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鋒縱目望去,只得看見一片一望無盡的汪洋大海。

海水的顏色與地球上的蔚藍不同,呈熒綠色。

視野可見度不高。

如果是人類肉眼,大約只能看見五米內的事物。

但如今這裡卻是虛擬世界,陳鋒可以靠量子資訊相互間的關聯做到一眼億萬裡。

他很快發現這裡不是一片單純的海洋。

他所在的位置是一個巨大的液態圓球的表面。

圓球直徑超過三十萬公里。

毫無疑問,這是一顆液態行星,由水和無數種溶於水的礦物質組成。

由於引力的作用,這些水的密度應該是從表層往裡呈持續階梯提升。

在星球的內部漂浮著數十塊巨大的懸浮物,位置或高或低。

另外還有數之不清的無數小型懸浮物。

當然,說是小型,其實直徑從數千公里到數十公里不等。

這是魚的“母星”。

陳鋒暫且將其命名為魚星。

魚星裡的液體,自然就是魚的天空了。

那些或大或小的懸浮物,便是魚生活的“大陸”。

陳鋒曾經見過,被封鎖在銀心附近的眾多奴隸星球裡,正有一顆直徑剛剛好也是三十萬公里的液態行星。

當時他只是驚鴻一瞥,看過就過,卻沒想到在這條時間線裡,雙方竟會真的打交道。

他得了個開門紅,只第一步就確定了魚的來歷。

陳鋒並未試圖從這裡將對方的意識找出來。

因為他眼前所看到的虛擬世界,本來就是對方對他說的一句話。

繁星說魚的語言是純粹的量子隨機糾纏,能在極小的片段裡包含海量資訊。

這模擬出來的整個母星環境,正是這海量資訊的其中一部分。

至於這話裡更淺顯直白的含義,則要陳鋒自己發掘。

他來這裡的意義,本就是當個翻譯官。

陳鋒仔細回憶了一番,在他見過的魚星裡,水生智慧生命其實是個大類。

在這大類之下還有很多細分種族。

由於水流環境和密度等多方面的區別,生活在不同高度懸浮大陸上的“魚”差異極大。

甚至部分比較大塊的懸浮大陸上的都會按照從上往下的分層誕生出多達數十個細分種族。

不同細分種族在生活習性,身體體態等方面的差異很大,甚至已經產生生殖隔離。

但奇妙的是所有細分種族都認可自己魚星人的身份,在思想和意識形態上十分協調。

當時陳鋒的驚鴻一瞥,得到了如此龐大的資訊,與他的現狀一對應,他發現了蹊蹺之處。

在上條時間線裡,魚星人裡並沒有這次出現的品種。

這次人類碰到的魚星戰士,能肉身橫渡宇宙,能使用曲率飛行,還具備折躍能力,還能釋放超高能量,這完全不合常理。

部分生活在靠近星球中心的超高溫超高壓環境中的魚星人具備十分特殊的能力,但也不可能達到魚星戰士的層次。

並且魚星戰士的旅行形態看起來分明就是淺水層種類,與地球上的海豚、鯨魚又或者鯊魚等大型魚類無異,但其擁有的能力卻顯然可以翱翔於宇宙真空中,想來在魚星內部縱橫馳騁也不在話下。

這兩者間矛盾重重,證明其絕非自然進化的產物。

即便魚星人存在的時間很長,進化了,理論上也不可能完全跨越其誕生時的外部環境,從水下種族進化成太空種族。

在上條時間線裡,陳鋒進行過高強度學習。

這條時間線中裡的人類學者也曾進行過大量宇宙生物學的研究,如今陳鋒的宇宙學知識量很龐大。

他掌握的知識越多,便越知道宇宙中什麼事情可能發生,什麼不可能發生。

魚星戰士的出現違背了基本的宇宙規則,就像人類的殖裝者一樣。

人類變成殖裝者時從一個物種變成了另一個物種,那麼魚也一樣。

陳鋒距離想要的真相越來越近了。

他想幫助旅行者星戰勝敵人,就得破解其超速機動、迷霧釋放和特殊武器的奧秘,那麼他首先就得搞明白這些魚的身上究竟發生了什麼變化,是否採用了和人類一樣的殖裝技術,還是別的未知技術。

