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在謊言上的政權脆弱得如同空中樓閣,並且很容易被另一個謊言輕易地架空。

真正的忠誠只來自於兩件事,對歷史的認可,亦或是對共同利益的索求。

任重滿足了源星上絕大部分軍隊的第二點。

因為他不但得到了冷凍長老、九大集團與源星商業協會的蓋章認證,同時他創辦的任氏集團也在這近二十年裡真真切切地改變了源星的很多社會氛圍。

再配合十五年來任氏集團從未降低過的輿論宣傳攻勢,任重的形象的確深入人心。

冷凍長老與任重相比,卻反倒沒有這些。

第一點與第二點,他們一個都不沾。

他們過於謹慎,虛構了歷史,管理機制也太不接地氣,幾乎從不在普通公民與荒人面前出現。

甚至,迄今為止,竟只有任重一人知道尋跡者號的存在與形態,也只有九大集團的諸多繼承人與掌權者才知曉他們的容貌。

不幸的是,這些繼承人與掌權者已然悉數進入了黎陽的“朋友圈”。

種種因素之下,身為源星文明的締造者、創世神的九個冷凍長老被任重輕而易舉地打成了入侵的“外星文明”,甚至都沒辦法為自己辯解。

他們對外發了非常多的公告。

但全部石沉大海,並未得到回應。

復甦計劃建立的無線電通訊,不聽他們的使喚了。

至於至於馬中飛勉強恢復的“網”的掃描監視功能,也莫名其妙地出現了未知錯誤。

其他老冰棒們認為這是馬中飛的業務能力問題,並質疑之前為什麼不坦陳自己的無能,讓無所不能的使徒大人出手。

馬中飛怒而駁斥,表示當初將使徒大人從具體事務中剝離不是我一個人的注意,是大家共同一致認可的決定,而使徒大人本人也沒有絲毫抗拒,想來是事情太順利,讓他也失去了警惕性。

總之,每個人都有失誤,但現在的重點不是追責,而是解決眼下的問題。

其他人再說不出個不是,只能在心頭暗呼倒黴,並暗暗擔心也不知使徒大人如今情況如何,能不能在這突然爆發的危局裡再出奇招力挽狂瀾。

說真的,不是沒這可能。

那可是連“網”都能搞定的使徒大人!到現在為止,在資訊層面被任重完全遮蔽的老冰棒們依然被矇在鼓裡,甚至根本不知道對面坐鎮指揮的,就是被他們寄予厚望的“使徒大人”。

看著那些自己操控著人工智慧機械從冷凍胚胎開始培養,並一步一步繁衍到如今的源星殖人操控著艦船,從四面八方匯聚而至,老冰棒們心頭的感覺既扭曲,也無奈。

……星空如同一幅畫卷。

碩大的藍太陽佔據了半壁江山。

源金星又成了這畫卷一角的不可忽視的點綴。

在這點綴旁邊,被迫顯形的,原本沿著既定軌道圍繞源金星做公轉運動的尋跡者飛船。

此時這球狀飛船正虛懸在太空中,並不受控制地往遠處飄移而去。

事實證明,光真的有質量。

剛才的集火衝擊引發的大爆炸不僅僅短暫擊碎了薄膜力場,癱瘓了尋跡者的能源系統,爆炸衝擊更改變了尋跡者既有的類似於地月系統的公轉軌跡,將其推離了軌道,並使其獲得了超過源金星第二宇宙速度的初速。

