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了慕容弦月的話,楊集懷疑自己出現了幻覺,皺眉詢問:“出塵,你認識李靖嗎?”

蘇亶是什麼鬼東西他不知道;但是李靖不僅是軍神,還是“紅拂夜奔”中的男主角,這傢伙不去楊素家裡勾引未婚少女,居然跑自己家裡來了。

莫非“紅拂”張出塵自帶魅力的屬性,把李靖引來了?張出塵果斷搖頭:“不認識!”

“哦!”

楊集笑著向門外走去,他心中大概明白怎麼回事了。

科舉制問世以前,都是地方層層向朝廷中樞舉薦人才,要麼就是官員直接向皇帝舉薦,雖然他們推薦的人都是世家子弟,可也首看名望,其次論才,不然諸葛亮當初為何在荊州苦心經營‘臥龍’之名?他炒了足夠名望再出山,一出仕就能壓倒競爭對手。

大家認為他是才德雙全、淡泊名利的“臥龍”,所以身居高位也是理所應當,沒有人會說他‘德不配位’。

反之,如果你籍籍無名,縱然有逆天之才,別人也覺得你是一個庸才。

世家擁有足夠的資源和平臺讓自家子弟美名遠播,寒門子弟就沒有這等天然條件了。

才華輩出,卻沒有後臺、或者後臺不夠硬的寒門子弟想入仕,怎麼辦呢?他們往往設法去參與一些宴會、文會、詩會,然後語出驚人,引起與會者注意。

史上的李靖,就是在楊素的宴會一鳴驚人,引得牛弘稱讚他有“王佐之才”,便是楊素也拍著坐榻對他說“你應該坐到我這個位置”。

也因此,不僅使李靖名揚隋朝貴族圈,還拐到了一個“紅拂”張出塵。

然而楊素的兒子楊玄感最後反了大隋王朝,致使深得楊素欣賞李靖在隋朝始終鬱郁不得志。

這一回,李靖估計也是在楊素府揚了名,欣賞他的楊素或許是捨不得讓他就此埋沒下去,又見自己這邊沒有什麼幕僚可用,所以順手推薦了過來。

等楊集到了會客廳不久,在府中擔任侍衛的李大亮便將蘇亶和李靖請了進來。

“卑職李靖參見衛王殿下!”

“卑職蘇亶參見衛王殿下!”

“毋須多禮,請坐.”

楊集微微頷首,雖然他有心收集名臣名將,可是見多了名人,甚至連楊堅、楊廣都是他的親人,所以對於李靖的到來,也沒有多大激動。

不過眼睛卻在兩人身上打量,當然主要還是觀察李靖,蘇亶是誰他根本不知道。

沒聽過的人,那肯定沒有多少能耐,不然以蘇威和孫子這層身份,蘇亶怎麼可能沒有揚名機會?這也是楊集最厲害的金手指,最大的倚仗,只要根據自己的記憶去識人、用人,十之八九不會出錯,至於他本人有沒有本事其實並不重要。

固然有些才華橫溢的人因為得不到出頭的機會在歷史上聲名不顯,但如果知名的人全都一網打盡了,難道大家還幹不過幾個無名之士?至於自己的本事,楊集從來就不指望。

以前老家喜歡用“牛到北京還是牛”來形容笨蛋,楊集覺得自己就是那頭“去北京的牛”,因為他前世是什麼水平、帶到大隋的還是那樣的水平,雖然他是大學生,可卻是學文的人,高考結束以後,就把應付考試的數理化丟得一乾二淨,最後剩下的、於己有用的,就只有小學學的加減乘除法。

正是因為有了自知之明,所以楊集不指望連十幾個人公司都管不好的管理學,比楊素和李靖更會帶兵、比楊堅和楊廣更會治國、比金錢更能拉攏人;更不指望連真槍都沒見過的自己,能夠說出手槍火炮原理;至於火藥也是開國際玩笑,畢竟他前世既沒打算造反,也不是腦子有病的sb,去記那些對自己毫無用處的火藥配方做什麼?與其問他怎麼配火藥,還不如去找土生土長的道士。

鑑於此,楊集始終懷著空杯心態,來學這時代的知識、生存技能,若是覺得穿越就了不起,怎麼死都不知道。

他思來想去,覺得唯獨有用的,除了只能用來騙騙未婚妻的詩詞、前世耳熟能詳的生活常識以外,或許只剩下給親表哥忽悠進傳銷組織,所學到的騙人本事,但這騙人的口才似乎也不如“衛王”這個身份和老孃賺到的錢。

