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集這幾天之所以老老實實的呆在杉松城,一方面是手上的兵力和將士們戰鬥力不允許他去刺激高元、不允許他繼續向南方進軍;另一方面是天天下大暴雨,這樣的天氣不宜作戰,要是強行為之,隋軍最為犀利的弓弩發揮不出半點作用,只因弓弩的弓、弦一旦被水浸泡,就會變軟,射出去的箭矢的威力減少九成以上,根本就不能給中箭的敵軍士兵造成傷害。

這種情況之下,高元要是揮師北上、強攻杉松城和李家堡,楊集也只能收兵退到北方的小遼水北岸。

這不是楊集慫,而是他的實力確確實實遠不如高元;他在絕對的實力面前,縱有萬般奇謀也不管用。

好在高元沒種。

高元明明擁有二三十萬精兵,可他不但不敢刺激隋軍,反而抓緊時間讓淵子澄收攏“貴端水—大梁水”地區軍民;反而老老實實的用錢糧贖買俘虜、傷兵。

直到昨天下午,於仲文率領的兩萬二千名奚族軍戰士、降將斛律晉八千嫡系軍抵達了杉松城,此部加上楊善會和韋雲起集結而來的一萬涼州軍,使楊集手中的兵力一下子寬裕了起來。

而李景率領的兩萬五千名冀州軍、裴矩和崔弘升為首的一萬漠州軍和一萬原高昌圖句麗軍、宗羅睺和薛萬均的為首的六千名刑徒軍也在明天、後來抵達。

這些軍隊的到來和即將到來,終於讓楊集鬆了一口氣,可是形勢對於他來說,情況仍舊不樂觀。

因為李子雄今天上午派人送來一個非常重要的軍情,這份軍情與消失已久楊綸有關。

楊綸的任務是從柳城郡望海屯出海,襲取遼東灣以東的蓋牟城和安市城,以斷高元退路、南方援軍之路。

他們出海的時候,在遼東灣遇到一場風浪暴雨;好在風浪不大,而楊綸又是採用連環船的方式出海,所以他的軍隊沒有什麼損失,只不過船隊卻嚴重的偏離了既定航道,愣是跑到遼東半島中西部的長興島去了。

長興島東西長三十多公里、南北寬十二公里左右,島上地勢呈丘陵地貌特點,西部較高、中東部較低。

它在春秋戰國時是東胡的土地,秦漢時期則屬於遼東郡文縣,到了東晉將領桓玄稱帝的公元404年,包括長興島在內的遼東半島盡為高句麗佔領。

高句麗人見到長興島溫和溼潤、四季分明,於是在長興島設長興縣管理本島和交流島、鳳鳴島、蓮花島(西中島)、駱駝島,並且鼓勵遼東半島入島居住、開發,從此,這個荒蕪多年的海島得以興盛。

楊綸給吹到了這裡,索性將錯就錯的滅了人數不多的島上守軍,之後再向東進軍,利用高建武騙取了嵐崮城(瓦房店市)、石城、卑沙城、牧羊城,令半島南端盡歸大隋所有。

接著又用高建武的名義把五城守軍騙去遠離大陸、人數最少的蓮花島防禦隋軍水師。

事後,楊綸留下麥孟才、錢傑和五千名士兵坐鎮嵐崮城,封控蓮花島。

自己則是打著援軍的旗號率領兩萬名士兵沿海北上,由於半島上的各城高句軍守軍目光都在北方,又加上陸陸續續有士兵奉命北上,他們也沒有懷疑楊綸這支軍隊。

等他們到了蓋牟城和安市城,高建武再一次為大隋建功立業。

但是楊綸的好運也許馬上到頭了,因為高惠貞奉高元之令率兩萬大軍接管二城防禦任務,此時的高惠貞應該到了高句麗軍後勤重地橫山城一帶。

如果高建武這次騙不了高惠貞,一場大戰在所難免。

兩軍一旦開戰、或者訊息洩漏,高元一定會派遣大軍猛攻楊綸,重新打通溝通南北的關鍵節點!

