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是大孝孫,他與祖母孝莊太皇太后的感情十分深厚,因而將夜明珠獻給了孝莊。

孝莊太皇太后見獵心喜,對夜明珠甚是喜愛,將之珍藏與寢宮內。

她對這顆寶珠十分稀罕,幾乎每天晚上,孝莊都會好好把玩這顆珍寶。

“這真是上天送給哀家最好的禮物!”

一時間成了京師的一段佳話,先是東南冒出忠誠小弟望加錫,後是康熙大孝獻寶。

如果被鄭克臧得知了,肯定會覺得鬨堂大孝。

可惜了,康熙躲過了一波輻射物。

而孝莊則是不知道為什麼,近來感覺身體哪裡不舒服,但又說不出來,只能歸結於自己年紀大了,身體不中用了。

歷史上,孝莊太皇太后是1688年去世了,看來她人肯定得提前沒了。

另一邊的馬和泰朝貢團早已離開京師,他不敢待太久,畢竟這顆夜明珠是鄭克臧送的,萬一出個意外,他這七尺之軀就沒了,得趕緊跑路,離開京師。

臨別前,康熙康慨地送了他一道金牌,大清各地官員見了都得禮遇,並奉為上賓。

正好馬和泰還沒想那麼快離開大清,便一路駛向南方,找有饑荒的地方。

為什麼呢,因為鄭克臧吩咐他了,如果有機會的話,運一點人口出來,賞賜大大地有。

正好這次康熙皇帝送了他不少商船,還因為愧疚無法出兵為望加錫國做主,特許他能在大清土地上買貨物。

他想南下看看有沒有饑荒無處可去的流民,他到時候送去呂宋。

那當然是有的,別以為所謂的康乾盛世,老百姓就活得很好,照樣年年有饑荒。

翻開《清史稿》以及各種地方誌,這一時期“人食樹皮”“立人市鬻子女”“父子相食”“人相食”之類記載不絕如縷,人吃人現象遠超歷朝歷代。

令人不可思議的是,康熙對待饑荒的態度。

有一年,又發生了旱災,大臣張鵬翮打報告請求祈雨。

你猜康熙皇帝怎麼回答?

他說:“不雨,米價騰貴,發倉米平價糶糝子米,小民又揀食小米,且平日不知節省。爾漢人,一日三餐,夜又飲酒。朕一日兩餐,當年出師塞外,日食一餐。今十四阿哥領兵在外亦然。爾漢人若能如此,則一日之食,可足兩食,奈何其不然也?”

康熙竟然大言不慚地責怪百姓吃飯太多,要求他們將一日三餐改為一日一餐,這樣一來,就等於糧食產量翻了倍,怎麼會不夠吃?

張鵬翮聽了,只能跟著拍馬屁:“小民不知蓄積,一歲所收,隨便耗盡,習慣使然。”

都怪老百姓放開肚皮惡意吃飯!

馬和泰一路向南,發現大清鬧饑荒的地方其實不少,因為從康熙初年到現在,戰火不斷,老百姓日子過得很痛苦。

藉著外國使團加康熙金牌的便利,馬和泰在安徽一帶聚集了不少饑荒的流民。

馬和泰謊稱望加錫國糧食遍地,願意為大清做牛做馬,解決饑荒的流民,將他們運到蘇拉威島過好日子。

一來流民問題解決了,二來也不怕流民日子過不下去選擇造反,皆大歡喜。

這下,地方官員非常感動,紛紛表示:望加錫王國它真的,我哭死!

要不是這時候沒有送錦旗的習慣,他們保準給馬和泰奉上一面錦旗。

望加錫自己日子都快過不下去了,還幫大清解決麻煩,要是大清水師強了,一定給他們報仇,找荷蘭人算賬,然後厚葬望加錫。

大清官員心裡門清著,望加錫土著肯定鬥不過荷蘭人,等大清水師什麼時候雄起,能到什麼蘇拉威島,黃花菜都涼了。

再說了,荷蘭是友邦,打個錘子,他們還得和荷蘭合作,一起搞明鄭呢!

等明鄭沒了再說吧,希望望加錫國能堅持到哪個時候,安徽巡撫徐國相想道。

“馬先生,這杯酒我敬你!”宴席上,馬和泰赫然成為了徐國相的座上賓。

“巡撫大人太客氣了,小人幹了!”馬和泰近來越來越有氣勢了。

這陣子來大清,享受了一波人上人的待遇,這是他這個商人從來沒有過的。

“馬先生真是豪爽,咱們接著喝!”徐國相滿臉笑容道。

這個時候,一個呂宋土著端著托盤來到馬和泰的身邊。

原來,是明鄭的藏仙酒。

“徐大人,這是我望加錫王國的每酒——猴兒釀!”馬和泰吹噓道。

“猴兒釀?馬先生介紹一下!”面頰通紅的徐國相說道。

“大人,我望加錫國山多林子大,到處是猴兒,它們採百果於一洞,作為貯藏越冬的糧食,但若當季不缺越冬糧食,猴兒們便會忘記曾儲藏過一洞百果,然後這一洞百果便逐漸發酵,而後釀成一洞百果酒。”馬和泰解釋道。

“此類野釀,實屬機緣巧合,猴兒酒價值千金不換。”馬和泰自豪道。

“如此美酒,快斟酒。”徐國相急道。

聽到巡撫的話,侍女趕緊將醇香的酒液倒入徐國相的酒杯中。

徐國相拿起酒杯,放入口中,一股濃郁的酒香瞬間瀰漫整個口腔,令人回味無窮。

“好酒,真是好酒!”徐國相讚歎道,他喝過的美酒不少,這“猴兒釀”獨具一格。

隨後,徐國相想是想起什麼似的,對著馬和泰說道:“馬先生,實不相瞞,我有個侄子,就是做酒這門生意的,如果方便的話,能否讓我侄子專門賣望加錫國的猴兒釀?”

“好說好說,從我望加錫國過來大清很方便,就是猴兒釀產量不高,一斤怎麼也得四兩銀子。”馬和泰說道。

“如此美酒,這個價格算低的了。”徐國相沒有砍價。

“大人,只是大清海禁,除非是朝貢,否則猴兒釀進不來呀!”馬和泰突然想起,大清還在搞海禁呢,自由貿易還是做夢。

“哈哈哈,那個山人自有妙計,我侄子正是在蘇州府做買賣的,我與那蘇州知府有舊,不過是一句話的事情。”

“馬先生,引入貴國的猴兒釀,實乃造福大清的美事一樁,讓大清的八旗子弟喝上如此美酒,我的貢獻很大!”徐國相已經醉了,開始說胡話了。

不過有句話沒胡說,這酒八旗子弟肯定買得起。

“大人,為了大清,乾一杯吧!”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時光,迴廊

yuL12095

報告同桌我也喜歡你!

顧錦森瞎寫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