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赴宴的幾個人,不約而同起的晚了一些。

吃過早飯之後,沈瑜建議繼續出去玩兒。

於是,昨天的成員不變,改為乘坐巴士,穿梭於不同的景點,漫步在頸都的古建築群之中。

遊玩的過程中,沈瑜的手中多了兩個提包。

這次,他看好的古玩,只要價格合適,絕不囉嗦,立刻買下。

張鞠和張笑顏雖然很好奇,但也只看不說。

今天,沈瑜買的全部都是茶具,水澤智子也看見了,但沒有引起扶桑方面的什麼反應。

回到酒店,梁持來找沈瑜,委婉的提出一個想法。

鑑定組的幾位老師因為和沈瑜不太熟,就請他過來商議。

他們聽說了沈瑜到了扶桑之後,購買了一些古玩,問能不能過來欣賞一二。

沈瑜思考片刻,邀請了鑑定組的宋節,張賢科,景奉水,李孝和幾人一起過來喝茶,順便看看古玩。

他沒邀請鑑定組的兩個助理,也是避免一些討厭的事情發生。

四位鑑定師,再加上張鞠,張笑顏和梁持在沈瑜房間裡聚齊。

沈瑜把今天新買的古玩,在寫字檯上擺開。

一套銀質茶具和三把湯沸,擺滿了桌面。

他泡了好茶,眾人邊喝茶邊觀賞古玩。

因為古玩數量多,足夠客人觀賞,不至於擁擠在一起。

幾位鑑定師專心的欣賞古玩,室內非常安靜。

只有克里斯蒂娜接到了一個電話,走到屋外接電話,有些說話的聲音傳來。

宋節和景奉水各自觀察一把鐵壺。

這兩把鐵壺來自同一個店鋪,總共用了兩萬美刀。

沈瑜自己手託一把19世紀扶桑鹿首如意紋壺,悠然自得的觀賞。

這把壺製作精美,短流製成了鹿首的造型,生動且有自然的趣味,因為寬17c可以託在手上把玩。

這件東西不貴,只有4000美刀,遊戲給出的價值區間是萬~2萬美刀。

其他人正在看一套20世紀“秀峰款”銀製茶具。

茶具一組五件,古董店的標價估價是一萬兩千美刀。

沈瑜看過遊戲給出的資訊,這套茶具的價值區間,在兩萬至三萬美刀。

這組茶壺包含了煮水壺,茶壺,茶葉罐,茶盤以及五隻茶碟。

銀質的色澤透亮,有“秀峰款”,均飾以銀釘,華麗富貴。

因為是以純銀金屬打製,質地精良,是現代茶具中的精品,也讓觀看的幾個人愛不釋手。

張鞠放下了銀質茶壺,轉身對沈瑜說道:“小沈,這套茶具特別漂亮,感覺像新的。

我覺得就算是買的不對,也不虧.”

沈瑜說:“這是20世紀的,算是現代茶具,因為製造精良,有“秀峰款”,是名家作品,才買下來。

張鞠喝了一口茶,問道:“你要賣掉這些茶具?”

沈瑜說:“暫時自己收藏.”

他用只能兩個人聽到的聲音說:“你喜歡,可以拿回去.”

“君子不奪人所愛。

我拿回去,有人會說閒話的.”

張鞠拒絕,又拿起沈瑜剛剛放下的鹿首壺把玩。

張笑顏放下茶具,回到座位上喝茶,看沈瑜有了空閒,就問道:“我只會看材質,不會看這些東西真正價值,你買的這些茶具,那些是古玩,哪個最有價值?”

沈瑜想了想說到:“如果按照文化藝術和市場價值衡量.”

他想指著兩把鐵壺說道:“宋老的眼光厲害,他看的那把鐵壺是19世紀的.”

宋節聽沈瑜說道鐵壺,把鐵壺小心的放到桌面上,走回來說道:“我看的是鐵嵌金銀的工藝,非常精美.”

他喝了一口茶,緩緩說道:“隔行如隔山,我不懂鐵壺和銀壺。

只能看出工藝精湛。

小沈願意買回來,應該是看出些門道,能不能給我們解惑?”

沈瑜迎著宋老的目光,說道:“解惑不敢當。

我是初學乍練,仗著膽大買回來研究.”

