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兄,這人——”

曹去病見曹信拿下司馬青蓮,這才上前。她聽不懂曹信跟司馬青蓮的語言,但也知道,那人不是什麼好貨。

“說來話長。”

“日後有空再跟你說。”

“你找幾個人每天給他送點吃的。”

“其他不用理會。”

曹信自己都還沒弄清楚‘飛昇’的名堂。

還有司馬青蓮飛昇後、出現在原始仙界後的一系列變化,他需要消化。

“先各自去忙吧。”

曹信散去眾人。

自己瞬移。

回到聖殿,進行梳理。

……

“飛昇。”

“仙門。”

“神鞭。”

曹信首先琢磨的,是司馬青蓮飛昇後,從仙門中顯化的那根神鞭。

神鞭在手,天下我有。

在大梁世界還被司馬青蓮吊打的曹信,在原始仙界中,手握神鞭,卻能反過來吊打司馬青蓮,可見這‘神鞭’厲害。

“天大地大!”

“恆沙世界!”

“司馬青蓮飛昇到我的領地,八成是跟仙門有關。”

“而我透過仙門賜予的神鞭,亦能節制司馬青蓮。”

“或者說。”

“節制日後所有類似司馬青蓮這樣的‘下界飛昇者’。”

“不但能打,能鎮壓,還能召喚。”

曹信手捧神鞭,小意摩挲,十分欣喜。

僅此節制一項,‘神鞭’就稱得上無敵。

如司馬青蓮這樣的飛昇者,在下界必是天驕,百年難得一見。

但飛昇之後,就只能被曹信拿捏,翻不出五指山。

哪怕逃出領地,遠隔千里萬里,曹信也能手持神鞭,將其隔空召喚回來。

這太離譜!

著實變態!

更讓曹信聯想到前世神話傳說中的一樁至寶——

“司馬青蓮飛昇,必定與仙門有關,興許就是所謂‘真靈’被仙門奪取。”

“那這仙門,就類似於‘封神榜’。”

“司馬青蓮等飛昇者,則是上榜神仙。”

“而這‘神鞭’,則是專打他們的‘打神鞭’!”

這一聯想。

神鞭在手,愈發滾燙。

目前,曹信領地僅有司馬青蓮一個飛昇者,還不覺得什麼。

但日後。

隨著大梁世界越來越多的武者破碎虛空、飛昇仙界,曹信能節制的飛昇者就越多。

再一個個放出去。

讓他們在外探索。

時不時再揮動‘打神鞭’,召回一兩個。

他們在外獲得的訊息,在外收穫的寶物,都可以是曹信的。

即便曹信被限制在方圓數里之內的狹小領地,透過這些人,不出門,他也能知曉天下事。

“這太妙了!”

曹信越想越美。

恨不得現在就將司馬青蓮放出去,四面八方逛一逛。

不過司馬青蓮還須敲打,必須鎮壓,磨磨性子。

“不著急!”

“不著急!”

曹信穩住心神,繼續體會‘打神鞭’的妙處。

‘打神鞭’在打‘飛昇者’的時候,自有偉力。

可在打其他人的時候——

比如曹去病。

那就不行。

只是普通兵器。

但這麼說,也不全對。

“更確切地說,‘打神鞭’的威力,跟飛昇者的實力、數量有關。”

“實力越強。”

“數量越多。”

“打神鞭的威力也就越強。”

“不但能打飛昇者。”

“如曹去病,或者其他外來強者掠境,也能發揮出極強戰力。”

比如現在的‘打神鞭’,就擁有‘一司馬’之力。

手持神鞭。

一鞭砸下。

威力跟司馬青蓮全力一擊差不多。

曹去病、瓦興等點化而來的大宗師,統統抵抗不了。

而等到司馬青蓮實力更強,‘打神鞭’在對待‘非飛昇者’的時候,威力還會提升。

亦或是日後飛昇者數量增加。

‘打神鞭’威力也會增長。

誇張一點。

要是司馬青蓮成了仙,曹信手持神鞭,也能立刻具備仙人的力量。

不止如此。

不止司馬青蓮。

隨著大梁世界越來越多的飛昇者出現在他的領地,一個個飛昇者的力量疊加。

盡歸曹信。

十人!

百人!

千人!

那時,‘打神鞭’又該具備怎樣的力量?

“數萬飛昇者,能否伐仙?”

曹信很期待。

以上是‘打神鞭’的前兩項威能。

至於第三項。

曹信稱之為——

“神權!”

……

原始仙界。

原河北岸,王城聳立,至今已有四十四年曆史。

四十四年間。

王城不斷擴建,形成外城套內城的格局,常住總人口超過兩萬五千。

當年。

王城建成,聖王立國,國號曰‘夏’。

聖王‘信’,就成了大夏第一位大王。

以聖王降生那年為‘聖王元年’,王城落成、大夏立國,是為聖王八年。

聖王歷二十二年。

‘信’禪讓王位,退居南岸,住持修建聖殿。

女王曹去病繼位,成為大夏第二任大王。

一轉眼。

已是聖王五十二年。

曹去病登上王位三十年,威嚴日重。

這一日。

她在內城王宮,召開大朝會,以六官為首,府及府以上官員,悉數參與。

大夏雖小,五臟俱全。

各官銜自上而下,分別為卿、大夫、士、府、吏、胥、徒,各分三級。

府一級,已然是登堂入室,可擔當主官,主政一方。

到士一級,冊封領地,入伍則為將軍,可領軍五百人。

數十年間。

大夏的一項項制度逐漸完善,各級官員也錘鍊出來,現有士及士以上中高階官員五十四人,輔左夏王管理王城以及附近數百里鄉野。

國人三萬。

野人萬三。

這就是聖王五十二年的大夏。

“有苗、羽山部落已經決定併入大夏,近日就會舉族遷徙。”

“這兩族人口足有兩千三百,一定要做好妥善安置,不能生亂。”

曹去病主持大朝會,卻有些心不在焉。

總是忍不住想起被王兄鎮壓在仙崖山下的那人。

“跟王兄說一樣的話。”

“他跟王兄來自同一個地方?”