負責操控飛船的嬴豐並沒有打算減速以使飛船回到源金星軌道,因為這時候正有大量的能量炮與導彈從源金星上的殖民地裡發射而出,直追尋跡者而至,簡直見了鬼。

在來自源金星地面的威脅之下,嬴豐轉而讓介質引擎噴薄出火箭般的烈焰,推動著飛船斜向做進一步提速,以更快地脫離源金星的影響範圍。

剛才被能量炮集火命中的瞬間,飛船智腦就告知了嬴豐所有攻擊分別來自何方,來自什麼武器。

熟知紡錘戰艦效能的嬴豐也知道下一道戰艦主炮的集火轟擊將會在十分鐘後降臨,並且必然是預瞄鎖定。

這一炮,一定不能中。

因此嬴豐並未選擇最安全的源金星的背面,因為那就意味著飛船可能遭到來自其他方向的數百艘戰艦的集火。

萬一這群叛徒在那邊也預瞄了呢?這一炮,也絕對不能扛。

所以,尋跡者必須就呆在星球的外側,但卻需要選擇一個沒有任何規律的方向做出機動。

只要躲過下一輪預判的齊射,那麼再下一發,再再下一發都絕不能再次命中尋跡者。

等熬過了這半小時,能源系統的冷卻修復將會初步完成,尋跡者又將獲得護盾防禦。

然後,只要能繼續避開武裝戰艦與星系級主炮的精準集火,再堅持二十四小時,能源系統將會完全恢復,可以全功率運轉,到時候就開啟更高效率的引力牽引飛行,更能重啟全資訊隱形能力。

這裡距離源太陽很近,那是個巨大的引力源,利用好它,直徑達到100公里的尋跡者也依然能獲得最強的機動能力。

到時候,再配合自帶的武器系統以及冰封軍團,尋跡者將會立於不敗之地。

嬴豐的操作視窗很大,並且很有計劃。

數秒後,又一道橙黃光束命中了尋跡者的表面。

這是湊得最近的武裝戰艦主炮單獨發出。

但只是這一道孤零零的能量並未對尋跡者造成任何實質性的傷害,只稍微燒融了它表面的某個介質引擎噴射口,稍微降低了一點它的效能。

至於更遠的武裝戰艦,它們的炮火要抵達尋跡者還有很久。

與此同時,一臺又一臺巴掌大小的超小型飛行器從尋跡者表面張開的無數個洞口往外飛來,並分別去往四面八方。

接下來,這些飛行器將會充當尋跡者的眼睛,幫助尋跡者提前探知到轟擊而來的能量武器。

每一個飛行器的內部,都有一個構造精密的微型幽靈粒子通訊器。

這些通訊器不必得到“網”的協助,與尋跡者的飛船智腦之間也存在著單線聯絡,它們能讓資訊先於光速返回飛船,這是探子機器人。

在接下來的近十分鐘時間裡,尋跡者接連被轟擊了數百發。

這艘原產自帝國的殖民艦展現了驚人的防護能力。

數百發武裝艦主炮轟擊中僅有寥寥數十炮命中了尋跡者,其餘大部分都被其內部提前打出誘餌亦或是束能炮的炮火引爆。

正如嬴豐的判斷,在時間剛剛走到十分鐘整時,又一道由共計2763道光束組成的集火轟擊打了過來。

很遺憾,打偏了。

聚集在一起的尖錐光束與尋跡者擦肩而過,然後又重新散開,或是撲向太陽,又或是沒入茫茫宇宙。

任重提前預判了嬴豐可能選擇的逃生方向,他幾乎成功了。

但要想跨越數十億公里,來對一個直徑“僅為”100公里的物事進行鎖定,實在太難。

哪怕設定座標只有萬分之一的誤差,也差之毫釐謬以千里。

不過嬴豐還是錯估了一點,沒有第三發集火了。

任重認為,當對方已經產生警覺,並開始機動時,這種時間跨度長達數小時的提前預瞄集火已經失去了意義。

任重真正的殺招,是近距離的接舷戰。

半個小時後,沒有第三或者第四炮集火,尋跡者的力場護盾率先恢復。

在此期間,任重的武裝戰艦群也並非一無所獲。

近千艘距離較近的戰艦利用間歇性的點射轟擊摧毀了尋跡者表面近半的介質引擎,使其常規飛行速度大降,也壓制了它的加速能力。

利用這速度差,分散在四面八方的近千艘武裝戰艦已經率先完成提速,並從四面八方包圍過來。

任重給黎陽承諾的接舷戰已然不可避免。

在此期間,尋跡者也曾調動束能炮接連開火,嘗試用能量流衝擊提前攔截妄圖靠近的戰艦。

任重提前做了安排,並早已在沿途灑下創意脫胎自飛蚊自爆機器人資訊收集器,與尋跡者上的探子機器人異曲同工。

絕大部分武裝戰艦都利用提前執行的機動或避開,又或是用彈出式外掛裝甲擋住了這能量流,只有兩艘過於倒黴的武裝艦被能量流的漫射掃中了引擎部位和艦橋部位,受損嚴重,失去了戰鬥力。

