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鞠跟著沈瑜,走到一個攤位前,看到攤位上擺的全是碎瓷片。

攤主是個胖胖的大叔,穿著灰色的褂子,短褲、布鞋,感覺有點土氣。

瓷片被分成了兩堆。

一堆是粘著土的大塊瓷片,另一堆相對細碎一點兒。

攤主座位邊擺著一張硬卡紙,上面用黑水筆寫著---碎瓷片,三十元一斤。

張鞠來到攤位前,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

她早已經適應了這種目光。

當看到這一堆東西,她的眉頭皺了一下。

大塊兒的瓷片好多粘著土塊,感覺很髒。

小塊的瓷片,雜七雜八的混到一塊兒,看不出來了什麼美感,周圍還有幾個人正在認認真真的挑選,給人整體的感覺,就是髒,亂。

沈瑜看了一會兒(其實是在用虛擬地圖確認真品的數量賀位置),對攤主說:“老闆,您這兒的瓷片能挑嗎?”

老闆說:“隨便挑,一定有你喜歡的。

不過,這些大塊兒的瓷片,一斤可買不了幾塊兒,小一點兒的碎片一斤能有不少。

大小都一樣的錢.”

沈瑜左右看了看,走到不遠處,賣日用品的攤位上,買了兩副線手套,給張鞠一副,然後,自己戴上手套就開始挑瓷片。

張鞠看到沈瑜的架勢,也毫不在意形象,學著沈瑜的樣子,蹲了下來拿,從攤子上捏起一塊瓷片兒。

她看了幾片,沒看出什麼門道。

看著周圍無人注意,悄悄向沈瑜詢問:“瓷片能算古玩?這些的瓷片裡,有好東西嗎?我看都碎的不像樣了.”

沈瑜回頭,悄悄的在她耳邊說:“這堆瓷片裡,沒有超過100年時間的,但是有些不錯的種類。

清末民初這段時期裡,也有不錯的瓷器。

我幫你挑幾個比較好的瓷片當做標本.”

張鞠明白沈瑜的意思,也就不再多問。

既然自己看不出區別,那就看沈瑜怎麼挑。

她看到沈瑜挑了兩三塊瓷片之後,開始比對瓷片結構,好像是在模擬怎麼把瓷片拼成原本的瓷器。

沈瑜的確是真麼想的。

但是他很快發現,自己這麼做,效率太低,萬一自己把一個瓷器的大部分找到了,但是因為拖延了時間,導致少部分瓷片被別人撿走,豈不是因小失大。

所以他決定賭機率。

只要是真品瓷片,就把相近的種類,全部挑出來。

他向老闆要了一個塑膠盆,開始往裡裝。

張鞠發現沈瑜的動作明顯加快。

挑出一個瓷片,看過幾眼,就放進盆裡。

旁邊挑選的客人,要反覆比對後,才能決定購買一片。

沈瑜幾乎是瞬間做出決定。

張鞠看沈瑜放到盆裡的瓷片,種類很多,有帶彩的,也有純青花的。

有的還帶有浮雕。

沈瑜把小瓷片裡能找到的真品,選出來之後,就去挑選另一堆帶土的大瓷片。

他每次拿起一塊,把土塊扒去部分,露出了瓷片的基本樣子,看幾眼,就放進盆裡。

別的客人挑選了三四塊瓷片的時候,沈瑜已經選了一盆。

張鞠站起來又蹲下,等的有些無聊。

攤主看沈瑜挑的多,特意遞給他一個馬紮。

沈瑜說了聲謝謝,坐著馬紮,繼續挑選。

張鞠看的久了,也看出了一些門道。

她自己向攤主要過了一個馬紮,坐在沈瑜旁邊,問道:“我看瓷片裡多數都是有弧度或者平的瓷片,好像沒有瓶口或者瓶底類的瓷片.”

她已經等了半天,說話的時候忘了收住聲音。

事實證明,美女是有特權的。

她向攤主要馬紮,攤主毫不猶豫的給了。

別的客人沒這待遇。

她提出問題,沈瑜還沒說話,旁邊就有人接話。

有個大叔說道:“好的瓶底瓶口能拿回去修復,所以不會當成瓷片來賣.”

另有一位年紀大的客人對攤主說:“老闆,你這些瓷片兒被挑過幾遍了?”

攤主當即否認:“沒有,今天第一次來.”

然後對張鞠說:“瓷器底部不好儲存。

嗯---它是個立體的,在運輸過程中特別容易碎.”

他說話的時候,此瓷片堆裡扒拉幾下,指著幾塊瓷片說道:“你看這不有幾個嗎?”

