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期中考試當天早上大家跑完操就趕回來背背古詩詞。

這語文無非就是看看古詩詞,要麼就作文,或者是把做過的古詩賞析題的答題思路看一看。

考試前40分鐘班級還要擺桌子。

每個班四十個位置,行行列列還要擺好距離。

免得太近了,又怕太遠了。

夏明喬那一列的桌子要搬到外面去。

她剛剛起身,手按住桌子角,就被李子陽給攔下了。

“嗯?”

她抬頭看著李子陽,有些懵。

“我幫你搬吧”說罷,李子陽便把桌子搬起來,慢慢的走到門口去。

夏明喬一直看著他的背影,直到葉園園拍拍她的肩膀。

“喬喬。

想什麼呢?”

“沒事.”

葉園園順著她的目光看過去,才發現是李子陽把她桌子搬出去了啊。

“啊,我還想著給你搬來著.”

夏明喬轉過頭看她,而且很自然的挑了下眉:“說起這個我想起來了,我剛剛看見你一下子搬兩張桌子.”

“厲害吧!嘿嘿!”

葉園園笑的憨憨的。

夏明喬看她這可愛的模樣情不自禁的抬臂,揉了揉她的小臉:“是厲害。

不過要注意安全啊。

馬上考試了,你說你這萬一手要是……嘖嘖嘖.”

她故意說得很誇張逗葉園園玩。

葉園園心裡也知道。

不過聽著聽著就伸手抱住了夏明喬。

她跟李子陽一樣。

都喜歡摟住脖子抱著夏主席。

夏明喬對葉園園,就是輕輕拍了拍她的胳膊,示意可以鬆開了。

對待李子陽呢就是雙手緊緊環住他的腰。

分考場的時候李子陽跟殷正分到了對面的樓。

夏明喬和葉園園分到了本班。

一列八個人,學號是按s型排的。

夏明喬是九號,所以是第二列最後一個,葉園園是第三十二號,因此是第四列第一個。

另一邊的殷正和李子陽就比較有意思了。

殷正是一號,第一列第一個。

他因為這個學號還悲傷了一小會。

這第一列第一個,老師收卷子,你就是第一個被收的,如果是學生收卷子,你就得起身收你們這排的。

沒準在那幾秒鐘還能寫幾個字,或者差一點點就寫完。

這位置,幾乎不可能給你時間寫完。

李子陽是40號。

班級最後一個。

他看殷正那樣就笑的不行。

“高考的時候,鈴一響,就要你全部站起來。

如果不停筆,有可能會被強制收卷子。

所以你也沒必要這樣.”

“算了。

這糟心的位置.”

殷正一手揉了揉額頭,一手指著桌面道:“也不這誰的桌子。

髒的要命。

各種膠帶還粘在上面.”

很難想象。

這傢伙竟然有潔癖呢???“好了好了!都坐好!”

監考老師突然從外面走進來。

這個時候,班裡同學就會有三種心情。

第一,為了方便作弊,早早查過監考老師名單的同學。

他們這些人特意的瞭解過哪些老師查的特別嚴,只要不是那幾個,都好說。

所以他們看到老師並不驚訝。

第二,就是壓根不關心。

管他監考老師是誰,我考我的試。

第三,小小的驚訝一下。

“哦原來是他啊。

好在不是自己班老師”萬一是本班老師,又正巧監考他教的這門課。

那麼百分之八十的可能性,他都會下來看看你寫的卷子。

李子陽的監考老師是文科班的班主任。

壓根不熟悉。

所以也沒多在意。

監考老師:“把與語文有關的東西全部收起來。

桌倉對著自己的,記得把桌子再倒過去。

考試的時候不允許上廁所,想上廁所的現在就去。

考試的時候不準作弊.”

這些話,每次考試的時候都要說一遍。

但是想作弊的,還是會作弊。

考語文作弊的話,大部分是默寫古詩詞那塊。

句子想不起來了,或者有個字不會寫,就會偷偷的的翻下書。

要麼就是寫個紙條問別人。

等到了考試時間,卷子一發下來,有些人先寫名字,有些人就會先寫古詩詞。

畢竟趁著剛剛背完還有記憶。

這次的題目還是簡單。

1,《莊子.逍遙遊》的斥鴳無法理解大鵬,稱自己騰躍起飛,“_,_”,也就是飛行的了。

2,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中,春花秋月之外“_”也是勾起作者故國之思的景象,而“_”則是作者無盡愁緒的形象描繪。

3,杜牧《阿房宮賦》中以“_,_”描繪阿房宮宮人的美麗,她們佇立遠眺,盼望著皇帝臨幸。

李子陽讀過一遍題之後腦子就有想法了。

之所以沒寫。

只因為他要在細細推敲一番。

看自己想的句子放在這裡是不是合乎題意的。

片刻後他依次寫下“不過數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間”。

“小樓昨夜又東風”“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一肌一容”“盡態極妍”做完後他便開始做第一篇閱讀。

其實這些在文中找句子選答案的,看起來好做,但是有時候還真的會被人家出題者給套住。

有幾個答案實在過於接近。

只好字字推敲斟酌。

對於李子陽而言,文言文翻譯是一個要認真的點。

上一世做這種題純粹根據字面意思胡編。

這次因為認真學習,古文對應的意思也都記得清楚。

翻譯起來也是相對輕鬆了。

文言文翻譯的第一題,(1)父和,能節食以濟飢者。

有耕侵其地,割而與之;貰其財者不責償。

他按照之前老方說的,一個字一個字的看,一個字一個字的翻譯。

“其父嶽和,常節省糧食賙濟窮人。

鄉人耕種侵佔他家土地。

他便割地讓給人家。

向他借錢的人,他從不強迫人家還債.”

第二句(2),此其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致遠之材也。

“這是因為他們肚量大卻不隨便貪食,精力充沛卻不逞一時之勇。

它們是跑遠路的良駒啊”。

翻譯完後,李子陽有莫名的自豪感。

與此同時殷正也做到了這題。

他的翻譯相當直白了。

第一句“他的父親嶽和,可以自己節食去救濟饑荒的人,他人耕地侵犯他土地,他就割了讓給他。

有人偷他錢,他也不會責怪他.”

他翻譯完之後一臉迷茫,嘟嘟囔囔的說:“這老好人……也太傻了吧.”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的身體裡住著個瘋子

暑糖瓜

神醫毒妃:王爺的掌心寵

魚丸可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