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體系的武功,諸如‘排打功’、‘鐵臂功’這一類的外功、硬功可以率先排除。

若以面板的技能等級來算,這一類的極限大多都在二層、三層,至多不超過四層,潛力有限,曹信不願投入。

今日不同往日。

在剛得到‘青銅仙門’的時候,在沒有得到‘衍法仙符’錄入‘醫術’技能之前,曹信的源點多的沒處去用。

可現在,‘醫術’是吞金大戶,第三層尚未圓滿,僅這一層,前前後後就要花費26個源點。

而曹信一年下來,才能積累21個源點而已。

第三層就要一年多的源點。

往後第四層呢?

第五層呢?

僅供應這一項,源點就已經捉襟見肘,武技自是不能亂選,不能浪費在低階武技上面。

曹信掃一眼面板——

“‘兩儀球功’、‘夜行術功’、‘卷地龍功’、‘寧氏鷹爪功’、‘壽世青編調身法’。”

這是他目前正在修行的五門功夫。

其中前三門都已經大成,無須再加點。

後兩門則還有進步空間。

“‘寧氏鷹爪功’是拳腳功夫,今後將是我明面上的近戰手段。在這之外,最好還能再修煉一門近戰武技,作為‘鐵膽神侯’這重身份的補充。”

‘鐵膽神侯’目前能動用的武技僅有‘兩儀球功’、‘夜行術功’,或許還能再加上一門‘卷地龍功’。

但這三門武技上限太低,不利於長期發展,必然還得更新。

“‘兩儀球功’可遠攻,‘夜行術功’是夜間輕功,‘卷地龍功’是腿腳功夫,我可以再修煉一門兵刃功夫,彌補近戰不足。”

兵器是拳腳的延伸,一般而言,在同等水準下,兵器功夫是要強於拳腳功夫的。

肉體凡胎終究難敵鋼鐵兵刃。

其他人還要擔心隨身攜帶兵刃太顯眼,兵刃丟失實力大減,但曹信有隨身空間,有原始仙界,事先備好數十兵刃,隨用隨取,不比拳腳麻煩多少,同樣方便。

這樣一來——

神醫曹信精通的是‘寧氏鷹爪功’。

而鐵膽神侯精通的是‘卷地龍功’與兵刃功夫。

能有效避免馬甲暴露。

“兵刃——”

“刀槍劍戟。”

照著這個思路,曹信翻看目露,忽略那些基礎武技,只看檔次較高的三十四門功夫。

他心下最想練的是槍法或者長戟。

一寸長,一寸強。

想想看,他有原始仙界與隨身空間,原本赤手空拳,冷不丁的掏出一杆丈八長矛,對手豈不是要嚇破膽?

但可惜,‘逍遙齋’中的槍法、戟法屈指可數,都是基礎性的,不值當下功夫浪費源點。

精妙武技中,最多的還是刀法劍法拳腳功夫等等。

曹信三下五除二,很快鎖定一門——

“《青丘十八幻》!”

這是一套劍法。

在《直齋書錄解題》中,有詳細描述。

劍法雖名‘青丘’,卻不是七山劍派之一青丘派的功夫,而是西京落英派開山祖師‘落英神劍’崔彥,早年間在青丘山借居時,觀青丘山‘雲山霧罩’奇景有感,自創而出的一套劍法,將青丘山的‘迷’、‘幻’、‘真真假假’融入劍法中,似真似幻,能讓對手不知不覺就陷入自身節奏中,真假難辨難以掙脫。

據說青丘派曾拿出三門本門劍法,最終從崔彥手中換來‘青丘十八幻’。

一時傳為美談。

只可惜,時移世易。

隨著歲月流逝,隨著青丘派湧現出更多的修習、精通‘青丘十八幻’的年輕俊傑、武林名宿,真正出處的崔彥與落英派,隨著崔彥故去之後,反倒無人問津。

落英派因崔彥一人而立、而興,卻也隨著崔彥過世而迅速敗落。

在其故去僅十多年後。

顯德三年,落英派掌門率領門中十餘高手,投入呂國公府,並獻上本門一應劍法秘籍。當時蘇譽初建‘逍遙齋’,又見崔彥的名頭不小,自創‘青丘十八幻’更是具有傳奇色彩,這才從呂國公府求取得來,是‘逍遙齋’最頂尖的幾門武學之一。

“刀法、劍法,世間最常見,我那‘鐵膽神侯’的身份修行劍法,不易引人注目。”

“二則,往後我明面上的身份多半也要修習劍法,正好打下底子,觸類旁通。”

