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集回到州牧府,第一時間見了風塵僕僕的杜如晦。

一問之下,結果讓楊集不禁狂喜。

杜如晦果然不負眾望,他在大興見了兼任雍州牧的太子楊昭,陳說厲害關係之後,楊昭承諾向涼州援助二十萬石糧食、三萬套武器裝備。

只要路況稍好,便會動用民力,將這些物資從天水郡上邽縣官倉運往西平郡湟水縣。

楊昭還讓杜如晦轉告楊集:楊廣已經任命他為吐谷渾戰役的後軍大總管;在這場戰役之中,雍州就是涼州的大後方、後勤重地,讓他們只管安心打仗即可,用不著為糧食物資操心。

簡而言之,楊集只管放開手腳去殲滅吐谷渾,至於糧食物資什麼的,楊廣絕不會拖他後腿。

但是讓楊集、楊善會等人相當鬱悶的是:楊廣這個承諾並沒有公佈公開,整個西京留守府也只有楊昭知曉、只有他擁有調糧調物的令箭。

若不是楊昭自己說漏了嘴,而杜如晦又能敏銳的察覺、追問,楊昭肯定隱瞞不說了。

這說明什麼?

說明楊廣怕了楊集這個討債鬼,生怕他沒完沒了要錢要物,所以隱瞞不說。

也幸好去哭窮,而且還是讓杜如晦過去,否則換成一個反應比較遲鈍的人,一定被這“區區”二十萬石糧食、三萬套武器裝備給打發了,事後,還美滋滋。

聽完杜如晦說了此行經過,楊集高興得哈哈大笑:“克明,你給涼州立下大功了;此事,由你專門負責。

總之一句話,你只管變著花樣去大興哭窮,直到榨不到一顆米、一文錢為止.”

杜如晦哭笑不得,拱手道:“卑職遵命!”

楊集激動過後,目光期待的看向南方,自言自語的說道:“也不知顏師古到了益州沒有,但願他們也像克明這般滿載而歸.”

眾人:“……”

與此同時,被楊集抱以重望的涼州使節團已至千里之外的蜀郡成都城了。

正使顏師古和副使節李玄道深知涼州使命重大,影響深遠,他們不敢有一刻怠慢,接到命令之後,便餐風露宿,拼命往蜀郡趕,到了成都城後,第一時間去見了益州刺史史萬歲。

顏師古將楊集親筆所寫的書信遞給史萬歲,聲音沙啞的說道:“史刺史,涼州三面受敵,北面是強大的東突厥,西方是突厥四部、西域諸國,南面則是窮山惡水、實力尤在的吐谷渾。

朝廷如今讓大王以一州之力對決吐谷,還要防禦北方、西方的異族,深感吃力。

大王希望您這邊能夠牽制慕容伏允的岳父拓跋赤辭.”

“哦?是嗎?”

作為管理二十多個郡的益州刺史,史萬歲自然知道即將展開的大戰,不過楊集向他求助,卻是出乎意料了。

他接過書信,一目十行的看完,皺眉思忖半晌,抬頭看向風塵僕僕、鬍子拉茬的顏師古,說道:“衛王的意思,我已明白了;顏使君且去驛館休息.”

顏師古猶豫了一會兒功夫,拱手道:“史刺史,非是卑職越僭、失禮,而是戰事緊急,刻不容緩;卑職很刺史何時出兵,否則,卑職安不下心來!”

他們此番出使益州,說白了,就是賣慘;希望把益州拖入戰爭之中,好讓涼州減輕來自党項方向的壓力。

臨行前,楊集專門向顏師古和李玄道訓過話,說是隻要目的達成,哪怕他們把涼州上下說成一幫廢物都行。

他們按照楊集等等州牧府大官的吩咐,在入城之時,搞得十分熱鬧,不說是人盡皆知,可是很多很多人知道涼州使節團來了。

以涼州州牧府官員的判斷以及當前形勢來看,史萬歲出兵顯然對他更有好處,可惜一切都要史萬歲說了算。

而且不管史萬歲是否答應,他們都要儘快返回涼州,給州牧府一個明確的回覆。

所以他此刻雖然累得精疲力盡、渾身痠痛,卻也不敢依言去驛館休息。

“衛王在信上已經說得十分清楚了.”

史萬歲看了顏師古一眼,十分坦然的說道:“但是益州不是由我一人說了算,我需要和刺史府官員商議一番.”

顏師古一聽此話,心都涼了,他和副使節李玄相視一眼,拱手問道:“但不知史刺史何時能夠給予卑職一個明確的答覆?”

史萬歲皺眉思索半晌,緩緩的說道:“最遲,今天天黑前!”

他和楊集的良好關係開啟於開皇十九年,當時要不是受到楊集暗示和影響,及時投靠太子楊廣,他一定步王世積後塵、淪為皇儲之爭的犧牲品,又哪有今天的榮耀?

正是因此,史萬歲對楊集感激至深。

對於楊集聯合出兵的邀請,史萬歲於情於理都要出兵,而且他也不想錯過這場從天而降的軍功;然而上任的時間還沒有滿三個月,他對益州上下的勢力構成了解不多,對軍隊的掌控力也不強。

“如此,卑職先行告退,靜候刺史佳音!”

顏師古和李玄道站了起來,向史萬歲行了一禮,隨著一名禮曹官員離開。

史萬歲目光復雜的看著顏、李的背影,忍不住長長的嘆息了一聲,向待命的職日官吩咐道:“去把趙長史、楊司馬、郭主薄、龐兵曹給我請來.”

楊廣給史萬歲配備了幾名厲害的屬官,分別是他提到的長史趙綽、司馬楊武通、主薄郭行方、兵曹龐玉。

趙綽是河東人士,秉性正直剛毅、公平廉潔,在先帝時期以執法不阿、恭謹恪勤而名傳於世,不久,又以“處法平允,考績連最”,升為大理寺丞,並在開皇八年擔任了西南道行臺尚書省民曹,現在刺史府長史。

楊武通是弘農楊氏人士,此人性情剛烈、擅長馳射,是大隋朝開皇、仁壽年間的名將之一。

他曾多次以益州行軍總管之銜領兵討伐西南獠人,每次都榮立赫赫戰功。

周法尚之所以能夠在眉山郡屢獲大勝,楊武通功不可沒,後來因功被加封為白水郡公、左武衛大將軍。

主薄郭行方是蜀郡人,亦是一個文武雙全的人物,他先後當過西南道行臺尚書省行軍參軍事、瀘川太守、資陽太守,多次擊敗益州南部的作亂獠人。

兵曹龐玉是臨洮人,乃是已故儀同大將軍、狄道縣公龐徽之子,龐玉身材魁偉、英武有力、明曉軍法,開皇年間以門蔭入仕,授監門直閣,先後出任越巂郡、臨邛郡總管,在任期間,亦立下了汗馬功勞。

這四名“地頭蛇”忠心耿耿、清正廉潔、戰功赫赫,楊廣將他們任命為益州刺史府高階官員,既是希望他們儘快幫忙史萬歲把益州監察州完整框架建立起來,同時也是牽制史萬歲;畢竟史萬歲雖然是一代名將,可他以前也是個惡跡斑斑的人,貪贓枉法、官逼民反、殺良冒功等等惡劣之事,盡都幹過。

——————

(補昨天,求月票、推薦票!)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科西嘉帝國的崛起

高加索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