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俟城王宮之內,慕容伏允看著慕容邕讓人送回來的緊急書信,臉色頓時變得異常難看,慕容邕不但把楊集的要求寫了,連帶一些重要的對話都詳細的記錄在書信之上,尤其是楊集意圖扶持慕容兆、慕容鐵刃之說,讓慕容伏允心都懸了起來。

慕容鮮卑氏雖然是外來戶,可是幾百年以後的今天,慕容氏已經發展成了枝繁葉茂的大家族,具體有多少人,連慕容伏允這個大可汗也說不清楚。

現如今,慕容氏雖然已經控制了吐谷渾大部分地區的軍政大權;可是一個二個都變成了實權在握的厲害人物。

若非世襲罔替之制早已深入人心,沒有人覺得大可汗也能換上旁支和其他人,大可汗之位當初根本就輪不到他。

但是人的野心,往往由實力來決定,實力越強、野心也會越大,他慕容伏允不就是最典型的代表麼?眼下這個時期,吐谷渾各大部落人心各異,別看一個二個說得慷慨激昂,誓與隋軍死戰到底,然而這是沒有出路的無奈之舉,要是隋朝加以拉攏,恐怕有一半願意當隋朝孫子、三成抱著觀望態度,另外兩成或許會堅持到底,但他慕容伏允要是先死了,他們會堅持到底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慕容伏允越想越是不安,如今的眾多王族之中,慕容兆、慕容鐵刃就是最強大的實權派,他慕容伏允計程車兵多是疏於戰陣,能征善戰的軍隊少之又少,可是那兩人所帶之軍,盡皆是精銳,他們隨便拿出一萬名士兵,就是撂倒自己的兩三萬士兵。

旁邊的慕容孝雋見到慕容伏允的臉色陰晴不定,遲遲都沒有說些什麼,忍不住問道:“大可汗,究竟發生了何事?”

“你自己看吧?”

慕容伏允將書信遞給了慕容孝雋,便在空曠的大殿上踱了一陣子,等到慕容孝雋看完書信,這才停下腳步,幽幽的說道:“你說慕容兆、慕容鐵刃,究竟是要做什麼?”

慕容孝雋小心翼翼的問道:“大汗的意思是說?”

慕容伏允冷冷的說道:“如果慕容兆、慕容鐵刃若是與隋朝眉來眼去,或是暗中降了隋朝,隋軍便能輕鬆進入當金山口,殺入一望無際的腹地了.”

慕容孝雋皺眉道:“大汗,我認為這是隋朝的離間之計。

強大的突厥汗國就是這麼被隋朝弄得四分五裂的.”

慕容伏允睨了他一眼,冷冷的說道:“慕容鐵刃姑且不論,但是慕容兆現在進也難、退也難,在此困境之下,難道不會投降隋朝麼?還是你以為他會死戰到底?”

“這個……我也不好說什麼.”

慕容孝雋無言以對。

慕容伏允知道他忠於自己,只是他不想說出慕容兆、慕容鐵刃有不軌之心,嘆息一聲道:“不是我非要去懷疑他們,而是當今之勢十分糜爛,又關係到我們吐谷渾的生死存亡,使我連全力去信任一個人的資格都沒有了,而他們二人又鎮守著至關重要的西大門,容不得我多想啊!”

慕容孝雋聞言默然,他知道這是不利的局勢使慕容伏允變得不自信了,而不自信的結果就是懷疑自己人。

但是隋軍都“兵臨城下”了,你還去懷疑兩名手握重兵的大將、大王,難道就不怕他們破罐子破摔、徹底投降隋朝麼?而且慕容兆、慕容鐵刃是推慕容伏允上位的主力,這兩人在接下來的戰鬥中,或許會儲存本部實力,可是慕容孝雋認為他們造反的可能性形同於無。

然而他倆還沒到“功高震主”的地步,就受慕容伏允懷疑了,這難免也讓慕容孝雋感到有點心寒。

慕容伏允陰沉地道:“不過慕容兆、慕容鐵刃雖然掌握兵權,可是想調兵反我卻是不太可能.”

“大汗得得對!”

慕容孝雋順勢道:“他們利用大汗賜予他們的權利征戰四方,諸將自然莫不從命,可是他們想把這鋒利的刀子刺向大大汗,這把刀子自然是不會答應的。

畢竟將士們的家人都是腹地,豈能自己人殺自己人?”

慕容伏允想了一會兒,憂心忡忡的說道:“怕只怕,慕容兆被隋軍所迫不得不降,到時候,將士們在刀兵的威脅之下,恐怕也只能答應了.”

他霍然轉身,對慕容孝雋說道:“你馬上帶伏羅川城之軍,去把慕容兆迎入當金山口。

只要三沙軍安全入境,自然便失去了降敵的機會了.”

