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緻總結,針對改良,繼續前進。

一切都是套路,但又不那麼套路。

這次任重不但最佳化了外部行動,更進行了自我最佳化,也就是自己的行為準則。

他更高效地利用了長達兩個小時的作戰會議時間進行摸魚。

他先將更準確的新穿梭機圖紙發給了錢望慎,並提出了改良需求。

有過之前的經驗後,上次任重著重記憶了錢望慎的設計圖,給的圖紙更詳盡。

改良逃生彈射座椅的效能和抗輻射效能依然是必須的。

綜合權衡後,任重認為,還是得離開穿梭機,依靠赤鋒甲的機動效能靠近白球。

畢竟不管穿梭機的變向效能再怎麼強,也不可能比得上赤鋒甲的靈活,最後那段路還是得自己來。

星火鎮這邊,拿到設計圖紙的錢望慎對任重驚為天人,只覺著任總的確非同凡響,無所不能。

此外,任重還將赤鋒甲的完全體圖紙也搬了出來,拿給鞠清濛,並要求進一步增強緩衝效能,以保證為自己提供更好的變向效能。

並且他從一開始就把完整的備用系統寫了進去,也將開發矽晶片的整條技術路線寫了出來,甚至連40奈米格柵的立體結構設計也寫了大半出來,別人只需要完善補充即可。

任重讓鞠清濛去找花月嵐、文磊、孫苗和錢望慎要人,組建超大規模研發團隊。

這團隊的任務是在接下來兩天內將矽晶片的製程從40奈米提升至最低28奈米,最高14奈米的水平。

同時,也要給這些晶片設計具備超高熱傳導性和穩定性的散熱系統。

任重剛和鞠清濛交代清楚安排,作戰會議結束。

嬴浩再次在沙盤推演兩連敗後乖乖交出指揮權,都不帶掙扎。

緊接著,任重返回星火鎮,並在途中繼續快速整理給花月嵐的知識包,還新增進去一套完整的矽晶片二進位制計算工業控制指令集。

抵達星火鎮,開始幹活……把任務都分配出去後,任重又在基地內組建了模擬炮陣列,透過資料建模模仿出白球的火力網,再將馬瀟凌等等精英戰士邀請過來,在訓練場中和他一起進行模擬閃避。

這些模擬炮發射的都是沒有殺傷性的鐳射束,一旦命中,便會被判定失敗。

任重一方面是在觀察別人的動作和選擇,吸收別人的靈光一閃,進一步改良自己的作戰思路。

另一方面,他也在訓練自己的肌肉記憶,如同當初他尚且手無縛雞之力時,為了對付晶翼蜓而將自己孱弱的身體開發到極致,再將外部環境裡看似細節的微小變數開發到極致,並最終取得第一戰的勝利時所做的一樣。

時間飛逝,轉眼又兩天過去。

得益於更精細化的微操控制,以及提前拿出的更多成品,這次穿梭機與赤鋒甲的完工時間提前了近兩小時。

任重可算是能在出發前做一做可靠性驗證。

在持續半小時的高強度機動中,穿梭機與赤鋒甲的表現均十分良好,算是跑完了磨合期。

製程縮小到14奈米後,共計120枚的矽晶片發熱量大幅降低,以液態超導金屬為主要介質的主動式散熱系統也表現良好,大幅度提升了系統穩定性。

此外,錢望慎還改良了穿梭機抗干擾裝甲的材料特性,對資訊流乾擾的抵抗能力達到了上條時間線裡的150%。

上述這些改良看似簡單,其實凝聚了無數人的心血。

如果任重還是當年一窮二白的狀態,這裡面的任何一件事,他都做不到。

今時不同往日,如今的他已是統治了包括第一洲和諸多飛地小鎮共計數千萬平方公里疆域,帳下總人口近二十億的源星社會第十商業巨頭。

他的每一個決策,都能牽一髮而動全身。

譬如他赤鋒甲裡的某個改良零部件的原材料,就是王橋帶著數名八級特戰隊員深入險地,擊殺了一頭七級墟獸所獲。

還有,為了進一步提升穿梭機的抗干擾效能的外掛複合裝甲塗層材料,也來之不易。

這些材料原本是巴斯集團某實驗室裡的壓軸產品,並不對外售賣,又是王兆富帶著談判團隊去到巴斯集團的總部,拿著任重給的巴斯集團高層的把柄進行緊急公關,連續過五關斬六將。

