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說到捐糧的事,下午里正就登了胡家的門。

在他身後,還跟著幾個漢子,每人手裡都提著一個癟癟的口袋。

胡家是啥情況,里正比所有人都清楚。

正因為清楚,話才難以啟齒。

“那個……胡家的,你看……這、這不是,那什麼……”沒等他把話說完,謝寡婦就指向身後幾袋糧食。

“良子都跟我們說了,這是我和妧丫頭兩家湊的,我們也只能拿出這些,好歹是片心意.”

災年最怕斷糧,有存糧的人家還好說,沒存糧的日子就難了,尤其像胡家這種地少口多的。

多虧年前妧丫頭一再提醒讓屯糧,不然這會兒他們家也得乾瞪眼,哪還有餘糧救濟別人。

里正走進去一看,整整四口袋?!他跑了半天,說盡好話,口水都幹了,也沒能募到這一半。

“我知道你們家日子也不容易,就年前擺了幾天攤,也改善不到哪去……”里正都不知說啥好了。

謝寡婦擺了擺手:“努吧努吧還能過,總不能眼睜睜看著鄉親們餓死.”

里正又轉向季妧:“妧丫頭,按說你是不必……你沒地,又沒個進項,還要養大寶,要不把你那份糧食拿回去吧.”

謝寡婦心道,若是妧丫頭把她那份拿回去,四袋就只剩一袋了,到時候里正就該哭了。

沒錯,四袋裡季妧出了三袋,只有一袋是胡家的。

倒不是謝寡婦想佔功勞,而是季妧不讓說。

他們雖然聽了季妧的話,也跟著屯了一些糧,但家裡人口多,糧食消耗就快。

尤其這後頭還不知道會是個啥情況。

誰知道仗打到哪年哪月,誰知道雪災什麼時候過去?她總得留夠一家子未來一段時間的口糧。

季妧有遠見,自己先後屯了幾次,存糧相對比較多,家裡又只她和大寶兩個,因而在留足她和大寶的口糧後,捐了三袋出來。

而且兩家商量好了,精米和白麵都沒有拿,給的都是黍面雜糧。

倒不是捨不得,主要是怕招了別人的眼,村裡紅眼病的人可不少。

當然,謝寡婦也不否認,自己是有那麼一點點小私心。

畢竟他們也才過上幾天好日子,沒道理精米白麵送給別人吃,自己吃黍面雜糧。

季妧都說了,行善也要量力而為。

“里正叔,謝姨說的對,遭災的鄉親們要緊,我們暫時還撐的住,只希望這些糧食能幫上點忙.”

里正嘆了口氣:“這哪是一點,你這可是幫了我大忙了!”

季妧皺眉:“情況很嚴重嗎?”

捐之前她是大致估算過的,只要有半數人願意伸出援手,哪怕捐的不多,也足夠受災的鄉親撐下去。

但如果實情超出想象……她無論如何得先確保自己和大寶不會餓死,不過她手頭還有些銀子,真到了很嚴重的地步,這些都可以捐出來。

但這時節,有銀子也難買到糧食,更何況她的存銀也就那麼點,根本是杯水車薪。

“咱們村情況倒是還好,關鍵一讓捐糧食,都跟要他們命似的。

家裡窮的我都沒登門,挑得都是家裡稍微過得去的,可不管去哪家,一見面都扯著我哭窮,好說歹說,嘴皮子都磨破了,才給舀了小半碗,就這……”里正指了指身後的癟口袋:“跑了一上午,這個小半碗,那個小半碗,攏共湊了這麼點,夠幹啥……唉!”

這場雪災,若說鄉下是房屋損毀最嚴重,那鎮上和縣城就是糧食缺口最嚴重。

可鎮上和縣城就是再嚴重,也有富家大戶認捐。

莊戶人家雖說不敢與之比富裕,但守著田,每年交了稅,除開賣糧換錢的部分,或多或少都會留些口糧,確保全家能過到下次收成季節。

食不果腹的是少數,只要那些家有餘糧的多數,肯勻一些出來幫助受災的人,大家肯定能渡過這個難關。

關鍵是願意的少啊!他還不能指責,還不能強迫,畢竟這事講的是自發自願。

他只能以身作則,跟自己婆娘又打了一架,硬從家裡扛了兩袋穀子出來。

但好像也沒啥效果。

如今光謝寡婦和季妧兩家就捐了四口袋,他頹喪的精神立刻又振奮了起來。

季妧看著他突然容光煥發的臉,就猜到里正是要拿她和胡家樹典型了。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同樣的道理,樹典型就和樹靶子差不多。

季妧攔下他:“里正叔,我倒是有個建議.”

里正雖然沒報啥希望,但還是表示願意聽聽看。

“你可以搞一份白名單。

嗯……就是,比如,用紅紙把捐款人的名字記下來,之後再在全村人面前展示出來.”

里正沒太懂:“你是說記賬?這個可以。

捐的糧就算借的,等災情過去,地裡有了收成,再還回去,這樣一來捐糧的人家應該會放心不少。

不過賬本怎麼展示?”

“不是賬本,就是一張榮耀證明。

至於展示,可以在村口樹一個木牌,然後把這張紙貼上去,或者把字刻到木牌上.”

告訴他們糧食會歸還,只能稍微寬一下心,但有了這個大紅榜,才能調動大家的積極性。

“哎呀!”

里正猛一拍手掌,雙眼直放亮光,“這不就是功德榜嘛!這個主意好,這個主意好!”

他揹著手在院裡踱了幾步,然後猛地停下來道:“不僅要把名字寫上去,我還要把每個人具體捐了多少寫上去,到時候,哼哼,看有些人臉不臉紅!”

季妧趕忙阻止:“里正叔,過猶不及啊!你這樣,逼著鄉親們去相互比較,誰捐的多了誰捐的少了,總有人臉上不好看。

到時候這個、這個功德榜不但沒起到嘉獎的作用,反而成了羞辱。

許多人家確實拿不出來更多的糧食,為了避免這種羞辱,或許乾脆就不捐了。

那這不是偷雞不成蝕把米,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總之就是壞了事嗎?”

虛榮和攀比心,幾乎人人都會有,這不是什麼了不得的毛病。

她利用了人性的弱點,手段雖然有點那個啥,歸根結底講得還是願者上鉤。

但若去肆意放大這種弱點,那性質就不同了。

不但促不成正向引導,還把口頭上的自願捐款演變成了實際上的道德綁架。

就算別人捐了糧,只怕心裡也沒有半分做善事的喜悅,而是滿肚子的怨言和戾氣。

本來是一件好事,因為做法不當,變成了一件壞事,那就有悖初衷了。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寶石之國海藍傳

三隻怪鳥

全民轉職:我直播帶貨就能變強

去幼兒園的路

國運:我順手正名華夏神話

酒後老丈人

我能進入映象世界

米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