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菲婭清楚的意識到,如果再不做出改變,羅剎吃棗藥丸!

“索菲婭陛下,您最先要做到的,就是擁有更多的軍隊!”

“否則您任何改革都做不了的!”

只聽東正教牧首阿德里安繼續說:

“我讀過一本書,裡面有一句東方的關於帝國權力的介紹,叫做,皇帝陛下什麼有資格當呢?當然是士兵最為強悍,戰馬最為強壯的的人,才有資格做為皇帝統治國家!”

好吧,大明如今成燈塔了,再加上大明開放的態度。

所以,東方的書籍如今被翻譯成拉丁文的也有不少,其中史書被譯成拉丁文的最多——儒家重史嘛,史書可是華夏重要的文化,受儒生們影響,那些個洋人當然也比較重視史書了。

而東正教牧首阿德里安讀過的,是五代史。

不過他讀的不透徹,因為翻譯的鍋,很多東西都看不懂,但他還是記住了後晉列傳裡面,安重榮的這句大實話。

“除了購置大明武器建立新式軍隊,您或許可以調康熙大汗更多的兵馬替您助陣!”

阿德里安提醒。

索菲婭點點頭,這是個好辦法,擁有更多的軍隊,她便可以肆意開展改革!

“可是,我要建立怎麼樣的軍隊呢?”

“採用哪種軍制,士兵的來源,又從哪裡來?”

“這可真是讓人頭疼啊!”

索菲婭無奈至極的說道。

相比起調康熙大汗的軍隊,她傾向於自己建立一支強軍。

她知道康熙的情況,現在大清國正處於分裂階段,親王和大皇子打著抗明的旗號在哈薩克裂土分疆。

帶著了大清國不少軍隊,康熙需要更多軍隊維持在西北天竺的統治。

不得不說,除了長得胖,比較霸道,索菲婭還算是一個體貼人的老婆。

而一旁的阿德里安倒是抽出了自己的建議。

“我想,羅馬的禁衛軍系統,很適合當下的羅剎國的國情!”

好吧,畢竟羅剎也是自詡“羅馬正統”。

羅馬的禁衛軍制度,還真比較適合。

“我們可以,從陛下的農奴中,挑選一批少年,然後由他們進行訓練,讓他們接受軍事教育,成為軍官,這麼的話,幾年後,您就可以擁有一支戰鬥力超群的武裝了!”

“您可以承諾,在成年後繼續服役十年後,為他們分配一百俄畝的土地,給予他們自由民的身份,在此期間,還會給他們發放薪水!”

“還可以讓他們進入到帝國的體系內為官,用來制衡貴族們,如此一來,這些士兵,就會對您忠心耿耿,您也可以,藉著這支軍隊,進行農奴制改革……”

“不錯,不錯!”

“那就迅速的從農奴裡面,挑選出來五萬名年齡在十二歲到十四歲的少年,然後送到莫斯科去……”

“陛下英明,羅剎國的命運,將在您的手上,發生改變!”

阿德里安笑吟吟的說道。

他覺得索菲婭雖是女子,是一個可造之君。

將來少不得,成為歐洲大陸上面首屈一指的君主的。

當索菲婭,正籌措著進行自己的改革的同時,綠羅馬的海上攻勢也開始了!

奧斯曼人認為自己在愛琴海海戰勝利後,已經擁有了地中海制海權,便迫不及待地運兵進攻威尼斯島!

但威尼斯海軍也不是吃素了,他們在購買了一批法蘭西火箭後,海軍力量飛昇,配合岸防炮,還是有一戰之力。

奧斯曼海軍與其展開了交鋒,這一打,奧斯曼人傻眼了!

奧斯曼海軍萬萬沒有想到,敵人竟然也有了火箭這樣的武器。

威尼斯海軍也有點難受,他們以為奧斯曼海軍的火箭儲備上次海戰應該用剩下沒多少了,沒想到奧斯曼的火箭感覺跟無窮無盡似的。

他們威尼斯花費重金,才從法蘭西購買了一百多枚!

只是路易十四的高仿品,雖然比不上從大明進口的高階貨。

但是,對付奧斯曼剛剛好。

威尼斯給奧斯曼國的海軍,造成了巨大的傷害,把奧斯曼艦隊擊沉了四十餘條,就連二十多條運兵船,也有十幾條因為躲閃的慢,被擊沉了。

整個威尼斯島附近的海域上,到處都是飄蕩著的奧斯曼精銳士兵們的屍首。

不過好在,仗著船多勢眾,奧斯曼海軍勉強登陸。

雙方表現實際上差不多,威尼斯海軍僅存的幾條戰船,在火箭打光了之後,是不得不撤出戰鬥。

而雖然剩下了幾十枚火箭,但奧斯曼帝國的海軍,也同樣屬於強弩之末。

然後,他們開始了一邊撈人,一邊登陸。

在將海面上那些個飄著的沉船水手和士兵全部撈上了後,僅剩下的奧斯曼軍隊,帶著無盡的怒火,載著四千餘耶尼切裡軍團士兵,殺向了不遠處的威尼斯群島。

他們只想殺威尼斯人洩憤,不管能不能攻下威尼斯城。

原本他們有一萬人登陸的,威尼斯人的反擊讓他們只剩下四千人。

就算打不下威尼斯,他們也要好好劫掠一番。

耶尼切裡是奧斯曼蘇丹的禁軍。

而他們當中,很多都是歐洲人呢!

奧斯曼的地方官員先是在被征服的歐洲地區要求基督教士提供當地所有受洗禮男童的名單,奧斯曼官員選出身體健康的孩子,強行將其從父母身邊帶走。

如果一個家庭的基因特別好,那麼父母一個孩子也別想留住。

孩子的詳細身份資訊被登記在兩本花名冊上,一本由當地官員掌握,另一本送達伊斯坦布林。

兩本花名冊互相對照,防止父母把孩子贖回。

像這樣被綁架走的孩子,最高峰時期每年達三千餘人。

這些送到奧斯曼帝國心臟的孩子們身份是奴隸,但卻得到的是帝國最好的待遇。

他們在宮殿中成長,接受奧斯曼式的精英教育。

不僅僅每天要進行嚴格的軍事訓練,還要學習土耳其語、阿拉伯語和各種文化課知識併成為天方教教徒。

這一切都是為奧斯曼帝國培養後備治國人才。

很多的將軍、外省總督、維齊爾,甚至大維齊爾都是出身於耶尼切裡禁衛軍。

然而當這些孩子長大成人,以禁衛軍身份重返歐洲故土後,不再有重返家鄉的喜悅。

他們滿腦子只有效忠蘇丹、為帝國開疆拓土的狂熱思想。

當地人看到的是擁有和他們一樣面孔的陌生人。

懾於帝國武力,他們不得不向這樣禁衛軍士兵低頭服從,有些人在餘光一掃之下認出了自己的親生骨肉。但很快,士兵手中緊握著的軍刀無時無刻在提醒他們:當年的孩子已形同陌人,他們是征服者。

奧斯曼人屬實有點歹毒。

(本章完)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紅樓之如畫江山

二手電瓶

三國之賊駙馬

我愛冰兒寶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