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偉都的觀復博物館在朝陽區南小街的一座大廈裡,面積不算大,只有400平,展出了數百件文物。

這些文物只佔了馬偉都收藏的一部分,他去年在杭城開設的分館那裡還有幾百件文物在展出。

而他最珍貴的那些文物,都在他家中珍藏,輕易不對外示人。

穆榮一早就來到了觀復博物館,在門口和劉藝菲母女倆匯合。

她們也剛到不久。

趙吉平早就到了,和馬偉都聊了好一會兒了。

看到穆榮抵達,馬偉都很熱切,將他迎進了館裡,親自帶著他們參觀了起來。

馬偉都是請他來幫忙鑑定宋玉的,就把他引到了宋代文物展覽區。

剛剛才坐電梯上來,穆榮看著滿場館的文物,心情十分奇妙。

鏽跡斑斑的銅錢,色澤暗澹的書法繪畫,陳舊脫釉的絞釉瓷枕,各種單獨放置起來的杯盤茶盞,還有燻爐、鎮紙、扇面等小物件,這些東西對現在的人來說都是文物,但對他而言,卻是生活啊!

當年他睡的就是這樣的瓷枕,阿碧會用燻爐幫他暖床,表妹會給他研墨,紅袖添香。

但時光流逝,這些他平時隨手用就的東西,卻都成了後人珍藏的文物。

“都說家財萬貫,不如汝窯一件,這話有點誇張,其實對於普通人來說,能有一件宋瓷,就已經足以一生衣食無憂了。”

馬偉都有些得意的向穆榮介紹著他珍藏的宋瓷。

看著他吹噓著玻璃櫃中的各式瓷器,穆榮的表情有些奇怪。

這些瓶瓶罐罐在當年都是他隨手使用的用具,就連馬偉都說的那種汝窯瓷,他也摔碎過十幾個。

沒想到到了現在,這些卻變成了值錢的寶貝疙瘩了。

如果把他摔碎的那些瓷器都放到現在,估計他已經可以直接宣佈退休了。

想了想,他隨手指著一個盤口瓶問:“這個瓶子現在值多少錢?”

看了眼盤口瓶,馬偉都解釋:“這是南宋的官窯瓷,青釉八方弦紋盤口瓶,價值的話,估計有個一兩百萬吧!”

微微挑眉,穆榮若有所思。

看來倒賣文物也不比當演員掙得少啊!

不過馬偉都接下來的話打破了他的幻想:“其實值多少錢都沒用,文物法有規定,元以前的文物都是不允許拍賣和買賣的。”

穆榮一愣,疑惑問:“那你這些瓶瓶罐罐都是從哪兒弄來的?”

馬偉都笑著解釋:“我是以前在周邊鄉下收上來的,還有去國外、香江一些拍賣會上買回來的。”

拍賣會?

穆榮若有所思,問:“國外和香江都可以買賣嗎?”

“國外和香江都可以,內地不行。”

馬偉都笑問:“怎麼?想弄兩件玩玩?”

“有這個想法。”

穆榮坦然承認。

“你有這個眼光,還是可以玩玩的。”

馬偉都笑道:“拍賣會的好處就在於,可能撿不到什麼漏,但只要懂行,對市場有判斷,還是能掙到錢的。

不過拍到以後不能帶回來,只能在外面交易,如果你想弄,我可以給你介紹個委託公司。”

“再說吧!”

穆榮沒有繼續這個話題。

他現在兜比臉乾淨,拿什麼去參加拍賣會?

