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鞠聽著沈瑜講解王步的作品特點,同時與手上的瓷片進行比對。

這些從未了解過的知識,讓她聽得十分入迷,直到沈瑜停下講述之後,她還沒沉浸其中。

沈瑜靜靜的等著對方消化那些資訊。

半晌之後,張鞠拿起手邊的杯子,慢慢喝了一口咖啡。

沈瑜說道:“隨著收藏越來越熱門。

近百年的瓷器中,也會出現熱點。

清末民初的大師們,也會變成人們追捧的物件。

所以---”他把帶有儲秀宮地款兒的瓷片,拿放回保鮮盒。

“你撿的漏,自己留著。

回去用消毒液把它仔細擦乾淨之後,當個樣品儲存也不錯.”

張鞠沉吟片刻,問道:“我沒明白,你說的這位王步,為什麼要用儲秀宮款識?你說的雖然有道理,但是似乎不能證明著就是王步的作品.”

沈瑜想寫,應該怎麼說服對方。

他大概理清思路後,就先從王步這位高手說起。

“王步字仁元,號竹溪。

其父是清朝同治、光緒年間的青花畫手。

所以,他學習制瓷是有先天優勢的。

他採用水墨畫的技法繪製青花,創造出大方、清新的作品。

所作青花,畫意渾厚、清新、簡潔、淳雅,運筆自如、流暢,達到了形神兼備的藝術境界。

剛才,我說王步早年制瓷用的款識一般是仿古款識,除了仿康熙,乾隆的款識之外,還有別的仿古款識,儲秀宮款識,應該是他早年仿古的作品,因為篆書方款的書寫方法,與現存樣本如出一轍。

他晚年所作青花瓷,常署“陶青老人”的款識,與瓷片上的款識風格不同,再配合胎質與青花釉色的佐證,基本可以確定,這是王步的作品.”

張鞠搖了搖頭:“我聽的有點頭大。

不過,這一趟總算是沒白來,還真聽到了不少東西。

如果有不明白的,我隨時給你打電話諮詢你,不準嫌我煩.”

沈瑜說道:“怎麼會呢,美女的電話,我隨時恭候.”

張鞠瞪了沈漁一眼:“去,別說這笑話,我們單位那些老油條。

說這些笑話比你厲害多了.”

