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與父母寒暄許久,童玲不捨的結束通話通訊。

在童玲離開通訊室機位時,一名在她後面排隊的身穿銀光閃爍金屬服裝的爆炸頭壯漢路過她身邊,與她熱情的招呼道。

“大姐頭,你只講五分鐘嗎?我還能再等等,不然你和令尊再聊聊?”

這爆炸頭壯漢正來自旅行者星系,名為高1548627-lxz。

他的名字是他自己起的。

作為一名被人工智慧養育長大,血緣父母已經陣亡在旅行者戰役中的合成人,懂事後的他自己表示厭倦了傳統的名字,用數字代號顯得更有個性,更特別。

於是他瞎編了一堆數字,跟在自己的姓氏後,勉強算個名字。

lxz則是他的所屬星系首字母拼音簡稱,防止同名。

壯漢對童玲很尊敬。

旅行者戰役正是童玲的成名之戰,身為旅行者星人,壯漢對唯一活捉魚星戰士的童玲的敬重理所當然。

除了陳鋒、繁星、賴聞明等極少數人外,其他人並不知道終止戰爭的最大功臣是早已“亡故”的先哲陳鋒本人。

童玲自己也不怎麼清楚,只有些模稜兩可的揣測。

她覺得t哥和先哲或許有些關聯,但她不確定。

童玲笑了笑,對壯漢說道,“沒事,小七你和家裡人聊吧。

我該說的,想說的,都已經說完了.”

在戰爭年代,告別不需要轟轟烈烈,更不必痛哭流涕。

互相都知道對方將會去哪裡,繼續過著怎樣的生活,最終會怎樣死去,就夠了。

這時候旁邊又響起個不速之客的聲音。

“小女娃子,聊完就閃一邊兒去,別擋道.”

這是個身高達到米的巨漢,手臂比童玲的腰還粗。

巨漢精赤著上身,體表滿覆著彷彿紋身般的黑色紋路,眼如鈴鐺,行走時赤腳踩踏在飛船金屬地板上發出咔嚓咔嚓的金屬摩擦聲。

小七作勢要發怒,但童玲卻一壓手,示意他不必計較。

光看紋身巨漢的造型就知道他來自傳聞中的巨源星系。

他體表的花紋並非紋身,而是真正自己身上長出來的金屬膚質。

這些紋路可不只是為了“美觀”,其作用為在巨源星系中形成生物電場,以對抗巨源恆星每時每刻都在對外釋放的振盪引力場。

巨源星系中的生存環境比戰後的旅行者星系還要惡劣,原本根本不適宜人類居住,但在一百五十年前,一群口味獨特的莽漢探險家抵達了巨源星系,並決定在這裡安家落戶。

這群莽漢探險家倒也不是太陽系人,而是誕生在另一個擁有超巨型行星的星系裡。

經過一百五十年發展,如今的巨源星系擁有近二十億人口。

巨源星系的人口看起來不多,但平均每三個巨源星人中便有一個達到帝國軍隊體系c級評價以上的專業軍人。

巨源戰士個個驍勇善戰。

如今的巨源星系與老牌戰士星系奧頓星系在名聲上並駕齊驅。

同時由於特殊的恆星系自然與人文環境,造成了巨源星人的性格普遍暴躁,十分讓人頭疼。

童玲在維藤星系曾與巨源戰士打過交道,很清楚,所以懶得與這巨漢計較。

高小七對童玲很是信服,鼻子裡也只哼了一聲,扭頭就往裡走。

童玲也不再耽擱,側身避開,快速閃人。

童玲剛回到個人宿舍躺著聽了一會兒歌,通訊器裡響起提示,讓她前往堡壘艦與其他s級戰鬥員們一同參加會議。

會議的主要目的,是為了確定眾多戰鬥員的作戰序列。

這可不是小事。

在無名艦隊中,指揮官需要明確知曉每個人的能力邊界,在需要的時候才能做出正確的決定。

說出去只怕沒人會相信,肩負著人類首次遠征任務的無名艦隊,竟會是一支龐大的雜牌軍。

艦隊人員編制才剛剛組建完成,絕大部分人相處的時間均未超過兩個月。

遠征計劃的制定要往前追溯至2688年,當時童玲甚至尚未抵達維藤星系。

這是帝國軍事領導層的決策。

隨著長達幾十年的互相試探,人類已經對複眼者手中可以調配的力量有了很深的掌握。

不否認複眼者時不時展現出的新手段總會給人類造成很大的困擾,但正如發生在旅行者星戰役一樣,當人類的能力超過某個邊界後,面對複眼者的新手段時,無論初期表現得再手忙腳亂,人類總能依靠驚人的快速科技爆發和龐大的戰略縱深,迅速整合多個星系甚至全帝國的力量去解決問題。

現在帝國統帥們產生了新的想法,既然我們現在能對付複眼者了,那麼自然沒必要總給對方留下反應的時間,等對方先出招,自己再還擊,這總會陷入被動,並且每次都會有很重的人員傷亡與資源損失。

