏者,極度推崇“宋刻本”,因而明代出版界多翻刻宋刻本,但為求便利,也為了降低本錢,明朝的這些仿宋刊本經常只刻出“膚廓字樣”,而非原來楷味濃重的宋字。

最終構成了一種特地用於印刷的字型。

後來人們在印刷時,發現宋體在木質模版上所佔的面積更大,假如字刻得太大,不但雕工省事費力,木板也會用得更多,所以在木板上雕琢的字不會太大。

而要在這麼小的反刻字上表現出手寫體那些變化無常,圓潤細膩的特性難度大家不可思議,橫平豎直當然是最好的選擇。

為了印刷的字跡看起來越加美觀,降低刻字時長與耗材,南渡之後人們就開端模擬宋體字的構造、筆意,改成筆畫粗細分歧、秀麗狹長的印刷字型,仿宋體便呈現了。

如此經元到明,“仿宋”體不斷是印刷字型的主角。

這種字型在我國的近代民國時期比擬盛行,後世人所接觸的大多為仿宋體。

華夏文字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在歷史的長河中先後出現了五種字型。

五種書體分別是:篆書、隸書、楷書、草書、行書。

篆書:包括大篆和小篆。

大篆又稱籀文,從甲骨文演變而來,形體多重疊。

小篆又叫秦篆,在籀文的基礎上發展形成,通行於秦朝,形體勻圓整齊。

篆書代表作品有《石鼓文》、《秦公簋》、《泰山石刻》等。

隸書:由篆書簡化演變而成,始於秦,普遍使用於漢魏。

它把篆書圓轉的筆畫變為方折,在結構上,改象形為筆畫。

隸書代表作有:《曹全碑》、《乙瑛碑》、《張遷碑》等。

楷書又叫正書、真書,從隸書發展而來。

始於漢末,盛行於魏、晉、南北朝,一直通行到現在。

楷書形體方正,筆畫平直,運筆較靈活。

楷書代表作有:歐陽詢的《九成宮醴泉銘》、顏真卿的《顏勤禮碑》、柳公權的《玄秘塔碑》、趙孟頫的《帝師膽巴碑》等。

草書:一種為求書寫便利而產生的字型。

始於漢初,歷經魏、晉、南北朝和隋唐,從章草進而發展成為各種草書。

草書名目繁多,但歸結起來,可分為章草、今草和狂草。

草書代表作有:張芝的《冠軍帖》、張旭的《古詩四帖》、黃庭堅的《諸上座草書卷》等。

行書:介於楷書和草書之間,伸縮性較大,沒有一套規定的寫法,比較自由,既不像草書那樣潦草,又沒有楷書那樣端正。

寫得規矩的接近楷書的叫行楷;寫得放縱一些,接近草書的叫行草。

行書代表作有:王羲之的《蘭亭序》,王洵的《伯遠帖》,王獻之的《鴨頭丸帖》等。

正因為漢字博大精深,字型千變萬化,才形成了中華民族獨一無二的書法藝術。

世界上只有漢字形成了書法藝術。

其他文字不管有多少種美化形式,都只能夠說是裝飾字型或者稱作美術字。

這是因為其他文字的藝術形式都只能夠表達文字的外形,而不能夠表達書寫者的情感、情緒和修養甚至閱歷,更不能夠形成眾多的字型以及包含豐富的文化底蘊。

唯獨華夏漢字可以,就是這麼吊!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在古代爭天下

塵緣若夢

烽火九州

武道風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