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章元年,初秋的長安帶著幾分夏末的暑意,微風攜著溫熱的氣息,探入格窗,拂過手中的書卷。

寂靜中,遠處的城樓飛簷下,厚重而悠遠的銅鈴聲一點一點如漣漪般推入耳邊,讓人恍然記起,這座長安城已然守護了兩氏王朝。

伴著窗下稀疏的蟲吟,李綏纖長如玉的食指閒適地摩挲著書上的兩行小字:十三能織素,十四學裁衣,十五彈箜篌,十六誦詩書,十七為君婦,心中常苦悲。

李綏想來一笑,卻是伴著幾分漫不經心的嘲諷。

她,又何嘗不是如此?“太皇太后——”一個聲音自耳畔試探地響起,窗下的李綏適才回過神來,側首間,在八寶流蘇嵌寶琉璃燈的暖光傾灑下,一男子長身玉立,身著緋袍官服,再加腰上一襲無暇玉帶,配上精巧的銀魚袋,更襯得人白淨雋秀,眉宇間攜著年輕俊傑方有的意氣。

“元廷來了.”

李綏唇邊溫和一笑,擺手下,便有宮娥搬上流蘇錦杌,被喚為元廷的青年卻是目光焦灼,無視身旁的宮娥,向著座上的李綏拱手道:“太皇太后,洛陽王結交禁軍,籠絡朝中重臣,此次又借弔唁先帝之機,攜重兵駐紮長安城外,不軌之心昭然若揭,還請太后早做打算——”說罷,男子抬起頭堅決道:“隴州離長安不遠,臣等與龍武軍總領願拼死,護太皇太后攜陛下前往隴州,再作他圖.”

看著眼前這個她親手提拔的後生,李綏是與有榮焉的,她很清楚,如今大梁在她的一手翻覆下,從前世家承蒙祖蔭,世襲權位的時代已漸漸遠去,從她力排眾議,親筆御批將元廷這個寒門出身,世代務農的布衣書生點為翰林的那一刻,世家門閥不可撼動的那堵高牆便已然裂縫。

在她的庇護下,在元廷的舉薦下,如今寒門儒生佔朝堂泰半,與世家門閥呈鼎力之勢,眼前看似站著的只元廷一人,但在元廷身後,還站著無數忠於她這個太皇太后的寒門子弟。

如此想,她這一生也算是留下了些什麼。

“孤雖出身隴西,可生來便在長安,如今也是四十餘年了,人道落葉歸根,這個年歲還去哪裡——”李綏雖說著這話,可順著宮燈溫柔的光芒,從她那驚世豔絕的容顏中便能看出,歲月分明未曾在她身上留下一分半毫的痕跡,獨獨那雙眸子,多了幾分看透世事的孤獨與幹練罷了。

說到這兒,李綏眼角噙著平和的笑意,轉過來對向元廷的目光。

“元廷你該明白,長安是我們大梁的根,孤與陛下一旦離開,再回來便不知是何時了.”

“太皇太后——”元廷方開口,便被李綏抬手打斷,只見她平靜地起身,在玉奴的攙扶下走至一扇窗前,看著窗外的層層宮簷決絕道:“天子逃離,百姓罹難;我李綏在世,便容不得棄國逃離的天子!”

聽到這裡,默然站在身後的元廷看著窗下那個端重美麗,心懷天下的堅毅女子,心下震動,不由悲從中來,終將淚意隱忍與眸底,拱手堅定道:“臣等,誓與您共進退.”

李綏回頭看著眼前的元廷,以他這般的驚世才學,莫說是翰林侍中,便是封侯拜相又有何不可,只可惜世人膚淺,看不到他的才能,只看到他的皮相,看到他的青雲直上,才將他批駁為她的裙下寵臣,盡是口誅筆伐。

幾乎在同時,一陣雷鳴般的轟隆聲悶悶響起,海潮一般由遠及近,伴隨聲音而來的,是念奴迅疾打簾而入的腳步聲。

看到念奴臉上忽明忽暗的複雜,再聯想到方才的聲音,李綏已是瞭然於心。

“太皇太后——”在她的眼神示意中,念奴眸中按下淚意,卻是倏地跪下去,就在這一刻,滿殿的人似乎都明白了什麼,皆是隨之跪下去。

腳下的念奴身形顫抖,語中再平靜,卻也能聽到其中抑制不住的哽咽。

“洛陽王,逼宮了——”看到闔殿的人身形一震,聽著窗外愈來愈近的聲音,隱約間,李綏似乎已經看到沖天的火光從附了鮫紗的格窗落在牆上。

終究,還是來了。

李綏付之一笑,鎮定的彷彿什麼都未曾發生一般。

“說下去.”

念奴聞聲,不再多等,只將頭深深埋下去,不教李綏看到自己的淚水。

“萬騎左營統帥高程攜兵突襲羽林營,將李政、李堯、陳貞三位將軍斬首示眾,策反了羽林軍,攻入玄德門,吳興也引兵攻入白獸門,此刻已會師於凌煙閣,現洛陽王正引兵朝內宮而來.”

聽到念奴幾乎泣不成聲,李綏將身輕側,轉而看向窗外,夜幕方低垂,天際還泛著隱隱的魚肚白,長庚星此刻正掛在幕布中,散發著隱約的光亮。

“我倒是好奇,檄文中他們是如何討伐孤的.”

低泣聲中,李綏笑了笑,聲音顯得格外清亮,雖是問,卻又是格外淡然。

“太皇太后——”聽到念奴語中的遲疑,李綏微側首,感受到李綏眸中溫和的壓力,念奴當即直起背,頭默默垂下,努力將哽咽壓下去,一字一句,清清楚楚地念了出來。

“今臨朝李氏者,雖出名門,然性非和順,入門見嫉,蛾眉不肯讓人,掩袖工讒,狐媚偏能惑主。

加以穢亂宮闈,牝雞司晨,包藏禍心,殘害忠良,弒君矯詔,燕啄皇嗣,窺竊神器。

今又欲挾幼帝,臨朝改制,神人之所共疾,天地之所不容……”“好,真是一篇好文章——”聽到李綏不帶任何情緒的誇讚,殿內的人皆彷徨不安地低下頭,下一刻卻見李綏已是霍然朝殿外走去。

“將陛下請來.”

說著話,李綏看向跟上來的元廷道:“擬詔,加封翰林侍中韓元廷為尚書左僕射,兼吏部尚書,賜梁國公.”

輕飄飄的一句話,震驚眾人,此刻在場的人皆知,眼前這位不過而立之年的韓侍中,因這一紙詔書,便輕而易舉坐上了“宰相”之位。

而此時此刻的李綏早已不在乎世人的目光,因為她知道,今日這一戰,不僅是她與洛陽王的對決,更是寒門與世家的對決。

今日這一局,她只能勝不能敗,她要用這一勝,徹底瓦解世家門閥把控朝政的局面,為她的子孫留下一個不為人掣肘,可一展抱負的太平盛世!而這些,靠的便是元廷,還有他身後無數的寒門俊傑。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都市:躺平,敢噁心我就玩死你

歸雲無跡

我創造了修仙界歷史

黑七也明

從戀綜開始的娛樂圈老六生活

最後一首軌跡

高武之劍仙也要談戀愛

風於雨飛

穿越後大將軍非我不可

三人行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