“是哪裡?”

曹去病自開智之後,就一直跟在曹信身邊。

但她也有自我,也有思想。

她將曹信視作親人。

每每看到曹信常常消失,也會思考:王兄去了哪裡。

還有大夏的許多技術、許多物資,都是曹信憑空變出。

曹去病很好奇。

她問過。

但曹信只說自己能去另一個世界。

那個世界是怎樣的?

曹去病不清楚,只從曹信這裡偶爾能聽說一些。

隨著大夏建立,人口越來越多,事務越來越多,不管是曹信為夏王的時候,還是禪讓給曹去病之後,兩人都很忙碌。

能像最開始那樣,坐在河邊,看河水奔流,待在小院,看暴雨傾盆,等到夜晚,看煙花絢爛,這樣的機會越來越少。

曹去病懷念過去。

隨著大夏的建設與發展,她也愈發好奇王兄所在的另一方世界是怎樣的,好奇王兄在那裡是什麼樣的生活。

這在曹信口中,很難聽到。

現在疑似異世界來人,曹去病總算多了一處視窗去了解。

對司馬青蓮,她很有興趣。

想著這些。

朝會推進。

諸多事務,不斷商討。

從清晨,到正午。

大朝會仍未結束。

但是。

這時。

眾人忽覺大地輕微震顫。

有經驗的老人,諸如瓦疤、瓦猴等人大驚失色:“地震!”

三十多年前,大夏曾經歷過一次地震,有房屋倒塌、國人野人被壓死,許多老人印象深刻。

時隔三十多年,又要來一次?

好在,並不是。

“報~”

“報~”

“大王!大王!聖殿!聖殿升起來了!”

有將士急匆匆跑來彙報。

“不是地震?”

曹去病鬆一口氣,但是,“聖殿?”

她懶得詢問這王宮大將,腳底抹油,就沖霄而起,躍出王城往南岸聖殿看去。

但見。

巍峨聖殿原本在仙崖山底,地基與王城平齊,只是高度更高,足有數十丈。

可這時。

在聖殿之巔,王兄曹信手持神鞭站立。

神鞭綻放光華。

聖殿所在的大地竟憑空拔升。

升!

升!

升!

轉眼間,高度就已經超越百丈高的仙崖。

極為突兀!

但同時,在正午陽光的照耀下,拔高百丈的聖殿,顯得愈發耀眼、愈發神聖。

“王兄。”

曹去病飛上夏王城位於城南最高的一座塔樓,遙望聖殿,遙看曹信。

這麼高。

她一時半會兒上不去。

在文武百官面前,更不好失了儀態。

“來。”

曹信見著,將神鞭一指,原河河水洶湧而起,就在王城與聖殿之間鋪陳開來,化為一條浮空之河、流水之橋。

“王!”

“聖王!”

“聖王保佑!”

大夏百姓看到聖殿的動靜,看到聖王殿下掌控河水,看到夏王踏波而行,抵達聖殿,一個個拜服在地,山呼聖王。

聖殿之上。

曹去病輕鬆到來,再看來路,天上河水倒流,又老老實實回到原河。

這般手段,堪稱神通。

“王兄!”

曹去病兩眼炯炯有神,看向曹信,一句話沒問,眼神就已經表達清楚。

“小有收穫。”

曹信面上帶笑,心中驚喜。

‘打神鞭’的第三項能耐,就是掌握縱橫四里範圍內的這方領地的天地權柄。

藉助打神鞭——

能鞭山移石。

能翻江倒海。

抬升聖殿、操縱原河,自是不在話下。

凡領地之內,山川大地,皆為掌控。

雖然這項能耐前搖過長,不適宜用來對敵,但拿來改變領地的地形地貌,做一些土木建設,比如將聖殿抬升上百丈,這不成問題。

“此為‘打神鞭’。”

“外打邪祟,內打奸臣,能操縱山川,今後就交由你保管。”

曹信已將‘打神鞭’琢磨透徹,在當下,留在他手上用處不大,反倒是交給曹去病,能威懾內外,進一步增加她作為夏王的威儀。

甚至日後,‘打神鞭’可以作為每一任夏王的王權象徵。

反正打神鞭出自仙門,曹信隨時可以喚回,不怕反噬。

“這麼厲害?”

曹去病接過打神鞭,眼神明亮,她拿神鞭指著夏王城往北、往西的一系列群山,滿臉期待看向曹信:“我能把那些大山都給挪開嗎?”

群山起伏,太礙事!

曹去病執掌大夏數十年,早就看這些大山不順眼。

她一臉期待,躍躍欲試。

“……”

曹信默默背起雙手:“為兄法力有限,神鞭威能尚小,你再等等。”

說完。

人就匿了。

“哈哈!”

曹去病見狀,眼中狡黠一閃而逝,手拿神鞭,躲在聖殿之巔捧腹大笑。

好一會兒。

才停下來。

隨即,曹去病眼珠子一轉,看向仙崖,縱身一躍來到崖底。

司馬青蓮被鎮壓在此,仰著腦袋望向拔地而起的聖殿。

兩眼圓瞪,一臉震驚。

大冤種,再次被震撼!

……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死祭之校

霜葉知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