來而不往非禮也,帝國統帥決定主動出擊,並委託繁星對此事進行可行性預演論證。

繁星按照常例計算了很久,但並未得出明確結論,因為誰也不知道複眼者在銀心基地裡是否還藏著什麼底牌。

人類的主動出擊是否又會觸發對方什麼新的舉措。

這都是未知數。

最終卻還是陳鋒做了決定。

幹了。

反正戰爭已經打響,要取得真正勝利,本就必須摧毀對方在銀河系的據點。

但陳鋒提出兩個前提條件,人類艦隊必須擁有五百倍光速的航行能力,否則等抵達銀心時黃花菜都涼了。

同時,這支遠征艦隊的戰鬥力,必須超出當前其他人類軍隊一個時代。

因為無論行軍路線再怎麼隱蔽,也不能排除半途發生遭遇戰的可能。

如果人類兵力不夠精銳,不能衝破對方的攔截,不能展現出壓倒性的火力優勢,那麼這樣的遠征毫無意義,只是浪費資源平白送人頭而已。

要幹,就必須成功。

最終經過長達二十餘年的籌備,堆集了當前帝國最高科技結晶的艦隊終於順利開撥。

除了裝備優勢之外,無名艦隊也是首次針對全帝國疆域進行人員選拔,從多達數十萬個殖民地中選拔出了這一億五千萬人。

假如以星系來給如今的獵戶臂人類劃分種族,那無名艦隊中至少有十萬個種族。

無論是科學家還是戰士,亦或是工程師,艦隊裡的每一個人,都是各自種族的精銳中的精銳。

如今整個帝國中大約50%的頂級天才,都堆集到了這一支艦隊裡。

不考慮協作水平,單從軍人的個人能力總和與裝備科技水平含量的角度判斷,無名艦隊的紙面實力足以抵得上一整個星系的龐大軍隊。

但星際戰爭不是個人的好勇鬥狠,真到了戰場上,這支雜牌軍具體能發揮出幾成水平來,還得看誕生於不同文化,有著不同習性的戰士們相互間協調配合的水平。

這是該指揮官秦光頭疼的事。

大約一個小時後,童玲乘坐同步穿梭機抵達了堡壘艦,並直接前往會議室。

有資格參加會議的s級戰士共有三千七百人,分別來自兩千六百個行星系。

其中與童玲一樣祖籍為太陽系的共有六十三人。

巨源星系十七人,奧頓星系二十一人。

至於其他星系,則大多隻有一個兩個。

由於帝國疆域幅員遼闊,不同星系中的人體態與性格差異太大,導致這三千七百人看起來簡直奇形怪狀,群魔亂舞。

有人渾身毛髮濃密,看起來頗有返祖傾向。

這類人生活的星球要麼有強輻射侵擾,要麼溫度極低又或是晝夜溫差很大,也可能是星系的量子規則本就會刺激人類的毛髮基因顯性表達。

還有人體型極小,成年身高甚至不足一米,卻並非侏儒症,而是他所在的整個星系都是如此的小個子。

有人在直立時,雙臂垂下後手指能觸控到自己的腳背,擁有驚人的三節肘關節。

傳聞這長臂人生長的星球,是一名上個世紀裡接受了改造的殖裝者的屍骸。

長臂星球將那名殖裝改造者稱為始祖。

始祖作為一名太空生命,選擇當一個無盡的旅行者。

他在遠遠離開太陽系後,長久的飄蕩在宇宙中,靜靜等待壽命結束。

人類為始祖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並賦予了他使用折躍星門的資格。

但二十七世紀初的某天,始祖突然意識到自己的身體可以對外釋放出引力場,將附近的粒子吸引到自己的身上。

他己的極限。

始祖的漫長旅程在大熊座停了下來,他在這裡找到一片巨大的碎裂帶。

他開始用接下來的餘生不斷的富集粒子與隕石,讓自己的體型變得越來越龐大。

始祖又嘗試重新融入人類社會,學習一些星際生態學方面的知識,並操控著自己身體外圍的附著物一點點改變性狀。

最終,始祖在2633年亡故,臨死前他成功的將自己變成了一顆與曾經的地球極度相似的行星。

整個帝國裡的民眾都接到了他臨死前傳送的邀請。

他邀請人們前來自己的大熊星定居。

歷經近兩百年發展,大熊星上已經擁有了三十餘億居民,並已繁殖到第五代。

大約從第四代大熊星人開始,這裡的人手臂變得越來越長,並最終形成如今的模樣。

大熊星人的變化,只是數十萬個不同人類殖民地中相對較為特別的一個。

甚至還有更誇張的。

在人群的最後方,還坐著一“人”。

嚴格的講,這人已經不算人了,分明就是一頭巨大的白象。

他的確不是人。

他已經忘了自己的名字,人們都叫他白象。

白象正是當年太陽系內那一批接受了全面殖裝改造的人之一。

白象的壽命似乎很長,一直活到了現在。

他在宇宙中流浪百年後,終於回憶起自己曾經是人類的身份,又經過艱苦的學習,重新掌握了人類的語言和思維模式,並回歸社會,成為了一名頂級裝甲戰士。