這就像醫生給人診斷一樣,得找準病灶,才能對症下藥。

他的意識開始在這液態世界中四處遊離,以尋找更多訊息。

如果僅靠他一人,想破解對方“語言”裡的龐大資訊,還得花費很多心思。

幸好他有繁星的算力支撐,還有大量人類數學家、語言學家在繁星的統籌安排下,在後方為他提供輔助解碼能力。

此時陳鋒倒是很隨意的巡睃,他眼中所見的一切資訊,正以共鳴訊號的方式在向外傳送。

陳鋒的大腦思維訊號本質就是他的思維量子風暴。

如今由於他失去了身體,所以他的基因喚醒度已經無法測定,但毫無疑問的是他的思維量子風暴複雜程度超出普通人類的極限不知凡幾。

既然要透過陳鋒來翻譯魚星人的語言,那麼對思維風暴裡蘊含的資訊捕捉準確率便要做到絕對精準,其精度要求比平常同步資訊時至少高出數個小數點,堪比點對點的人格複製。

以人類目前掌握的科技,原本做不到如此準確的訊號捕捉。

但說來倒也有點奇妙,陳鋒本人之前悄悄做的準備在此時發揮了重大作用。

繁星在傳統的量子網路中為他建立了第一個資訊通道,t100那邊的思維共鳴卻又成為了第二個可用做資料對比的參照通道。

當外面的技術人員讀取資訊時,將會同時透過兩條通道得到相同的資訊片段,然後互為對照,兩相參比,以儘可能的提高準確率。

起初外面的技術人員在面對同一片汪洋大海時統統滿臉茫然,僅能獲得的部分推算資訊,還來自陳鋒從上條時間線裡帶回的關於奴星的描述。

但同步開始三十七秒後,太陽系地球生物所提出重要結論。

他們認為魚的語言屬於“堆疊式”語言。

堆疊式語言的定義如下:某些記憶特性奇特的種族在相互溝通時將會採用持續疊加的語言。

假定該智慧種族有一對初次誕生智慧的始祖。

兩個智慧始祖碰面時的第一句話只有一個字,“你”。

第二句話就變成了“你好”。

兩者的交流繼續深入下去,互相間所說的每一句話,都是在前一句話的後面增加一個字。

以人類的角度去理解,或許只是二“人”的閒聊到後面時字數已經多到人類無法想象的地步。

並且,採用堆疊式語言的種族的記憶會跟隨表觀遺傳資訊傳遞給下一代。

下一代相互間的溝通內容,從第一句話開始便是在上一代流傳下來的資訊基礎上繼續疊加,一直到資訊量“無窮大”。

這看似很不可思議,但在地球上就有鮮活的例子。

人類曾有個誤解,總喜歡用“魚的記憶只有七秒”來調侃某人記性差。

但其實這句話錯得徹頭徹尾。

魚的記憶不但持續時間很長,甚至可以跨代傳遞給下一代。

譬如景區中的觀賞魚,只要剛一出生,甚至不需要別人教,自然就知道當有人靠近水面時就得趕緊靠攏過去,因為那邊會有投食。

再比如,魚類從一生下來就知道什麼區域是危險水域,什麼區域相對安全,可以躲避天敵。

從純地球科學的角度講,dna承載記憶的方式並不神秘,只是很淺顯的甲基化修飾的作用,含義為在不改變dna序列的情況下,透過特定酶的修飾,在核苷酸上共價結合一個特定的甲基團。

不同的甲基團組合到一起,就成了可以被傳遞給下一代的龐大資訊,體現在語言上,就是堆疊式語言。

所以地球生物所中的人認為,魚星人使用的就是堆疊式語言。

當然,地球上的魚並沒有掌握堆疊式語言,因為語言本身就是智慧種族的象徵物之一。

對方作為一個智慧種族,其語言中的資訊量和複雜程度,遠非地球上的普通魚類可比。

之所以魚星人明明表現出種類繁多的種族分化卻依然能保持統一,卻也正在於不論魚星人活躍在何種高度的懸浮大陸,具備怎樣的體態特徵與特殊能力,其最早初誕生智慧的始祖卻依然是同一種族,只是該種族在遷移的過程中,自身形態和基因序列隨環境變化而出現了差異進化。

但所有種族的語言最早初都可以追溯到同一對始祖身上。

最終,生殖隔離並未導致魚星人徹底分裂。

所以陳鋒現在所看到的這“一段話”,本身就代表了魚星人從誕生在到現在出現在旅行者星系戰場的全部歷史。

這一句話,就是一本活生生的全面史書,講述了一個龐大文明從誕生到茁壯成長,再到被奴役的全部歷史。

陳鋒與這一隻魚對話,就等若與對方整個文明的歷史對話。

既然明白了對方的資訊就是歷史,接下來的分析工作反而變得簡單了很多。

陳鋒擴大了自己的檢索麵,果真碰到了很多不同世代的虛擬魚。

有的魚的形態與外部環境表現得格格不入。

譬如這裡明明是個時常噴薄岩漿的高溫懸浮大陸,卻生活著一看就更適應低溫環境的種族。

這些錯位的種類,正是曾在歷史裡某一個階段存在過,但後來隨著懸浮大陸上的環境改變,而在進化中被淘汰了的舊時代裡的魚星人。

在某些固定區域內的環境也在持續變化中,有時候當陳鋒的注意力放到某一片區域時,前一秒這裡還是強磁場懸浮大陸,下一秒就變成了帶電大陸。

無數碎片化的紛雜資訊被他不斷的捕捉,收集,再傳遞出去,最終由外面的人和繁星將其一點點拼湊為一部宏大的史書。

玄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末世求生X病毒

翊點錢

機變英盟之叱月娜

最美麗的小舞姐

異界相知

離晴熹

重來一次,吸血姬只想逃離

渴望暴富嗯哼

桃落花辭兮無所歸

江楓傷春兮

殺手序列10竟是女子

喜歡崖柏的雲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