沈瑜一直低頭撿瓷片,根本沒參與對話。

張鞠道攤主說的位置,走撿起了一個底足,看了看,然後像是突然發現了什麼,將上面的泥土擦去一部分,快步走回來,笑著沈瑜說:“你看這是什麼?”

沈瑜看到張鞠拿的瓷片,頓時一愣。

他一直在用虛擬地圖,查詢攤位上有價值的東西。

之前,他沒有對張局說謊,這一堆瓷片裡,能夠在地圖上顯現出來的藍點都很模糊,價值並不高。

以他目前的眼力來判斷,看到的這些瓷片,都是百年以內,也就是俗稱的清末民初那個時候,與虛擬地圖顯示的結果倒是非常一致。

不過,張鞠倒是個有福氣的人,沈瑜看到她隨手拿來的一塊兒瓷片,居然也是老瓷片。

他接過瓷片看了一眼,就明白張鞠為什麼笑了。

因為這塊瓷片是瓶底底足部分,底款居然是儲秀宮制四個字。

看到沈瑜的表情,張鞠問到:“認出來了吧。

連儲秀宮都寫出來了,我就是再不懂,也知道大多數仿古的瓷器,都寫乾隆年,或者康熙年.”

這時,旁邊一個挑瓷器的人聽到了張鞠的話,笑著說道:“美女說的對,電視劇也演過,儲秀宮裡住的是秀女。

寫這樣的款,太離譜了.”

攤主接話:“興許這是秀女用過的呢.”

非但沒人搭茬,還引得周圍看熱鬧和挑瓷片的人發出一陣鬨笑。

沈瑜看了兩眼,就把瓷片放到自己的塑膠盆裡。

旁邊挑瓷片兒的人,看到沈瑜的把那塊瓷片放進盆裡,搖了搖頭,沒有說話。

張鞠扯了沈瑜一下,“你怎麼還要買這個?”

沈瑜給他遞了個眼神兒,示意不要說話。

張鞠想起了兩人的約定。

沈瑜坐的久了,站起來活動了幾次,然後繼續挑,足足挑了兩盆。

當他把這兩盆兒瓷片,端去稱重的時候,周圍人看了都覺得這小夥子有點兒是不是腦子出了問題。

別人買瓷片都是挑喜歡的圖案或者樣式,選三五片,他可好,整整選了兩盆。

攤主也沒料到,沈瑜選了這麼多,怕年輕人反悔,立刻說道:“小夥子,你買的多,稱重之後,給你便宜一點兒.”

他把這兩個盆的重量去掉,剩下的瓷片稱重,將近十三斤。

攤主說:“這樣吧,你買的多,就按十二斤算,你給360元就行.”

沈瑜也沒有講價。

付過款,跟老闆要過了兩個大編織袋,把瓷片小心裝好。

攤主見他花錢痛快,有問道:“小夥子,我這裡還有幾件回流瓷器。

要不要看看?”

沈瑜搖頭:“謝謝您,回流瓷器我看不懂.”

張鞠看他要走,就問道:“這就行了?”

沈瑜對張鞠說道:“咱們找個地方,喝點冷飲去.”

沈瑜提著兩大袋子瓷片,讓張鞠買了幾個保鮮盒,然後找了家咖啡店,叫了兩杯冰咖啡。

剛才一番忙碌,出了許多汗,喝了一口冰咖啡,覺得清爽許多。

沈瑜在桌上鋪開塑膠紙,對張局說:“我把幾個好東西挑出來,你慢慢看.”

張鞠說:“我一直等著,想聽你說說這些瓷片好在那裡?你可別告訴我,這兩袋子全是真的?”

沈瑜不敢把話說的太滿:“剛才買的時候,因為時間關係,只能大概甄別,不敢說算是真的,但是,袋子裡基本都是比較有代表性的清末民初的瓷片.”

張鞠問道:“這些東西有用嗎?”

沈瑜說:“如果讓你買古董瓷器當做學習樣本,成本太高了。

你要想研究古董,拿民國的瓷片入手,研究瓷器特點,還是沒問題的.”

他從中袋子撿出一塊兒瓷片,放在桌面上。

張鞠看到這塊瓷片上,有部分青花龍紋圖案,就問道:“這個是什麼時候的?”

對張鞠說:“這是1930-1940年左右的青花瓷.”

張鞠說:“青花瓷我知道,年代是怎麼看出來的?”

沈瑜:“看胎質、釉色、紋飾的畫法、以及氧化程度。

你記住這個年代的青花瓷特點,碰到同類物品,就能辨別出來.”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讓你淘金,淘金懂嗎!你用車拉?

肆意狂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