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厥前鋒由突厥人、僕骨人組成,主將是僕骨少主蒙攝、副將是突厥王族阿史那達便,出發之前的總兵力計有五萬人,若是將戰兵之外的斥候也算上,前鋒大軍的兵力就更多了。

反觀陰世師為首的隋軍,只有區區三千人,要是把斥候和傷亡士兵相抵,怎麼說也不到三千人了,固然殲滅了近萬人,但數量龐大的敵軍,依然是隋軍的十多倍。

陰世師決定再打一次伏擊,其實是冒著巨大的風險,要是他的行動為敵察覺,必將落下全軍覆沒的下場。

這一點,陰世師自然是心知肚明,但凡事有利有弊,只要具有51%的利,那就是值得冒險的利大於弊。

如果能夠徹底除掉突厥前鋒,一方面可以殲滅突厥的有生之力,減輕大同城攻防戰的壓力。

另外一方面可以加深突厥和僕骨部的矛盾,破壞兩族之間本就寥寥無幾的信任,一旦回紇、斛薛、同羅、斯結、渾、拔也古﹑葛邏祿、拔悉蜜等鐵勒各部見到僕骨落得全軍覆沒的下場,在接下來的戰鬥中定然畏懼不前,要是步迦可汗加以逼迫,突厥和鐵勒之間的矛盾必定集中暴發;要是敵軍發生內訌,同樣給大同城減輕壓力、贏得極為寶貴的時間。

如果達成以上兩大戰略目的,這支奇兵縱然全軍覆沒也值得。

對於這支奇兵來說,陰世師這種取捨是一件十分殘酷的事情,但是為了大隋利益,有些犧牲在所難免。

比如開皇三年,四十多萬突厥士兵驟然來犯,其中十幾萬人本想屠戮掠奪渭州、秦州一帶,楊堅為了保護二州百姓,急令只有兩千士兵的達奚長儒膠去迎戰,這是楊堅為了大隋利益而作出的犧牲;到了第二年,楊堅準備反擊突厥時,滿朝大將沒人敢扛起主帥大旗,於是楊堅把自己最疼愛的弟弟楊爽派了去,這同樣也是為了大隋而作出的犧牲……達奚長儒、楊爽都知道自己面臨將是什麼樣的敵人,但他們卻都慷慨應戰。

原因何在?是大隋利益促使他們忘了個人安危。

時光流轉至今,異常怕死的楊集為了大隋利益,一樣是毫不猶豫的率領一支孤軍深入虎穴;同樣道理,陰世師也是為了大隋利益,展現出了大隋軍人應有的擔當,用實實在在的行動,詮釋著什麼叫“國家利益高於一切”。

……未時、申時無疑一天中最熱的時間,此時就連草原上的風都透著一股股令人幾乎窒息的熱浪,然而突厥前鋒卻冒著酷熱的暑氣在草原上行軍,抬頭上萬裡無雲的晴空,低頭是無從遮蔽的草地。

渾身汗水計程車兵悶聲無語的在草原上行軍,一個個解開了衣甲,露出了健壯的胸膛,但是那滾滾襲來的熱浪,依舊令一些體弱之士眼前發黑,一不小心就從馬背上摔了下去,引起一陣驚呼。

便是體質強悍之士也被暴曬得無精打采,胃口全無,只顧著把皮囊裡溫熱的水往嘴巴里灌,然而很快又化作汗水流失乾淨。

他們還要再走幾個時辰的路,才能抵達大隘口,聽說裡面有可以遮蔽陽光熱浪的叢林、有解渴的清爽甘泉。

聽說不斷有士兵拿下,蒙攝不但沒有擔憂,反而生出幾分快意。

只因倒下的皆是突厥人,而不是僕骨士兵。

突厥推翻了腐朽落後柔然,變成草原新的主人,而這些柔然鍊鐵奴,比舊主墮落得更快、更徹底。

那些突厥英雄的後裔,都擁有先祖打拼下來的龐大家業,他們根本不用去和惡劣環境搏鬥,只會整天整天的花天酒地、醉生夢死,早已失去了草原人與天地對抗的體魄、勇氣和意志。

那些早已被酒色掏空的孱弱身子,在艱苦行軍過程中很快就吃不消了。

而長期遭到突厥人欺壓、盤剝的僕骨士兵,時刻生活在惡劣環境之中,至今沒有一人倒下。

“蒙攝,這樣下去不是辦法啊.”

蒙攝無所謂,但阿史那達便卻不能無動於衷,他滿懷憂慮的向蒙攝說道:“這鬼天氣太熱了,將士們連肉都不想吃了,一個二個病懨懨的,如何與隋軍作戰?”

蒙攝眯著雙眼看了蔚藍的天空,向阿史那達便說道:“昨天斥候來報,說是隻要進了大山坳,繼續西行二十里就有大量叢林、甘泉、湖泊。

我們到了裡面再休息,養足了精力才好與隋軍作戰.”