這不,連軍神李靖都衝著這個身份來了嗎?三十左右年紀的李靖身材魁梧,長得相貌堂堂,面板黝黑,一雙劍眉斜飛入鬢,穩穩當當在那一站,給人一種淵渟嶽峙的沉穩厚重,望之便是一個沉穩踏實的人。

又帥又有才的男人,在哪個朝代都招女孩喜歡,李靖長得這麼好看,難怪史上的紅拂女俠連夜送了過去。

與李大帥哥相比,年紀不大、籍籍無名的蘇亶的顯得比較單薄,不過相貌也不差,而且他行禮之時,楊集發現他的虎口也佈滿繭子,看樣子也勤練武藝的人,就算本事不大,但也不是隻會‘走後門’的紈絝子弟。

蘇亶見李靖沒有表示,稍微一想,便取出一封信,再行一禮,謙卑的說道:“殿下,家祖見卑職學有小成,特意讓卑職到殿下麾下歷練,這是他老人家給您的書信,請過目.”

李靖見李大亮上前接信,亦是說道:“卑職亦有書信呈上,請殿下過目.”

楊集將兩封書信展開,大致的看了一遍。

李靖的推薦信是楊素親筆所書,一紙隸書給他寫得氣勢雄渾、大氣磅礴。

信中內容也極有軍人風采,沒有什麼客套的話,只是說李靖武藝高強,有統帥之才,不忍李靖把大好年華荒廢在京城,但又特別強調不要特殊優待,只須給他公平機會即可,如果他是誇誇其談的紙上談兵之輩,楊集自行處置,依兵法殺了也不要緊。

雖然楊素說得看似十分苛刻,但楊集明白這是對李靖能力的信任,他相信李靖只要有機會,便能強勢崛起。

而蘇威這封信的內容寫得花團錦簇、篇章華美,楊集略過一大半看不懂的典故以後,才進入正題,簡而言之,也是推薦他孫子,不過最後也跟楊素大同小異,只求公平機會,如果不堪大用,只管剔除。

“蘇僕射、楊僕射的舉薦信我看了,他們只要求我給你們施展才華的公平機會,這與我用人準則不謀而合。

你們以後的位置,取決自身的本事,與我無關、與兩位僕射無關,更與家世無關。

若是隻會紙上談兵,或是違法亂紀,休怪我不近人情.”

收肯定要收,這不僅是官場上的潛規則,也是朝廷培養人才的方式,楊堅每年都派御史臺的官員巡視天下、嚴懲貪官汙吏,一旦發現犯法犯罪行為,決不寬恕。

而且動不動就挖出整個州整個州的貪官,像賀若弼家族的案件,就波及三個州的官員。

雖然這一舉動對百姓大有裨益,可是厲行法治的結果是官員不怎麼夠用,於是他每年又讓內外官員薦才,所以楊集收下李靖和蘇亶也不是違法行為,只不過是讓他們近水樓臺,比其他人率先獲得了機會而已。

“卑職明白!”

慨然作答的李靖對自己的本事有足夠信心。

蘇亶也答了一句“卑職明白”,表現得底氣十足。

“給他們自薦表.”

楊集向李大亮說道。

自薦表就是求職表,只不過這年頭的人自尊心極為強烈,如果說是“求職”二字,一些人很傷自尊,最初印製的三個大字就是“求職表”,結果公孫桓拿去給應聘掌櫃的文士填寫時,竟然有一半多的人調頭就走。

兩人接過一看,目光均是為之一亮,這簡潔明瞭的表格,可比長篇大論省事多了,上司只須看“特長”一欄,就可以量才錄用,被錄用的人也可以在自己擅長的領域做事,這對誰都有好處。

這年頭的人比較樸實、謹慎,沒有幾個人敢寫一大堆特長來標榜自己,李靖考慮了許久,最後在特長和愛好欄都寫‘軍武’二字,而蘇亶竟然也是如此。

李大亮送走兩人,臉色古怪的回報:“殿下,咱們府門口擺滿了馬車、牛車,擠得滿滿當當.”

楊集臉色大吃一驚,不通道:“府前廣場平時連條野狗都沒有,怎麼可能呢?”

“今非昔比啊殿下.”

李大亮苦笑道:“誰都知道你是聖人最疼愛的侄子,又與太子關係親厚,如今你入仕了,而且還是雍州旁邊的沒有戰事的涼州大總管,一個個都想湊上來混資歷。

如果你在聖人、太子面前說句好話,比起十年功還管用.”

楊集正想說句“通通轟走”,忽然想起了楊堅傳授的為官之道,立馬改口問道:“禮物帶了沒?”

“這是必須的啊!”

“把禮物、拜貼收了,人轟走.”

“喏.”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明末災年,我有一箇中藥交易空間

烏龍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