最後,陳菡語展露真容,用一個無傷大雅的媚眼將該實驗室主管迷得不知東南西北,才終於完成任務。

陳菡語並未真個吃什麼虧,輕輕鬆鬆將一臉豬哥相的裙下之臣迷得神魂顛倒,連手也沒給人碰一下。

可不管怎麼說,陳菡語依然為了達成任重的要求而做出了違揹人生信條的事。

另外,在尋找赤鋒甲備用系統的超穩定超導線時,第一洲邊境的星火軍調動了五十萬大軍,與第二洲內的飛地小鎮中出動的一萬名外圍戰士配合,強攻一處孟都集團利用軍團獸控制住的墟獸軍團陣地。

由於對方兵力太強,並且作戰任務來得太緊迫,規劃不足,又深入敵軍腹地。

在這持續短短兩小時的一戰中,星火軍減員近三十餘萬人,僅十餘萬人帶著少量的收穫,躲過孟都集團軍隊的圍追堵截,翻山越嶺逃回了第一洲。

這收穫,正是墟獸陣地中一隻具備特殊能力的八級放電類墟獸的背脊筋。

類似的情況還有很多。

無論是赤鋒甲還是穿梭機的不少零部件,都耗費了大量人力物力。

為了更精益求精地極致提升效能,以應對任重的“非分之想”,任氏集團的人也都在拼命。

總之,表面看來任重彷彿是孤身上路獨創天涯,但實際上,他的身上凝聚了任氏集團內所有下屬與員工的大量心血與努力。

此時此刻,他這一身裝備和能力,就是整個任氏集團的全部生產力和創造力匯聚到一起後凝結而成的精華所在。

並且,還不只是這條時間線裡的任氏集團,更包括了往前推的數百條時間線裡數百代員工與下屬們的念力與心願。

……任重再次出發,再次穿越大遷徙太空艦陣型。

再次抵達白球外……這一次,一直到任重與白球的距離拉近至八百米時,白球才解除了隱形裝置,出現在他面前。

這是錢望慎麾下一名老部下的功勞。

這人當年協助錢望慎組建單人艦隊時,最擅長的是研發艦船的隱形效能。

透過這人靈光一閃的改良設計,穿梭機的資訊流和電磁波反射面積大幅減少。

新的塗層更進一步提高了穿梭機對掃描訊號的吸收功能,增強了穿梭機的偽裝能力,讓任重不費吹灰之力便提前縮短了距離。

接下來,任重依然感覺到頭腦一沉,彷彿被人照著後腦勺打了一拳。

不過,在他發暈之前,提前設定的預置程式已經讓穿梭機開始向上變向。

等任重恢復清醒時,先按照慣例檢查裝備的自檢報告。

非常好,智腦資訊的傳輸速度降低的幅度比上次小很多。

額外增強的引擎部分的裝甲保證了引擎效能,最大功率下滑程度僅為20%。

這就意味著,穿梭機的橫向機動加速度可以維持在300g往上。

前方白球上的圓洞又在以極快的轉向移動,內裡的強光已經開始在醞釀。

下一秒,能量束流轟出。

任重並未彈射離開穿梭機。

是穿梭機自身提前調轉了方向,變成平行於白球表面,頭部朝上,尾部朝下。

穿梭機中段的爆破裝置自行炸開,從中斷為上下兩截,以極快的速度分別向上和向下位移。

向上位移的是座艙部分,與白球表面稍微有點傾角,兩者間的絕對距離正在不斷縮小。

再下一秒,白球上出現第二個圓洞。

這一次,彈射座椅成功引爆,將任重再度往斜上方甩了出去。

依靠與多級火箭相似的原理,任重透過這兩段物理加速和強行變向,把自己與白球的直線距離拉近到了六百米內。

根據裝甲自檢系統顯示,雖然加裝了更厚實的抗干擾層,但在直接暴露到太空環境裡後,赤鋒甲裡原有那套智腦控制系統的可靠性依然降低到了令人不忍直視的程度。

此時,先前連續兩炮沒有命中的圓洞內已經探出炮管,並開始不斷修正角度以瞄準鎖定。

在兩道能量束交叉掃蕩過來時,任重的赤鋒甲完成了第三次解體,將整合到一個箱子裡的原有那套智腦控制系統拋離,並利用拋離物質時的反堆力再次改變方向。

同時,提前接管控制權的備用系統開啟了赤鋒甲上尚且完好的十九個介質引擎。

這一次變向幫助任重躲開了白球的這一記交叉火力。

任重微微眯縫起眼睛,腦海中閃電般劃過的兩天來的強化訓練,並同步錄入他早已編制好的預設程式,開始以看似無規則,其實符合預設程式限定的多折線變嚮往前推進。

他不斷躲過越來越多的圓洞裡探出的能量炮的交叉火力網,更又利用裝甲後方的熱誘彈誤導追蹤導彈。

在一連串令人眼花繚亂的操作後,任重終於逼近到與白球表層僅相隔百米的位置。

