鬱起雋謹慎地道:“暫時停止前進,以前方堡壘為依託展開防禦,等待北部國防軍主力抵達後,一同夾擊。”

難怪是被黃慶信賴的鬱起雋,手握近衛軍,還如此謹慎。

一萬二千多名近衛軍,就地依託堡壘防禦,以逸待勞。

這訊息傳到正準備動身的準噶爾大軍中時,孫思克一時間就回過了神:“北面明軍的主力可能會過來夾擊!”

幾日來被多道命令搞得六神無主的準噶爾大軍,甚至羅剎人都抱怨起來,這仗還沒開打就自己就快亂陣腳了……

四月三曰,再接到北方百里外發現明軍前哨的訊息,孫思克反而鎮定下來了。

伏擊再無可能,自己反而遭了夾擊……

算了,這不就是自己夢寐以求的決戰麼?來得這麼快,自己該高興啊。

孫思克終於振奮起來,不管有怎樣的謀劃,最終不得在戰場上決出高下麼,自己還七萬大軍,這可是草原,騎兵的天下!

“決戰!決戰!準噶爾人,拿出你們的勇氣來!捨棄一切,就只為勝利!長生天站在我們這一邊!”

孫思克也曉得,鼓舞蒙古人要入鄉隨俗,不能用以前那一套了。

四月四日,準俄大軍向西後撤十五里,空出了預定的決戰戰場。

眺望一望無垠的遼闊原野,啟爾哥布斯基悠悠道:“這裡真是理想的埋骨之地啊。”

也不知道他話裡的埋骨之地,究竟是埋誰!

四月五日,大明日月旗高高飄揚,跟準噶爾的汗王旗以及羅剎人的戰旗遙遙相對,如中古武士般堂堂正正對決般的決戰,終於來臨。

四月的大西北,依舊寒冷,水寒草枯,準俄聯軍馬匹畜牲行軍千里路,幾乎無法就地補給,只能吃從後方每一頂帳篷裡搜刮來的糧草。

孫思克這支大軍除了七萬人,還有近二十萬匹牛羊。

這一仗打下來,人能活下來多少還是個未知數,畜牲卻是怎麼也存不下三分之一的。

如果被朱克臧知道孫思克帶這麼多牛羊來入關,一定會取笑他是運輸大隊長,給大明送牛羊來的。

孫思克沒有選擇,明軍的堡壘線固若金湯,等夏秋的時候,青海被大明徵服,明軍背靠這條堡壘線長驅直入、兩路夾擊,孫家和準噶爾的末曰也就來臨了。

所有帶著族人,跟隨孫思克來到這裡的部族首領都清楚這一點,他們也跟孫思克一樣,抱著破釜沉舟的勇氣而來。

這一戰對準噶爾人來說,勝生敗亡。

孫思克雖然是漢人,但起碼是他們的大汗,為準噶爾的利益著想。

孫思克也是很鬼的,他大搞輿論戰,宣揚上一任準噶爾大汗策妄在天竺享福,樂不思蜀,把他們給拋棄了!

準噶爾人不信也得信,策妄確實沒有回來嘛。

他們只能鐵了心跟著孫思克混。

孫思克教他們說漢語、移風易俗是傳授先進文化,他們歡迎都來不及呢!

......

四月五日,兩軍相隔十來裡,雙方大軍遮蔽了東西兩頭的地平線。

準噶爾這邊的汗王旗沒有劇烈招展,牛角大號沒有吹出低沉卻昂揚的戰號,詭異沉默的氣氛籠罩著準噶爾人的軍隊。

在這種平靜而詭異的氛圍,準噶爾人沒有向前挪動一步。

孫思克、孫承恩那邊也沒有一點動靜。

羅剎軍團部署在戰場的西北方向,眺望兩軍排開十多里的寬大正面,統帥是羅剎帝國伯爵、索菲亞情人、康熙的綠主啟爾哥布斯基皺眉道:“孫思克怎麼回事,準噶爾人像是已經丟掉了魂魄,連進攻的勇氣都沒有了。”

旁邊的羅剎參謀也是嘆道:“的確是這樣,青海戰事的遭遇已經傳到了這邊來,一次次的戰事證明了,用騎兵衝擊嚴陣以待的大明步兵就等於自殺!”

啟爾哥布斯基不爽地:“所以……準噶爾人就等著明軍進攻?”

他們羅剎這麼賣力地拱火,給孫家、準噶爾遞刀子,不就想讓他們去消耗大明的實力嘛!

一向自信的阿列克謝·托爾布津搖著頭,像是難以置信:“任何一個受過基礎軍事教育的軍官都會認為自己眼前所見極度荒謬,極度違背軍事常識,七萬騎兵等著三萬多步兵(近衛軍+國防軍)進攻?”

阿列克謝·托爾布津沒有看錯,但這種違背軍事常識的情形,卻不違背準噶爾人和孫思克的生存常識。

孫思克還沒有老湖塗,準噶爾人也沒有喪失鬥志。

他們的戰術方針很簡單,等明軍主動出擊,然後再尋找他們陣型的弱點,一舉擊潰他們!

這是孫思克和孫承恩父子兩個討論了一晚上想出來的策略,也是讓所有準噶爾人鬆了一口氣,按下策馬狂奔念頭,靜待明軍出擊的原因。

身為幾百年前幾乎征服了全世界的蒙古騎兵的最後傳承者,準噶爾騎兵第一次沒有主動進攻,第一次坐看敵人打過來!

準噶爾還真是最後一個繼承人了,雖然他們是漢人大汗,但起碼比漠南漠北蒙古強。

準噶爾人很快就接受了這個認知。

可大明卻似乎還有些不適應,於是從上午十點左右開始,玉門關西南方的廣闊戰場上,兩軍的沉默對峙一直延續到十一點!

雙方都處於敵不動,我不動的默契狀態。

鬱起雋有點無語,孫思克這麼膽小!

直到確認準噶爾人真的沒有主動進攻的想法,鬱起雋決定先凍手吧!

大明這一動就讓所有準噶爾人,甚至所有羅剎人低聲驚呼!

準噶爾騎兵和哥薩克騎兵的戰馬們開始不安地騷亂,而且很快匯聚為大股漣漪!

漣漪盪開,在十多里寬,縱深也有十多里的準俄聯軍急速擴散。

只見,明軍陣地上,巨大的圓球在大後方緩緩升起,還不止一個!

圓球下方似乎有一股火苗在不斷搖曳閃爍,還吊著揹簍一般的東西,一直升到數十丈高的半空。

春日那清冷的太陽似乎也被這些大明的圓球遮蔽。

數十里方圓內,所有準噶爾士兵和羅剎士兵都不再覺得自己跟對方一樣頭頂著一片天。

他們總會下意識地將目光投向半空,覺得自己是大明軍隊俯瞰下的螻蟻。

“不好!”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啟明志異

小c愛吃烤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