跟著馬偉都來到了他專門放置古玉的展臺,穆榮大致瀏覽了一番。

宋以後的玉器他不瞭解,但宋以前的玉器他還是能看出真假來的。

馬偉都到底還是有點眼光的,雖然有些玉器的年代標註得不準,但起碼都是老物件,沒有假貨。

穆榮把玉器按照年代歸好了類,經過他的歸類整理,這一堆玉器的價值不降反增,還漲了幾十萬。

馬偉都很開心,對穆榮也愈發的熱情了。

這一行,東西不值錢,知識最值錢。

在旁人看來是破木頭的東西,懂行的人卻能發現東西的價值所在。

這一行就是這麼掙錢的。

盤完了古玉,也到了中午時分了。

馬偉都直接安排車,把趙吉平、穆榮一行人帶到了芳草地西街的一所公寓處。

芳草地西街位於朝陽區二環外,算是朝陽區的核心地帶了,王世襄老兩口就住在這裡的公寓中。

公寓不大,只有兩房一廳。

穆榮一行人到的時候,王世襄老爺子正在做飯。

除了是收藏家之外,王世襄更是一位美食家。

他好吃的名聲甚至比他愛收藏的名聲更大些。

他還是《中華烹飪》雜誌創刊時的三位顧問之一。

另外兩個顧問,一個是溥儀的弟弟溥傑,另一個是北大的歷史系教授,國學大師王利器。

那個時候,汪曾祺還沒出名,還是王世襄的小迷弟。

喜歡吃的人都會做飯,王世襄也是一位廚藝高手。

得知今天馬偉都要帶朋友來,他一早就去買了菜回來。

不過他並沒有提前燒好一桌菜等著,而是提前備好了料,燉好了湯,等著客人上門。

穆榮一行人到了之後,他就進了廚房,沒一會兒,一道道菜就端了出來。

勞煩一位將近九十歲的老爺子燒飯待客,趙吉平坐立難安。

馬偉都見狀安慰他,表示這是老爺子喜歡做的事,樂在其中,讓他不要拘束。

王世襄的確樂在其中,他每端上來一道菜,都會熱情招呼大家動快,介紹菜的精妙所在。

比如他做的糟熘魚片,用的是兩斤的鯪魚,產自津門市臨海,是道功夫菜,要趁熱吃,不然魚肉就不脆了。

記憶中,慕容復是個食不厭精的人,天南海北也吃過不少美味,但王世襄的廚藝依舊驚豔到了他。

劉藝菲作為一個小吃貨,更是吃得兩眼放光,已經顧不上形象了。

對於一個會做飯的人,客人的狼吞虎嚥就是最大的褒賞。

不過在所有人的埋頭大吃中,依舊在細嚼慢嚥,仔細品味的穆榮,就顯得有些突兀了。

“小穆是吧?怎麼?不合你的胃口嗎?”

王世襄笑呵呵的詢問。

“不,味道很好。”

穆榮笑著解釋:“這些菜味型各有不同,當然得細細品味,才能盡享其中滋味。”

這句話聽得王世襄開懷不已,他哈哈笑問:“那你覺得哪道菜最好吃?”

穆榮環視一圈,用快子點在了一盤黑乎乎,賣相很不怎麼樣的菜盤邊點了下:“這道菜滋味最佳。”

一聽他這話,王世襄頓時哈哈笑了起來,豎起拇指讚歎:“會吃!”

“這道是什麼菜呀?”

劉藝菲好奇的看著盤子裡黑乎乎,一條一條的東西,有些疑惑。

這盤菜的賣相的確不怎麼樣,看起來很容易讓人誤會,所以她剛剛看了半天,都沒敢動快子。

馬偉都笑著解釋:“這道是王老爺子最拿手的菜,燜蔥,一定得嚐嚐,只此一家,別無分號!”

“蔥?”

劉藝菲很是驚訝。

蔥不是調味品嗎?居然能當菜來燜著吃?

好奇之下,她夾起了一根裹滿了醬汁的蔥段,放入口中。

“唔!”

她瞬間瞪大了眼睛:“好吃!”

“這道其實是海米燒大蔥,用蔥借海米的鮮味,用海米的鹹鮮提升蔥的香氣,雖然用料簡單,但滋味絕不一般。”

王世襄老爺子一說起吃來就滔滔不絕,而其餘幾人都是一言不發,只顧著埋頭大吃。

穆榮點頭表示贊同:“臘酒不渾!”

聽到他這句話,王世襄眼前一亮,很是開心,主動以茶代酒,向穆榮敬了一杯。

穆榮這句話出自陸游那句“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意思是感謝王世襄的熱情好客。

因為這一句話,王世襄頓時記住了他,隨後也是頻頻招呼,幫他佈菜。

一頓飯吃完,賓主盡歡。

喝著熱茶,趙吉平也說起了來意。

對於他的來意,王世襄也已經知道了。

他沉吟片刻,才解釋說道:“我夫人的琴,都放在芳嘉園的老宅裡,她現在也住在那裡養病,所以我是不太想別人去打攪她的。

不過你們是要做配樂,也是為了藝術,我也不便阻攔。

這樣吧!我帶你們過去,見見她。

至於肯不肯借,那就看她的意思了。”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奇物志

花下伯爵

葫蘆村的故事:正文

阿莓阿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