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曹信與朝廷講和,從陸羽手中,得來武功秘籍六十四卷,包含內功心法、輕功身法、拳掌、兵刃,很全面,全都是上乘武學。

這都是大梁朝廷從各種渠道得來。

到了曹信手中,是為神侯府準備。

這時阿俠卻先用上。

至於這六十四門武功當中,為阿俠選擇哪一門,其實曹信早有成算。

“練拳不練功,到老一場空。”

“內功、內力,仍是重中之重。”

所謂‘一力破萬法’,就是這個道理。

對常人而言,內功難成,內力難修,需要極大精力,成名多得三四十歲往後。

這是弊端。

但對曹信、對阿俠而言,有‘點化’,不用怕。

“南明玄功。”

這是一門內功心法,與阿俠的契合度高達63%,這是曹信選擇《南明玄功》的第一個原因。

雖然不知道在擁有【點化】的情況下,契合度有什麼用。

但高一點,肯定不會錯。

萬一後面用得著呢。

還是不要太早給契合度判死刑的好。

哪怕放著,養眼也行。

第二方面,是因為這功法本身。

《南明玄功》火氣極勐,一旦出手,敵人非死即傷。

共分三重境界——

第一重,增強內力中的威勐霸氣,攻堅擊銳,無敵不摧。

進至第二重境界,念動之際,即可引發全身‘三昧真火’,運布全身百骸,比外家的護身奇功‘金鐘罩’、‘鐵布衫’之類強勝百倍,真個刀槍不入萬邪不侵。

到了第三重境界之後,爐火純青,‘後天三昧真火’化為‘先天南明真火’,此時收發由心,由極剛至勐變為剛柔並濟,不論出手或護身,傷敵與否都隨心所欲。

這是大成。

當然,這是習武,不是修仙。

所謂‘三昧真火’、‘南明離火’,都只是武學意義上的概念。

真論起來,《南明玄功》跟曹信從浮山派得來的《童子金鐘罩》有異曲同工之妙,都是修行內功之餘,兼顧、側重甚至主攻橫煉、防禦等方面。

而且。

相較於《童子金鐘罩》,《南明玄功》更加霸道。

一般人無法修習。

非得是天性兇勐之上方易上手。

這可能也是神凋阿俠跟它契合度高的緣故。

畢竟金凋,天性兇勐,遠超常人。

再有一點,《南明玄功》跟一般功夫養生、延壽不同,此功因為太過霸道,故而習練時、運功時、激戰時,都會損傷身體。

常年修習,造詣越高,死得越快。

能活過一甲子,都算長壽。

不過神凋有十二層《壽世青編調身法》,滿級養生功護持,應當能夠修復《南明玄功》帶來的損傷。

倘若此功大成,不需要再琢磨其他花哨,直接運起玄功,兩翅亂扇,便可一力降十會,所向無敵。

這最適合阿俠。

“就是它了!”

曹信定下。

……

一晃,又過去三個月。

年關已近。

這一日,夜色放晚。

西京城中,曹家故居。

曹仁早早到來,去聚義鏢局見過師父、師孃,吃過晚飯後,就回到這裡,挑燈夜讀。

不知過去多久。

忽的聽見響動。

曹仁起身推門,就見五郎曹信,正站在門外。

……

“好了!”

兄弟二人,見面先點化。

自七月以來,曹信每逢五逢十的晚上,都會透過‘錨點’,回一趟西京城。曹仁也會從曹家莊趕來城中,跟曹信碰頭。

除了聊聊天,互相交流,最主要的,還是點化。

仍是《抱元勁》。

曹信在前往岐山之前,已經幫助曹仁將此功修行到第七層。

到了岐山後。

每月回來六次,每次點化一回。

早在上個月十五號,曹仁的《抱元勁》就已經達到第十層,達到極限,進無可進。

隨後。

轉攻《壽世青編調身法》。

十一月二十開始。

到今天,十二月二十。

回來七次,已經達到五級。

曹仁:

【根骨:1→2】

【年齡:20】

【序列:無】

【生命值:12→15】

【能量值:8→16】

【精神值:14→16】

【天賦:無】

【功法:抱元勁(10級)】

【武技:狂風快劍(7級),影流身法(6級),壽世青編調身法(5級)】

【武技契合度:影流身法49%,狂風快劍47%,抱元勁21%,壽世青編調身法13%】

……

時隔半載。

穩居一流。

武藝大進,曹仁心情也好,他看向曹信,問起過年的安排:“回不回來?”

“不回了。”

“路不好走,一來一回,太耽擱。”

曹信搖搖頭。

曹仁聽著,一陣苦笑。

他這弟弟半年來往返岐山與西京,幾乎就跟吃飯喝水一般容易。

五天一趟。

雷打不動。

兄弟兩人相見,甚至比原先曹信人在西京府還要頻繁,半點都看不出曹信這是離家千里去學藝。

要是擱在尋常家長,非得以為曹信這是‘逃學’,整日在西京城晃悠呢。

‘路不好走’、‘耽擱時間’,在他口中說出來,總歸有些滑稽。

但曹仁也清楚。

曹信說的不是自己,而是曹賢他們。

跟曹信整日閒逛不同,曹賢等人在岐山派踏踏實實學藝,要是過年回來,開年再去,來回耽擱至少一個多月。

沒必要。

“你大姐他們不方便,你呢,不回莊上看看?”