阿史那達便擦了一把汗水,建議道:“這樣慢吞吞的走,暴曬的時間只會更長,不如加快行軍速度?”

蒙攝眼中的不屑之色一閃而沒,不鹹不淡的點頭道:“我看可以!”

“行.”

蒙攝那要死不活、無所謂的模樣,讓阿史那達便心中暗恨不已:‘等你計程車兵全部死在大同城下,看你還能不能這麼淡然?’隨著命令下達,大軍的行軍速度加快了,疾行近了一個多時辰,兩座大山夾著的大山坳已經遙遙在望,全軍上下盡皆大喜過望。

便在這時,一隊人馬從對方遠遠的狂奔過來,一支僕骨士兵脫離隊伍,迅速迎上。

但兩支人馬很快合在一起,往大軍這邊返回。

“見過少族長、阿史那將軍.”

他們飛快的策馬來到蒙攝和阿史那達便身前,翻身下馬,向兩人行了一禮。

“發生了何事?”

蒙攝見這幾名斥候狼狽不堪,身上還帶著斑斑血跡,心中大生不妙之感。

記得不錯的話,早上就對斥候百夫長說過,如果沒有緊急軍情,就不必回來彙報,以免回來奔波,飽受炎熱之苦。

他們這個時候回來,莫非前鋒出事了?“少族主,我們一萬勇士全完了.”

蒙攝為之一愣,大聲詢問道:“這話……這話怎麼說?”

旁邊的阿史那達便比蒙攝更為震驚,他聽得頭腦一片凌亂,心中暗忖“我不過是發發牢騷而已,難道真有這麼巧的事兒?”

“隋軍昨晚火燒我軍大營,有八千多名勇士被隋軍割走了頭,我軍最後只有千多人逃入山林,可是他們都沒有戰馬,早上往這邊跑的時候,隋軍騎兵又從他們背後追殺……”“然後呢?”

不等斥候說完,蒙攝大聲詢問。

“然後?”

斥候奇怪的看了蒙攝一眼,似乎想不到少族長會問出這等白痴的問題,小聲的說道:“然後都死了。

隋軍把他們的人頭都割,全部堆在山口.”

“隋軍有多少人?”

阿史那達便看到蒙攝氣得說不出話,連忙問出了一個十分關鍵的問題。

如果隋軍大舉北上,根本瞞不過他們的耳目,然而如果不是大舉出擊,隋軍如何殲滅得了一萬名僕骨大軍?“隋軍只有兩三千人.”

斥候怯怯的看了蒙攝一眼,低聲說道:“他們得知大軍到來,已經跑掉了.”

“我大概明白了.”

阿史那達智珠在握的便向蒙攝說道:“定是僕骨勇士一路暢通無阻,而且行軍太過辛苦,一倒地都睡著了,從而給了隋軍偷營的機會。

大營起了火,將士們驚惶失措,從而被隋軍一一屠殺.”

“你說這些有個屁用.”

炎熱的夏天本就讓人心浮氣躁,蒙攝死了萬名部落勇士,早已怒不可遏,阿史那達便酷似風涼話一般的分析,令蒙攝氣得胸膛一鼓一鼓的,彷彿要炸開了一般。

阿史那明白他的心情,也不予計較,待他怒火慢慢平息下來,便又說道:“我們必須要吸取這個教訓,不能再犯同樣的錯誤了。

否則的話,我們還沒到大同城,恐怕就被消耗乾淨了.”

蒙攝沉默半晌,點了點頭道:“這也是我要和你商量的事情,將軍有沒有發現我軍部署有很大漏洞?”

“你的意思是說,我們分太得太散了?”

阿史那達便也是名宿將,立刻明白蒙攝的意思。

“難道不是嗎?”

蒙攝目光注視著阿史那達便,冷冷的說道:“我們兵力雖多,卻分成百多個團伙,紮營之時也像防賊一般,這樣很容易被隋軍一個個的擊破。

請將軍向大汗說聲:請他老人家少點算計,不然的話,遲早沒人願意為他打死戰.”

“我會向大汗建議,打敗隋軍以後,我相信大汗會給各部很好待遇.”

阿史那達便暗自嘆息一聲,就連阿史那家族都殺得不可開交,而突厥人和鐵勒人的仇恨、隔閡深如不見底的北海,想化干戈為玉帛,談何容易?再說了,就算步迦可汗一視同仁,鐵勒人能放下成見?“但願吧!”

蒙攝說了一聲,便帶著僕骨士兵向山坳方向飛奔而去。

——————感謝書友‘燒書的蟲’大賞200、‘無想無情’大賞200、‘葉朵v’大賞200。

感謝投月票、推薦票支援的眾多書友。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戰逆九川

落雨塵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