李孝和說道:“你就別客氣了,你的本領,我們都見到了.”

其他幾人聽到開始討論,也就放下古玩,回到座位。

沈瑜說:“幾位老師想聽,我就說說自己的看法,不一定對,您幾位多包涵.”

他拿過制錯金銀花鳥提樑壺,說道“這把壺是我最先注意到的壺。

高,製作於19世紀。

幾位請看,壺直口直頸、削肩,裝有提樑,鼓腹圜底,有蓋。

壺整體為鐵黑色,兩側側鑲嵌金銀花鳥。

金鳥振翅飛翔,花朵綻放燦爛,畫面栩栩如生,生機勃勃。

蓋上嵌有雙鳳及枝葉紋,蓋鈕為圓形鈕。

提樑上亦有纏枝紋飾。

結合工藝與印款,應該是扶桑鐵器名家,正壽堂所作鐵嵌金銀花鳥壺.”

他又拿起另一把略大的鐵壺,展示給眾人:“鐵包銅鑲銀口梅花蓋提樑壺,高;重923g。

壺有弧形提樑,平鈕圓蓋,壺身圓鼓,腹部向下內斂,平底,壺嘴貼身,有昂首俏立之感。

壺把、壺蓋、壺嘴皆鐵質制,壺蓋高浮雕梅花小景,或綻放,或含苞,落款“宗春作”。

壺腹則是鐵與銅的結合,剛與柔、陰與陽的完美表現,既有優良的鑄鐵技術,又有古典的韻味,這種設計增加了壺的藝術性,更加凸顯了年代質感,落款“明珎紀宗春作”。

應該是19世紀明彌紀宗春的作品。

鐵壺的材質不如金銀,但是,這把壺沉鬱穩重,不同材質交相輝映,愈襯托出工藝之精良。

厚實的器身壁有著天然均勻沉穩的包漿,經過歲月的洗滌,更顯得珍貴。

此壺的獨特造型,顯示了作者對當時一些事物的理解、態度和心態的寄託。

這類特殊器形的老壺,屬於收藏品.”

他放下鐵壺,端起茶杯喝茶。

周圍的人聽的入迷,張鞠反應過來,拿起鐵壺邊看邊問:“你的意思,這類鐵壺價值高於銀壺?”

沈瑜心想,有遊戲幫助,我才知道這兩把鐵壺價值很高。

他斟酌著說道:“收藏品不能一概而論,也有名家制作的銀壺價值超過鐵壺.”

張笑顏饒有興趣的問道:“小沈,如果我想買鐵壺,應該從那裡入手?”

沈瑜想了想,說道:“扶桑鐵壺流行於普通家庭,起源於江戶中期,明治時期則是鐵壺的輝煌時期。

龍文堂出現了安之介、大國、上田照房、井上;龜文堂出現了波多野正平、梅泉、鈴木光重、淡海秀光;藏六堂出現了四世秦藏六和西垣一瑳;金壽堂的創辦人雨宮宗兵衛和龍文堂的安之介為一時瑜亮。

由於受咱們文化根深蒂固的影響,在諸多扶桑老鐵壺中都有著書法繪畫和茶文化的影子。

細看便可發現,壺身或壺蓋上的堂號和作者標誌也都用漢字來落款。

如果您初次買,我可不敢提建議.”

張鞠看著諸多的茶具說道:“我覺得你買的東西,都可以開個茶具的展覽了.”

沈瑜一邊斟茶一邊說道:“我只是買了幾件古玩,對泡茶研究不多,茶具種類很多,我也不完全瞭解,不想貽笑大方.”

梁持說:“宋老和景老師都喜歡喝茶,對品茶有研究,有問題,向他們請教.”

宋節說道:“小沈雖然年輕,但是對古玩鑑賞有獨到的認識,今天我們可是大有收穫。

如果對品茶感興趣,咱們可以多交流.”

幾個人正聊天的時候。

克里斯蒂娜走進來告訴沈瑜,幾家畫廊邀請他們畫廊參觀。

沈瑜想了想,說道:“明天等到咱們看過佛像之後,就可以去幾家畫廊參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打造修仙大學,開啟全民修仙時代

酷酷的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