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說得沒錯,雖然同是臥龍鳳雛,但歷史上奧斯曼帝國比大清還要多活十年。

索菲婭認同康熙的說法,但忍不住想反駁,因為康熙大汗,多多少少有點看不起羅剎!

她低聲嘀咕道:“如果羅剎國能透過改革發展起來,也許有可能兩路收復君士坦丁堡。”

索菲婭還惦記著她的軍事改革和農奴制改革呢。

“哪兒那麼容易?”

康熙苦笑道,“改革哪有零元購來的快?況且羅剎國沒有好的出海口,向南被奧斯曼和克里米亞汗國堵著,離黑海、亞速海還有不少距離。向西要拿下波羅的海出海口就得和瑞典幹一仗.”

“不打這兩仗,羅剎國連個像樣的出海口都沒有,怎麼可能富強起來?要打,奧斯曼、克里米亞汗國和瑞典哪個是好對付的?”

康熙分析得沒錯,現在的羅剎要啥沒啥,要知道亞歷山大一世改革的時候,羅剎國正值巔峰,當然是越改越強。

另外,聰明的路易十四會允許羅剎國拿下君士坦丁堡?

從瑞典手裡拿個波羅的海的出口,才是正解。

路易要利用羅剎,就得稍微養一養,連個出海口都沒有,拿什麼去幫路易吸引奧斯曼帝國的兵力?

可君士坦丁堡那是萬萬不可能的。畢竟拿下君士坦丁堡的羅剎就變成真正的東羅馬了,路易說什麼都不會同意的。

當然了,羅剎國以後是康熙和索菲婭的兒子的,那康熙肯定不能不管羅剎。

康熙想了想說:“索菲婭,到時候你肯定代表羅剎國,千萬不要被路易十四用君士坦丁堡的畫餅哄了十羊在望,不如一羊在手!讓路易支援羅剎拿下波羅的海出海口才是最要緊的!”

“另外,你再和路易說,我們大清蒙古和羅剎國是夫妻之國,本大汗是堅決支援羅剎的!”

康熙的這番話讓索菲婭好不感動

沒想到康熙因為自己不惜得罪好基友路易十四和瑞典,也要力挺羅剎!

想到這裡,深受感動的索菲婭就突然抱住了康熙,然後不等康熙反應過來,血盆大口就朝著康熙汗的麻臉上親了過去!

這是康熙絕對想不到的。

“不!”

就這樣,康熙大汗還在路上被折磨,凡爾賽峰會就已經在開了。

各方雲聚巴黎,除了羅剎、波蘭、西班牙等大國,連瑞典、丹麥、葡萄牙、威尼斯也派員參會了。

英國和荷蘭也想參會,畢竟他們也是北大西洋的一份子。

但被路易十四拒絕。

經歷過上次八國聯軍的事情,路易十四可是知道一旦出事,第一個跑的就是英格蘭,純純的歐洲奸細。

而荷蘭的統治者跟英國是同一個,乾脆一起開除歐籍。

不過這個會議沒有路易十四想象地順利。

因為有兩件事情爭議比較大,第一就是要不要吸納大清蒙古國加入北大西洋聯盟。

雖然康麻子的帝國從地圖上看和北大西洋甚至大西洋都不沾邊。

但還是有不少歐洲國家,譬如羅剎、西班牙的使者是希望吸收大清入夥的。

原因很簡單,就是因為這幾個大國都不希望“北約”是路易十四一個人說了算。

如果大清加入,那麼康麻子的話語權也不小。

雖然康麻子被大明痛揍,但是以大清蒙古國的體量,在歐陸上,都不遜色法國。

但是其他國家都認為大清是異教徒,不能拉!

而第二個無法達成共識的議題,則是應該如何對待大明?

是和大明講和,還是向大明宣戰,又或者是不戰不和?

如波蘭、瑞典、丹麥這些和大明八竿子打不著,又沒有大買賣的國家,都是喊打喊殺。

反正大明打不到他們,又不靠大明貿易,打唄!

反觀羅剎國、葡萄牙這些被大明揍過的國家,都選擇了沉默。

索菲婭雖然覬覦大明的領土,但也知道羅剎國有幾斤幾兩,還打算改革呢,要是真打大明,那別說改革了,烏拉爾山以東估計全保不住。

被大明揍過的西班牙倒是支援和大明宣戰,因為他們被大明打得一無所有了。

路易十四對於第一個問題,他是同意大清進入聯盟的,因為大清離歐洲太遠了,讓他們加進來,頂多就是個吉祥物。

而且這個吉祥物,聽說有白糖儲備,也有不少緊俏商品,拉進來絕對不虧。

但是對大明開戰,那就絕對不行……

法國夠都夠不著大明本土,怎麼開戰?

再說了,就算能夠得著也打不過啊!

萬一大明發瘋了,那法國的南天竺、美洲路易斯安那殖民地還要不要了?

在這個時候,歐洲老大對第二個問題始終不肯輕易表態。

因為和不對大明開戰這條,路易是說不出口的,要不然就顯得有點慫了。

他們一邊開會,一邊等待索菲婭和康麻子。

終於,在1695年春天,康麻子折磨結束,順利抵達巴黎。

因為兩國聯合在一起的國力十分駭人,路易十四便為即將抵達的一行人,安排了相當盛大的歡迎儀式。

今兒,1695年2月21日,路易本人和一眾齊聚在凡爾賽的歐洲國家的君主和大臣,還有吃瓜的巴黎市民,這會兒都站在凡爾賽以北,塞納河邊的一座碼頭上。

他們都伸長著脖子,看著河面上緩緩靠近的船隊。

只不過,他們很快就目瞪口呆。

那些正在靠近的從諾曼底駛來的小帆船上站著的奇形怪狀的人物,這麼看著有點像魔鬼的信徒呢?

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他們看起來完全尿不進一個壺,這會那些支援大清加入“北約”的國家的使者都開始心虛。

看著一船船奇形怪狀的人越來越近,塞納河碼頭上的歐洲人開始議論紛紛。

“我的上帝,船上的都是些什麼人?為什麼看上去根本不像基督徒呢?”

“什麼叫不像基督徒?有幾個簡直連人都不太像.”

“有沒有一種可能,他們本來就不是基督徒?”

“等等,那些包著頭巾的都是天方教徒嗎?他們怎麼來凡爾賽了?”

“天方教,那不是我們的死敵嗎?”

“不全是好像有一些是天竺教徒!我在大清蒙古國的使館中見過相同打扮的人。”

“快看啊,還有一些人看著這麼和圖畫上的魔鬼差不多?他們不會是魔鬼的信徒吧?”

“上帝啊,那些人就是魔鬼的信徒.他們怎麼會來神聖的凡爾賽?”

“我們巴黎人不歡迎異教徒!”

(本章完)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沙如雪月如鉤

脫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