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陳永華的逝世,大明上下都沒有空管索額圖。

加上首相去世,剛剛渲染起來驅逐韃虜的氣氛,就是朱克臧願意給康熙治,怕是也要被大明上下噴死。

索額圖也就沒有求到讓康熙進入大明皇家醫院救治的機會,只得灰溜溜回到大清。

上海縣。

天才矇矇亮,這座未來的國際都市在春天是雨濛濛的。

現在是梅雨時節。

布萊恩穿著薄薄的風衣,穿過細密的雨幕,走過數個街道,然後叩響了一間頗為氣派的屋子大門。

開門的是一個衣著嚴謹的女僕。

布萊恩一眼就能看出來,她是來自羅剎的女僕。

只聽到她用嫻熟的大明國語說道:“主人不在家,他昨天晚上在格物致知學院有一個講座,要今天下午才能趕回來。”

布萊恩暗道可惜。

他是一個愛爾蘭貴族。

他的名字在愛爾蘭蓋爾語的意思是高尚,尊貴和堅強。

這個羅剎女僕似乎有被交代過,沒有看不起他這樣的白人,女僕溫和地說道:“但是他離開的時候說過,可能會有一位佩戴綠帽子的白人來拜訪,讓我請你進來喝杯茶。”

布萊恩拘謹地點點頭,然後在門口的毯子上仔細地擦掉了靴子上的泥。

這塊毯子看不出質地,但十分結實。

布萊恩覺得,他比英格蘭最好的毛毯還要結實,一定是不便宜的工業品。

大明還是太土豪了,這麼一塊值錢的毯子,卻只是放在門口用來擦鞋。

如果不是在大明生活過一段時間,他一定會這裡的主人是傻子。

看來大明市井的富足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那是屬於普通人的富足。

而不是像倫敦那樣,在奢華的宮殿外,數個街道相隔,可能就是汙水橫溢,到處都是垃圾,甚至是屍體的貧民窟了。

至於說糞便的話,布萊恩保證,就算是在英格蘭國王的漢普頓宮門前,仔細找的話也是能夠找到的。

但這一切,在大明是完全不存在的。

現在的愛爾蘭被英國統治,從1555年開始,英格蘭國王就被正式認為也是愛爾蘭國王。

但實際上,英格蘭對愛爾蘭的統治要追溯1155年開始。

英格蘭一直致力於削弱愛爾蘭文化,這樣才能讓不聽話的愛爾蘭老實一些。

像布萊恩這樣的愛爾蘭貴族,也只是會一點點本土的蓋爾語。

布萊恩坐在木椅上,回憶著自己在大明的種種見聞。

憑藉家裡帶來的錢,布萊恩乘坐大明的鐵路遊覽了多個大明的城市。

他震驚的發現,在大明,好像真的沒有窮人……

當然,相對貧窮的人也有。

不過作為一個瞭解愛爾蘭情況的貴族,布萊恩深知,如果讓愛爾蘭人民自己選,他們肯定寧願做大明的窮人。

大明的窮人相比起愛爾蘭的窮人,他們根本就不能稱之為窮人!

這些明國的“窮人”只要參與大明官府組織的集體勞動並完成工作指標,就能獲得每月大約33磅的穀物或麵粉或大明,1磅肉,1磅雞蛋,磅植物油,以及基本的衣物和取暖用品。

如果是喪失勞動能力的老人、殘疾人,也會獲得一些的物資。

這是屬於大明的人文關懷。

這些資訊都是絕對真實的。

因為這是布萊恩經過太原煤礦從一個西班牙白奴那裡聽說的。

白奴……

這個詞語一開始讓白人布萊恩感到毛骨悚然。

以前聽說黑奴的時候,自己是一點感覺都沒有,這回奴到自己白人身上,就感覺到恐怖了。

不過布萊恩的恐怖很快就消散了。

因為布萊恩發現,在大明當一個白奴好像也沒有那麼慘。

他們從事採礦工作,每半年享受一次免費的放血療法。

定期還會有大明官府的兼職獸醫對他們進行身體檢查。

這些獸醫是專門給大明軍馬、耕牛看病的,不過給蠻夷白奴看病,似乎也是專門對口。

起碼醫術夠用。

他們每日三餐都會有足夠的土豆、紅薯,甚至偶爾還有肉吃。

而就工作本身而言,因為大明先進的礦下裝置,嚴格的礦洞風險預警制度,乃至於兼職獸醫們高超的醫療水平……

實際上傷亡率沒那麼高。

布萊恩認為,大明白奴的生活水平是大於愛爾蘭自由民的。

這是布萊恩不等式。

按照那個西班牙老白奴說法,在大明,白奴除了沒有自由,他擁有一切。

為什麼布萊恩能跟西班牙人溝通那麼順暢了,因為雙方都會一些大明國語。

西班牙老白奴請布萊恩了一杯酒,然後半開玩笑地告訴他,如果哪一天愛爾蘭人受不了英格蘭人的統治,不如來大明當奴工吧。

活下來,總比假自由好。

說著,西班牙白奴便把劣質大麥酒一飲而盡,急急忙忙歸隊了。

這只是每個月的例行放風時間,如果耽誤歸隊時間,可是要挨大明公務員的鞭子。

最好這個西班牙老白奴告訴了布萊恩關於大明窮人的生活,並告訴他,如果有機會的話,一定要拿到大明朱卡,當一個真正的大明人。

即便是大明窮人,生活不一定差!

來煤礦三天,西班牙老白奴便治好了愛爾蘭貴族布萊恩的內耗。

不過布萊恩跟著老白奴聊了會天,差點就也被抓去當礦工了。

因為他身上穿的衣物,也不見得比白奴好多少。

在被差點當做白奴抓走之後,布萊恩繼續自己大明之旅。

他發現那個老白奴講的話似乎都是真的。

大明的北方窮人真的在吃優質小麥粉。

而愛爾蘭的窮人有時候連土都沒得吃。

這樣強烈的對比,讓布萊恩感受到絕望。

他是一個有志向的愛爾蘭貴族,他想讓愛爾蘭浴火重生,擺脫英格蘭人的剝削。

於是他來到了大明。

除了糧食之外,布萊恩還發現,在大明,就算最貧窮的人家,也擁有體面的住房。

那是一種被稱為“竹筋混凝土”的建築。

雖然這些住宅樓無法與那些富麗堂皇的別墅相比,但也遠遠好過貧民窟了。

在愛爾蘭,豪宅都是英國佬的,只有貧民窟,才是屬於愛爾蘭人的。

他要在大明學到真正的“屠龍之術”。

懷揣著這樣的信念,在順天府的布萊恩踏上了前往上海縣的列車。

據說上海縣是大明上下最開放、機會最多的地方。

只不過,這次前往上海,他的懷中已經多了樣珍藏許久的東西。

一本大明皇帝親自撰寫的,英文版的《朕的奮鬥》。

(本章完)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秦:父皇,這真是最後億張底牌

石頭會說話

無敵大剪刀

快步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