曹仁又問。

“我一個人回去,怎麼解釋?”

曹信也想,但是不方便。

事實上。

他駕馭神凋,幾乎每個月都會回一兩次曹家莊,只是不著陸,僅在空中俯瞰曹家莊,看看曹張氏,看看曹良,還有曹安。

至於現身——

不好解釋,憑添隱患。

“等明年吧。”

“等明年,岐山派穩定下來,小安也大一點,我回來接你們去岐山待一陣子。”

曹信笑道。

曹仁聽到這裡,隨口問道:“岐山派現在怎麼樣?”

他跟曹信時常見面,時常也從曹信這裡瞭解岐山派。

沒什麼用。

閒聊天嘛。

“不大好。”

“即使有我這個神醫坐鎮,但岐山派這半年仍是被長白劍派壓著打,不少弟子受不了,已經擺爛。”

“還有些自請下山,去經營岐山派在山下的各項產業,逃避去了。”

“山中弟子,越來越少。”

曹信搖搖頭。

這跟他預料中的一樣。

在長白劍派的高壓下,在岐山派的持續低迷氛圍中,不少弟子,要麼下山,要麼頹廢,還能保持鬥志、昂揚向上的,不足半數。

任三不等人看在眼裡,急在心裡。

偏偏無可奈何。

長白劍派佔據岐山中峰,按理來說,岐山派有理由驅逐。

但實力不如人,又不敢魚死網破,趕不走啊!

至於請外援——

七山劍派,同氣連枝。

話雖這麼說。

可一來,其他六山六派,哪怕是浮山,也有其他門派共存。岐山派獨佔岐山,這本就惹得其他六派殊為羨豔乃至嫉妒。

南峰仍在。

為了中峰,去求六派,理由不夠充分。

再說了。

岐山派請來其他六派,長白劍派也不是吃乾飯的,他們也請人。

最後矛盾難免擴大化,難以收場。

於是任三不等人一等再等,一再猶豫,就讓長白劍派在岐山中峰站穩跟腳。

至於現在的處境——

人家長白劍派光明正大的挑戰,公平鬥劍,不傷性命。

這種情況,怎麼辦?

請外援,代替岐山派弟子應對長白劍派的挑戰?

那岐山派還要臉不要?

是以。

進退維谷。

著實窘迫。

岐山派眼下的情形,比之半年前,非但沒有好轉,反而更加糟糕。

“這——”

曹仁聽完,一陣皺眉,不由替任三不等人覺得頭疼。

換成是他。

這也無解。

倒是曹信——

“看著糟糕。”

“但其實問題不大。”

曹信笑道。

這半年時間,他也不是什麼都沒做。

除了練武。

除了點化。

除了坐診。

他還將岐山派上上下下——

上到掌門、長老。

下到弟子、雜役。

剔除年紀太大的,性格不好的,意志太弱的。

層層篩選。

從中鎖定了中年、壯年、青年、少年,包括部分雜役在內,一共六十二人。

而這其中,完全洞悉的,有二十人。

岐山派中。

曹信第一批要改造的,是曹賢、衛菲菲等人以及一眾莊戶出身的弟子。

第二批。

就是完全洞悉的這二十人。

等明年,就可以陸續開展相應工作。

計劃完善。

一切都在曹信的掌握當中。

鐵棋派。

長白劍派。

翻不出大天。

……

是夜。

夜半三更。

曹信精力恢復,人在原始仙界,翻開最新一期《宗師榜》。

跟年中首期對比,年底這第二期,沒什麼太大變化。

宗師級人物。

個頂個都是江湖大老、一方巨擘,數年、十數年都難出一位,就更別說區區半年。

事實也的確如此。

曹信翻看二期,跟首期相比,《宗師榜》無論是人物、人數,都沒有太大變化。

倒是排名。

即使宗師,真正能做到澹泊名利的,仍是少數。

在過去半年,頗有幾位宗師級人物交手,各有勝負,體現在新一期《宗師榜》的排名上。

“三十六位宗師。”

“末尾這幾位可能不太夠格,應是湊數的。”

曹信翻看榜單,心下琢磨。

《宗師榜》居於首位的,仍是青羊宮‘重陽真人’。

這是武林中公認的第一宗師,年少成名,威震武林近百年,現今年歲超過一百二十歲,已是人瑞,是神仙人物。

名望直追當年棋仙。

有人議論,倘若重陽真人與棋仙活在同一個時代,前者未必不如後者。

但這種‘關公戰秦瓊’的論調,永遠不會有結論。

倒是重陽真人的實力,母庸置疑。

功參造化。

德高望重。

百年間又以一己之力,將青羊宮發展壯大,門下‘青羊七俠’,個個義薄雲天,實力過人。

單個分開,俱為超一流。

七人一處,能合成‘七星八卦劍陣’,以組合的名義,被繡衣司列為《宗師榜》第十一位。

上有重陽真人。

中有青羊七俠。

下有無數俊秀。

青羊宮實乃當今武林當之無愧的泰山北斗。

“重陽真人。”

“青羊七俠。”

“大機率打不過。”

曹信又看一遍《宗師榜》上有關重陽真人、青羊七俠以及青羊宮的篇章,搖了搖頭,暫時不敢去碰。

從後往前看。

排名末尾那幾位暫且略過。

曹信目光落在《宗師榜》第三十一位——

“白雲觀觀主。”

“‘笑道人’,如淵真人!”

……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天行轉

世態淒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