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廣正在聚精會神的處理公務之時,李順忽然行色匆匆的來到楊廣面前,“殿下,陳娘娘知道了她高祖陳霸先之墓被王頒開棺焚屍之事了!”

在我國古代有上九祖和下九孫之說,上九族分別是:

生己者曰父,為一世祖;

父之父曰祖父,為二世祖;

祖父之父曰曾祖,為三世祖;

曾祖之父曰高祖,為四世祖;

高祖之父曰天祖,為五世祖;

天祖之父曰烈祖,為六世祖;

烈祖之父曰太祖,為七世祖;

太祖之父曰遠祖,為八世祖;

遠祖之父為鼻祖(始祖),為九世祖。

陳霸先是陳宣華的四世祖,所以稱高祖。

“混賬,孤不是已經讓你封鎖訊息了嗎?陳宣華為什麼還能知道?”

楊廣怒斥道。

李順擦了擦頭上的冷汗,殿下威嚴日盛,李順站在憤怒的楊廣面前就如同面對著一隻發怒的猛虎,差點讓他喘不過氣來,“是奴才疏忽了,請殿下責罰!”

“現在責罰你有什麼用?還不前面帶路!”

楊廣怒道。

“偌!”

楊廣隨著李順穿過走廊,遠遠便聽見有女子的哭泣之聲。

楊廣皺著眉頭走進了陳宣華的寢宮,陳宣華見楊廣到來,一把抱住楊廣,撕心裂肺的大哭道:“殿下,你可要為妾身做主啊!”

楊廣看見陳宣華那梨花帶雨的模樣,心生憐惜,撫背安慰道:“娘子放心,為夫一定為你做主,為夫已經下令將那王頒關進了大牢,待孤稟明父皇,再將這廝秋後問斬!”

“如此惡人,殿下就不能立刻問斬嗎?”

張麗華不滿道。

“娘子,那王頒畢竟是朝中重臣,為夫根本沒有殺他的權利,只能將此事上奏朝廷,讓父皇定奪,不過為夫已經在奏書中言明王頒之所作所為,駭人聽聞,人神共憤,並建議父皇殺掉他!”

楊廣安慰道。

“謝殿下!”

陳宣華低聲抽泣道。

“你我夫妻一體,不必客氣!”

楊廣柔聲道。

楊廣繼續安慰陳宣華,逼不得已,楊廣還講了後世幾個爛大街的笑話,才讓陳宣華破涕為笑,見陳宣華情緒穩定後,楊廣出言告辭道“娘子,孤還有政務要處理,晚上再來陪你!”

“國事要緊,殿下去忙吧,妾身已經沒事了!”

陳宣華平靜道。

“那為夫先去忙了!”

楊廣說完便離開了,也確實有大批政務等待他的處理。

待楊廣離開後,陳宣華便向靜秋映秋兩位丫鬟道:“你們說,殿下能為本宮報仇嗎?”

靜秋和映秋一直是陳宣華的貼身丫鬟,如今國破家亡,從高高在上的公主,一朝落入凡塵,能信任之人也就這兩名丫鬟了。

靜秋和映秋如今更是無依無靠,只得抱緊陳宣華這根唯一的大腿。

靜秋和映秋互相對望了一眼,靜秋率先開口道;“公主,殿下可能不會真處理掉王頒!”

“為什麼,她可是答應本宮的!”

陳宣華不解道。

“因為晉王殿下是王頒的妹夫!”

映秋無奈道。

“什麼?王頒和殿下的關係既然如此親密!”

陳宣華驚訝道。

“公主,這段時間,我和映秋經過多方打探,瞭解到晉王殿下如今已有一名正妃和六名側妃,正妃便是大名鼎鼎蕭美娘,據說她有傾國傾城之貌,和晉王殿下感情極好……

而晉王殿下的六名側妃也都大有來頭,其中一位名為王知秋的側妃便是那王頒的妹妹,如今還給晉王殿下生下一子,名叫楊祁錫,並且王頒的二哥王頍還是晉王殿下的心腹,更讓人絕望的是,王頒還出自北方世家大族太原王氏,這太原王氏在隋朝勢力龐大,遠非常人可比!”

靜秋滿臉凝重道。

陳宣華聽聞,萬念俱灰,無力道:“難道如此大仇,就報不了嗎?”

靜秋沉吟半晌道:“公主,也不是報不了?”

陳宣華聞言,面色喜色,急切道:“靜秋,有何辦法,快快道來!”

“公主要報此仇,關鍵點還是在晉王殿下身上!”

靜秋平靜道。

“這又是為何?你不是說王頒賊子與殿下關係密切,家族勢力龐大嗎?”

陳宣華不解道。

“公主你也可以和晉王殿下關係密切啊!王頒賊子的妹妹可以為晉王殿下生兒子,公主您同樣可以為晉王殿下生兒育女啊……

況且公主的孃家勢力同樣不可小覷,雖然現在他們全是就階下之囚,但隋帝想要治理好江南,必定會起用公主的族人,公主現在要做的,是一邊韜光養晦,一邊討好晉王殿下……

而且晉王殿下戰功赫赫,心思縝密,胸有丘壑,必定是不甘居於人下之人,只有公主能抓住殿下之心,不僅能大仇得報,還有機會母儀天下!”

靜秋道。

如果楊廣知道靜秋之言,肯定會感嘆,區區一個丫鬟,竟有如此見識,其實靜秋是江南貴族出身,從小習文識字,還特別喜歡讀兵書和人物傳記,所以心中的韜略遠高於常人,只是後來族人犯事,她才逼於無奈,進宮當了宮女。

陳宣華畢竟出生於皇家,從幼兒時便開始接受最優良的教育,心志和見識也遠非常人可比,經過短暫的驚慌,很快便鎮定下來,後又有靜秋透徹的分析,心中儼然已有了計劃。

“本宮知道該怎麼做了!”

張麗華平靜道。

“公主英明!”

靜秋映秋道。

“你們可打聽到那賊子到底與本宮的高祖有何深仇大恨,連高祖的墳墓都不放過?”

陳宣華厲聲道。

“打聽到了,那賊子與武帝有殺父之仇,所以才會如此喪心病狂的開墳掘墓!”

靜秋道。

陳武帝是陳霸先的諡號。

“那賊子的父親姓甚名誰?”

張麗華繼續問道。

“那賊子的父親名叫王僧辯,之前和武帝同為南梁大將,因與武帝政見不和,被武帝下令斬殺!”

靜秋道。

“原來如此,高祖和王僧辯之事本宮也聽說過,那王僧辯確實也是被高祖殺害的,但是即便如此,那賊子也不能開棺焚屍,這筆血海深仇本宮記下了,待到來日,本宮一定讓王家加倍償還!”

陳宣華咬牙切齒道。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昏君,但是靈氣復甦了

弓弦上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