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天又有何難?”

曹信下得岐山,在林中穿梭,兩天後,來到‘松檜峰’山腳。

仰天看去,樹木遮擋,雲霧繚繞,壓根看不清崖壁狀況。

但曹信前兩天在落雁峰曾見識過,岐山的崖壁跟正常登山、攀巖的那種不同,這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崖壁陡峭,突起較少,大片大片的平整崖壁,根本沒有任何著力點。

除非能像壁虎一樣吸住牆壁。

又或是能有一柄削鐵如泥的寶刀,能插入巖壁以借力。

否則,任憑再高的武藝,再好的輕功,都不頂用。

甚至,即使習得‘壁虎遊牆功’,即使有削鐵如泥的寶刀,也沒什麼用,仍是痴人說夢。

崖壁無遮無掩,狂風勁吹,帶來寒氣,需要更多的力氣、內力用來抵擋。

即使宗師,一身內力也不夠這般消耗。

任你如何宗師,能吸住巖壁多久?

一刻鐘?

兩刻鐘?

半個時辰呢?

這還是時斷時續的情況。

要是遇見大段平滑巖壁,能躥多遠躥多高?

數丈?

十數丈?

數十丈呢?

不可能的,非人力所能及。

時間上。

距離上。

都是問題。

而且,爬到半山腰,吸附在百丈、數百丈高的光滑巖壁上,狂風席捲,一旦稍有差池,就要跌下去,粉身碎骨。

壓力太大,容錯率太低。

是以,段衝才說——

攀松檜峰。

難如登天。

但這是對正常人而言,包括宗師、大宗師在內。

而對於曹信——

“我有‘原始仙界’,有‘隨身空間’,容錯率大大提升,難度天崩般減小。”

攀爬松檜峰最大的兩個難點——

一是耗時太久,從而會導致內力不足、耐力不夠、精力難以為繼等等問題。

二來則是難度,沒有著力點,擅長輕功的宗師來了也要抓瞎。

然而曹信有‘原始仙界’,可以極好的規避第一個問題。

一旦困了累了冷了餓了,就回‘原始仙界’休息、補充。相當於隨時可以中場休息,不必鼓著一口氣爬到頂,不必看臉看運氣才能在崖壁中找到一處勉強能落腳稍作休整的突起岩石,還得忍受寒冷與狂風。

同時,他的‘隨身空間’隨取隨放鐵錘鐵鑿,可以在巖壁上鑿出一孔,打入木樁用以著力、借力。

一般人不敢這麼做。

在崖壁上這麼大的動作,這是找死,一個失誤萬劫不復。

他們更沒法子攜帶太多木樁。

曹信卻可以隨身攜帶。

而且他還有‘原始仙界’,一旦發生意外,一旦失足,立馬進入‘原始仙界’,調整身形、取出繩索,在出來的一剎那,眼疾手快,用繩索纏住巖壁木樁,就能迴歸正軌。

以曹信的武功,做到這一點還是不難的。

這也是他要鑿入木樁,而不是簡單鑿出可以容納手腳借力的建議小坑的原因。

單單是坑,可沒法容錯。

不過,木樁也沒難到哪裡去,對曹信而言都一樣容易。

總而言之。

常人眼中攀爬松檜峰的一切難題,在坐擁‘原始仙界’跟‘隨身空間’的曹信面前,都能解決,不堪一擊。

“那就開始吧!”

曹信縱身,開始攀爬。

……

松檜峰高一千二百丈,約四千米。

這是從山頂到山底的直線距離。

實際攀爬過程中,凹凹凸凸與傾斜面,還會將這個數字進一步增大。

初步估計,算上突起、斜面以及繞路等等因素,曹信實際上可能要攀爬五千米、六千米,甚至更多。

再按照平均兩米敲一根木樁,平均每根木樁用時一分鐘,以六千米來算,就是三千分鍾,五十個小時,兩天出頭。

這是不眠不休。

算上休整。

算上意外。

時間至少要再翻兩倍,沒有六七天的功夫,別想登頂。

“閒著也是閒著。”

曹信不畏艱難。

從段衝處詢問得來的岐山現狀來看,魔教‘挾天子以令諸侯’,只要‘思過崖’中的各門各派各大高手逃不出,被魔教掌握他們的生殺大權,這局面就一日破不了。

短時間內,正道高手有希望突破長空棧道,殺進思過崖嗎?

