滷香坊的生意一直很好,客流之盛,風味之美,慢慢扭轉了大眾對下貨難登大雅之堂的看法。

尤其醬汁肘子、怪味雞絲、五香鵝腸這些,不但登得起大雅之堂,還很受貴客們的歡迎。

於是繼洪福飯館之後,陸續又有多家酒樓飯館從季氏味業訂購了滷味拼盤,單訂某幾類的也有。

所以滷香坊如今生產的東西,不僅要供店裡散賣,還要對外供貨,工作量翻了好幾番。

近來季妧又開通了對外批發的業務——就是允許那些小攤販們從季氏味業進貨,繼而轉賣到各個鄉鎮。

再加上進入夏季,滷味冷盤類備受青睞,整個滷香坊就更是忙的停不下來。

不僅忙,還急。

主要滷味這東西它不禁放。

冬天還好,進了夏日,多擱半天都變味。

古人消暑、製冷,給食物保鮮、做冷飲,法子也不是沒有,那就是藏冰。

每年大寒季節,鑿凍河之冰儲藏,因為這時的冰塊最為堅硬,不易融化。

但光有冰塊,沒有一個常年維持零度以下的空間也是不行的,於是就有了藏冰神器——冰井和冰窖。

冰窖多建在徹底杜絕陽光的陰涼之地,深入地底,用新鮮稻草跟蘆蓆鋪墊,把冰放到上面,以稻糠樹葉等隔溫材料覆蓋,然後密封窖口,待來年享用。

這樣的儲存方式,到了來年,大概會有三分之二的藏冰融化,只需在頭年將藏冰量提高到所需冰量的三倍即可。

冬天那會兒季妧就讓人建了好幾處冰窖,冰窖裡也存了冰。

但這個終究是笨法子,貯冰量有限,用於尋常人家消暑還可,用於日日都要出貨且要運送到各處的滷香坊,根本杯水車薪。

除非能自己製冰……季妧回想了一下,她所在的那個時空,唐朝末期好像就有了製冰之術。

據說是生產火藥的工匠們偶然間發現他們開採的硝石溶於水時會吸收大量的熱,繼而使周圍溫度降低以致結冰,於是一些能工巧匠便開始利用硝石製冰。

季妧找人打聽了一下,才知大周也有。

不過只有京中那些皇親貴胄、勳貴之家才懂,外人是窺不了門徑的。

一般的官宦富貴人家,用的也是藏冰的老法子。

季妧找老道士弄來硝石,兩人聯手搗鼓了幾回,還真給弄出來了。

方法很簡單,就是將一個裝滿水的器皿,放入更大的容器,然後在容器內放水,並不斷加入硝石,直至中間器皿內的水結成冰。

雖然硝石不易得,但溶於水後,可以用降溫結晶法或蒸發結晶法將硝石提出來重複使用。

有了這種技術,再不用從入冬就開始藏冰,隨用隨制,自家的生意少了後顧之憂,也再不用受季節所限。

為此季妧專門定製了特大號的容器,還特意選了一批人出來負責製冰,雖然又是筆不小的投入,但物有所值。

畢竟滷味坊現如今生產的可不單單只是滷味了。

三月份的時候又加了醃醬菜的生產線,到了六月初直接擴建成了醬菜園。

不過暫時還是和滷香坊並在一起,由謝寡婦先管著。

季妧從滷屋出來,直接去了醬菜園。

但見滿院大小劃一的陶甕,因對日照條件的需求不同,有的曝曬在陽光下,有的置於陰涼的廂房中。

甕裡分別有醬瓜、醬蒜、醬蘿蔔、醬生薑、醬辣椒、醬什錦菜、八寶醬菜,此外還有醬黃豆、醬豆腐乳。

黑的白的、青的翠的、褐的黃的,看上去都讓人口舌生津。

其實季妧最初提出要做這東西時,謝寡婦是不咋同意的——農家過冬,誰不醃幾罈子菜在那放著?又不是啥稀奇東西。

但季妧有季妧的考慮。

滷香坊這邊人手不算少,只集中忙活下午到晚上,上午一般沒什麼事做。

既如此,多開發一些東西也能吃得消,而醃醬菜和自家其他產品緊密相連,正合適。

謝寡婦悶了一肚子官司,不過還是選擇聽季妧的。

她沒想到的是,季妧口中的醃醬菜,和她以往見過的那些完全不一樣!工序多,用料多,雖然心疼又麻煩,但成品出來別提多喜人。

莊戶人家大都吃夠了那些黑不拉幾的醃菜,但醬菜園出來的醬菜不同。

這個不同不僅體現在豐富的口感上,還體現在美觀的外表上,更體現在品種的多樣上。

就連包裝用的陶瓷壇,都是季妧親手設計,而後送到窯上找人訂做的。

不過帶陶瓷壇的這種,因為成本高,並不做一般售賣,按季妧的話說,是要打進“上流市場”的。

這話乍一聽未免有點痴人說夢——那些上等人會吃這些東西?每每聽到這種質疑季妧就笑。

上等人怎麼了?上等人也是要吃喝拉撒的,上等人吃慣了鮑參翅肚也是想換換清粥小菜的。

所以哪有什麼上等不上等,只要對了胃口,粉絲也能賣出魚翅的價格。

再說了,六必居的醬菜都能成為貢品,由一家專賣柴米油鹽的小店鋪,一躍成為盛極一時傳揚後世的名店。

可見,再微末之物做到極致,都能成為一流。

她雖不敢說自家的醬菜一定比六必居好,但肯定要甩出當前那些簡單粗陋的醃製品幾條街。

事實證明這並不是痴人說夢。

醬菜園的產品一經推出,短短半月就風靡了鄴陽,一時間竟比鮮菜還受歡迎些!那些大戶人家的後廚採辦也成了季氏味業的常客,誰讓家裡主子喜歡呢。

尤其進入夏季,苦夏的人胃口本就不好,醬菜園的東西卻能讓人胃口大開。

酸口的,甜口的,麻辣口的,鹹鮮口的……大熱天裡,搭上一碗薄粥,比大魚大肉不知強過多少。

除了這些目標人群,裝著各色醬菜的陶瓷壇還和滷味拼盤一起,走進了各大酒樓的飯桌。

當然也是有針對性的。

像留仙樓,就以酸甜口居多,而且比起口感,更重色澤外觀;像洪福飯館,則是麻辣鹹居多,賣相無甚所謂,但一定要夠味。

市井百姓對季家醬菜的態度也經過一些變化,最開始誰都不想花冤枉錢買自家就有的東西,直到試吃之後……對於這類顧客,稱好醬菜後,不用陶瓷壇,直接用荷葉包裝,既環保又清香,主要是便宜——他們比較在意價格,而醬菜的價格都是固定的,那就只能從包裝上下手。

別說,這還成了醬菜園的一個標誌。

“對了謝姨,那批泡菜……”謝寡婦帶著季妧拐彎去了隔壁院,指著一排排的寬口缸給她看。

“這批也快了.”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在渡劫,閒人莫近

三井很瘦

開局:金手指是紫霞仙子

馬立憐懵路

一寵到底:影帝大人別傲嬌

陳柒七

重生至尊千億股神,開局嬌妻楊蜜

萬更必火

嬌妻養成,慕少的心尖寵

一朝有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