“遵命!”

慕容孝雋知道事態緊急,趕緊答應一聲,快步離開了王宮。

“慕容兆、慕容鐵刃,現在還不是和你們翻臉的時候,不過我早晚會收拾你們這些擁兵自重的小王.”

慕容伏允獨自一人站在那兒,雙拳漸漸握緊,低沉的聲音如高原的狂風蕭殺。

正如楊集所料,懷疑的種子已經在慕容伏允心中播灑,只要遇到陽光、雨露、又施了肥,就會在他心裡瘋狂而茁壯地生長起來!慕容伏允發了一通狠,又修書一封,喚來一名百夫長,吩咐道:“你立刻將這封書信拿去張掖,親手交給天柱王。

要快.”

“遵命!”

百夫長接下書信,又聽了慕容伏允一番交待,便告辭離開。

又是數天過後,接到慕容伏允書信慕容邕第一時間找到了楊集,並且和楊集達成了協議。

吐谷渾承認鄯善、且末自古以來就是中原王朝的國土,如今的大隋王朝代表中原正統,所以歸還給大隋理所當然,但由於境內有馬賊“鄯善軍”,所以需要隋軍自己去收復;此外還在楊集要求之下,吐谷渾額外要交千斤黃金、千斤銀子,一部分是補交本該屬於大隋王朝賦稅,另一部分是罰金和補償。

並非是楊集裝模作樣、故弄玄虛,而是這時代的人,對於國土的觀念非常模糊,別說是幾公里、幾十公里了,便是完全的一個州,人們也沒有多少概念。

他是準備以此為例,加深人們腦海裡的國土觀念,讓他們明白鄯善、且末並非是大隋從吐谷渾奪過來,而是它們本身就屬於大隋,如今不過是物歸原主罷了。

同時也是間接的讓大家知道,國家弱小、內亂之時,國土慘遭割裂,而今,是因為大隋王朝強大了,才能收復這些丟失的領土,希望人們的自信心、自豪感從這一刻開始,有所變化。

楊集對於國土之執著,遠遠超過那些整天吹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仁人義士。

中原王朝自漢朝開始,便不遺餘力的經營西域這片戰略要地,無數軍人為了完成王朝使命,無怨無悔的屯駐於荒涼西域,以駐兵、屯田等方式維繫中原王朝統治。

然而時至今日,大部分人只是把西域視作走向西方的橋頭堡、附屬國,而不只是把西域當作中原的國土。

但是楊集對於西域卻是痴迷不已,一直慫恿楊堅和楊廣遷徙百姓填充其地,以龐大的人口基數達成同化西域各族的目的,進而使西域真正成為中原王朝的領土。

而楊堅向涼州移民幾十萬戶,為的就是加強涼州統治,使大隋勢力、大隋戰略步步向西推進。

另外是在告訴周邊各國各族,大隋王朝收復鄯善、且末之舉,並非是仗勢欺人、強取豪奪,而是拿回本該屬於大隋的東西。

你們別擔心大隋會奪你們的東西。

至於人家信不信,那就與楊集無關了,不過表面工作必須做到位,這是因為他知道大義名分在很多時候比軍隊還有效果。

比如說他佔領的半個高昌,為何輕輕鬆鬆就收入囊中,一來是此為西突厥割讓,二來是楊集佔領之後,在民間宣稱那裡自漢朝以來就是中原的國土,說大家自古以來就是兩兄弟、一家人,再加上後續的政策到位,導致那些以漢人自居的胡化漢人,對代表漢家本宗、趕走西突厥的大隋王朝並不排斥,故而大隋佔領那片領土的時候,從頭到尾就波瀾不興。

這種處理方式放到鄯善、且末,也是同樣成立的,最少能夠降低土生土長的鄯善人、且末人的敵意,使他們認為大隋王朝是前來救他們的故國兄弟,而不是侵略他們的侵略者,只要加深雙方的關係、減少人心上的隔閡,就能為日後的統治和治理提供最基本的穩定條件。

而吐谷渾得到的,卻是楊集的兩個承諾,首先是慕容兆撤入腹地之時,隋軍不會發起進攻;其次是楊集承諾幫吐谷渾說情。

前者還好說,能夠使吐谷渾幾萬士兵、十多萬老弱婦孺完整的退入腹地。

而後者,完全就是鬼扯了,只因現在的對峙,本身就是楊集提出來的軍備競賽,他又怎麼可能幫吐谷渾說情?即便是現在答應了,以後也可以說成是朝廷不同意結束對峙,他也沒辦法。