不過這兩艘武裝艦內部的作戰人員已經紛紛乘坐著小型飛行器撲了出來。

每一艘武裝戰艦都既是炮艦,也是母艦。

八個小時過去,總計988艘武裝戰艦出現在了尋跡者周圍,並與之保持50萬公里距離,如同988顆圍繞著星球運轉的衛星。

屬於任重和黎陽的0001號也混在裡面,位置與其他人保持完全一致。

到得此時,尋跡者已經不再對外發射能量流。

這種武器的成功率太低,飛船剩餘的能源本就有些不足,投入產出比太低。

當然,熟悉尋跡者上的武器儲備的任重並不會讓自家戰艦傻乎乎地一擁而上。

這個體型龐大的殖民艦裡最強的戰鬥力是冰封軍團,但最強的武器卻並非能量流,而是一種十分“古樸”的超高速導彈。

這種導彈的射程是三億公里,並且擁有遠超水滴號的持續加速能力,最高飛行速度可達到五分之一光速。

但飛行速度並非這導彈的最大特點,而是它的殺傷半徑,達到整整一千公里。

如果任重讓戰艦一擁而上,當戰艦相互間的距離拉近到某種程度後,必定會遭遇這高爆導彈的飽和打擊。

現在對方沒用出這導彈,想來也是將其視為壓箱底的絕招,更害怕導彈被能量武器提前攔截引爆。

所以真正的接舷戰需要交給小型作戰單位。

當然,在此之前任重這邊可以先用實彈武器犁個地。

“所有出艙人員和墟獸準備!”

“按編號進入各自威龍太空戰機!”

“所有中遠端實彈艙全部啟用!”

“發射!”

五秒後,武裝戰艦的表面開啟了一個又一個蓋板,一個又一個垂直髮射器展露出來。

一個又一個旋轉發射器如同雷達般冒出頭來。

無數枚或大或小的導彈從無數個發射器裡彈射出來,旋轉,粗瞄,並在太空中點火,又拖著長長的焰尾往前呼嘯而出,從上下左右前後任何一個角度流星雨般砸向居中的球狀飛船。

導彈發射持續了近三分鐘。

每一艘武裝戰艦在三分鐘內攏共發射了上萬枚中遠端導彈。

然後,先是大量已經被啟用的星空墟獸從貨艙口中撲出,快速飄飛向前。

除了星火軍團中的核心職業者之外,來自孟都集團的殖裝戰士,來自源星軍工的機甲戰士、槍械師、爆破師、戰爭藝術家等等戰鬥職業者駕駛著各自的戰機撲出,緊追著星空墟獸陣與導彈群而去。

