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誠看著張志棟,陰陽怪氣地說道.

張志棟一聽,頓時就氣的鬍子都歪了。

說實話,此時此刻,他都已經有點後悔了!

沒想到當年在《江西晚報》口嗨一下,會被皇帝這麼惦記。

要是沒陛下授意,張志棟相信,這個從五品的官員沒有膽量在自己面前說三道四。

五畝地的啊,鬼知道要收割到什麼時候,估計自己的老命都要丟在這裡。

“小顧大人,你不要在這裡指桑罵槐,雖然你有陛下的聖寵,但你也不能如此汙辱老夫!”

張志棟氣的半死,看著顧誠,站起來說道。

“下官可不敢罵張大人,更沒有指桑罵槐,也談不上汙辱張大人。”

“這些可都是張大人自己在報紙上說的,下官只是幫張大人複述一遍!”

“張大人還是好好地割稻穀吧,可千萬不要使用收割機,一定要勤勞啊!”

說完,他也不管這個張志棟,又朝著其他腐儒們走走去,繼續一番鼓勵。

“一定要勤勞啊!”

“可不要好懶惡勞啊!”

顧誠一個個專門去拜會,最後都是丟下這樣的一句話。

“休息一下就可以了,這一直休息,可不是勤勞文人的作風!”

“李大人,你在等什麼?”

“陳大人,躺地上彆著涼!”

“王大人,你怎麼在睡覺,這個點你睡得著覺?”

顧誠按照朱克臧的指示,不斷的拜會一個個,不斷的提醒這些南昌府的臣子們一定要勤勞!

至於遇到支援科學的文臣,顧誠那自然是另外一番面孔了。

“老鄧啊,先不要那麼急,等下那邊收完了,你輪到你了,半天時間就收完了,明天曬一曬,後天再用機器脫殼,這兩天就當是下來體驗下農人的生活,總比天天待在衙門好!”

“小顧大人,晚上陛下有什麼安排沒呀?”

“陛下晚上安排我們搞個篝火,漠南蒙古送來了不少小肥羊,陛下打算整個烤全羊,涮火鍋什麼的,你們覺得咋樣?”

“陛下與我們一起搞活動,是我們的榮幸!”

難道有機會能在皇帝面前刷刷存在感,多好的機會,萬一陛下看上他們,豈不就能平步青雲!

“小顧大人,那張巡撫他們要一起來嗎?”

“我估計他們接下來應該是沒心情吧,畢竟腰痠背痛的,肯定是要好好休息的,畢竟他們都是很勤勞的人,接下來可是有的要忙的。”

顧誠哈哈笑道,他覺得科學、格物致知所發現的知識,明明是對大明未來的發展如此重要,在他們眼中都是下三濫的東西,不足為道。

既然如此,你們就慢慢勤快的去收稻穀吧!

.......

夕陽西下,夜色漸漸朦朧,一陣秋風吹來,張志棟既然頓時就覺得刺骨的冷,再看看周圍,人都已經走光了,跟著朱克臧去搞篝火大會了,只有盯著他們的錦衣衛在死死的看著幾人。

第二天,天才剛剛矇矇亮,昨天多少也是累了一天的張志棟在呼呼大睡,睡的很香,夢裡面有好吃、好喝的,還有自己的小妾什麼的!

鐺鐺!

鐺鐺!

“起床了,起床了!”

然而這個時候,錦衣衛敲鑼打鼓的一般的將他們給喊了起來。

“天還沒亮,就叫我們起來?”

昨夜,張志棟幾人就睡在農田附近的小屋內,想起昨晚的場景,他們欲哭無淚。

他們分明看到,數百米外的空地,朱克臧陛下和其他官員們載歌載舞,就連烤全羊的滋味也不知不覺擴散到他們這裡來。

饞得他們肚子直打滾。

兩相對比下,他們是如此的淒涼。

張志棟開啟窗天色才剛剛矇矇亮,天寒地凍的,一陣秋風吹來,整個人都忍不住縮排了被窩裡面。

“錦衣衛的兄弟,你們看老夫一大把年紀了,要不還是......”

“諸位大人,秋收之時,農人都是天剛剛亮就起床收稻穀子的。”

錦衣衛笑著說道。

“不起,今兒俺就是不起!”

“哪有這樣折磨人的,本官也沒做錯什麼,連覺都不讓人好好睡一下的。”

張志棟心一橫,把被子一蓋,一副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樣子!

其他幾位文官也有樣學樣,都累壞了,才割了一畝地。

但這一畝地對他們來說,就是巨大的成就,肯定今天要犒勞一下自己,好好睡個覺。

噗!

然而回答幾人的是一盆冷水。

都說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錦衣衛什麼人沒見過,收拾他們一群文人,還不是手到擒來。

被這冷水一潑,頓時就炸了起來。

“你,你們......”

“我等只是奉旨辦事,還望幾位大人們不要為難我們。”

錦衣衛冷冷的說道,他特意加重“奉旨”兩字的音,話裡滿滿都是威脅。

都說到這份上了,幾人也清楚耍賴是沒有任何用的。

他們只能夠不情不願的起來,匆匆的吃了饅頭稀飯、配著鹹菜,無奈繼續來到農田幹活。

此時,天色漸漸亮起來,可是起了很大的霜,稻田有很大的露水。

兩人很不請願的來到稻田這裡,又不下去田去收稻穀,只是在水泥馬路站著。

旁邊的錦衣衛沒有再為難他們,他們站著就站著,他們也就在一旁坐著聊聊天,看住他們就行。

就這樣,時間在慢慢的過去,太陽昇起,普照大地。

朱克臧又帶著群臣再次來到了這裡,今日他們又有一個新活動,那就是給米脫殼!

新大明在稻米脫殼技術也有了重要的進步。

新大明也只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做了一個小小的改進而已。

因為華夏農民太有智慧。

隨著華夏水稻種植技術的提高,水稻產量也大大的增加了,原先小小的收工春米器也滿足不了要求了,不管用手春還是用腳踩都費時費力,後來就有了風谷機這令人驚歎的發明!

風谷機即風扇車,是古代華夏勞動人民發明的用於清除穀物中的穎殼、灰糠及癟粒等的一種農具。

是一種能產生風(或氣流)的機械,也叫“颺(揚)扇”、“揚穀器”、扇車或揚車。

發明於漢代,由人力驅動,用於清選糧食。

公元前2世紀,中國人就發明了旋轉式揚穀扇車。

扇車是現代農業機械普及以前在農村“機械化”程度最高的農具。

扇車實質上是一架手動鼓風機,它的作用是將碾壓過的穀類作物的籽粒和雜餘分開,使糧食變得純淨!

大明則是在風谷機邊上加了一臺小型蒸汽機,便能做到自動脫殼!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新世界之奧匈強權

天奕澹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