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老師看過春壽寶盒,直接了當的說道:“小沈,你買這個盒子,有些莽撞了.”

沈瑜問道:“於老師,您是擔心我買了假貨?”

於老師搖頭:“你這隻盒子不是假貨,但是銅胎掐絲琺琅的寶盒,價值並不高.”

林老闆說:“壽春寶盒,多為漆器製品。

最早在明代嘉靖時期已有製作。

乾隆時期仿製了一批剔彩雕漆春壽寶盒,無論質量亦或藝術水平,都可與嘉靖時期的製品平分春色。

因為我也玩漆器,所以收藏了一件兒,你們在這兒稍坐,我拿點兒東西給你看.”

說罷,起身離開。

於老師說道:“林老闆的收藏還是很豐富的。

我估計,他是去拿他的春壽寶盒。

沈瑜不由得好奇:“這個林老闆也收藏了壽春寶盒?”

他聯想到剛才的介紹,立刻問道:“不會是漆器的壽春寶盒吧?乾隆時期的?”

於老師點了點頭:“嗯,你反應夠快。

一會兒看看他的藏品,你就知道,他為什麼說這個銅胎的寶盒價值不高了.”

沈瑜心想:“這還真是巧了,居然能見到乾隆時期的剔彩漆器.”

過了一會兒,林老闆捧著一個錦盒回來。

他開啟錦盒,拿出一個紅色調為主的剔彩漆盒。

沈瑜看客一眼,就明白了,難怪林老闆和於老師都不認同銅胎琺琅彩的春壽寶盒。

兩隻樣式紋樣相同的盒子放在一起,剔彩的寶盒顯得很大,其直徑大概是銅胎寶盒的一倍。

沈瑜問道:“林老闆,您這盒子的直徑大概是40c”

林老闆答道:“我量過,”

沈瑜心想,這隻剔彩寶盒端莊大氣,有皇家氣派,應該是真品。

林老闆拿起盒蓋,對沈瑜說道:“這隻乾隆剔彩春壽寶盒,是我8年前花重金買來的。

你看,蓋盒圖案雕刻細膩,佈局巧思滿溢,呈圓形,蒸餅式,子母口.”

他放下蓋子,拿起盒子的另一半,從底部開始講解:“這裡是矮壁淺圈足,底部及盒內髹黑漆.”

林老闆說完盒子的造型,把蓋子還原,讓另外兩人可以看到整體紋飾。

他繼續說道:“寶盒外壁通體剔彩髹朱、黃、綠三色漆,以黃、綠漆作錦地,朱漆主題紋飾。

蓋面圓形開光,開光內雕聚寶盆,盆內滿盛珍寶,對映出萬道霞光。

上託“春”字,因“春”字具有一年復始、萬物更新之意,故可象徵長壽和新生。

這是明清時期經典裝飾。

春字中心圓形開光,居中壽星端坐於青松下,手持書卷,書面有太極符號。

“春”字兩側各雕龍紋,四周襯托彩雲。

盒壁上下各有四組開光,內雕任務故事圖。

開光外斜格錦地壓雕雜寶紋,開光之間雕雙魚、牡丹、寶傘、寶瓶、盤長結、寶蓋、法螺、**等八吉祥紋樣.”

沈瑜忍不住稱讚:“看了林老闆的收藏,又聽了您的講解,真是讓我大開眼界.”

林老闆說:“這乾隆的漆器寶盒不是原創。

乾隆皇帝喜歡仿古,此種春壽寶盒的原型,出自明嘉靖時期。

乾隆的盒型和雕刻,都與嘉靖寶盒十分相似,極力模仿其特徵和神韻。

嘉靖皇帝尊崇道教,一心追求長生不老。

寶盒上的“春”字帶“萬壽長春”的祈願,“春壽寶盒”的稱號也是從此喻意而來。

“寶”字則代表聚寶盆上的寶物,包括金錢、錠,珠寶,珊瑚,珍珠等珍貴物品。

“春”字具有一年復始,萬物更新之意。

象徵長壽和新生祥瑞的寶盒,也是乾隆皇帝在春節和慶賀大壽時不可或缺之的御用器物。

上有所好,下必效之。

明清時期,中國的漆器發展到很高的工藝水平。

另外,據《清宮內務府造辦處檔案》記載,乾隆八年十一月初七日,刻字作:“七品首領薩木哈來說太監胡世傑交春壽盒四件(雕漆),傳旨:將盒底下並排刻‘春壽寶盒’四字。

欽此。

於本月二十七日七品首領薩木哈將春壽盒四件俱刻得‘春壽寶盒’四字,持進交太監胡世傑呈進訖.”

有了檔案記載,就使寶盒極具歷史價值。

我可不是炫耀什麼,是給你看一個樣板,有了比對之後,你大概就能看出來問題所在。

這個剔彩的寶盒,在國內的拍賣會上出現過三次,價格都不低。

但銅胎琺琅彩的寶盒,只出現過一次,被拍賣會當做清末仿品拍賣。

幾家大博物館中,也沒有此類藏品。

因此,大多數人對這種銅胎琺琅彩的寶盒的評價,就是後仿。

於老師說到:“小沈啊,你也別因為這件事兒灰心。

首先,你買的也不虧,另外,這件事也可以當做一個教訓.”

沈瑜知道二人是好意,於是委婉地說道:“謝謝於老師,謝謝林老闆。

我明白二位的好意。

林老闆,您說在拍賣會上,出現過銅胎寶盒的清末仿品,您這裡還有當時的圖錄嗎?”