星火軍工出品的威龍戰機裡,最強的型號是x型,都在星火軍戰士的手裡,並未第一時間出動,但不代表沒有別的改造型號。

星火軍工與源星軍工的研發人員聯合起來,以威龍原型機為基礎,針對不同的職業者製造了不同細分品類的威龍戰機。

譬如針對體型各異的殖裝戰士改良了座艙結構,降低了對腦機同步率和大腦反應的需求,將戰機控制的細節更多地交給晶片智腦。

當然,現在協助晶片智腦控制戰機的不是別人,正是曾經的“網”,如今的孫艾。

在確定了有機會復活孫艾後,任重才剛一甦醒,就已經開始將原本拆下來的晶片智腦重新安裝上各個戰爭機械。

針對爆破師職業者,就進一步改良彈倉,削弱能量武器和機炮的存在感,提供了各式各樣的大威力炸彈,甚至還有少部分人得到了新鮮出爐的小型氫彈。

針對槍械師,就進一步強化能量炮與超高動能機炮的效能,便於讓槍械師能駕駛著這臺沒有翅翼,形如火箭的威龍戰機像平時那樣作戰。

至於戰爭藝術家,則又有不同的功能分類。

有人的任務是操控著不同的通訊中繼器,扮演戰場通訊中繼樞紐的角色。

還有人的威龍戰機體型格外龐大,內裡裝載了大量的太空用微型兵團戰爭機械。

至於機甲戰士,這些人的戰機刨除了全部的武器系統,做了極致的輕量化,只有可拋棄的推進器與反應裝甲。

這些戰機的任務只是將機甲戰士送到尋跡者的表面,接下來或自行解體,又或乾脆變型成大型的重灌機甲。

當然,還有一部分具備太空生存能力的殖裝戰士根本沒有戰機,只有一些簡單的量身定做的太空作戰服,以及背上的外掛式噴射引擎。

至於星空墟獸,同樣沒有戰機,但也都被加裝了各形各狀的引擎。

只有如同人形,並且也擁有不低的智慧,承擔排程作用的軍團獸坐擁格外強調機動與防護能力特型戰機。

短短數分鐘後,蝗群一般的導彈群率先抵達尋跡者表面一百公里開外的位置。

隨後,曾經讓任重戰死過不知道多少次的能量流炮在球形鉅艦表面各處出現,開始功率全開,以重點攔截顯示有高能反應的實體導彈。

近千萬枚導彈被接連引爆,劇烈的爆炸在太空中此起彼伏。

往往是一次爆炸的光芒尚未散開,另一次爆炸生成的焰光就又席捲了過來。

在這些焰光的遮掩下,大約有近兩百萬枚導彈成功地命中了力場護盾,並被引爆。

爆炸的光芒層層疊疊,互相組合,讓尋跡者彷彿變成了一個自發光的小太陽。

在這小太陽之外,又有多達八百餘萬名作戰人員抵近觀察著,等待著總攻命令。

每一艘武裝戰艦上的滿編人員是三萬人。

為了準備接舷戰,任重將絕大部分戰鬥精銳集中到了這一千艘戰艦上。

平均每一艘戰艦對外派遣了八千人,近千墟獸。

攏共算下來,此時便有八百萬人以及一百萬星空墟獸圍繞在尋跡者的附近。

從數量上看,區區八百萬人的佔比並不高,但孟都集團與源星軍工接近90%的戰鬥力,都在這裡了。

看著資訊流投影中的尋跡者,任重一直在心中掐算著尋跡者的能量儲備狀況。

片刻後,他緩緩舉起右手,朗聲說道:“對方的能量流炮即將進入冷卻期,力場護盾的效能也已經下滑了50%,總攻!前進!”

這是任重第一次指揮如此大規模的作戰。

他曾經一度認為自己沒有太多的戰爭指揮天賦,只不過是擅長在每一次行動之前制定出足夠詳盡的規劃而已,沒有鄭甜的那些機靈百變。

但事實證明,在規模化的太空戰爭裡,所謂的機靈百變在絕大多數場合中,都不如提前將計劃做到極致。

在導彈群的後方,墟獸群組成了第一條推進路線。

在墟獸的後方,又是大量具備極強機動效能的改良型威龍戰機。

威龍戰機的後方,再又是大量殖裝戰士與中小型戰爭飛行器。

整個推進陣線的縱深達到上萬公里,相互間的距離也儘可能地拉開。

並且,在孫艾的點對點協助之下,陣型中每個人與飛行器相互間的距離被控制得十分精準。

如此排兵佈陣,讓老冰棒們的高爆導彈很難有發揮的機會。

可等這些人抵近到一千公里以後,老冰棒們便不敢再輕易地使用高爆導彈。

老冰棒們只覺得無比的難受。

王座大廳裡。

巴頓·奧古斯都一邊忙著給剛解凍不久的星艦幼體錄入嬴豐給他的詳細作戰指令,一邊在嘴裡罵罵咧咧,“媽的!這到底是為什麼!這些人腦子究竟怎麼長的?我們才是他們的創造者,為什麼會這樣?嬴野和休伊特到底在想什麼!這什麼情況?為什麼沒有人回答我們!使徒大人不是艦隊元帥嗎?他現在到底在幹嘛?馬中飛,你回答我!”

馬中飛扭頭看著最中央那個空蕩蕩的椅子,腦海中回憶起之前看到的明明很悠閒自在的任重,卻也是有些茫然地搖了搖頭,“我不知道.”

嬴豐:“都閉嘴。

冰封軍團已經全部起出。

但在此之前,我們還有很多人形戰兵可以用。

殺戮機器的緊急複製複製也即將完成。

我們的力場護盾還能至少再堅持十五個小時,我們依然高枕無憂!馬中飛你趕緊繼續修復‘網’!別受其他人的干擾!”

玄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隨機惡靈

謐之溪

帝路I

念我之巔

少年仙魔傳

石昊陽

大道至簡,我以萬源破長生

拯救李狗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