這道理,慕容邕自然也知道,不過當務之急是把三沙城的軍民完整的撤離,之後事、之後再說。

而且讓他振奮的是,楊集比起之前的強硬,終於願意對話了。

這個巨大的轉變,對於窮困潦倒的吐谷渾來說,已經是一個非常好的開頭了。

只是慕容邕不知道的是談判桌上的得失,往往會比戰場上的得失更多;一旦外交人員在談判桌上中了敵人的“迷魂陣”,連帶國家高層也受到誤導,並根據錯誤的判斷作出錯誤的決斷,最終導致軍隊也跟著中計、倒黴。

等到慕容邕神清氣爽的離開正堂,楊集看著堂下眾人,說道:“慕容邕原本不答應,但是今天卻是如此之乾脆,由此也可見慕容伏允著急了,在信中給了他極大的談判許可權。

諸位認為‘離間計’成功了嗎?”

楊善會欣然頷首:“大總管用的雖然是十分淺顯的離間之法,可結合大隋和吐谷渾的實力差距、兩國關係,就會變成無從化解的陽謀。

慕容兆雖然有大功於慕容伏允,但是他也由此得以壯大,這些年的過度膨脹在平時或許不算什麼,可是以慕容伏允處境現在處境不妙,以他當前的眼光來看,慕容兆的擴張卻是野心勃勃的表現,而這個有野心之輩,偏偏又是王族中人,慕容伏允自然不認為他經受得住‘大可汗’之位的誘惑了.”

“就算慕容伏允相信慕容兆忠誠,可別人呢?”

陰世師認同楊善會的觀點,笑著補充道:“慕容兆不僅僅只是慕容伏允的左膀右臂,還擁有無數人口、牲口、財富,此等冠絕吐谷渾的實力、財力,誰不眼紅?我們不指望慕容兆立即受到懲處,現在只需在慕容伏允和臣子們心中灑下一粒種子就夠了,等到這粒種子就會茁壯成長,輕則影響到吐谷渾排兵佈陣、作戰策略,重則造成內戰爆發.”

楊集作為離間計的執行者,當然明白這種明顯是陽謀的離間計的可怕,他笑著點頭:“也就是說,我們可以趁機吃下慕容兆的軍隊,卻放過慕容兆了.”

“正是如此.”

楊善會說道:“我們談判的目的,乃是誤導吐谷渾,使慕容兆在撤離途中減少戒備之心,從而為薛總管、麥總管的創造致勝之機,此戰不說全殲三沙城敵軍,就算吃下一半兵力,也足夠吐谷渾君臣相互指責了.”

已經率領羌兵從洮州趕來的韋雲起,亦是附和道:“陰司馬、楊長史所言極是,其實不管是慕容伏允也好、各部酋長也罷,實際都不願與我大隋決戰,而且他們正處於一個微妙的平衡之中,若是我軍能夠在戰場上再取得一場勝利,便能打破這個平衡,我軍再適當的時機退一步的話,他們的內部矛盾就會變得突出起來,搞不好還會自己打起來.”

楊集微微點頭。

眼下一切都在既定的軍備競賽中進行,大隋完全沒必要為了追求“畢功於一役”去硬碰硬,等吐谷渾在對峙國力衰弱、溫飽不濟,他們自己就會走向毀滅,隋軍到時入境,或許就會變成幫助普通百姓推翻暴政的正義之師了。

就目前來說,隋軍雖然不便出頭,可他們還有鄯善軍來當奇兵,即便慕容伏允知道這是隋軍,但是隻要他們沒有打出隋朝的旗號,就會給人一種凡事都有得談的錯覺。

“傳令下去,讓薛世雄、麥鐵杖擇機出戰,同時讓錢世雄退兵二十里,使慕容兆放鬆戒備.”

楊集肅然下令。

“喏!”

眾人起身應命。

楊集想了想,又向韋雲起問道:“你帶來的羌兵能否作戰?”

“能!”

韋雲起豎指道:“卑職依大總管之命,從党項十部挑了一萬青壯。

這些士兵異常強悍,光是訓練,幾乎無從淘汰。

,卑職現在連一人都捨不得放棄呢.”

楊集沉吟半晌,吩咐說道:“那你就帶這支軍隊前去瓜州,抄條小路進入當金山口,以馬賊的名義去搞慕容兆。

記得不錯的話,甘泉水便是發源於祁連山,一半是流入瓜州、一半流入吐谷渾腹地,如果你在這裡找到路,完全可以起到奇兵之效.”

“多謝大總管!”

韋雲起大喜過望。

楊集說道:“你們的情況不容樂觀,你帶多少糧食、怎麼走、怎麼打,我都不管,你們自己小心一點.”

“請大總管放心,卑職定然不負重託.”

韋雲起肅然道。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最左五院之劍道無雙

夢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