奇妙的是,儘管此時會議室中滿是怪胎,人們在對視時偶爾會迸發出挑釁的目光,但總體氣氛卻很嚴肅。

偌大的會議室裡全場鴉雀無聲,無人喧譁。

每個人都很老實的按照智腦的分派各自坐在自己的位置上。

排序基本按照身高排列。

目前幾乎所有人都是初來乍到,在座所有人都是各自星系亦或是軍團中的佼佼者,說不上誰服氣誰。

或許等航行過一段時間後,戰士們會在綜合訓練中逐漸顯露出差距,亦或是爆發遭遇戰,那麼到時候是驢子是馬基本一目瞭然。

童玲雙手抱胸,正襟危坐,眼神時而左右飄忽,她一直在觀察其他人。

t哥在戰鬥教學中曾經說過,頂級戰士雖然在戰場上能以一敵百,可以發揮普通戰士完全無法相提並論的作用,但並不代表頂級戰士就不需要在乎戰友。

相反,越優秀的戰士往往越擅長利用身邊一切能利用的資源。

資源包括戰士自身的裝備、外部環境、敵人的漏洞缺陷與短板,但最重要的卻是戰友的協調配合。

沒人知道無名艦隊在接下來的航程中會遇到什麼情況,何時爆發戰鬥。

童玲也不確定自己可能會與哪些人協作,所以她按照長久以來養成的習慣,逮住機會就儘可能的嘗試觀察旁人。

看人先看面,觀摩其言行舉止,這是最快的初步瞭解一個人百分之五十的辦法。

那麼等到萬一需要協同作戰時,她便可以儘可能準確預判戰友的行動模式,並及時調整自己的策略。

會議室最前列的,是一群形態各異的低矮戰士。

這些戰士雖然身材矮小,但不代表他們弱。

他們的骨骼密度通常比較大,內臟五官和肌肉的纖維強度更高,他們習慣了生活在高重力環境中。

如今的戰鬥員共分為三類,其中一類是如同虛擬歷史中舊時代裡的裝甲戰士,這類戰士的隨機應變能力最強,可以將裝備的潛能發揮到最大。

但這類戰士最少,因為對戰鬥員的直覺反應能力、基因喚醒度與身體素質的要求過高。

大部分裝甲戰士的身材都較為低矮,最高也不會超過兩米。

第二類則是童玲這般的裝甲機師。

在出戰時,裝甲機師也會呆在裝甲裡,便於進行實時程式設計。

但與裝甲戰士相比,在整個戰鬥過程中,裝甲機師只需要承受與應對裝甲完成變向機動時的衝擊力。

第二類戰士的數量次之。

第三類戰士則是這條時間線裡佔據主導地位的純機師,也是童玲本該成為的那種人。

童玲最關注的,便是裝甲戰士。

她的情況比較特殊。

雖然她迄今為止都只以第二類戰士的姿態出戰,但其實她一直接受的卻是裝甲戰士的模擬訓練。

只不過她始終未能完成t100的最後一步終極考核。

在t哥的評價裡,她依然是一名不合格的裝甲戰士,是未完成體,貿然以裝甲戰士的姿態出現在戰場上,容易白白送命。

當然,童玲堅信自己遲早有一天能透過考核,成為一名真正的裝甲戰士。

童玲大約觀察了不足三分鐘,艦隊總指揮官秦光終於姍姍來遲。

秦光出現在主席臺上後講的第一句話是這樣的。

“各位,你們都曾經是不同戰場中打下赫赫威名的佼佼者。

但我誰是你們中最強的那個.”

秦光只一句,便讓全場譁然。

只有秦光自己才知道他究竟作何打算。

一天前,秦光終於被吸收進了救世會,成為救世會的核心知情者之一。

當然,他依然不知道陳鋒現在還活著,更不知道陳鋒正在謀劃復活。

秦光接觸到的是救世會中的另一重焦慮。

到目前為止,依然沒有任何一個戰士,表現出在操作同級裝備時可與先哲在虛無歷史中展現出的戰力相提並論的天賦與潛力。

假定這次先哲真不能復活,在三十一世紀時,人類如何才能填補沒有陳鋒導致的尖端戰力缺口?這是個巨大的問題。

不能把文明的希望寄託在另一個尚未誕生的戰士林布身上。

最穩妥的辦法,是要從現在開始就嘗試培養超階戰士,並形成一整套培養體系,儘可能提高人類誕生超階戰士的可能性。

在目前所有人類軍隊中,最有可能誕生超階戰士的,當然是集中了大量戰鬥天才,前往執行最危險的任務,很可能會面對最高烈度戰爭的無名艦隊。

所以秦光決定更改選拔程式,嘗試點燃更激烈的對抗意識。

這行為俗稱拱火。

玄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天玄神女

我心自淳

別給陌生人開門

墨魚

在指環召喚士兵

愛吃天鵝的蛙

末日江湖

愛巖如玉

我的360修仙衛士

雨落天河

帝君轉生成女孩

愚不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