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世伯謬讚了,剛才一時忘形,還請諸位見諒!”

蘇軼昭說完之後,便對著眾人行了一個大禮。

“不過這比試,還是要進行的.”

她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而後又恢復了世家公子的清貴雅緻,施施然往亭內走去。

蘇軼珏詫異的看了一眼蘇軼昭,這個堂弟不容小覷。

這局,穩了!“嚯!這蘇氏的七公子厲害了,今兒可算是見識了.”

圍觀之人這才回過神來,有人忍不住驚歎道。

“哎!這又是一名天生的政客,不愧是世家教導,咱們難以望其項背啊!”

眾人的議論已經不能影響上首幾人的判斷,其實他們心中已經有了答案,哪裡還有爭議?若只論詩作,蘇軼昭的詩作絕對是絕句。

可放在蘇軼昭那番慷慨激昂的論述面前,都顯得沒那麼重要了。

他們為何會對蘇軼昭的話如此震撼,那是因為她以前朝名人為典故,更能引起眾人的共鳴。

“此番詩作比試,乃蘇軼昭險勝.”

幾人只是稍作商量,而後便宣佈了他們商量之後的結果。

這個結果,眾人無異議!孟令溪上前行了一個大禮,“七公子大才,心胸也甚是廣闊。

此番比試,在下心服口服。

聽七公子這一番話,孟某隻覺自身氣量狹小,無君子之風.”

他說完,卻是朝著眾人又施了一禮。

“這次的比鬥,是七公子贏了!在下熟讀聖人之言,卻違背聖訓,真是慚愧難當!今日的比試,孟某受益匪淺,便是願賭服輸!”

蘇軼昭有些驚訝,這什麼意思?不想比了?“孟令溪這是不想比了?他認輸了嗎?”

圍觀之人都疑惑地問道。

“孟公子!接下來還有兩輪,你是不想比了?”

有人直接問道。

孟令溪苦笑著搖了搖頭,“三局兩勝,孟某不過是在自取其辱罷了!若是作的一手好文章,品性卻如此卑劣,便是枉讀聖賢書.”

“更何況七公子的才學,在下剛才已經領教了一番,實是心服口服.”

對於孟令溪的堅持,眾人很是意外。

怎麼此子之前還一副躊躇滿志的模樣,這會兒卻如此輕易就認輸了?“孟公子!你當真要認輸?”

溫紀傑再次問道。

“是!願賭服輸!”

孟令溪堅定地點了點頭。

眾人不由得又是一陣唏噓,孟令溪的才學眾人是認同的,沒想到對上蘇軼昭,居然也俱了。

“今日獲益匪淺,心有所得!”

孟令溪雖然輸了,卻是面帶笑意,看起來毫無芥蒂。

“孟公子不必如此!這才是第一局,在下也很想見識一下公子的才學.”

蘇軼昭連忙還了一禮,心中卻思量開了。

怎麼此子這麼快就認輸了?難道是自己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或許此子真的只是想找她比鬥?蘇軼珏卻是深深看了一眼孟令溪,此子這般行徑,倒是讓眾人對他的感官更好了一些。

剛才的蘇軼昭無疑是一枝獨秀、庸中佼佼的存在。

過了今日,蘇軼昭將聞名北元府,甚至傳到其他州府和京城。

蘇軼昭的聲名鵲起,那是必然。

而作為蘇軼昭的對手,孟令溪的坦蕩,必然也會讓人對他有了好感。

這一波,即便是輸了比試,對孟令溪也不虧,這是雙贏的局面。

“孟公子也是坦坦蕩蕩的君子啊!”

“的確!這胸襟,是少有人能及啊!”

果然,有人讚歎之後,眾人深深表示了贊同。

“孟公子既然已經認輸,之後的比試都是自動放棄,那今日文鬥比試便是蘇七公子贏了.”

溫紀傑宣佈了結果,他的目光在蘇軼昭和孟令溪身上來回掃視了一圈。

心中不禁感慨萬千,這兩位少年人的心計,讓他很是心驚。

等入了朝堂,必然要被他們攪動一番風雨。

屬於大雲朝的輝煌鼎盛時期就要來了,有了這樣的少年人相助,大雲朝必然會開創盛世。

既然如此,那自己就送他們個順水人情吧!“不過比試雖然結束了,但文會切磋卻是可以的。

既然都來了,就這麼回去,豈非可惜?咱們相聚一堂,也是緣分。

不如此番就由咱們幾位出題,考校你們一番。

不論輸贏,只在切磋學習和探討.”

溫紀傑說著,便看向了身旁幾人,“不知諸位意下如何?”

幾人自然不會拒絕,紛紛點頭,表示機會也很難得。

“在場有感興趣的學子,若是有想切磋的,也可一併過來.”

溫紀傑即刻命人又準備了筆墨紙硯,書案不夠,就命人將小桌抬到了亭外排列放置。

眾人一聽不禁大喜,這可是朝廷致仕的老大人,又是國子監祭酒,不管是才學還是人脈,都是自己平日裡難以企及的,自然要趁此機會表現一番了。

更何況還有這麼多大儒在,不論誰指點自己一番,那也是受益匪淺吶!就這般,有人自慚形穢,不想獻醜,有人卻躍躍欲試,很是積極。

這樣的情況之下,蘇軼昭他們也不好掃興,於是又重新坐了下來。

孟令溪此刻臉上也帶了幾分笑意,“如此甚好!正好還能看到蘇七公子的佳作,說不定又有一番收穫和感悟.”

“孟公子真是抬舉在下了,早前就聽聞孟公子的文章錦繡,這對在下來說,才是一次不可多得的機會.”

蘇軼昭立刻回道。

就這般,一場二人的比鬥變成了眾人的文會切磋。

此刻東昇客棧之外還陸續有學子趕來,他們都是得知了二人的詩作,來瞻仰二人風采的。

“既如此,那咱們就出兩題吧!”

溫紀傑與一旁幾人商議了一番,便由盧仲伯執筆,寫下了他們的題目。

因為也有幾名學子有興趣,想一起答題,便還是讓小童讀題。

“仁者,本心之德;孝者,百行至源......”幾人將題目立刻抄寫在了紙上,這是關於仁孝的,蘇軼昭很快心中有了腹稿。

之前蘇文卿和李授之對她採取的就是題海戰術,一些典故和所學得常用,否則就十分生疏。

再看第二題,這一題又是關於聖人的。

“文者貫道之器,孔子刪詩書,定禮樂,贊周易,修春秋,皆所以明斯道也......”這一題蘇軼昭邊抄題,邊思量。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黑社會要殺我?對不起我有系統

麻辣小蘇

御獸金針菇怎麼了?一樣吊打巨龍

雨中田山

迷途山海

阿衰

重生四合院之諜影迷蹤

我確實是槓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