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羹堯爬起來,身上一半是雪屑一半是泥土。

還沒站穩呢,潘阿強三步並做兩步走,“啪”的一聲,未來名臣的頭頂果斷捱了一巴掌。

“臭小子,別衝那麼前,別被和碩特汗國的兵給陰了,有什麼好歹,我怎麼跟老屈交代!”

“是啊,小神童,到哥哥後面去!”

後面的近衛軍士兵也附和道。

年羹堯則是摸著頭,一本正經地自嘲道:“我作出示範,在摔跤方面你們都不如我,此跤可列為經典!”

眾人皆嘻笑不已。

然後年羹堯又反駁潘阿強:“將軍,您都帶頭衝鋒,我這等小兵,更應該衝在您的前頭了!”

其實,以潘阿強現在的地位,按理來說,是不用如此靠前指揮的。

因為他的戰功赫赫,已經到了無慾無求的階段。

但他心裡依舊銘記著那一年,在大明皇立軍校時,朱克臧校長對他說的話:“軍官不帶頭,誰肯向前!”

於是,潘阿強遂親率前鋒千餘近衛軍衝在所有部隊的最前面。

這就是朱克臧校長所說的靠前指揮、率先垂範!

“靠前指揮”是朱克臧多次在兵部會議強調的,他要求高階軍官上到一線,不要在後方指手劃腳。

當然了,我們的朱大校長、朱大皇帝例外,因為朱陛下全知全能,自然可以遠在千里,用電報微操。

昌都的電報系統還在搭建中,因而這一次戰爭,朱克臧沒法親自微操指揮了,真是可惜。

不過他並不擔心,因為雪域高原只要熟悉了環境,好打地夠嗆,橫推就完事了。

他這個皇上啊,只要全心全意在皇宮裡面奶娃就行了。

話說回來,年幼的年羹堯面對如此的賽固山口,心裡也直打哆嗦,有一種深深地無力感。

他覺得,不用和碩特攻擊他們,光爬上去都有點艱難。

年羹堯沒見過近衛軍打仗,有這種感覺是可以理解的。

他只覺得自己滑得腳心發痛,滿頭大汗,屁股蛋都疼得要命。

要不是好面子,年羹堯早就喊出聲來了。

就在年羹堯吃痛的時候,潘阿強已經下達了進攻的命運。

“全軍聽令,進攻!”

潘阿強上將認為,現在速攻,可以趁守軍準備不足,一波將他們推平了。

即便環境惡劣,有潘阿強上將帶頭衝鋒,近衛軍的官兵毫無怨言!

小屁孩年羹堯也是倍受鼓舞,他看著潘阿強上將健步走在日月旗下,頓時又充滿了力量,緊緊地跟上。

潘阿強作為新大明高階武將,深受大明士兵敬仰,是在屍山血海裡打出來的新大明軍人,堪稱大明軍人的偶像,他的帶頭,直接讓疲憊的近衛軍士氣直接拉滿。

走了小半天,終於看見了隘口處的一道防線,先前在山下時,哪怕有高倍的望遠鏡,也被雲霧掩映看不清楚。

不過,可別小瞧大明的高倍望遠鏡,這是大明絕對的軍事機密!

只有校級以上的軍官,才能擁有高倍望遠鏡。

因為這個高倍望遠鏡已經是一戰級別的望遠鏡了。

歐洲人至少在中世紀中期就開始研究透鏡,大約在1300年義大利就開始使用眼鏡,1450年前後,矯正近視用的近視眼鏡得到運用。

製造眼鏡成了一項重要的工業,荷蘭人在製造透鏡方面很有技巧,眼睛製造商的店鋪裡陳列各式各樣的透鏡,將兩片透鏡疊加窺看是或早或晚總會發生的事。

就像科技歷史上其他一些無心插柳柳成蔭最終取得成果的發明一樣,望遠鏡究竟是誰發明的,可能並沒有答桉。

當1608年,被認為是世界上最早的望遠鏡在荷蘭發明之後,這種情況開始得到改觀。相傳那位名叫漢斯·利普荷的荷蘭人,將這項發明進獻給當時的荷蘭領導人拿騷的莫里斯。

莫里斯為此獎勵了他900弗洛林,並委託他製作更多的望遠鏡——儘管他並非是當時唯一一個宣稱自己創造瞭望遠鏡的人。

作為荷蘭人對手的西班牙總司令安布羅西奧·斯皮諾拉立即明白望遠鏡的軍事意義,對此大為驚歎:“從現在開始,我再也不安全了,因為你們會遠遠地看到我。”

出於軍事機密考量,莫里斯曾試圖對望遠鏡進行技術封鎖。

但是望遠鏡的原理實在是太簡單了,以至於聽說過它的人都能想出怎麼製作。

著名的義大利物理學家加利略聽聞荷蘭人發明望遠鏡的訊息後,便著手打造和完善自己的設計版本,他的望遠鏡可以將觀測物放大三倍。

在1609年8月25日,他將望遠鏡呈獻給威尼斯元老院,結果是名利雙收,他的工資被增加了一倍。

我們現在都還以他的名字將物鏡為凸透鏡、目鏡為凹透鏡的望遠鏡命名為加利略望遠鏡。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加利略在望遠鏡的天文學運用上貢獻良多,但威尼斯對他的褒獎是出於看重望遠鏡的軍事用途,多過其本身的科學價值。

就連加利略自己對此也不作掩飾,聲稱:“在海上我們能早兩個小時比敵人先發現他們的艦船。透過對他們數量和種類的觀察,能夠判斷他們的力量,從我們自己的實力出發而決定是逃跑還是出戰。同樣,在陸地上我們也能觀察敵方堡壘的部署和裝備,所以即使在地面上也能早做決定。”

因此,早期的軍用望遠鏡都是加利略結構的,此種望遠鏡雖然結構簡單,透光率高,但倍數和觀測視場都很小。

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在軍用望遠鏡已用普羅稜鏡結構成功解決了倍數和視場的問題!

朱克臧正是花費了30點輝煌點數才換來的普羅稜鏡結構!

比如,潘阿強手裡的就是6×30雙筒望遠鏡,能把百米遠的人的臉蛋看得近在眼前。

相當於朱克臧花30點數,給大明軍官開“透視”掛。

先前在山下,被雲霧遮擋,現在潘阿強可以看到和碩特計程車兵在上面安營紮寨。

他們豎起了各式各樣的旗幟,修築了一道簡陋的藩籬,還搭建了一些簡陋的草木棚。

在和碩特兵看不見的角落,戰爭一觸即發。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問人

正念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