段衝說過:痴心做夢!

因此。

曹信時間很充裕。

……

砰砰砰!

鏘鏘鏘!

寂靜崖壁,曹信鑿山。

一步步堅實往上。

正兒八經開始攀爬後,曹信才知道這根本不可能是人能完成的事情。

大段大段的巖壁平平整整猶如刀削。

又時常有大塊的岩石鼓起、突出,這巖壁鼓包靠底下一面近乎平行於地面,曹信要過去,拿著錘子鑿子木樁都不行,非得繞行,生生繞過去。

這一繞。

又遠了。

就這樣,不斷攀爬,藉助‘原始仙界’休息調整。

一晃又過去兩天。

曹信已經上不著天、下不著地。

往天上看,盡是雲霧。

往崖底看,也是雲霧。

這個階段,對於超一流、宗師而言,已是進退兩難的境地。

繼續往上,精力不濟。

原路返回,兇險更甚。

奧!

不對!

他們壓根到不了這裡,連兩難的機會都沒有。

不過,曹信這時也有進退兩難的趨勢,他還是低估了攀爬松檜峰的難度。

六七天?

遠遠不夠!

總用時怕是還得再往上翻!

也幸好他有原始仙界,不然吃飯喝水都成麻煩。

“這樣也好。”

“攀爬松檜峰的難度越高,魔教在這方面的防備就越少,我就更容易進入思過崖。”

換個角度一想,這是好事啊!

曹信一想到抵達‘思過崖’後,見著一群手無縛雞之力的各大派高手,任取任奪,就一陣興奮,幹勁十足。

繼續!

繼續!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任需努力!

……

如此。

又過兩天。

曹信已經不知道自己處在什麼位置什麼高度,不知道距離崖頂思過崖還有還遠,也不知道現在離地有多高。

他就一個信念——

登頂!

登頂!

登頂!

呼呼呼!

山間狂風可勁的吹,吹的曹信腮幫子疼。

他身子緊貼在崖壁上,兩腳一上一下夾住腳下一根木樁,穩住身形,抵擋狂風。兩手也不能歇著,左手持鑿,右手執錘,大力開鑿。

一錘!

兩錘!

大錘!

小錘!

勐男打樁!

曹信先是快速鑿擊數十下,得到一個孔洞,再從隨身空間取出小臂長的木樁,一頭小一頭大中間漸變,從小頭那側梆梆兩錘給懟進去。

這之後,曹信收起鐵錘,抓住木樁一個用力,就翻身上去,又上一層階梯,再度攀升兩米。

然後重複這一過程。

曹信已經重複四天。

但這一日有所不同。

除了一如既往的狂風之外,天上又飄起細雨,使他攀爬的難度進一步加大。

更甚至——

唳~

唳~

山間還傳來勐禽尖銳叫聲。

扭頭四顧,朦朧煙雨間,隱約能看到黑影刺破雲霧,呼嘯盤旋,兇勐異常。

一時看不清。

但壓力給足。

曹信還真怕有勐禽冷不丁撲過來給他一下。

傷不著他。

但嚇人啊。

“應該不會。”

“我又沒惹它們。”

曹信看了幾眼,沒看到正主,就轉過頭繼續打樁,再上一層。

但他總覺得背後涼颼颼的。

不是風吹。

不是雨淋。

而是那種被盯上的陰森感。

尋常人會將這當成錯覺,當成心理作用,但曹信修持‘壽世青編調身法’到極高層次,感應最是靈敏,對危機往往能最先察覺。

他察覺異樣後,勐一回頭——

烏拉一聲響!

黑影俯衝而來!

“嚯!”

“好大的凋!”

……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劍槍燕歌行

黛玉大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