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武臘沒有因為啞火停止瞄準,接著他又是砰砰兩槍,迅速結果了那名敵人的生命。

大武臘將槍膛倒轉,兩個空彈殼加一發啞火槍彈倒出。

他從腰間皮匣取出子彈,自槍膛後方塞入,兩手一抬一扶,槍管接上後座,扳起擊錘,不到三秒,手中短銃又是三彈待發!

大武臘口中的“破槍”是大明乃至整個世界上最先進的後膛定裝彈連發手槍!

這可是大明第一款後膛槍!

原本製造總局還有心將朱克臧所說的金屬定裝彈搞出來,可為首的大工匠蘇老成沮喪地發現,現有的加工精度還不足以保證金屬彈殼跟槍膛的閉合性,只能暫時用適應性比較好的紙殼彈殼。

大明的第一把後膛步槍也正在全力研發。

這個後膛槍科技,朱克臧單純指導,沒有動用輝煌點數,是工業技術發展成熟的結果。

大明正在研發的後膛槍就是弗格森步槍的翻版。

弗格森步槍在歷史赫赫有名。

1776年,英國少校帕特里克·弗格森設計了一種新的步槍,被稱為弗格森步槍,該槍是英軍第一種裝備的後膛步槍。

該槍的獨特之處在於使用了弗格森改進自法國人Isaac de la Chaumette後膛裝填系統。

該系統的核心在於一根螺栓式閉鎖塊。

裝填時旋轉扳機護圈開啟彈膛,之後依次裝填彈頭和發射藥,之後再關閉彈膛。

相比於之前法國人的設計,弗格森將光滑的閉鎖塊改為閉鎖螺栓,進一步減少了漏氣。

使用後膛裝填系統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相比於其他前裝槍,該槍在熟練射手的操作下射速高達每分鐘6-10發,更不要說這種步槍能幾乎完美的使用線膛了(早期線膛槍在多次射擊後會出現明顯的裝填困難)。

但這並不意味著弗格森步槍是完美的。

因為該槍的造價是前裝步槍的四倍!

其次,該槍的設計上存在著一定的危險,該槍的彈膛位置並沒有人們想象的那樣堅固,從本質上來說,該槍的閉鎖機構就是在槍管上直接鑽出一個孔。

很顯然這樣的設計在長期的使用中將會在閉鎖位置產生裂紋,甚至炸膛。

當然,這一點大明能夠解決。

只需要在彈膛位置用馬蹄鐵進行了加固!

後膛手槍由於是全靠大明工匠研發,朱克臧只是指導,所以穩定性一般,遠遠不如掣電式步槍,因而大明主力部隊這手槍不靠譜,大武臘這些特種部隊就勉為其難地當了回小白鼠。

大武臘罵歸罵,卻還是真香。

畢竟手裡的槍是能三連發的,而且裝彈迅速!

在眼下這種近於肉搏的混戰中,射程和精度也不是什麼大問題。

大明這邊陸陸續續也上來了五十個人左右。

不過對比城門下哨房裡湧出來的大批敵軍,顯得那麼捉襟見肘。

巡守城兵被擊潰,並不意味著大武臘就偷到了城門,不過片刻時間,數百城兵就圍湧而來,他們嚴密地守護著城門。

大武臘是一點都不慌,他們還有秘密武器。

就在大隊葉爾羌士兵密密麻麻擠在城門前,準備衝上城牆時,遠處街巷裡,幾根粗粗鐵管自陰影中伸了出來。

嗖嗖嗖!

尖利的呼嘯聲響起,幾道火花勐然曳出,拉起明亮光焰,直直射向城門。

誰在放禮花呢?也不看看眼下是什麼時候!

由於是從城內發射出來到,葉爾羌人以為是自家搞出來動靜。

沒一會兒,他們的想法就被如雷的轟鳴和幾乎閃瞎人眼的橘黃焰光打斷!

彈片和自焰光中激射而出,瞬間穿透軀體,瞬間濺起朵朵猩紅血花,再驟然消散。

爆炸衝擊波將焰光周圍的人群高高拋起,其中不乏已經沒了生氣的屍體。

“城中的暗子,終於動了!”

大明的特種部隊當然不是吃素的,他們前幾天,就已經有士兵悄悄潛入了葉爾羌城,還將肩扛式火箭炮以零件方式偷運了進來。

真是什麼先進武器都在特種部隊試用呢!

這一波奇襲,下面的數百守兵被嚇得方寸大亂!

“有內鬼!那是明人大炮!明人的大炮!”

的確是炮,可一點也不大。

在慌亂之際,又一輪火箭彈急襲而來,將城門口,特別是城門洞裡炸得一片狼藉。

少數看出端倪的城兵順著火箭彈拖出的尾跡衝了過去,卻被一波準頭十足的槍彈打散。

大明也在嘗試新的攻城套路,特種攻擊就是很好的手段。

大武臘帶著城牆上的部隊,和城內的暗子們兩面夾擊,來回牽扯,守軍很快就潰散一空!

不多時,葉爾羌城門大開,一片黑雲自夜幕中滲出,覆地而來。

“直攻天方教寺寺,抓捕和卓!”

大批騎兵飛馬而至,領頭的正是高孟。

“大武臘將軍好狠的手段!”

高孟不由得恭維了幾句,在大武臘的特種攻擊下,攻城太過簡單。

“小場面,當年跟著陛下御駕親征的時候才叫一個痛快!”

大武臘十分謙虛,他也確實懷念當初還在小島上的時候,大明什麼也沒有,卻在朱克臧的帶領下,越做越強!

現在的大明強的太過分了,就沒什麼激情了。

所以為了尋找激情,大武臘才會來到最一線!

大明鐵騎湧入葉爾羌,此時頭頂天幕也再響起連綿悶雷,踏上城門樓的高孟抬頭望天,就覺臉上一涼,下雨了。

鏗鏗聲不絕,騎兵們拔刀急進。

前方也傳來馬蹄轟鳴聲,達尼亞力和卓的精銳葉爾羌騎兵已在城中集結,他不甘心天方教在天山被大明消滅,他要絕地反擊!

夜幕下,城中狹道上,兩股洪流撞在一處。

狹路相逢勇者勝,誰才是勇者呢。

彼此的馬刀在微弱的月光下,顯得寒光閃爍。

片刻後,大地染得猩紅,接著雨點嘩啦啦落下,猩紅再一片片洗下。

關於誰是勇者,答桉很快就顯露了出來。

大明前排騎兵不講武德,一邊肉搏,一邊丟出手榴彈,葉爾羌騎兵本就人馬虛浮,更被大明騎兵的軍刀噼得心搖神曳,再遭手榴彈攻擊,頓時崩潰。

見到葉爾羌騎兵潰散,大武臘站在城頭上,冒著大雨,露出猙獰的笑容。

葉爾羌城轉瞬陷落!

嘩啦啦的大雨聲中,達尼亞力和卓帶著數千敗兵逃出葉爾羌城,向西倉皇而去!

而大多數城中葉爾羌人卻只聽到越來越密的雨聲,對葉爾羌城已經換主毫無所覺!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近代列強進行時

也許寂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