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來,高熲都是與隋文帝同心同德的,基本上什麼事情都是有一致的想法和意見的,但是唯獨廢太子這件事情,高熲卻以“長幼有序,其可廢乎?”

,堅決反對,弄得君臣二人不歡而散。

為什麼高熲一定要反對隋文帝的廢立之舉呢,無非是公私兩方面原因。

從公的方面講,高熲作為一位有經驗有遠見有操守的政治家,他深知廢長立幼可能會引發很嚴重的政治鬥爭,輕則國家政局不穩,重則國破家亡,這在歷史上是有很多經驗教訓的,他不想隋朝重蹈覆轍。

從私的方面講,高熲與太子楊勇是兒女親家,他的兒子高仁表娶了太子楊勇的女兒為妻,以高熲和太子楊勇的這層關係,如果楊勇的太子之位被廢,換了新太子,新太子繼位後,他這個身份也很難再朝堂立足,就算高熲再怎麼向新皇帝表忠心,新皇帝也不一定相信,除非廢太子楊勇已死。

高熲反對楊堅廢立太子就這兩個原因,並不是民間傳說的那樣,他和楊廣之間有私人恩怨。

民間傳說楊廣和高熲的私人恩怨就是因為這次滅陳之戰中出現的一個女人,這個女人便是張麗華。

張麗華是陳後主陳叔寶的寵妃,相傳張麗華能歌善舞,禍國殃民,把陳後主迷得暈頭轉向,從此君王不早朝,就好比商紂王時的蘇妲己。

陳朝被滅後,楊廣也被張麗華的盛世美顏給迷住了,想佔為己有,可是高熲卻認為此女是一紅顏禍水,二話不說,一劍就把張麗華給殺了,因此二人結怨。

高熲在觀察楊廣的同時,楊廣也再觀察高熲,楊廣可是對高熲這位大隋第一名臣垂涎已久,一直想收為己用,但他知道現在的高熲是拉攏不了,也不能拉攏。

如果他現在去拉攏高熲,不僅會徒勞無功,還會暴露自己的“狼子野心”,高熲一定會把自己的“狼子野心”告訴太子楊勇,那自己就被動了。

耶!不對,現在才開皇八年,楊廣自己才剛滿二十歲,雖然太子楊勇出生不詳,但他至多長楊廣五歲,今年也最多二十五歲。

楊堅和獨孤皇后一共有五子,長子太子楊勇(出生不詳),次子晉王楊廣(569年出生,今年剛滿二十歲),三子秦王楊俊(571年出生,今年十八),四子蜀王楊秀(573年出生,今年十六歲),五子漢王楊諒(575年出生,今年十四歲)。

從後面四子的年齡差距不難看出,獨孤伽羅每隔兩年就會生一子,所以即便太子楊勇出生不詳,與二子楊廣的年齡差距也至多不過五年。

二十五歲的楊勇,女兒肯定不會超過十歲,因此現在太子楊勇和高熲應該還沒有聯姻,這不禁讓楊廣看到了機會。

無論在什麼朝代,人口一直是一個國家的“戰略資源”。

因為我國古代一直是農業為主的國家,人口的多少直接決定了一個國家的生產力強弱。

直接影響國家的綜合實力。

所以歷朝歷代都鼓勵“早婚”和“生育”。

現在我們來看一看歷朝歷代的婚姻和生育政策。

漢朝:漢朝規定,女子的法定結婚年齡為15歲。

男的沒有。

這就是赤裸裸的“男尊女卑”。

如果女子在15歲以上30歲以下,還不結婚。

就要罰款啦,罰沒600錢,沒商量。

唐代:貞觀年間,規定結婚年齡男子為20歲,女為15歲。

到開元年間,也就是唐玄宗時期,為了增加人口,把結婚年了提前到男子15歲,女子13歲。

雖然隋朝沒有具體規定男女都法定年齡,但最早也就與唐開元時期相當,男子15歲,女子13歲。

為了百分之百的確認太子與高熲現今是否聯姻,楊廣立刻傳來了黑衣衛指揮史楊安詢問。

楊安是楊家的家將,因在和北齊作戰時傷到了命根,於是便進宮做了宦官,在楊廣開府時被楊堅任命為了晉王府的總管太監,順勢成為了晉王楊廣的心腹,楊廣見楊安武藝高強且頗有謀略,在組建黑衣衛時便對其委以重任,命其擔任黑衣衛統領,全權負責黑衣衛的組建事宜。

楊安也沒有辜負楊廣對他的信任,很快便完成了黑衣衛的組建工作,經過這些年的發展,黑衣衛成員已不下五千人,眼線遍佈隋朝和南陳的各個州縣,成為名副其實的天下第一情報組織。

楊廣在組建黑衣衛時便是以明朝錦衣衛為藍本的,所以黑衣衛在結構和職務名稱上面也和明朝錦衣衛大同小異。

明朝錦衣衛:設指揮使一人,正三品;指揮同知二人,從三品;指揮僉事二人,正四品;鎮撫使二人,從四品;十四所千戶十四人,正五品;副千戶,從五品;百戶,正六品;試百戶,從六品;總旗,正七品;小旗,從七品。

楊廣在錦衣衛的職務名稱上有一些輕微的改變,將指揮僉事和鎮撫使合二為一,兩級改為一級,仍叫鎮撫使,但人數卻由原來的二人變為四人,兩名指揮同知下面便是四名鎮撫使,一名指揮同知下面就有二名鎮撫使,這樣可以達到分權和相互監督的作用。

楊廣這一改,黑衣衛的職務便是:指揮使一人,指揮同知二人,鎮撫使四人,千戶若干,副千戶若干,百戶若干,副(試)百戶若干,總旗若干,小旗若干。

當然,黑衣衛是楊廣的私人部隊,是沒有任何官職品級可言,只拿工錢,等將來楊廣登基為帝,黑衣衛變為錦衣衛,楊廣再考慮是否賦予他們官職以及品級。

須臾,一位身材魁梧,面色白淨的大漢來到楊廣面前,此人正是黑衣衛的負責人楊安。

“臣楊安,拜見殿下!”

楊安躬身拱手行禮道。

“楊叔不必多禮,請坐!”

楊廣面容和煦道。

楊安跟他父親楊堅是一個輩分的,楊安雖是家將、下人,但楊廣以示對其尊重,卻一直稱呼楊安為楊叔。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全球大一統

木頁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