她需要回去消化今天的收穫,兩人在車站分開。

沈瑜回到家,立刻開始清洗瓷片兒。

今天收穫可是不少,他沒有對張鞠說謊,這些瓷片都是清末民初的東西。

只不過,他在挑選時候,刻意留心,儘量找那些能夠湊拼成完整形狀的碎片。

因為,他在看到瓷片的那一瞬間,就想到了一個可能。

自己有修復空間,如果可以把這些碎瓷片恢復原貌,那就等於,把瓷片變成了完好的清末民初瓷器,兩者之間的價值懸殊巨大。

他先把瓷片按照釉色分類,然後按照造型再次分組,把看起來大概能拼成一套件瓷器的碎片編成一組。

不久,在他的書桌上,首先成組的瓷片,是青花瓷,大概可以拼成一個筆筒的形象。

沈瑜像玩拼圖遊戲一樣,仔細實驗瓷片的拼接次序,又從這一堆瓷片中反覆尋找,最終結果是,缺少了幾塊瓷片,無法拼接完整。

最大的破損,就算是筆筒底足少了半塊,只留下了“*吾*之齋”的篆文方款。

沈瑜反覆回憶知道的底款,終究猜不到是誰用過的款識。

他看著七零八落的筆筒,估計瓷器當時碎的很厲害,有一些碎片,無論如何也補不上了。

暫時沒有辦法,他先把這個筆筒的碎片放到一邊,又開始整理第二組瓷片。

第二組瓷片也是青花瓷,大概拼接出來的形狀,更像是一個青花瓷的空心圓球,上面帶有幹雕玲瓏點。

所謂玲瓏點,就是在瓷胎上雕出了鏤空點,施釉燒製之後,這玲瓏點就變成半透明或透明狀態。

沈瑜想象著瓷器復原後的器型,覺得這種形象有點兒像---燈罩。

他反覆模擬拼接,從這一組瓷片中,大概拼出了一個圓形的青花瓷燈罩。

另外,還多出來一部分帶有玲瓏眼的青花瓷片。

估計可能還又一隻燈罩,那麼組瓷器的原本狀態,應該是一對燈罩?沈瑜看看剩下的青花瓷片,很難再拼出比較完整的形狀,只能把它們當做修復的補充材料了。

沈瑜點開修復空間。

今天的購買行為,已經積累了少許的經驗值。

想要把筆筒與燈罩全部修復,估計是不夠用了。

他衡量了片刻,決定先將筆筒修復。

筆筒缺少的瓷片較少,燈罩缺少的瓷片實在太多。

他點開選擇按鈕,選擇了殘破的筆筒,然後點選修復,選擇消耗經驗值與消耗同類材料。

剩餘的青花瓷的碎片,盡數納入修復空間。

點選開始修復。

很快,修復空間面板上出現了青花瓷筆筒的資料與虛擬模型:青花瓷筆筒:口微闊,直口、直腹,玉璧形底足,通體施白釉,外壁繪畫青花紋飾。

隨著三維模型的顏色一點一點的被填充,修復進度越來越快。

沈瑜有些急迫的果。

如果實驗成功,那麼,只要有真實的古玩碎片,自己就擁有了穩定的古董來源。

終於,遊戲提示音響起。

沈瑜點開修復欄目,看到修復結束。

物品欄裡,出現裡一隻完整的青花瓷筆筒。

他先點開物品資訊,檢視詳細的欄目。

青花柳葉雙燕圖筆筒:年代:1932年作者:王步尺寸:高---;直徑--。

看過詳細資訊,沈瑜點選取出物品,隨即,一個完整的青花瓷筆筒出現在桌面上。

他謹慎的雙手端起筆筒,先看底足。

足端無釉,底心施白釉,以青花書“願聞吾過之齋”篆文方款,字型端莊秀麗,色澤濃淡不一,顯得斑駁錯落。

沈瑜這才明白,之前看到的殘破底款上,少了三個字。

此時看到完整的底款,他立刻回憶起,這是王步早年作品,用過的一種底款。

看過底足,再看著筆筒的每一個細節。

外壁所繪柳枝彷彿隨風而動,雙燕棲息欲落還飛,各具情態。

雙燕表情生動,整個畫面意境幽雅。

青花色澤濃淡結合,線條流暢,紋飾的描繪、渲染均得其妙,尤其是翎羽,頗見質感,正是王步的繪製風格。

沈瑜把筆筒拿在手上把玩良久,心中歡喜難以抑制。

雖然這個瓷器,只是1932年的物件,但是,它驗證了一個可能,只要有古董殘片,自己就能把古董完美修復。

如此一來,既能保護了古董,又能給自己帶來穩定的財源。

他把筆筒放在桌面上,越看越喜歡。

筆筒製作相當精美,作為一件文房用品,不管是收藏還是實用,都非常適合。

他決定,把這隻筆筒留下。

當然,如果以後有了更好的筆筒,那就放在一起用。

一間畫室,或者說一張大的畫案上,怎麼可能有隻有一隻筆筒。

沈瑜憧憬著,能湊齊各種材質,不同時期的筆筒。

想到這裡,他把幾隻常用的毛筆拿出來,放入青花柳葉雙燕筆筒。

又把筆筒調整到合適的位置。

瞬間,整個書桌都顯得不一樣了。

書桌上,原本有一隻貼花青花瓷筆筒,在老瓷器的映襯下,立刻就顯得顏色扎眼。

沈瑜把那隻現代的筆筒,挪到了房間角落裡。

--------------感謝書友----我新太喜歡總司,打賞500起點幣。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潮汐難遇潮落

周木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