不過現在算是非常好的了,因為幽州水師遇到這場風浪和暴雨的緣故,使楊綸奪取二城的時間足足晚了十三天;如果他們沒有被吹離航道、沒有這意外的十三天時間,這支奇兵恐怕早在十三天前就被高元派去的軍隊給滅了。

現在對於楊集來說,必須儘快殺到南方;唯有如此,這支奇兵的安全才能得到保障,否則,必亡。

城守府大堂中,楊集細細觀察著地圖,目光不時在杉松城和李家堡城、遼東郡懷遠鎮、蓋牟城和安市城之間掃視,三者各據一點後,便形成了一個不規則的“

李子雄所在的懷遠鎮位於中間那個連線點,可他被遼水隔在遼水西岸,手中的兵力、船隻使他自保有餘,進取不足,橫渡遼水根本談不上。

雖然他根據形勢的變化及時分五千士兵乘船支援楊綸,可是楊綸兩萬五千人一旦分守兩城,兵力就不多了。

若是兩城都來了強敵,他們肯定要分一部分士兵震懾城內的高句麗人,最終可以用來迎戰計程車兵會變得更少。

“大王,大隋與高句麗之戰牽連甚廣,而滕王佔領的蓋牟城和安市城是異常關鍵的一環,若他兵敗,導致高元重新打通南下之路,我們哪怕打下整個遼東平原,也會使這場戰鬥變得曠日持久,到時候,犧牲更大。

李子雄將軍不能再分兵了,否則,遼東危矣!”

郝瑗嘆息一聲,說道:“如今只能看我們的了,只要我們殺到對岸,兵臨高元所在的的遼東城下,滕王壓力必將大減.”

旁邊的凌敬亦是說道:“大王,為今之計,我軍只有強攻一途了,時間越快越好,絕不能再拖。

至於淵子澄之軍,先行放在一旁.”

“強攻就強攻吧.”

楊集也知道事態已經脫離了掌控,唯有一往無前,才能佔據先機,才能重新掌控全域性。

而且他在賣給高元的俘虜和傷兵之中摻了三千名假傷兵,只要他們成功渡過大梁水、兵臨遼東城下,這三千名被接入傷兵營計程車兵就能發揮出巨大的作用。

要是裡應外合的攻克遼東城、拿下高元和淵子游,那便是一場完美的斬首行動。

別的一切,都將變得十分簡單起來,而楊綸之危也將不刃而解。

“大王……”就在楊集準備下達作戰命令之際,朱粲手持一封書信飛快進入大堂,邊走邊說道:“大王,這是韓洪將軍派人送來的緊急軍情.”

“呈上來!”

楊集道。

“喏!”

朱粲上前遞給了楊集。

楊集將急報開啟,一目十行的看完,隨手就把軍情扔在案几之上,抬眸向下首文武說道:“韓洪將軍軍情上說:駐紮在石城山城的高句麗主將高僧羅離營東進,率領三萬多名精兵向李家堡進軍。

與此同時,高元之弟高大陽帶領三萬名精兵、兩三萬名輔兵和輜重兵從南岸的下堡城橫渡大梁水,其目標也是李家堡。

此軍隨行物資除了大量運輸糧食的車子以外,還有很多搬運攻城器械的大車。

兩支軍隊將於黃昏時分抵達李家堡西城、南城.”

停頓了一下,又將自己的感覺說了出來:“從高大陽的準備的物資來看,高句麗是打算強攻李家堡。

敵軍精銳士兵和雜兵加起來是八九萬人,而淵子澄一旦安排好後續之事,肯定也會從黎山城率軍東來。

而我軍守軍雖有三萬,然此城城牆低矮、防禦力不如大城重城,所以這將是一場苦戰.”

隨著楊集話音落下,大堂裡的氣氛也變得十分凝重和壓抑起來。

楊義臣發現楊集雖是如此說著,然而神色卻反而鬆了不少,僅僅只是想了一下,眼睛忽然一亮,上前拱手一禮,說道:“大王,末將認為這個軍情是好事!”

“楊將軍,且說說看!”

楊集其實也認為是好事,這個軍情的到來,至少說明楊綸還沒有被高元發現,不過他還是將這機會給了楊義臣。

“喏!”

楊義臣應了一聲,說道:“高元此番大舉出兵,說明他們尚未發現滕王,尚未發現蓋牟城和安市城失守,此為其一.”

“其二、高元在情報上有所缺失,此時還沒有發現我軍各路大軍已然到來,只要我軍出其不意攻其不備,在李家堡殺敗高僧羅、高大陽,淵子澄所剩之軍必將軍心動搖,對我軍的威脅,至少減少七成。

此外就能借用高大陽的船隻渡過大梁水,奪取已經兵力空虛下堡城,為我軍源源不斷、從容不迫的南下,提供巨大便利.”

說到這裡,楊義臣向楊集行了一禮,鄭重的說道:“然而這一切都要以快制快,末將認為最好今天就強勢出擊,分擊對方兩軍。

遲則生變.”

