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在場的新科進士和其他文武百官可都矇在鼓裡,他們充滿好奇地看著威儀的陳永華等人的車駕。

景陽鍾徐徐敲響,陳永華所乘的一頂馬車停在大明門前。

百官們分在道旁,恭敬地躬身向陳永華的車駕作揖。

文武百官皆要徒步入宮,唯獨陳永華可乘輦在宮中行走。

這是朱克臧給予自家岳父兼國之重臣的特殊待遇。

陳永華在大明門前停下,他的目光越過百官,看向那些穿著藍羅衫的新科進士。

當然,其中已經有三十人被淘汰了。

今天在場的只有二百七十人,三十名被淘汰的考生,已經被送走了。

想到這,陳永華只得嘆了一口氣,時代的一粒灰,落在個體頭上就是一座大山!

陳永華的目光來回穿梭,最後定格在一位十六歲的少年身上。

他在人群中並不算亮眼,但如此年輕的新科進士,就兩三位。

陳永華的目光在他身上一頓,就轉過頭去,閉上雙眼養神。

他的目光轉瞬即逝,其他文武百官沒有注意到他盯著誰。

只得心裡直癢癢,猜測狀元到底是誰!

大明門緩緩開啟,終於徹底開啟,可以進去了。

不過,所有人都在等待大明首相的動作。

不一會兒,陳永華的車架再度起步,至於文武百官則分左右,邁著四方步,跟著掖門而入。

潘伯亨步履輕快,似是把這段日子被網暴的壓力都丟到一邊,他順著景陽鐘的節拍步入大明門。

當他走過門洞的那一瞬間,越過宮牆的晨曦正照耀在他的臉上。

潘伯亨意氣風發,帽插簪花,手持笏板走過了大明門,承天門,端門,來至午門之前。

百官和皇室在午門前金水橋南排班。

排班按照官位尊卑列隊,文官位東面西而立,武官位西面東而立。

悠然的景陽鍾已是停下,鼓聲三響。

午門之上五座城樓如雁翅般排開,白熾的日光照在琉璃瓦上,反射出澹紫色的光芒。

兩隊身穿金色飛魚服的錦衣衛,兩隊身穿禮服的近衛軍儀仗隊,邁步雄健的步伐自午門側門,腋門而出護道排列。

比起錦衣衛,近衛軍更加吸睛。

他們的軍姿多麼標準,步伐一致,均勻、剛勁、有力,每一個動作都精準得誤差只有幾厘米。

行走時,如同一個人一樣,個個神情莊嚴,意氣風發,鬥志昂揚,耀眼不容逼視。

這時候,一道又一道的聲音從午門之後,由遠及近地傳來。

“陛下有旨,金鑾殿上面聖!”

“陛下有旨,宣新科進士入宮,金鑾殿上面聖!”

傳旨太監站在午門大喊!

而緊接著,數百近衛軍儀仗隊齊聲大喊:“陛下有旨,宣新科進士入宮,金鑾殿上面聖!”

包括潘伯亨在內的新科進士趕緊壓下心中的心潮澎湃,都是直接跪下:“謝陛下隆恩!”

隨即,眾進士們起身,在鴻臚寺官員作為導駕官走過內金水河上五座漢白玉金水橋,引入午門,又經皇極門(奉天門)。

終於來到皇宮的皇極殿(奉天殿),也是普羅大眾口中的金鑾殿。

皇極殿原本叫奉天殿,是大明嘉靖帝改名的。

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四月十三日,驚雷引火,三殿盡焚。被火燒了得重建,建是建,可費時費力,嘉靖皇帝心裡犯滴咕,為什麼這天火總是焚燬奉天殿呢?能想個什麼辦法避免呢?於是他找眾臣商量。這時候有人就說話了,說這天火焚燒,問題就出在殿額的“奉天殿”這個匾上的三個字。

嘉靖問:“怎麼個意思?”

大臣接著答道:“皇上您看呢,這奉天殿,奉在天上,把這天字給壓住了,天不高興啊,天大啊,你壓著我,能行麼?所以降下天火焚燒大殿!”

你還別說,真有這說法。以前行文的時候,寫到天字,都要抬格,要另起一行書寫,將天寫在頭裡。

嘉靖一聽,好像有點道理,那既然找到原因了,怎麼解決呢?

眾臣就七嘴八舌開始出主意了。有人建議把“奉天殿”的匾額橫過來,這樣“天”在中間,也不壓了,而且三人居中者為大,三字中間的“天”為大。

有人不同意,說你雖然天在中間,可是“奉天殿”,你讀的時候還是奉在前頭,還是沒突出天來。

這邊又有人說了,這個好解決。還是橫著寫,咱們把“天”字寫大點,往上提一提,“奉”和“殿”字小一點,往下一點,這樣不就突出天了麼?

結果嘉靖皇帝以“不雅”給否決了這個提議。

照我們現在看來,確實不雅,一個匾額上三個字,有大有小,有高有底,確實不太雅觀。

到後來又有人提議,既然問題出在字上,咱們改名字不就完了麼?大家一想,這個主意好!

於是這一幫鴻儒們開始找新名字,這代表皇家威儀的大殿,殿名可得有講究。後來想到在《尚書洪範篇》裡的一句話:“皇極,皇建其有極”,還有一句“惟皇作極”。

意思是什麼呢?就是“天子的訓導可以永遠作為百姓的行為準則。”

那就改“皇極殿”吧,這樣匾額也可以豎著寫了,而且皇字大啊,還寫在頭裡,這樣好。於是“奉天殿”在嘉靖朝重建之後就更名為“皇極殿”了。

新大明沿襲了這一叫法。

皇極殿殿頂的垂嵴獸,十樣俱全的,中極殿及建極殿只有九樣。

作為最高階別的宮殿,當然少不了各種各種的龍形凋塑。

三層漢白玉須彌座上,殿前丹陛每層都有螭首探出,若下雨之時,可見千龍吐水的一幕。

還有身上帶著各種亮眼配飾的近衛軍儀仗隊,給皇極殿增添了幾分肅穆之感。

而皇極殿外,那可容數萬人的廣場極度空曠,給人一種心季的感覺。

潘伯亨等人穩步邁入皇極門,他們看到,廣場上文武百官分作兩列,沿著御道齊進,詣近丹陛時,同時轉班,文官位東面西而立,武官位西面東而立。

新科進士們環抱著敬畏之心,觀察著新大明帝國的文武百官。

只見滿殿站立的大臣,都是朱紫大員。

文官大員緋袍,補子上是錦雞,孔雀,武官大員亦是緋袍,補子上則是獅子老虎。

新科進士們,站立位於文官之後,看著雄偉的皇極殿,都是大氣不敢出一口,沒人敢說話。

他們不敢肆意張望,而殿上的朱克臧卻是仔細地觀察他們!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朕即帝國

小奮鬥

炎太祖道武帝的憂鬱

季與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