林老闆見沈瑜不死心,也不在意,讓服務生從書架上找來一本圖錄。

他找到其中一頁,遞給沈瑜,然後說道:“你看看,就是這件東西.”

沈瑜結果圖錄,看到了詳細的介紹,果然和自己的寶盒很像。

不過,遊戲地圖是不會出錯的。

如何證明自己的寶盒是真的?他仔細對比圖片與自己的寶盒,看到拍品具體資料的時候,發現了兩個不同的地方。

原來如此,他很快想明白真品與仿品的不同。

沈瑜迅速理清思路,對於、林二人說道:“於老師,林老闆,我原本對自己買的這件寶盒,沒有太大的把握。

不過,看了圖錄之後,反倒是有了十足的把握.”

林老闆不置可否。

於老師問道:“說說你的想法.”

沈瑜說:“您二位請看,圖錄上的仿品,盒子內部用了點金工藝,而我的這個盒子,內壁就是琺琅彩。

點金的手法,用在這裡有些畫蛇添足.”

於老師點頭:“的確不同.”

林老闆開始重新觀察銅胎盒子的細節。

沈瑜說道:“其實,這兩個盒子,有一個最大的不同.”

他用手比量銅胎盒子與剔彩盒子的尺寸區別.”

於老師彷彿想到了什麼:“對了,盒子的尺寸差距很大.”

林老闆看了看圖錄上的盒子尺寸,自言自語:“仿品是厘米?”

沈瑜說道:“我買的這隻盒子,直徑厘米,如果這個銅胎的春節寶盒,是仿製乾隆時期的寶盒,為什麼直徑相差這麼大?”

他停頓了一下,給二人一點思考時間,然才繼續說:“假設這個寶盒是清末的工匠,仿製的乾隆朝的剔彩盒子,那麼,他們完全可以做的無限接近真品.”

沈瑜指著圖錄說道:“這上面的盒子,應該就是這麼仿造的,非常接近剔彩盒子.”

他又拿起自己的寶盒,“這隻就不同了,比剔彩盒子小了一半,如果仿造,怎麼會留下這麼大的破綻?”

於老師問道:“小沈,你是想說,你買的寶盒不是清末仿品?”

林老闆說:“各大博物館,都沒有銅胎春壽寶盒,沒有標準器,很難界定.”

沈瑜說:“這東西值得好好研究。

剔彩盒子有標準器,銅胎掐絲琺琅的盒子則十分鮮見。

銅胎掐絲琺琅的製作工藝複雜精細,往往比剔彩漆器更為費工耗時,所以產量一定稀少。

另外---”他指著盒子說道:“這隻寶盒製作殊特之處,在於無論「春」字內的壽星,還是八個開光內的高仕人物,均以精鑄鍍金頭首,平底凸起與蓋面,除有畫龍點睛之效外,更令整器益見光輝、倍添綺華。

我手上這隻盒子儲存不太好,鍍金有磨損,反而能夠清楚的看到其工藝步驟。

乾隆時期的銅胎掐絲琺琅器,以人物圖案為主題紋飾的非常罕見。

現在,同類的銅胎掐絲琺琅春壽蓋盒,沒有出現在故宮博物院的收藏內,但是,它在國外出現過的這兩次。

一件曾於1961年2月21日,出現在藍扽復甦拍賣,當時的買家是腐國古董商。

另一件在1972年7月11日復現於腐國拍賣。

我曾經看過這個訊息,今天在那家店鋪裡看到了寶盒之後,就回憶起這個資訊。

我當時反覆的觀察這隻盒子細節,覺得它可以和乾隆時期的銅胎琺琅彩工藝精品媲美,就初步判斷,這隻盒子體現的是乾隆時期的製作工藝。

如果這個假設成立,那麼這個東西有可能是,乾隆時期仿製明代春壽寶盒的另一種嘗試.”

於老師沉思良久,才說道:“被你這麼一說,我也有些猶豫了.”

林老闆說:“我玩瓷器、漆器,但是對景泰藍這類物件瞭解不多。

我覺得可以再研究研究,最好是把同時期的東西,放到一塊兒比對。

你看怎麼樣?如果真的有新發現,也許這對就是一個突破.”

於老師對沈瑜說:“小沈,能不能麻煩你,明天帶著這個寶盒去一趟博物館。

我約幾個同事朋友,先回去收集資料,明天,咱們一起研究研究,你看行嗎?”

沈瑜說:“沒問題.”

正在這時,他聽到了遊戲的提示音。

玩家驗證乾隆壽春寶盒,觸發新的任務:任務一,證明乾隆銅胎掐絲琺琅春壽寶盒的存在。

任務二,一位知名的收藏家,同時也應該是一位捐贈者。

請玩家在魔都博物館的捐贈人名錄中,留下自己的痕跡。

任務獎勵,根據任務完成情況發放。

沈瑜聽明白提示,快速權衡利弊。

自己最初的想法是把這隻寶盒賣掉,自己收藏一隻品相完好的寶盒。

但是,由於國內收藏界,對這種寶盒並不認同,需要給寶盒做出證明。

如果證明了這種寶盒的存在,再捐贈給博物館,或許能給自己帶來無形的財富。

同時,玩家遊戲或許會給自己帶來新的驚喜。

沈瑜想到這裡,同意了於老師的提議。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氪金御獸,因為太怕痛全點防禦了

吃掉金魚

三樓網咖之傳奇大陸

三樓大陸貓哥

當赤星隕落後

老馬不識歸路

開局得到能飛出地球的寶貝

愛吃半肥肉