“既然你明白此戰之的意義,那麼高大陽、南渡之事就交給你了.”

楊集給楊義臣安排好任務,目光又看了看下方眾將,點將道:“楊善會、韋雲起、突地稽、處和洛,你們率領本部將士聽楊將軍之命.”

楊義臣之父尉遲崇,隨行軍總管達奚長儒率兩千名精兵與突厥軍作戰,他們被突厥軍打散幾次、又聚集了幾次,他們且戰且退,最後兵器全部用光、打折了,將士便以拳頭為兵器,繼續與突厥軍廝殺,以至手上的骨頭都露出來了,在他們轉戰三天的時間之內殺傷敵人數以萬計。

突厥軍兵多將廣,成功的把達奚長儒為首的殘兵圍得水洩不通,可是最後那一戰愣是不敢打了;更讓人哭笑不得的是幾萬突厥軍竟然哭著跑掉了。

這種玄幻的事,恐怕連玄幻小說作者也不敢寫,然而這就是事實。

正是因為突厥人的玄幻操作,於是達奚長儒得以脫困,但是達奚長儒卻也身受五處創傷,其中被洞穿的傷口就有兩處,他的兵士十之八九戰死,其中就包括楊義臣的父親尉遲崇。

楊堅因對尉遲崇功業的追憶,下詔賜義臣國姓楊、收為堂孫,然而楊義臣雖被楊堅收為皇族子弟,後來的職官、虛職、文武散官也非常高,可他的爵位在先帝朝的僅僅只是承自父親的秦興縣公。

直到平定楊諒叛亂,因軍功被楊廣提為郡公。

楊廣知道楊義臣智勇雙全、忠心耿耿、老實忠厚,有心將他提為郡王,使這一脈成為真真正正的皇族。

然而楊廣正在改制,對爵位的晉升資質把關得異常嚴格,而以楊義臣現在的名望、功勞、影響力,還遠遠達不到當郡王的條件。

所以楊集從大興城出發之前,楊廣和其他人一樣讓楊集給一些人開後門,而他所提到的第一個人就是楊義臣,要求楊集這次無論如何都要給楊義臣一個立大功的機會,就算不夠當郡王,也要夠當國公。

楊義臣是楊集的老師兼侄子,他對於給他開後門一事,自然高舉雙手的支援;更何況楊義臣有的是能力,所需要的僅僅只是立功機會的而已,又不是要自己弄虛作假、虛報功勞,這又算什麼開後門?又有什麼好猶豫的?

至於楊集本人早就不在乎功勞和晉升了,而且此戰只要滅了高句麗,哪怕他不爭不搶、沒有什麼個人之功,最後也會升。

若是立了大功,回去後還要透過搞事的方式把自己貶下來。

既如此,還不如把機會通通給了自己人。

“遵命!”

眾將出列應命。

“於將軍!”

楊集目光看向了於仲文。

於仲文起身出列:“末將在!”

“你將一萬五千名奚族戰士交給楊將軍,然後率軍坐鎮杉松城,防止高句麗從這裡北上.”

楊集說道。

“末將遵命!”

於仲文畢竟是上了年紀的人,他長途奔襲至此,體力消耗得比較嚴重,心中雖是比較遺憾,但他也打了一場大勝,所以倒也沒有反對。

“高僧羅是高寶寧的兒子,而我們這裡正好有他們兩大仇敵的兒子在.”

楊集說道:“陰世師、薛舉、尉遲恭,你們隨我統御兩萬名將士,會一會這個高僧羅.”

“末將領命!”

“斛律將軍,你和高家的恩怨,我也是知之甚詳.”

楊集目光看向斛律晉,微笑道:“此戰,你願意去嗎?”

其實他知道斛律晉心中並沒有什麼故主之情、並不存在難以面對故舊的想法,否則也不會此番率領八千降兵隨於仲文南下了,但這種說法,無疑是給了對方一個非常好的臺階,也利於日後的掌控、駕馭。

如楊集之所料,斛律晉確實是來立功的,可心中終究還是有些難堪和羞愧,一聽楊集把此戰提作“家仇”,難堪和羞愧一下子就沒有了,聞言便肅然起身道:“多謝大王賜予末將復仇之機,末將願意隨大王出征,萬死不辭.”

“好!”

楊集微笑點頭:“你率五千將士隨我出生,另外三千交給於將軍.”

“末將遵命!”

斛律晉聞言大喜。

“都下去準備吧!半個時辰之內,諸軍必須出發。

違令者、遲到者,斬!”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從秦時來

木魚花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