“再一方面,這‘青丘十八幻’流傳頗廣,不止青丘派,不止落英派,在落英祖師崔彥故去後,落英派投入呂國公府,劍法也入了呂國公府。又有幾位不願侍弄權貴的落英派高手各奔東西,身上都修習有‘青丘十八幻’。”

劍法傳播廣泛不可考究。

這自是有利於曹信,他日後以‘鐵膽神侯’的身份使出‘青丘十八幻’,就不至於被人聯想到蘇府聯想到逍遙齋,再進而聯想到他。

這是防患於未然。

當然。

還有一點。

‘青丘十八幻’是崔彥觀青丘山創立而出,精妙非常,即使在眾多青丘劍法中也能名列前茅,在‘岐山劍法三十三’中,也能妥妥排在中游。

威力自不必提。

但修行也難,錯綜複雜,百轉千回,難學難精,需要耗費畢生精力才有望有所成就。

然而——

“我有‘源點’,最合適修煉這種難學難精的武技。”

“這一門劍法屬於第二體系,跟‘雁行刀’、‘四象步’同屬一個體系,威力、潛力卻要比後二者高出一籌,比起‘寧氏鷹爪功’也要略勝一籌。”

來歷。

精妙。

難度。

上限。

全都不弱,全都不低。

再合適不過。

曹信初步定下,‘鐵膽神侯’的第一門看家武學,就是這門‘青丘十八幻’。

……

“鐵膽神侯使‘青丘十八幻’。”

“少年神醫使‘寧氏鷹爪功’,往後再順勢修習‘鷹蛇生死搏’,短時間倒是不著急再去修習其他武功掌握其他兵刃。”

‘寧氏鷹爪功’為爪功。

‘鷹蛇生死搏’則兼爪功、短兵於一體,勉強也能算作兵刃武技。

因此,曹信現在差的就是一門內功。

“‘抱元勁’不完整,無法加點。”

“‘壽世青編調身法’是養生功夫,能使我耳清目明、生機勃發,甚至能讓我在修行時身體四維屬性更快更易提升,但終究不是正宗內功,無法用來正面迎敵。”

這是一門輔助內功,兼修可以,主修不行。

不過,‘逍遙齋’中二百零四部秘籍中,內功很少,僅有九門,其中四門不全,只有半部,略過不堪。其他幾部的檔次參差不齊,也都不高,沒有一門能夠跟‘抱元勁’、‘廣寒陰功’媲美的內功。

這不奇怪。

‘抱元勁’、‘廣寒陰功’畢竟是‘岐山九功’之一,同一個檔次的基本都是名門大派的核心內功,即使在蘇家這樣的文武並重的科舉豪門中,想來也不多見,不會收錄在‘逍遙閣’中隨意任外人觀看。

但是,這五門完整內功中,倒是有一門比較合曹信的心意。

“金剛玄武功。”

“內外兼修,銅澆鐵鑄。”

這同樣是一門難度極高的功夫,出自天福年間破敗衰落的‘雲上金剛門’。

曾經的‘雲上金剛門’憑藉‘金剛玄武功’兼修內外,也算小有名氣,巔峰時不輸當初的‘落英派’。

但隨著前些年門中能修成‘金剛玄武功’的弟子越來越少,逐漸也就沒落下來,最終名亡實亡,本門功法也被流出,兜兜轉轉,被出外遊歷的蘇譽得到。

這門內功修煉難,不過上限還行,比不得‘岐山九功’,但好賴也是一派絕學。

此功主修‘高能上天,低能入地’的意境,起則以極力高升,恨不能插翅入雲。落則極力收縮,欲不得穿洞容身。長久以往,功自然而成,則身軟如絲綿,柔若無骨,雙腳踩立,硬如銅鐵,鐵鑄金剛,無堅不摧。

立時就能踏入一流境界。

“我現在沒有任何功法可以修煉,與其坐等,不如先修煉這一門,待到巔峰圓滿,配合我一身武技,便是穩穩的一流高手。屆時再去尋找神功絕學,有實力有底氣,這才能有希望。”

一味存蓄源點,實力得不到進步,難不成坐等神功上門?

這不可取。

武功該學還得學,源點該用還得用。

“‘金剛玄武功’夯實根基,拔高上限。”

“‘青丘十八幻’在夜間配合‘夜行術功’,能讓‘鐵膽神侯’比肩乃至壓過一流高手。”

“‘寧氏鷹爪功’根正苗紅,威力不小,前途無限。”

曹信定下幾門武技,再加上一門保命、延年益壽的‘壽世青編調身法’,接下來的幾年就要圍繞它們進行苦修。

體系初成!

……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死祭之校

霜葉知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