但他停止了繼續向前的步伐,只保持相對距離,在狹小的平面範圍內做變向激動。

一個身高五米的人形作戰單位靜靜地漂浮在任重前方大約五十米處。

任重先試探性地發射了一枚拇指導彈出去。

這枚小小的拇指導彈並未命中前方的人形作戰單位,而是在沿途時便撞擊到了一層氣泡般的薄膜,並被提前引爆。

隨後任重又用手指上的能量槍打了一槍。

殺傷光束也被那層薄膜給輕鬆攔截了下來,只激起一陣漣漪,往四面八方擴散開去。

任重對此並不意外。

他之所以提前剎車,就是因為他的戰鬥直覺告訴他前方有危險。

果不其然,那層看似脆弱的薄膜,其實是威力巨大的主動式防護力場。

此時赤鋒甲內只有備用系統裡的晶片可以運作,算力不夠強,僅靠兩次轟擊得出的反饋資料,很難精準分析出這力場的具體引數,能量分佈機制。

任重只能根據經驗得出結論,這層薄膜防護罩的綜合效能必定遠超他在源星上所見過的一切軍備。

這必然當初的螺巖掘進機一樣,是來自星空貿易的整機進口的一體化系統套裝。

不琢磨清楚這層烏龜殼薄膜的特性,他今天註定是要無功而返了。

難怪冷凍長老敢在這白球裡一直沉睡。

有著這樣的嘆息之牆的防護,手裡還捏著曾經的神器——“網”。

老冰棒們根本不懼背叛與反抗。

任重深吸口氣,開始加大平面機動的範圍,並將裝甲內貯藏的彈藥和儲備能源不斷以實彈武器與能量武器的方式打出去,打得薄膜震盪不休,如同新年的煙花。

任重的赤鋒甲裡的光譜儀、金屬分析儀、電磁波分析儀等等儀器也在功率全開,努力解析著薄膜的能量特性。

他打算用水滴石穿的方法來慢慢磨這薄膜。

終於,裡面那人形作戰單位似乎是接收到了新的指令,動了起來。

它開始往前飛來,並彷彿鱷魚浮出水面一樣無傷穿越了薄膜。

隨後,也不見它身後噴薄出什麼介質,便陡然加速,出現在了任重面前。

任重推測認為,這無面機器人體內應該有加裝超高效能的可變向引力牽引裝置。

它依託於身後的巨大白球和源星星系內現成的引力網,最終得到了在白球附近時近乎無敵的超強機動效能。

距離拉近後,任重終於看清楚這作戰單位。

某種意義上,這是他的老熟人。

正是在諸多縣級職業者訓練場裡廣泛存在的液態金屬無面機器人。

不過其體表的金屬光澤與普通的訓練型無面機器人有著較大區別,體型也更大,詭異的機動效能更是出類拔萃。

無面機器人靠近後,之前的能量炮與追蹤導彈都停止了攻勢。

沒有任何寒暄與叫陣,雙方當即戰到了一起。

任重拔出雙刀,瘋狂劈砍與招架。

無面機器人則是瘋狂地變幻著形態,時而化身巨刃,時而變成一張撐開的銀色捕獵網,時而變成一杆銀槍,又時而自行炸裂開來,變成一朵由無數枚鋼珠組成的小型龍捲風席捲而至。

任重已經注射了孫苗提供的搏命藥劑,將自身體能與大腦反應速度拉昇到了常態下的數倍,但備用的矽晶片系統的延遲始終存在,比他當初用放大器時還更嚴重些。

三分鐘後,赤鋒甲被從中擊斷。

任重戰敗。

身死。

但在臨死之前,忘卻了痛苦的任重視線卻停留在戰術頭盔面板的左側。

那裡是光譜儀剛剛讀取出來的液態無面機器人身體組成成分的一些引數。

在剛才這三分鐘裡,他雖然全程落在下風,但卻幸運地成功命中對方一次,並將對方的身體炸出個小小的凹坑,且捕捉到了一粒飛濺出來的黃豆大小的液態金屬,放進光譜儀中進行分析。

當然,最終導致任重戰敗的,也正是這枚液態金屬。

它突然暴走,從內部破碎了赤鋒甲的資訊傳輸線纜。

有得必有失。

任重利用死後的上帝視角繼續觀察,記住了光譜儀中不斷計算出來的好些個引數。

他又前進了一步。

玄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玄幻:遊戲化的修煉

作者pc

龍與貓之國弒神之罪

程武秦柒

魔方之主的故事

大翔

第二個穿越成豬的人

西瓜長在杏樹上

永夜菌王

卐卍復仇者

絕刃劍仙

是晟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